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減振器加工工裝設備,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
背景技術:
目前,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在凸焊工裝上焊接時,經常發生活塞桿表面打火,造成活塞桿表面損傷,對于打火現象不明顯還可能流入下序。活塞桿是減振器關鍵零部件,表面損傷處與減振器油封會產生摩擦,造成油封唇口損壞導致減振器失效漏油。減振器活塞桿表面打火產生的根本原因是I、當活塞桿表面與工裝貼合面發生輕度變形時,接觸面即有點接觸,通電后產生打火,打火部位會出現焊渣和燒傷;2、目前的工裝無絕緣防護,焊接產生大量熱量,受工件壓力時產生輕微變形,導致打火。為了避免工裝貼合面發生的輕度變形造成的打火現象,平均每十個工作日更換一副夾緊工裝即活塞桿與固耳環凸焊夾緊哈夫,即使不計算加工費用,僅銅材也是一筆不容忽視的浪費。綜上所述,現有的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比較落后,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過程中的打火問題比較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汽車減振器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增加了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在凸焊過程中減少打火現象產生的凸焊工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包括凸焊上模、凸焊夾緊哈夫和凸焊下模,凸焊夾緊哈夫夾緊活塞桿的桿身,在所述凸焊夾緊哈夫上鑲有為絕緣材料制成的下模哈夫套,在夾緊時,下模哈夫套與所述活塞桿的外表面貼合。所述下模哈夫套設在所述凸焊夾緊哈夫的一端部,凸焊夾緊哈夫的另一端部位置處的內表面也與所述活塞桿的外表面貼合,凸焊夾緊哈夫的兩端部之間的內表面與活塞桿的外表面之間具有空隙。所述下模哈夫套的材料為硬塑料、陶瓷或膠木。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I、減少了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過程中的打火出現頻率,提高了減振器的質量;2、減少了減振器總成因漏油造成的索賠;3、減少了工裝更換和維修頻率,以前平均十天更換一次工裝,現在平均三個月更換一次工裝,工裝的使用壽命延長了 9倍,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減振器制造成本;4、節約了銅材和工裝制造
加工費用。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的結構示意圖;上述圖中的標記均為1、凸焊上模;2、凸焊夾緊哈夫;3、凸焊下模;4、螺釘;5、下模哈夫套;6、活塞桿;7、空隙。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包括凸焊上模
I、凸焊夾緊哈夫2和凸焊下模3,凸焊上模I和凸焊下模3與現有技術的相同,凸焊夾緊哈夫2既是導電性能優良的又有硬度的材料,如鉻鋯銅、硬度大于75HRB。螺釘4固定凸焊夾緊哈夫2在凸焊下模3上。凸焊夾緊哈夫2夾緊活塞桿6的桿身,本凸焊工裝在凸焊夾 緊哈夫2上鑲有為絕緣材料制成的下模哈夫套5,凸焊時,活塞桿6被凸焊夾緊哈夫2和下模哈夫套5同時抱住活塞桿6并夾緊,下模哈夫套5與活塞桿6的外表面貼合。相對于原有技術的凸焊工裝,本凸焊工裝減小了活塞桿6與固定耳環凸焊過程中的打火出現頻率,確保了減振器總成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如圖2所示,下模哈夫套5設在凸焊夾緊哈夫2的一端部,凸焊夾緊哈夫2的另一端部位置處的內表面也與活塞桿6的外表面貼合,凸焊夾緊哈夫2的兩端部之間的內表面與活塞桿6的外表面之間具有空隙7。這樣,凸焊夾緊哈夫2只有上部與活塞桿6接觸并導電,中間有空隙7,下部與活塞桿6接觸但不導電。具體絕緣的下模哈夫套5的材料為硬塑料、陶瓷或膠木等。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包括凸焊上模、凸焊夾緊哈夫和凸焊下模,凸焊夾緊哈夫夾緊活塞桿的桿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焊夾緊哈夫上鑲有為絕緣材料制成的下模哈夫套,在夾緊時,下模哈夫套與所述活塞桿的外表面貼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哈夫套設在所述凸焊夾緊哈夫的一端部,凸焊夾緊哈夫的另一端部位置處的內表面也與所述活塞桿的外表面貼合,凸焊夾緊哈夫的兩端部之間的內表面與活塞桿的外表面之間具有空隙。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哈夫套的材料為硬塑料、陶瓷或膠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減振器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工裝,包括凸焊上模、凸焊夾緊哈夫和凸焊下模,凸焊夾緊哈夫夾緊活塞桿的桿身,在所述凸焊夾緊哈夫上鑲有為絕緣材料制成的下模哈夫套,在夾緊時,下模哈夫套與所述活塞桿的外表面貼合。采用此技術方案,減少了活塞桿與固定耳環凸焊過程中的打火出現頻率,提高了減振器的質量;減少了減振器總成因漏油造成的索賠;減少了工裝更換和維修頻率,以前平均十天更換一次工裝,現在平均三個月更換一次工裝,工裝的使用壽命延長了9倍,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減振器制造成本;節約了銅材和工裝制造加工費用。
文檔編號B23K11/36GK202461792SQ2011205393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0日
發明者儲敏, 宗永祥, 張金光, 王偉, 程友志, 舒曉雪, 蔣明亞, 趙以偉, 鐘偉興, 黃德元 申請人:蕪湖天佑汽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