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板材軋制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板材軋制裝置,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軋制裝置,屬于機械工程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板材軋制,多采用大直徑的兩輥或四輥軋機。而對于薄板軋制,因為軋輥的彈性壓扁與軋輥直徑成正比,若采用大直徑兩輥軋機軋制薄板,軋輥本身出現的彈性壓扁值往往比所要軋制的板材壓下量還要大。因此,當軋輥材質一定時,要減小軋輥的彈性壓扁值,就必須縮小輥徑。另一方面,當輥徑較大時,軋輥與板材的接觸面積大,軋制板材所需的軋制力也就大;因此要降低軋制力,也需要減小軋輥直徑。而軋輥輥徑的減小,相應會出現 軋輥剛度不夠的問題,同時傳遞軋制力矩的輥頸也變小;因此需要多個支撐輥分別在多個方向對小直徑工作輥進行支撐,并通過支撐輥對小直徑工作輥進行驅動。這種多輥軋機雖然可以滿足工作輥小直徑和高剛度的要求,但卻增加了其結構的復雜度,制造成本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的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軋制用板材軋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效果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結合附圖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材軋制裝置,其包括用于對板材進行軋制的工作輥2、用于對所述工作輥2起支撐和限位作用的支撐體I和用于驅動所述工作輥2的驅動機構,所述工作輥2包括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工作輥2面接觸并滑動配合,其接觸長度不小于被軋制板材3的寬度,所述支撐體I的剛度大于所述工作輥2的剛度。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由于支撐體的剛度比工作輥的剛度大,且支撐體與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分別為面接觸,因此支撐輥能夠對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在多個方向進行支撐,以替代多輥軋制中多個支撐輥的支撐作用(其支撐輥與工作輥之間為線接觸),使得小直徑工作輥在軋制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另外,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分別用一個支撐體進行支撐,能夠簡化裝置結構、降低制造成本。此外,所述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的母線是直線或弧線,或其中一個的母線是弧線。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對板材在寬度方向進行非均勻壓下,使其寬度方向上的金屬產生不同的延伸量,從而實現曲面成形。此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板材軋制裝置,所述驅動機構通過聯軸器直接對所述上側工作輥或/和下側工作輥的一端或兩端施加轉矩。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對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施加轉矩,保證板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隨著所述工作輥2的轉動不斷行進而被軋制。此外,所述驅動機構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驅動輥4,位于所述支撐體I和所述工作輥2之間,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驅動輥4面接觸并滑動配合,所述驅動輥4與所述工作輥2線接觸并滾動配合。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所述驅動輥4能夠對所述工作輥2的輥身部位施加轉矩,因此對于較長的所述工作輥2不會因為輥徑的限制而使其轉矩不足,從而避免在所述工作輥2兩端施加轉矩時輥頸的轉矩傳遞不到所述工作輥2中間部位的現象。此外,在所述支撐體I中用于支撐所述工作輥2或所述驅動輥4的接觸面上設置油槽,并且在所述支撐體I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從外部通向接觸面的油路。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在所述支撐體I內部布置油槽和油路,通過滑動軸承或動壓軸承的原理使液體潤滑劑能夠不斷進入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工作輥2或所述驅動輥4之間的接觸面,并在接觸面上產生油膜以隔開所述支撐體I和所述工作輥2或所述驅動輥4,從而減小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工作輥2或所述驅動輥4之間的摩擦。此外,在所述板材3經過形成于所述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之間的輥縫并被軋·制的過程中,通過調整所述支撐體I的高度實時調整輥縫值。通過采用所述構成方式,在板材行進過程中,所述支撐體I對輥縫值進行實時調整,使出口處的板材厚度隨輥縫值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實現變截面板的軋制。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材軋制裝置,包括用于對板材3進行軋制的工作輥2、用于對所述工作輥2起支撐和限位作用的支撐體I和用于驅動工作輥的驅動機構,所述工作輥2包括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其中,所述支撐體I的剛度大于所述工作輥2的剛度,并且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工作輥2的接觸長度不小于所述板材3的寬度。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采用所述構成方式,由于支撐體的剛度比工作輥的剛度大,且與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分別為面接觸,因此支撐體能夠對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在多個方向進行支撐,使得小直徑工作輥在軋制板材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另外,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分別只用一個支撐體進行支撐,能夠簡化裝置結構、降低制造成本。