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機械立式內拉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金屬切削機床,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械式立式內拉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機械制造業中傳動零部件制造水平的快速發展和提高以及控制技術長足進步,我國機床制造業同樣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作為機床系列中的重要一分子拉床還停留在六,七十年代水平,傳統液壓驅動拉床占住著幾乎拉床市場的全部。目前使用的立式內拉床,通常包括一個底座,底座上的一個床身,一個溜板,以及液壓驅動機構,液壓驅動機構驅動主溜板作上下運動,然后利用主溜板上的拉刀對工件進行拉削運動。如中國專利 CN201082483Y所公開的一種“立式內拉床”,包括立式框架、拉刀、主液壓傳動組件,還包括氣動夾緊機構、提刀活動板、提刀氣缸等部件。這樣的立式內拉床為了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通常主溜板的尺寸較大,尤其是在雙油缸驅動主溜板的立式內拉床結構中,為了保證雙缸同步,將主溜板制作成很長,從而導致主溜板加工困難,制造成本高等缺點。而且液壓驅動裝置中,液壓系統是一個復雜的機電液綜合系統,在正常狀況時各子系統以本身的工作和相互協調配合實現系統功能,由于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復雜性, 一旦系統出現故障,往往難以快速準確地確定系統故障源,特別是液壓的抖動問題,一直是拉床產品中的一個長期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解決過程中,技術人員通常采用經驗法、逐層排除法進行分析,致使診斷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在拉削過程中,拉削速度慢、生產效率低、不環保,占地面積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一種生產效率高的雙床身、雙溜板的機械立式內拉床。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機械立式內拉床,包括底座,豎直固定于底座上的床身,固定于床身上并沿床身上下運動的溜板,驅動所述溜板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以及與所述溜板相固定隨著溜板上下運動的工作臺,位于工作臺上方的提送刀機構以及拉刀,并且所述工作臺下方的底座上具有一夾頭體固定所述拉刀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包括間隔平行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所述溜板包括分別位于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的兩個相對的面上的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分別驅動所述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同步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工作臺固定于所述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之間。該機械立式內拉床采用雙床身、雙驅動機構的結構,同步驅動兩個溜板滑動,減少了溜板的長度,制造簡單、成本低、環保、占地面積小、故障排除容易、生產效率高、拉削穩定。優選地,所述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的兩個相對的面上分別設有沿床身豎直設置的滾珠絲桿副以及與所述滾珠絲桿副同向延伸的導軌,所述第一溜板與所述第二溜板分別與所述滾珠絲桿副的螺母相固定并且與所述導軌相配合,所述第一溜板和所述第二溜板在所述滾珠絲桿副的驅動下沿所述導軌上下運動。為了使提送刀更加平穩和易于控制,所述提送刀機構包括豎直設置的輔滾珠絲桿副,固定在所述輔滾珠絲桿副的螺母上并且向下與所述拉刀的頂部相配合的輔夾頭體,以及驅動所述輔滾珠絲桿副運動使所述輔夾頭體上下運動的輔驅動機構。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利用該機械立式內拉床采用雙床身、雙驅動機構的結構,同步驅動兩個溜板滑動,減少了溜板的長度,取消了液壓機構減少了故障發生率、占地面積及簡化了裝配工藝,制造簡單、成本低、環保、占地面積小、故障排除容易、 生產效率高、拉削穩定。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立式內拉床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械立式內拉床的側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機械立式內拉床,如圖1、2所示,包括底座1,間隔并且平行設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所述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豎直設置在底座1 上。所述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的兩個相對的面上分別豎直設有滾珠絲桿副6,在滾珠絲桿副6兩側或者一側的與滾珠絲桿副6同向延伸的導軌5,安裝在所述滾珠絲桿副的螺母上分別連接固定的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所述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分別與導軌 5相配合并且在滾珠絲桿副6的帶動下沿導軌5上下運動。所述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上分別設有第一驅動機構41和第二驅動機構42, 所述第一驅動機構41和第二驅動機構42分別驅動該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分別沿導軌5上下運動,并且在第一驅動機構41和第二驅動機構42的驅動下該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保持上下同步運動。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之間固定有工作臺2,工作臺2在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的帶動下可平穩地沿兩個床身上下運動。工作臺2下方的底座1上具有固定拉刀 7底部的夾頭體座21,該夾頭體座21上固定安裝有與拉刀的底部相配合的主夾頭體22,工作臺2上用于放置拉削的工件。