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The Moving Device for the Operationbox of the Machine Tool),更為詳細地講,涉及能夠使操作箱直線移動的機床的操作箱的
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一般來講,在機床中車削加工中心是采用車床作為基本構造的數控復合加工機,具備車削刀具和銑削刀具等而進行旋轉體加工、孔加工、平面加工等復合加工,并為了進行如上所述的機床的復合加工而具備操作箱。參照圖I和圖2說明在機床具備有上述的操作箱的形態。
附圖中圖I是以懸吊式設置了操作箱50的例,更為詳細地講,在機床10的前方配置有前面外壁12,并在前面外壁12的上側以推拉門形式設有門14。另外,在機床10的上側通過樞軸單元34可旋轉地設有懸臂32,在懸臂32的端部設有上述的操作箱50。另一方面,在操作工件或刀具等時要操作操作箱50,若操作人員向所希望的位置引動操作箱50,則懸臂32旋轉使得操作箱50移動。但在機床10的規模變大時,門14的敞開范圍變寬,此時懸臂32通過樞軸單元34旋轉的半徑有限,因而存在操作人員不能使操作箱50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的問題。另一方面,在想要擴大操作箱50的游動范圍時,懸臂32的長度變得過長,因此存在懸臂32由于是懸臂梁形式而使剛性降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參照圖2說明以直線移動形式提供了操作箱50的情況。如附圖中圖2所示,在機床10的前面外壁12沿與門14開閉的運動方向并行的方向設有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在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上設有滑塊單元31,并在滑塊單元31上設有移動支架30,在移動支架30上設有操作箱50。另外,在機床10的前面外壁12設有托座單元40,在托座單元40上配置有線纜鏈條42,線纜鏈條42的某一邊作為第一固定部44而設置在前面外壁12的一邊,線纜鏈條42的另一邊作為第二固定部46設置在移動支架30的一邊。上述的線纜鏈條42可折彎或展開使得操作箱50移動自如,在線纜鏈條42的內部設有線纜。操作人員能夠使操作箱50直線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此時,較長地提供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的長度,從而能夠確定操作箱50的移動距離范圍。但如圖2所示,由于在前面外壁12的外側突出設有托座單元40和線纜鏈條42,因而存在有礙于操作人員的動作,且發生操作人員移動時因不注意而觸碰托座單元40或線纜鏈條42等的安全事故的問題。另一方面,從側面觀察機床10時,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前面外壁12的面積有限,因而上側軌道23與下側軌道24之間的距離不得不配置得較窄。由此,操作箱50以懸臂梁形態設置在前面外壁12的外側,支撐操作箱50的部分即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以及滑塊單元31因應力集中而出現變形或破損等,因而存在剛性較弱的問題。
發明內容
所要解決的問題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操作箱可直線移動地設置在車削加工中心但不向車削加工中心的外側突出且提高了剛性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不限于上面所述的技術問題,本領域技術人員從下面的記載將能夠清楚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未提及的另外的技術問題。
解決問題的方案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根據本發明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包括設置于比機床的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上側配置有上側設置部21,且在上述上側設置部21的下側的比上述上側設置部21還靠內側的位置配置有下側設置部22的框架20 ;分別設置于上述上側設置部21和上述下側設置部22的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 ;設置于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上而移動的移動單元;配置于上述框架20的下側的比上述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的托座單元40 ;—側設置于上述托座單元40的一邊且另一側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一邊的線纜鏈條42 ;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移動支架30 ;以及設置于上述移動支架30的上側的操作箱50。另外,上述移動單元包括分別設置于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而移動的上側滑塊25和下側滑塊26 ;以及設置于上述上側滑塊25和上述下側滑塊26而移動的移動架100。另外,進一步包括設置于上述前面外壁12的一邊而遮蓋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的罩120。其它實施例的具體事項均包括在詳細的說明以及附圖中。發明效果如上所述那樣構成的根據本發明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由于不存在突出于車削加工中心的前面外壁的構造物,因而能夠防止操作人員使操作箱移動時所觸碰的安全事故。另外,根據本發明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斜向配置引導操作箱的移動的上側軌道和下側軌道,因而能夠更遠地拉開上側軌道與下側軌道之間的間距,由此使得操作箱對于向朝向前方下側的方向作用的力矩具有進一步提高了的剛性。
圖I是旨在說明現有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圖。圖2是旨在說明現有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圖。圖3是旨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剖視圖。圖4是旨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立體圖。