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10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20的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30的示意圖。圖中1.支撐體2.工作輥3.板材4.驅動輥10.板材軋制裝置10 20.板材軋制裝置20 30.板材軋制裝置3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對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進行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10的示意圖。板材軋制裝置10包括用于對板材3進行軋制的工作輥2、用于對工作輥2起支撐和限位作用的支撐體I和用于驅動工作輥的驅動機構(未圖示),工作輥2包括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其中,支撐體I的剛度等于工作輥2剛度的10倍以上,并且支撐體I與工作輥2的接觸長度大于板材3的寬度。[0026]在板材軋制裝置10中,所采用的工作輥2的截面較小,而所采用的支撐體I的截面遠大于工作輥2的截面,因此,其剛度遠大于工作輥2的剛度。具有高剛度的支撐體I對工作輥2在多個方向進行支撐,且接觸長度大于軋制寬度,從而使得工作輥2在軋制過程中的剛度和強度得到顯著增加。板材軋制裝置10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可以實現用小直徑工作輥2對于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進行軋制。此外,在此板材軋制裝置10中,也可以有如下情形,但不局限于此。在支撐體I中用于支撐工作輥2的接觸面上設置油槽,并且在支撐體I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從外部通向接觸面的油路,通過滑動軸承或動壓軸承原理減小工作輥2與支撐體I之間的摩擦。在軋制過程中,可以通過支撐體I實時調整輥縫來實現變截面板的軋制。在此板材軋制裝置10中,通過驅動機構對兩個小直徑工作輥2的兩端施加轉矩,并且兩個小直徑工作輥2分別由具有高剛度的整體式支撐體I支撐,工作輥2的強度和剛度得以顯著增加,從而可以用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的板材軋制裝置10,使用直徑顯著小于傳統工作輥的小直徑工作輥2,來實現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的軋制。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20的示意圖。為了簡潔說明,以下僅對板材軋制裝置20與板材軋制裝置10的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在板材軋制裝置20中,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采用母線為弧線的小直徑工作輥2。當然,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中也可以只有一個工作輥的母線為弧線。通過對板材3在寬度方向進行非均勻壓下,使其寬度方向的金屬出現不同的延伸量而成為曲面,由此,板材軋制裝置20可以實現板材3的曲面成形。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板材軋制裝置30的示意圖。為了簡潔說明,以下僅對板材軋制裝置30與板材軋制裝置10的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在板材軋制裝置30中,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分別設置了兩個驅動輥4 (當然,也可以分別設置多個驅動輥),分別與兩個工作輥2相接觸。通過驅動輥4對工作輥2的輥身施加轉矩,能夠顯著增大工作輥2的轉動扭矩。另外,也可以在軋制過程中通過支撐體I實時調整輥縫來實現變截面板軋制。
權利要求1.一種板材軋制裝置,包括工作輥、對所述工作輥起支撐和限位作用的支撐體和用于驅動工作輥的驅動機構,所述工作輥包括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工作輥(2)面接觸并滑動配合,其接觸長度>被軋制板材(3)的寬度,所述支撐體(I)的剛度大于所述工作輥(2)的剛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材軋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的母線是直線或弧線,或其中一個的母線是弧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材軋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對所述上側工作輥或/和下側工作輥的一端或兩端施加轉矩。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板材軋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至少一個驅動輥(4),所述驅動輥(4)位于所述支撐體(I)和所述工作輥(2)之間,所述支撐體(I)與所述驅動輥(4)面接觸并滑動配合,所述驅動輥(4)與所述工作輥(2)線接觸并滾動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板材軋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撐體(I)中用于支撐所述工作輥(2)或所述驅動棍(4)的接觸面上設置油槽,并且在所述支撐體(I)上設置一個或多個從外部通向接觸面的油路。
6.根據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板材軋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3)在經過形成于所述上側工作輥和下側工作輥之間的輥縫并被軋制的過程中,通過調整支撐體(I)的高度實時調整輥縫值。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材軋制裝置,包括工作輥、對工作輥起支撐和限位作用的支撐體和用于驅動工作輥的驅動機構,所述支撐體(1)與所述工作輥(2)面接觸并滑動配合,其接觸長度不小于被軋制板材(3)的寬度,所述支撐體(1)的剛度大于所述工作輥(2)的剛度。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板材軋制裝置結構簡單、體積小、制造成本低,適用于薄板、薄帶、薄膜或寬板軋制。
文檔編號B21B27/06GK202715610SQ2012203336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5日
發明者李明哲, 劉志衛, 韓奇鋼, 鄧玉山, 閆雪萍, 李湘吉 申請人: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