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尤其涉及既能夠將倒角端部的軸向尺寸維持得小又能獲得優異的耐久性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
背景技術:
已知如下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盛上(f夕” 7°)(a)具備外螺紋部,該外螺紋部具有完全螺紋部和與該完全螺紋部連續地設置且越朝向頂端直徑變得越小的倒角端部(食付務部),至少從倒角端部至第I完全螺紋交替設置有突出部和退讓部,該突出部順次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而使該內周面塑性變形,由此形成內螺紋,另一方面,(b)以將所述外螺紋部的螺紋牙在軸向上分割的方式,橫跨所述完全螺紋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與軸心 O平行地設置有槽,并且,在該完全螺紋部,以使所述槽的內壁面作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設有內徑精加工刃,從而切削除去通過所述塑性變形而隆起的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的頂部(參照專利文獻I)。圖5的擠壓絲錐100為上述現有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一例,Ca)是從與軸心O成直角的方向,S卩(b)、(C)中的VA箭頭方向看到的主視圖,(b)、(c)分別是(a)中的VB-VB剖面、VC-VC剖面的放大圖。該擠壓絲錐100構成為,與軸心O同心地一體設置有經由未圖示的卡盤安裝于主軸的柄12、直徑比柄12小的頸部14、以及設有用于擠壓加工(滾壓加工)內螺紋的外螺紋的外螺紋部16,它們按照該順序在軸向相連。上述外螺紋部16沿著與該內螺紋對應的導程角的螺旋線設置有與應形成的內螺紋的溝槽的形狀對應的剖面形狀的螺紋牙18,該外螺紋部16具備軸向上直徑尺寸大致固定的完全螺紋部26 ;和隨著朝向頂端側直徑變小的倒角端部24。在該外螺紋部16,遍及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紋部26的整個區域,沿著螺紋的嚙入方向交替且繞軸心O以60°的等角度間隔設有螺紋牙18朝徑向的外側突出的6個突出部20a 20f ;和與該突出部20a 20f連續且形成為小徑的退讓部22,該外螺紋部16整體呈大致正六棱柱形狀。即,正六邊形的各頂點部分分別為突出部20a 20f,大量的突出部20a 20f與軸心O平行且連續相連地設置,這樣在軸向上連續的大量的突出部20a 20f的列繞軸心O以等角度間隔設置有6列。另夕卜,圖5 (b)、(c)均是在螺紋牙18的溝槽部沿著螺旋線剖開的剖視圖。上述外螺紋部16通過利用具有與螺紋牙18的剖面形狀對應的外周磨削面的螺紋磨削用磨具30 (參照圖2)進行的磨削加工而形成,通過使螺紋磨削用磨具30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由此,使所述突出部20a 20f及退讓部22、倒角端部24的直徑尺寸變化。即,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紋部26的螺紋牙18的剖面形狀固定,突出部20a 20f及退讓部22、倒角端部24中,外徑、螺紋中徑及螺紋溝槽直徑整體性增減。圖5 (b)及(c)的虛線示出通過上述螺紋磨削加工設置有螺紋牙18的狀態,所述正六棱柱形狀表示如上所述通過螺紋磨削加工而設置有螺紋牙18的狀態。而且,沿著6列突出部20a 20f中、繞軸心O位于一次跳躍部位(一 ^飛t/)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的頂點,在絲錐旋轉方向(用絲錐加工螺紋孔時的旋轉方向)A側以規定的寬度尺寸設置有槽28,在用絲錐加工螺紋孔時,潤滑油劑供給到工具頂端。此外,完全螺紋部26中,前述那樣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作為直徑尺寸比其他突出部20b、20d、20f大的內周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繞軸心O與槽28相反側的剩余部分被磨削除去至螺紋牙18的槽底部分,從而形成大致平坦的退讓面32,沿著該槽28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34。該內周精加工刃34不僅在完全螺紋部26,而且也包括倒角端部24在內以固定的直徑尺寸設置。即,通過在各突出部20a 20f的直徑尺寸階段性變大的倒角端部24設置槽28,由此,3列突出部20a、20c、20e的比頂點更靠絲錐旋轉方向A側的部分被去除,因此,不能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而使其塑性變形。因此,通過包括倒角端部24在內形成退讓面32并設置內徑精加工刃34,由此,可以防止突出部20a、20c、20e的螺紋牙18保持原狀地殘留而與螺紋底孔干涉。另外,專利文獻I中,設置有直徑比內徑精加工刃34大的螺紋底孔修光刃。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平第11-1982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對于上述這樣的以往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而言,倒角端部的多列 突出部中的一部分(圖5的例中為突出部20a、20c、20e這3列)設置有槽,由此無助于內螺紋的塑性變形,因此,實質上僅通過殘留的突出部(圖5的例中為突出部20b、20d、20f這3列)來使其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因此,存在每一個突出部中的負荷(塑性變形的變形量)變大、不能獲得足夠的耐久性的問題。若減小倒角端部的錐度并加長軸向尺寸,則能增多介入內螺紋的塑性變形的突出部的數量而提高耐久性,但是,由于倒角端部的軸向尺寸變大,因此,存在例如不能將內螺紋加工到盲孔的孔底附近等制約。