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薄壁管材激光微加工領域,涉及一種精密旋轉軸裝置,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
背景技術:
如今,隨著激光微加工技術的不斷發展,為追求高速高精度的加工效果,許多關鍵核心元器件被運用在激光微加工設備領域,精密旋轉軸作為數控加工設備必不可少的核心元器件,被大量應用于高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中。目前,激光微加工使用的精密旋轉軸多依靠國外進口。這些引進的精密旋轉軸結構復雜、價格高、供貨周期長、元器件損壞后維修不便,且由于它們都是作為標準件被引進, 難以根據具體的應用場合進行靈活變更設計并符合具體的應用場合,這些都大大制約了自主項目的順利推進。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一種結構簡單、應用場合靈活的精密旋轉軸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決上述技術缺陷之一,特別是解決現有精密旋轉軸裝置結構復雜、應用場合難以靈活變更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包括電機、聯軸器、蝸桿、蝸輪、拉桿模塊、外殼、端蓋、夾頭;所述拉桿模塊包括拉桿蓋、活塞、拉桿座、滾動軸承、軸套、拉桿,拉桿為中空結構;所述外殼的一端設置拉桿蓋、拉桿座,另一端設置端蓋;所述拉桿蓋、拉桿座之間設有活塞、軸套、滾動軸承;活塞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氣腔、第二氣腔,第一氣腔、第二氣腔分別設有出入口,通過出入口充放氣;所述夾頭設置于拉桿的一端,穿過端蓋露出一部分;夾頭通過從旋轉軸靠近拉桿蓋的一端擰入拉桿模塊的另一端螺紋孔中;所述聯軸器將電機的輸出軸和蝸桿軸連接,蝸桿與蝸輪配合,所述蝸輪與拉桿共軸,蝸輪軸即為拉桿軸;電機的轉動最終帶動拉桿軸旋轉運動;夾緊管材時,對第一氣腔充氣,高壓氣體會推動拉桿模塊朝第一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外殼和端蓋一起朝第一方向運動,直到端蓋的內圓錐面與夾頭的外圓錐面緊貼為止,端蓋繼續向第一方向運動,導致彈性夾頭收緊,將管材抱住,保持該狀態,管材將一直被夾頭抱緊;需要松開管材時,為第二氣腔充氣、第一氣腔放氣,高壓氣體帶動拉桿模塊朝第二方向運動從而推動外殼、端內蓋和端蓋朝第二方向運動,進而使得彈性夾頭的外圓錐面與端蓋的內圓錐面相脫離,保持松開狀態,此時彈性夾頭依靠自身的彈性回復力保持松開狀態,管材將被松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套、活塞內套,其中活塞套、活塞內套設有O形密封圈密封。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端蓋與外殼之間設有端內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旋轉軸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外殼設置于該底座上。[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拉桿為中空無縫管。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拉桿的一端設有拉桿旋鈕,可手動旋轉拉桿。通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結構簡單,應用場合可根據需要靈活變化,能夠夾持管材高精度旋轉、兼容管材自動進料,支持管材濕切加工和濕切加工時的多種導水方式。本實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 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高精密旋轉軸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高精密旋轉軸裝置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左邊”、“右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一體地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本實用新型的主要創新之處在于,本實用新型創新地提出了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結構簡單,應用場合可根據需要靈活變化。請參閱圖I、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包括伺服電機101、聯軸器103、蝸桿104、蝸輪9、拉桿模塊、外殼8、端內蓋11、端蓋12、夾頭13。所述旋轉軸裝置包括底座106,所述外殼8設置于該底座106上。由此,旋轉軸整體可以非常方便的安裝固定在直線軸平臺上,整體便于安裝(安裝到直線軸平臺上),利用定位銷,可以實現粗定位。