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管件加工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用于汽車、空調等設備的管路中的管件,其管端都要經過漲管或縮管工序進行成形。在縮管工序中,通過夾持管子的夾持裝置(通常所說的夾模)與縮管模具相互配合,將管子的端部加工成所需形狀。一種常用的縮管模具,包括模座和設置在模座中的縮管模,該縮管模具的工作過程為首先將需要加工的管件夾持在夾模中,然后在模座上施加一個軸向的推力,該推力直接傳遞到縮管模上,使得縮管模與管件的外壁不斷擠壓,最后將管件的端部加工成所需的形狀。用這種縮管模具對管端進行縮管成形時存在如下缺點I、需足夠大的軸向推力才能克服縮管模前行過程中的阻力,使得縮管模推進速度 緩慢,降低了縮管的效率;2、在縮管模的推進過程中,縮管模受到的阻力隨著其推進深度的增加而遞增,這樣就決定了上述的縮管模不宜過長,為了確保管端的成形長度,就須降低管端的延伸度即管端的收縮度;對于一些需要較高延伸度的管端,就要經過二次縮管才能成形;而二次縮管,就需要更換縮管模、重新定位,這但會造成縮管效率的進一步下降,而且還會影響到縮管后的同軸度。而對于中重型車、礦車所裝配的直拉桿拉桿本體,考慮其所受的載荷較大,直拉桿拉桿本體宜用加粗的桿體。故在加工過程中桿體兩端要進行車加工或煅細,但在實際加工過程中會出現缺陷。例如車外圓后在過渡部位材料的強度會顯著下降,熱煅過程中桿體材料壁厚不均勻,外圓的圓度較差、另外熱煅相當于對材料進行了退火處理,致使強度降低。但是現有的管件縮管機的縮管方法又不能夠滿足轉向直拉桿拉桿本體的強度等要求,又因為要實現這樣的成批加工的管件,就需要有專門的設備才能實現。上述缺陷的存在,有必要對現有的縮管機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縮管機縮管方法無法達到轉向直拉桿的拉桿本體的強度等要求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省力省時、延伸度高、強度好的轉向直拉桿縮管機。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上述的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所述縮管機包括操作臺、及操作臺兩側對稱并排設置的一對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所述夾緊固定機構包括上夾模、下夾模和夾緊液壓缸;所述縮管機構包括縮管模、縮管模導向座、和壓縮液壓缸;所述縮管模包括縮管模座和縮管模芯,所述縮管模芯對稱布設于所述縮管模座,形成大致為錐型的模具口。所述操作臺包括工作面和底座,所述工作面設有二個及以上裝配孔、還對稱設有一對定位柱。所述上夾模裝設于操作臺上的定位柱,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設有一對貫穿的定位銷、用于連接上模和定位柱的四個螺紋孔,下端面沿軸向設有工作槽;所述下夾模固定安裝在操作臺工作面上,包括上端面、側面和下端面,上端面沿徑向中心線對稱布設一對定位銷,與上夾模上所設一對定位銷相匹配,使得上下夾模同軸;沿軸向中心線還設有與管件相匹配的工作槽,兩側面對稱布設兩對定位塊,下端面中部設有裝配槽。所述夾緊液壓缸裝配于操作臺上的定位柱,連接于上夾模的上方;所述壓縮液壓缸裝配于操作臺工作面上;所述縮管模導向座設有軸向貫穿的工作孔,通過該工作孔壓縮液壓缸與縮管模連接。所述縮管機由二組可分別對管件兩端口縮管的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組成,兩組的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對稱并排布設于操作臺兩側。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模座中錐形工作孔的內壁與管件外壁之間的錐面配合,使得施加在軸肩上的軸向推力的大部分都轉化成將縮管體向內的收縮力,由于縮管體軸向行進的距離比縮管體徑向向內收縮的距離要大許多,從而可以省下不少的力,這樣就可以提高縮管模的推進速度,減小縮管時間;直拉桿拉桿本體縮管部位壁厚均勻、過渡部分壁厚增加,強度加強、減少了車外圓的工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夾緊模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夾緊模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夾緊模左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上夾模主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上夾模俯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上夾模左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下夾模主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下夾模俯視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下夾模左視圖;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縮管模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縮管模模具口示意圖;圖1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縮管模壓入管件后的示意圖;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管件端口收縮后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至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包括操作臺I、操作臺I兩側對稱并排設置的一對夾緊固定機構2和縮管機構3。