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拉絲機裝置,尤其是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雙頭自動換筒拉絲機的工作原理,決定了排線器作旋轉運動的同時做從前到后和從后到前的往復移動的拉絲成型模式。往復運動的拉絲成型模式,產生了縫隙式排線輪在機頭的前部和后部的情況下,紗線容易從縫隙式排線輪的縫隙中脫離的現象,從而起不到縫隙式排線輪排線的目的。現有的拉絲機上紗線容易從縫隙式排線輪的縫隙中脫離,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的缺 陷是只能單向的檔住紗線的越位;總之,現有的拉絲機的縫隙式排線輪,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生產運行不夠順暢,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能源消耗大,浪費了生產時間;是本領域長期以來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鑒于上述的原因,現有的拉絲機的縫隙式排線輪需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防止了紗線從排線輪縫隙中跳出的現象,為可靠的換向并上絲起到了可靠的保障;實現了雙向檔住紗線的目的。確保生產順利運行,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約能源消耗和時間;同時,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本實用新型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是由連桿,連接套,導絲座桿,導絲座體,導絲鉤構成;連桿的下端設置連接套,連接套的一端設置彎頭形的導絲座桿,導絲座桿的下端設置導絲座體,導絲座體的一側設置導絲鉤。導絲鉤的形狀為“U”形或“V”形的結構。本實用新型導絲鉤的形狀并不局限于“U”形或“V”形的結構,是“U”或“V”等類似形狀的結構,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實用新型裝置在雙頭拉絲機中的排線部分的上方,并于排線器固定后形成一個整體。本實用新型在拉絲過程中,圖五的整體與排線器整體形成一體并前后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導絲鉤在排線輪的上方,是“U”或“V”等類似形狀的結構,導絲鉤中的“U”或“V”形部分正對應下方的排線輪的縫隙部分,并可靠的在排線輪的縫隙控制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雙頭拉絲機在工作過程中有它的特殊性,不象單頭拉絲機那樣機頭隨托板前后能快能慢移動移動;而雙頭拉絲機是機頭不作前后移動只作旋轉移動、排線部分前后能快能慢移動的同時作旋轉運動。本實用新型的導絲鉤在排線的過程中,靠近機頭前端或后端的情況下,導絲鉤限制了紗線從排線輪縫隙中跳出的現象,更可靠的滿足了紗線的形成。導絲鉤在紗線滿筒的情況下,為可靠的換向并上絲起到了可靠的保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生產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安裝拆卸簡捷;確保生產順利運行,明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約了能源消耗和時間;同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投資低,便于推廣。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總裝結構示意圖;圖I中連桿1,連接套2,導絲座桿3,導絲座體4,導絲鉤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所示,連桿I的下端設置連接套2,連接套2的一端設置彎頭形的導絲座桿3,導絲座桿3的下端設置導絲座體4,導絲座體4的一側設置導絲鉤5。導絲鉤5的形狀為“U”形或“V”形的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是由連桿(1),連接套(2),導絲座桿(3),導絲座體(4),導絲鉤(5)構成;其特征在于連桿(I)的下端設置連接套(2),連接套(2)的一端設置彎頭形的導絲座桿(3),導絲座桿(3)的下端設置導絲座體(4),導絲座體(4)的一側設置導絲鉤(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其特征在于導絲鉤(5)的形狀為“U”形或“V”形的結構。
專利摘要一種雙頭換筒拉絲機排線機構擋絲裝置,防止了紗線從排線輪縫隙中跳出的現象,為可靠的換向并上絲起到了可靠的保障;實現了雙向檔住紗線的目的。確保生產順利運行,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節約能源消耗和時間;同時,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是由連桿,連接套,導絲座桿,導絲座體,導絲鉤構成;連桿的下端設置連接套,連接套的一端設置彎頭形的導絲座桿,導絲座桿的下端設置導絲座體,導絲座體的一側設置導絲鉤。導絲鉤的形狀為“U”形或“V”形的結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生產制造容易,使用方便,操作快捷,安裝拆卸簡捷;投資低,便于推廣。
文檔編號B21C47/10GK202366994SQ20112056449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張鐵立, 程帥印, 蔡鵬龍, 趙鵬輝 申請人:洛陽市紡織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