本發明是以上述情況為背景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既能夠將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倒角端部的軸向尺寸維持得小,又能獲得優異的耐久性。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第I發明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a)其具備外螺紋部,所述外螺紋部具有完全螺紋部和與該完全螺紋部連續設置且越朝向頂端直徑越小的倒角端部,至少從該倒角端部至第I完全螺紋交替設置有突出部和退讓部,該突出部順次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而使該內周面塑性變形,從而形成內螺紋,而且,(b)以將所述外螺紋部的螺紋牙在軸向上分割的方式,橫跨所述完全螺紋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與軸心O平行地設置有槽,并且,在該完全螺紋部,以使該槽的內壁面作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設有內徑精加工刃,從而切削除去通過所述塑性變形而隆起的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的頂部,所述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特征在于,(C)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以在與所述軸心O平行的方向上多列相連的方式繞該軸心O設置有多個,并且,(d)所述槽設置成繞所述軸心O位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之間的所述退讓部,(e)所述內徑精加工刃設置在所述槽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且從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規定角度Θ的位置。
第2發明在第I發明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以不會阻礙利用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形成所述內螺紋的方式確定繞所述軸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狀,換言之,以突出部中的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而使該內周面塑性變形的咬入區域完全留下的方式確定繞所述軸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狀。第3發明在第I發明或第2發明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Ca)所述外螺紋部的螺紋牙通過利用螺紋磨削用磨具進行的磨削加工在所述倒角端部及所述完全螺紋部的整個區域以固定的剖面形狀形成,通過使該螺紋磨削用磨具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從而使所述突出部及所述退讓部的直徑尺寸發生變化,而且,(b)在所述完全螺紋部,繞所述軸心O在從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所述規定角度Θ的位置,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C)所述槽設置在與所述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和所述大突出部重疊的位置,該大突出部的該絲錐旋轉方向A側部分因該槽而被除去,Cd)通過將該大突出部的與所述槽相反側的部分磨削除去至所述螺紋牙的槽底部分而形成退讓面,從而設置有所述內徑精加工刃。發明效果如上所述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設置成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的槽繞軸心O位于倒角端部中的多列突出部之間的退讓部,在該槽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且從倒角端部中的突出部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規定角度Θ的位置,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因此,能夠使用倒角端部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使螺紋底孔的內周面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因此,介入內螺紋的塑性變形的突出部的數量變多,每一個突出部的負荷(塑性變形的變形量)變小,因此,無需增大倒角端部的軸向尺寸就能針對磨損等獲得優異的耐久性。第2發明中,以不會阻礙利用倒角端部中的多個突出部形成內螺紋的方式來確定槽的繞軸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狀,因此,既能夠通過倒角端部的多個突出部恰當地形成內螺紋,又能夠將負荷恰當地分散到上述突出部而提高耐久性。第3發明中,外螺紋部的螺紋牙通過利用螺紋磨削用磨具進行的磨削加工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紋部的整個區域按固定的剖面形狀形成,通過使該螺紋磨削用磨具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使螺紋牙的直徑尺寸變化,從而設置突出部和退讓部、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并且,通過在繞軸心O的規定位置設置槽且形成退讓面,從而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因此,能夠簡單且廉價地制造既能夠將倒角端部的軸向尺寸維持得小又能獲得優異的耐久性的擠壓絲錐。