圖5是旨在說明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中為了遮蓋主要構成要件以與外部隔開而進一步附加了罩的例子的圖。符號說明10—車削加工中心,12—前面外壁,14一門,20—框架,21—上側設置部,22—下側設置部,23—上側軌道,24—下側軌道,25—上側滑塊,26—下側滑塊,30—移動支架,31—滑塊單元,32—懸臂,34—樞軸單元,40—托座單元,42—線纜鏈條,44一第一固定部,46—第二固定部,50—操作箱,100—移動架,110—上側托架,120—罩。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與附圖一起詳細地下述的實施例,將清楚本發明的好處和特征以及實現它們的方法。在整個說明書中同一參照符號表不同一構成要件。 下面參照圖3至圖5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附圖中圖3是旨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剖視圖,圖4是旨在說明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的立體圖,圖5是旨在說明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中為了遮蓋主要構成要件以與外部隔開而進一步附加了罩的例子的圖。如圖3所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10的操作箱50的輸送裝置以移動單元的移動架100的一部分沒入機床10的前面外壁12的形態設置。更為詳細地講,框架20設置于比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在框架20上設有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在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上分別設有上側滑塊25和下側滑塊26,并在上側滑塊25和下側滑塊26上設置上述的移動架100。傾斜配置上述的框架20且上側設置部21與下側設置部22相互隔開,更為詳細地講,下側設置部22位于上側設置部21的下側且配置在比上側設置部21還靠內側的位置。由此,在上側設置部21的下側形成空間,在該空間可配置線纜鏈條42和上述的移動單元。另外,上述的上側軌道23設置于上述的上側設置部21,上述的下側軌道24設置于上述的下側設置部22。另外,在框架20的下側的比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配置有托座單元40。另外,線纜鏈條42置放配置在上述的托座單元40上,線纜鏈條42的一側作為第一固定部44而設置在托座單元40的一邊,線纜鏈條42的另一側作為第二固定部46而設置在上述的移動單元的一邊。另外,在移動單元的上側借助于移動支架30而設有操作箱50。另一方面,如圖3和圖5所不,在上述的前面外壁12的一邊可設置罩120,罩120遮蓋上述的上側軌道23和上述的下側軌道24以防上述的上側軌道23和上述的下側軌道24向外部露出。另一方面,移動單元可在移動架100的上側進一步附加上側托架110,在上側托架110上可設置上述的上側滑塊25,上側托架110能夠以與上側設置部21和下側設置部22的高低對應的方式配置上側滑塊25。根據如上所述那樣構成的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在使操作箱50移動時能夠使該操作箱50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另外,以沒入機床10的前面外壁12中的形態提供托座單元40和線纜鏈條42,因而不存在突出的構造物,所以能夠防止操作人員使操作箱50移動時所觸碰的安全事故。另外,由于內部由罩120而被遮蓋,因而能夠防止異物流入,且托座單元40和線纜鏈條42的一部分以及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被遮蓋,因而使得外形美觀。另一方面,如圖3的剖視圖所示,斜向配置上側軌道23與下側軌道24,與在同一平面上配置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相比可相對更遠地配置,由此即便操作箱50向朝向前方的方向作用力矩M也與變寬的距離相應地進一步提高剛性。
雖然以上參照
了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在不變更其技術思想或必需的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因此,以上所述的實施例應當理解為在所有方面只是例示而已并非限定,就本發明的范圍而言,上述詳細的說明由下述的權利要求書表出,從權利要求書的含義以及范圍及其等同概念導出的所有變更或變形的方式應解釋為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產業上利用可能性根據本發明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設置在車削加工中心而能夠利用于可在較寬的范圍直線移動操作箱的機床上。
權利要求
1.一種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設置于比機床的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上側配置有上側設置部(21),且在上述上側設置部(21)的下側的比上述上側設置部(21)還靠內側的位置配置有下側設置部(22)的框架(20); 分別設置于上述上側設置部(21)和上述下側設置部(22)的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 設置于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上而移動的移動單元; 配置于上述框架(20)的下側的比上述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的托座單元(40); 一側設置于上述托座單元(40)的一邊且另一側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一邊的線纜鏈條(42); 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移動支架(30);以及 設置于上述移動支架(30)的上側的操作箱(5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動單元包括 分別設置于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而移動的上側滑塊(25)和下側滑塊(26);以及 設置于上述上側滑塊(25)和上述下側滑塊(26)而移動的移動架(100)。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 進一步包括設置于上述前面外壁(12)的一邊而遮蓋上述上側軌道(23)和上述下側軌道(24)的罩(1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所涉及的機床的操作箱的輸送裝置包括設置于比機床的前面外壁(12)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上側配置有上側設置部(21),且在上述上側設置部的下側的比上述上側設置部還靠內側的位置配置有下側設置部(22)的框架(20);分別設置于上述上側設置部和上述下側設置部的上側軌道(23)和下側軌道(24);設置于上述上側軌道和上述下側軌道上而移動的移動單元;配置于上述框架的下側的比上述前面外壁的表面還靠內側的位置的托座單元(40);一側設置于上述托座單元的一邊且另一側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一邊的線纜鏈條(42);設置于上述移動單元的移動支架(30);以及設置于上述移動支架的上側的操作箱(50)。
文檔編號B23Q1/00GK102806470SQ20121017074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1日
發明者尹廣源 申請人:斗山英維高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