拉刀7就固定在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之間,固定立于工作臺2的上方并且可向下穿過工作臺2固定在夾頭體22上。該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之間還設有與拉刀7頂部相配合的拉刀提送刀機構 8。該拉刀提送機構8包括豎直設置的輔滾珠絲桿副83,固定在所述輔滾珠絲桿副83的螺母上向下設置與拉刀7頂部相配合的輔夾頭體81,該提送刀機構8還包括一輔助驅動機構 82用于驅動輔滾珠絲桿副83運動使該輔夾頭體81隨輔滾珠絲桿副83上下運動。該立式內拉床的工作過程如下將工件安裝在工作臺2上,提送刀機構8上的輔夾頭體81夾緊拉刀7的頂部,并由輔驅動機構82驅動往下進行送刀,送刀到位后停止滑動,此時,主夾頭體22鎖緊拉刀7的底部,輔夾頭體81松開拉刀7的頂部,固定安裝兩床身11、 12上的第一驅動機構41和第二驅動機構42同時驅動與各自配合的滾珠絲桿副6帶動螺母及溜板31、32往上滑動,同時拉刀7對工作臺2上的工件進行拉削。在即將完成拉削運動時,提送刀機構8由輔驅動機構82驅動往上運動,脫離拉刀7頂部,拉削到位后,工作臺 2將工件推出。第一和第二驅動機構41、42同時驅動與各自配合的主滾珠絲桿副6帶動螺母及溜板31、32往下滑動,同時帶動工作臺2向下滑動。在即將完成返程運動時,提送刀機構8由輔驅動機構82驅動往下運動,運動到位后輔夾頭體81將拉刀7頂部鎖緊,同時主夾頭體22松開拉刀7的底部,提送刀機構8由輔驅動機構72驅動往上運動,將拉刀7上提位于工作臺2的上方,此時可取下工作臺2上的工件,完成整個動作循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為伺服驅動機構,例如伺服電機等驅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由于底座上裝有兩個床身,通過兩個伺服驅動機構同時驅動溜板帶動固定于兩個床身之間的工作臺,有效地解決了拉削不平穩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機械同步驅動兩個溜板滑動,每個溜板的長度就可以設置成很短,減少了溜板的長度,從而降低了制造、加工成本。本實用新型由數控程序實現各機械傳動鏈的傳動關系,利用伺服電機驅動絲桿帶動主溜板上下運動,減少了拉削過程中的能耗。同時,取消了液壓驅動機構,有效的減少了液壓油泄漏,降低了產品成本及消除液壓系統故障。減少了機床的占地面積和液壓油的使用。同時使該機械立式內拉床的故障排除容易、生產效率高,拉削穩定。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方式形成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立式內拉床,包括底座(1),豎直固定于底座(1)上的床身,固定于床身上并沿床身上下運動的溜板,驅動所述溜板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以及與所述溜板相固定隨著溜板上下運動的工作臺O),位于工作臺(2)上方的提送刀機構(8)以及拉刀(7),并且所述工作臺( 下方的底座(1)上具有一夾頭體0 固定所述拉刀(7)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包括間隔平行設置于底座(1)上的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2),所述溜板包括分別位于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 的兩個相對的面上的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2),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分別驅動所述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 同步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Gl)和第二驅動機構(42),所述工作臺(2)固定于所述第一溜板(31)和第二溜板(3 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立式內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 (12)的兩個相對的面上分別設有沿床身豎直設置的滾珠絲桿副(6)以及與所述滾珠絲桿副(6)同向延伸的導軌(5),所述第一溜板(31)與所述第二溜板(32)分別與所述滾珠絲桿副(6)的螺母相固定并且與所述導軌( 相配合,所述第一溜板(31)和所述第二溜板(32) 在所述滾珠絲桿副(6)的驅動下沿所述導軌( 上下運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立式內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送刀機構(8)包括豎直設置的輔滾珠絲桿副(83),固定在所述輔滾珠絲桿副(8 的螺母上并且向下與所述拉刀 (7)的頂部相配合的輔夾頭體(81),以及驅動所述輔滾珠絲桿副(8 運動使所述輔夾頭體 (81)上下運動的輔驅動機構(82)。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機械立式內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 (41)和所述第二驅動機構0 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床身(11)和第二床身(1 上。
專利摘要一種機械立式內拉床,包括底座,床身,溜板,驅動所述溜板上下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床身包括間隔平行設置于底座上的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所述溜板包括分別位于第一床身和第二床身的兩個相對的面上的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分別驅動所述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同步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和第二驅動機構,所述工作臺固定于所述第一溜板和第二溜板之間。該機械立式內拉床采用雙床身、雙驅動機構的結構,同步驅動兩個溜板滑動,減少了溜板的長度,制造簡單、成本低、環保、占地面積小、故障排除容易、生產效率高、拉削穩定。
文檔編號B23D41/06GK202155600SQ201120241150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7日
發明者林綠高 申請人:縉云縣高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