所述拉桿模塊包括拉桿蓋2、活塞(包括活塞套3、活塞內套4,活塞套3、活塞內套4設有O形密封圈密封)、拉桿座5、滾動軸承7、軸套6、拉桿10,拉桿10為中空無縫結構。本實施例中,旋轉軸是內部中空的結構,能讓拉桿10從中間通過,同時中空的旋轉軸能夠實現管材輸送功能和濕切割作業功能。拉桿10為一個中空的薄壁無縫管,當濕切加工時,采用后置導水方式整根管材浸入導水管中,一旦導水管泄露,水流也是在拉桿的中空密封腔內,不會影響電機的正常工作。所述拉桿的一端設有拉桿旋鈕1,可手動旋轉拉桿10。所述外殼8的一端設置拉桿蓋2、拉桿座5,另一端設置端蓋12 ;所述拉桿蓋2、拉桿座5之間設有活塞、軸套6、滾動軸承7。活塞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氣腔18、第二氣腔19,第一氣腔18、第二氣腔19分別設有出入口,通過出入口充放氣;所述夾頭13設置于拉桿10的一端,穿過端蓋12露出一部分;夾頭13通過從旋轉軸靠近拉桿蓋2的一端擰入拉桿模塊的另一端螺紋孔中。所述聯軸器103將電機101的輸出軸和蝸桿104的軸連接,蝸桿104與蝸輪9配合,所述蝸輪9與拉桿10共軸,蝸輪軸即為拉桿軸。電機101的轉動最終帶動拉桿軸旋轉運動。旋轉軸裝置夾緊管材時,對第一氣腔18充氣,高壓氣體會推動拉桿模塊朝第一方向(如圖2中的右邊)運動,從而帶動外殼8、端內蓋11和端蓋12—起朝第一方向運動,直到端蓋12的內圓錐面與夾頭13的外圓錐面緊貼為止,端蓋12繼續向第一方向運動,導致彈性夾頭13收緊,將管材14抱住,保持該狀態,管材14將一直被夾頭13抱緊。 需要松開管材14時,為第二氣腔19充氣、第一氣腔18放氣,高壓氣體帶動拉桿模塊朝第二方向運動從而推動外殼8、端內蓋11和端蓋12朝第二方向(如圖2中的左邊)運動,進而使得彈性夾頭13的外圓錐面與端蓋12的內圓錐面相脫離,保持松開狀態,此時彈性夾頭13依靠自身的彈性回復力保持松開狀態,管材14將被松開。此外,為了保證氣密性各個部分之間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機、聯軸器、蝸桿、蝸輪、拉桿模塊、外殼、端蓋、夾頭; 所述拉桿模塊包括拉桿蓋、活塞、拉桿座、滾動軸承、軸套、拉桿,拉桿為中空結構; 所述外殼的一端設置拉桿蓋、拉桿座,另一端設置端蓋;所述拉桿蓋、拉桿座之間設有活塞、軸套、滾動軸承;活塞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氣腔、第二氣腔,第一氣腔、第二氣腔分別設有出入口,通過出入口充放氣;所述夾頭設置于拉桿的一端,穿過端蓋露出一部分;夾頭通過從旋轉軸靠近拉桿蓋的一端擰入拉桿模塊的另一端螺紋孔中; 所述聯軸器將電機的輸出軸和蝸桿軸連接,蝸桿與蝸輪配合,所述蝸輪與拉桿共軸,蝸輪軸即為拉桿軸;電機的轉動最終帶動拉桿軸旋轉運動; 夾緊管材時,對第一氣腔充氣,高壓氣體會推動拉桿模塊朝第一方向運動,從而帶動外殼和端蓋一起朝第一方向運動,直到端蓋的內圓錐面與夾頭的外圓錐面緊貼為止,端蓋繼續向第一方向運動,導致彈性夾頭收緊,將管材抱住,保持該狀態,管材將一直被夾頭抱緊; 需要松開管材時,為第二氣腔充氣、第一氣腔放氣,高壓氣體帶動拉桿模塊朝第二方向運動從而推動外殼、端內蓋和端蓋朝第二方向運動,進而使得彈性夾頭的外圓錐面與端蓋的內圓錐面相脫離,保持松開狀態,此時彈性夾頭依靠自身的彈性回復力保持松開狀態,管材將被松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套、活塞內套,其中活塞套、活塞內套設有O形密封圈密封。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與外殼之間設有端內蓋。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外殼設置于該底座上。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為中空無縫管。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的一端設有拉桿旋鈕,可手動旋轉拉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適用于薄壁管材夾持的精密旋轉軸裝置,包括電機、聯軸器、蝸桿、蝸輪、拉桿模塊、外殼、端蓋、夾頭;拉桿模塊包括拉桿蓋、活塞、拉桿座、滾動軸承、軸套、拉桿;外殼的一端設置拉桿蓋、拉桿座,另一端設置端蓋;拉桿蓋、拉桿座之間設有活塞、軸套、滾動軸承;活塞的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氣腔、第二氣腔,第一氣腔、第二氣腔分別設有出入口,通過出入口充放氣;夾頭設置于拉桿的一端,穿過端蓋露出一部分;聯軸器將電機的輸出軸和蝸桿軸連接,蝸桿與蝸輪配合,蝸輪與拉桿共軸,蝸輪軸即為拉桿軸;電機的轉動最終帶動拉桿軸旋轉運動。通過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精密旋轉軸裝置,能夠夾持管材高精度旋轉、兼容管材自動進料。
文檔編號B23K26/42GK202507000SQ2012200248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9日
發明者夏發平, 寧軍, 馬秀云, 魏志凌 申請人:昆山思拓機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