專利名稱:搬運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機,尤其涉及一種液壓機的搬運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零部件的加工,通常使用液壓機,并由搬運機構對零部件進行搬運。圖1為現有搬運機構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的搬運機構一般包括支架1、驅動機構2、運送機構3和抓取機構4組成,運送機構3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驅動機構2驅動抓取機構4在運送機構3的兩端搬運工件。上述搬運機構,僅僅局限于將工件在支架I和運送機構3之間進行搬運,當需要將工件搬運到其它工位時,還需要人工或另外裝置進行搬運,使得生產工藝復雜、效率低,成本聞。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搬運機構,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行走機構沿支架的垂直方向運動,同時抓取機構沿行走機構做直線運動,增加工件的搬運距離。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包括,支撐機構、驅動機構、行走機構,以及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驅動機構之間采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所述行走機構與所述抓取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減速機、驅動機構底座、齒輪、齒隙調整擋塊,以及第一滑塊,其中,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所述減速機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上部平面,所述齒輪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齒隙調整擋塊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上部平面,并與所述減速機接觸;所述第一滑塊置于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下部平面。所述行走機構,包括行走基板、第一行走導軌、第二行走導軌、齒條、惰輪組件,以及同步帶,其中,所述行走基板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開有容納所述惰輪組件的凹槽;第一行走導軌設置在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第二行走導軌設置在行走基板的下部平面,所述齒條置于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所述同步帶位于所述惰輪組件之間。所述惰輪組件,包括惰輪、轉軸、轉軸壓板、調整板、調整擋條,以及帶輪張緊螺釘,其中,所述轉軸壓板通過所述轉軸將所述惰輪固定在所述調整板的側面,所述帶輪張緊螺釘穿過所述調整擋條與所述調整板接觸。其中,所述抓取機構,包括抓手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安裝在所述抓手的上部平面。其中,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第一行走導軌配合,第二滑塊與所述第二行走導軌配
口 O其中,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配合。[0013]其中,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下部平面、所述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分別與所述同步帶連接。其中,在所述行走基板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安裝有限位塊。本實用新型優點和技術效果在于行走機構與制成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使得工件的搬運距離增加了一倍,節省了工件的加工工序,同時,由于抓手的位移與行走機構的位移處與同一直線上,因此節省了工件的加工空間,提高了工件的生產效率,降低了工件的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實用新型而了解。
附圖用來提供對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并與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現有搬運機構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主視圖;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俯視圖;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右視圖;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惰輪組件示意圖;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抓手位于行走機構左側示意圖;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抓手位于行走機構右側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實用新型。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包括,支撐機構10、驅動機構20、行走機構30,以及抓取裝置40,其中,支撐機構10,包括,搬運支架11和安裝在搬運支架11上的固定板12 ;驅動機構20,包括,伺服電機21、減速機22、驅動機構底座23,以及齒隙調整擋塊24;行走機構30,包括,行走基板31、第一行走導軌32、惰輪組件33、同步帶34、齒條35 ;抓取裝置40,包括,抓手41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主視圖,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的驅動機構20,還包括齒輪25和第一滑塊26 ;行走機構30,還包括第二導軌37 ;抓取裝置40,還包括,第二滑塊42。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俯視圖,如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在行走機構30的行走基板31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限位塊36,用于限定驅動機構20沿行走機構30做直線運動的移動范圍和第二限位塊38,用于限定抓取裝置40沿行走機構30做直線運動的移動范圍。