操作臺I大致為長方體結構,包括工作面和用于固定安裝該縮管機的底座,工作面設有多個裝配孔、沿軸向還對稱設有一對定位柱。[0035]夾緊固定機構2的 結構相對稱,包括上夾模21、下夾模22和夾緊液壓缸23 ;上夾模21裝設于操作臺I上的定位柱,由夾緊液壓缸23驅動,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沿徑向對稱設有一對貫穿的定位銷211、貫穿孔211兩側對稱布設四個用于連接上模和定位柱的螺紋孔212,下端面沿軸向設有與管件4相匹配的工作槽215 ;下夾模22固定安裝在操作臺I工作面上,包括上端面、側面和下端面,上端面沿徑向中心線對稱布設一對定位銷221,與上夾模21上所設一對工作孔211相匹配,使得上下夾模同軸;沿軸向中心線設有與管件4相匹配的工作槽222,兩側面對稱布設兩對定位塊223,下端面中部設有裝配槽224。夾緊液壓缸23裝配于操作臺I上的定位柱,連接于上夾模21的上方,用于驅動上夾豐吳21的徑向運動。縮管機構3的結構相對稱,包括縮管模31、縮管模導向座32、和壓縮液壓缸33 ;縮管模31裝配于縮管模導向座32內,包括縮管模座311和縮管模芯312 ;該縮管模座311裝配于縮管模導向座32內,為對稱布設的一對;該縮管模芯312對稱布設于該縮管模座311,兩者過盈配合后通過螺釘拉緊,并形成一個大致為錐型的模具口,具有能套于并收緊管件4端口的作用;縮管模導向座32設有軸向貫穿的工作孔,通過該工作孔壓縮液壓缸33與縮管模31連接;壓縮液壓缸33裝配于操作臺I工作面上,壓縮液壓缸33通過縮管導向座32內工作孔驅動縮管模31沿軸向運動。實施例之一,用于管件單頭縮管,該縮管機由位于操作臺I兩側對稱并排設置的一組夾緊固定機構2和縮管機構3組成。夾緊固定機構2的結構相對稱,包括上夾模21、下夾模22和夾緊液壓缸23 ;縮管機構3的結構相對稱,包括縮管模31、滑動固定座32、和壓縮液壓缸33 ;縮管模31具有能套于并收緊管件4端口的喇叭型模具口,調整縮管模上喇叭型模具口,就實現管件收縮大小。實施例之二,用于管件雙頭縮管,該縮管機由二組可分別對管件兩端口縮管的夾緊固定機構2和縮管機構3組成,兩組的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對稱并排布設于操作臺I兩側。工作步驟I、調整縮管上下夾模及縮管模,使上下夾模與縮管模同心。2、將管件放在夾緊模上啟動夾緊液壓缸夾緊工件。3、啟動縮管液壓缸推動縮管模進行縮管。 4、縮管完畢后先退回縮管液壓缸,在退回加緊液壓缸,取下管件。本實用新型通過模座中錐形模具口的內壁與管件外壁之間的錐面配合,使得施加在軸肩上的軸向推力的大部分都轉化成將縮管體向內的收縮力,由于縮管體軸向行進的距離比縮管體徑向向內收縮的距離要大許多,從而可以省下不少的力,這樣就可以提高縮管模的推進速度,減小縮管時間;直拉桿拉桿本體縮管部位壁厚均勻、過渡部分壁厚增加,強度加強、減少了車外圓的工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1.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縮管機包括操作臺、及操作臺兩側對稱并排設置的一對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 所述夾緊固定機構包括上夾模、下夾模和夾緊液壓缸;所述縮管機構包括縮管模、縮管模導向座、和壓縮液壓缸; 所述縮管模包括縮管模座和縮管模芯,所述縮管模芯對稱布設于所述縮管模座,形成大致為錐型的模具口。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臺包括工作面和底座,所述工作面設有二個及以上裝配孔、還對稱設有一對定位柱。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模裝設于操作臺上的定位柱,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設有一對貫穿的定位銷、用于連接上模和定位柱的四個螺紋孔,下端面沿軸向設有工作槽; 所述下夾模固定安裝在操作臺工作面上,包括上端面、側面和下端面,上端面沿徑向中心線對稱布設一對定位銷,與上夾模上所設一對定位銷相匹配,使得上下夾模同軸;沿軸向中心線還設有與管件相匹配的工作槽,兩側面對稱布設兩對定位塊,下端面中部設有裝配槽。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液壓缸裝配于操作臺上的定位柱,連接于上夾模的上方;所述壓縮液壓缸裝配于操作臺工作面上;所述縮管模導向座設有軸向貫穿的工作孔,通過該工作孔壓縮液壓缸與縮管模連接。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縮管機由二組可分別對管件兩端口縮管的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組成,兩組的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對稱并排布設于操作臺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向直拉桿縮管機,其所述縮管機包括操作臺、及操作臺兩側對稱并排設置的一對夾緊固定機構和縮管機構;所述夾緊固定機構包括上夾模、下夾模和夾緊液壓缸;所述縮管機構包括縮管模、縮管模導向座、和壓縮液壓缸;所述縮管模包括縮管模座和縮管模芯,所述縮管模芯對稱布設于所述縮管模座,形成大致為錐型的模具口。本實用新型通過模座中錐形工作孔的內壁與管件外壁之間的錐面配合,省時省力;直拉桿拉桿本體縮管部位壁厚均勻、過渡部分壁厚增加,強度加強、延伸度高。
文檔編號B21D41/04GK202367090SQ20112051913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明者楊秀強, 王博文, 謝毅 申請人:湖北萬聯達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