圖5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右視圖,如圖5所示,伺服電機21通過減速機22安裝在驅動機構底座23的上部平面;齒輪25與減速機22連接,并位于驅動機構底座23的下部與行走機構30的齒條35嚙合;齒隙調整擋塊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上部平面,并與所述減速機接觸;驅動機構底座23上部平面固定安裝在固定板12的下部平面,驅動機構底座23下部平面與同步帶34固定連接,在驅動機構底座23下部平面,還分別安裝有與第一行走導軌32配合的第一滑塊26,使驅動機構20與行走機構30形成滑動連接,伺服電機21驅動減速機22上的齒輪25轉動,使行走機構30在支撐機構10的垂直方向上進行滑行移動。行走機構30的行走基板31為長方形,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開有用于安裝惰輪組件33的凹槽;在行走基板31的上部平面,沿長度方向設置有第一行走導軌32和齒條35 ;第一行走導軌32與安裝在驅動機構底座23上的第一滑塊26配合;齒條35與連接在減速機22的齒輪25配合;在行走基板31的下部平面,沿長度方向設置有第二行走導軌37,第二行走導軌37與安裝在抓手41上的第二滑塊42配合。抓取裝置40的抓手41,用于抓取被搬運的工件,并通過行走機構將被搬運的工件移動到指定位置;抓手41的上部與同步帶34連接;在抓手41上部,還安裝有第二滑塊42,第二滑塊42與第二行走導軌37配合,使抓取裝置40與行走機構30形成滑動連接。圖6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惰輪組件示意圖,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兩套惰輪組件分別安裝在行走基板31兩端的凹槽中,每套惰輪組件包括,惰輪301、轉軸302、轉軸壓板303、調整板304、調整擋條305,以及帶輪張緊螺釘306,其中,轉軸壓板303通過轉軸302將惰輪301固定在調整板304的側面,調整板304還設置有長條形孔,通過螺釘活動安裝在行走基板31上;調整擋條305固定在行走基板31上,帶輪張緊螺釘306穿過調整擋條305與調整板304接觸。圖7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抓手位于行走機構左側示意圖,如圖7所示,行走機構30相對于支撐機構10向左側移動,同步帶34帶動抓取裝置40相對于行走機構30向左側移動,當行走機構30全部移動到支撐機構10左側時,抓取裝置40位于行走機構30的最左側。圖8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抓手位于行走機構右側示意圖,行走機構30相對于支撐機構10向右側移動,同步帶34帶動抓取裝置40相對于行走機構30向右側移動,當行走機構30全部移動到支撐機構10右側時,抓取裝置40位于行走機構30的最右側。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在驅動機構20作用下,行走機構30能夠在支撐機構10的左右移動,同時抓取裝置40在行走機構30長度方向做左右移動,增加了工件的移動距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搬運機構,包括,支撐機構、驅動機構、行走機構,以及抓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驅動機構之間采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所述行走機構與所述抓取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伺服電機、減速機、驅動機構底座、齒輪、齒隙調整擋塊,以及第一滑塊,其中,所述伺服電機通過所述減速機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上部平面,所述齒輪與所述減速機連接;所述齒隙調整擋塊安裝在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上部平面,并與所述減速機接觸;所述第一滑塊置于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下部平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機構,包括行走基板、第一行走導軌、第二行走導軌、齒條、惰輪組件,以及同步帶,其中,所述行走基板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開有容納所述惰輪組件的凹槽;第一行走導軌設置在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第二行走導軌設置在行走基板的下部平面,所述齒條置于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所述同步帶位于所述惰輪組件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輪組件,包括惰輪、轉軸、轉軸壓板、調整板、調整擋條,以及帶輪張緊螺釘,其中,所述轉軸壓板通過所述轉軸將所述惰輪固定在所述調整板的側面,所述帶輪張緊螺釘穿過所述調整擋條與所述調整板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機構,包括抓手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安裝在所述抓手的上部平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第一行走導軌配合,第二滑塊與所述第二行走導軌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底座的下部平面、所述行走基板的上部平面分別與所述同步帶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搬運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走基板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安裝有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
專利摘要一種搬運機構,包括,支撐機構、驅動機構、行走機構,以及抓取機構,其中,所述支撐機構與所述驅動機構之間采用固定連接,所述驅動機構與所述行走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所述行走機構與所述抓取機構之間采用滑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搬運機構,可以提高工件的生產效率,降低工件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878724SQ2012205220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郭德志, 王東峰, 姜濤, 宮內幸平 申請人:安川首鋼機器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