圖I是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圖,Ca)是從與軸心O成直角的方向、即(b)、(c)中的IA箭頭方向看到的主視圖,(b)為(a)中的IB-IB剖面的放大圖,(c)為(a)中的IC-IC剖面的放大圖。圖2是說明圖I的實施例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完全螺紋部的加工過程的剖視圖,Ca)為設置有交替具有突出部及退讓部的螺紋牙的狀態,(b)為以分割螺紋牙的方式在軸向上設置有槽的狀態,(c)為形成有退讓面并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的狀態。
圖3是說明通過圖I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形成內螺紋且切削除去頂部的過程的概略圖。圖4是說明使用本發明產品及以往產品進行了耐久性試驗的結果的圖。圖5是說明以往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一例的圖,為與圖I對應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形成內螺紋而在螺紋牙上設置的突出部及退讓部至少設置在從倒角端部到 第I完全螺紋(完全螺紋部的最頂端的螺紋牙)的范圍即可,但也可設置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紋部的整個區域。就完全螺紋部而言,除了第I完全螺紋及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以外,可設置直徑尺寸固定的圓柱形狀的螺紋牙。橫跨倒角端部及完全螺紋部設置突出部及退讓部的情況下,可通過NC控制等僅使完全螺紋部的突出部中的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相對于倒角端部中的突出部錯開規定角度Θ的相位,但也可使包括該大突出部的完全螺紋部的所有突出部繞軸心O相對于倒角端部錯開規定角度θ的相位。S卩,可在倒角端部和完全螺紋部之間僅使相位變化規定角度Θ,并在其前后通過例如凸輪等以等角度間隔設置突出部及退讓部。在倒角端部設置多列的突出部例如可在以軸心O為中心的對稱位置僅設置2列,但優選以等角度間隔設置3列以上,例如以剖面為大致正四邊形或大致正六邊形的方式設置。設置于倒角端部中的多列突出部之間的退讓部的槽可僅為I條,但也可在多個退讓部設置2條以上,例如在繞軸心O設置有4列以上的偶數列的突出部的情況下,可在4個以上的偶數個退讓部的一次跳躍部位設置槽。內徑精加工刃與該槽對應地設置在完全螺紋部即可。內徑精加工刃所設置的規定角度Θ優選以如下方式確定與槽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的位置對應,像第2發明那樣不會阻礙利用倒角端部中的多個突出部形成內螺紋。根據繞軸心O的突出部的數量、絲錐的標稱直徑等適當設定。內徑精加工刃也可遍及完全螺紋部的大致全長而設置,但設置在完全螺紋部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例如在I條螺紋的情況下,可以僅在I處螺紋槽部分設置。在設置有多個所述槽的情況下,也可在全部所述多個槽設置內徑精加工刃,但也可以僅在一部分槽設置內徑精加工刃。第3發明中,外螺紋部的螺紋牙通過利用螺紋磨削用磨具進行磨削加工而以固定的剖面形狀形成,通過使該螺紋磨削用磨具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由此,螺紋牙的直徑尺寸變化,從而設置突出部或退讓部、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但在實施其他發明時,也可采用其他加工方法。實施例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詳細地進行說明。另外,以下的實施例為在所述圖5的現有例中應用本發明的情況下,對實質上共通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說明的實施例。圖I是與所述圖5對應的圖,(a)是從與軸心O成直角的方向、即(b)、(c)中的IA箭頭方向看到的主視圖,(b )為(a)中的IB-IB剖面的放大圖,(c )為(a)中的IC-IC剖面的放大圖。該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以下,簡稱為擠壓絲錐)10形成為在相對于倒角端部24中的3列突出部20a、20c、20e繞軸心O朝絲錐旋轉方向A錯開規定角度Θ的位置形成內徑精加工刃40,且3條槽42分別位于退讓部22的大致中央。此外,用于形成內徑精加工刃40的退讓面44在軸向上僅設在完全螺紋部26的中間部分的約6個螺紋牙的范圍。由此,倒角端部24的6列突出部20a 20f與槽42的存在無關地全部留下,能夠介入使螺紋底孔的內周面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的擠壓加工。以不阻礙利用倒角端部24中的全部突出部20a 20f進行內螺紋的擠壓加工的方式,S卩,以突出部20a 20f中的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使其塑性變形的最外周的咬入區域完全留下的方式,確定上述規定角度Θ和槽42的剖面形狀。本實施例的擠壓絲錐10的標稱值為M6XI,規定角度Θ為約14°。另一方面,由于槽42設置在相對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繞軸心O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錯開規定角度Θ的位置,因此,完全螺紋部26的突出部20a、20c、20e中的用于形成內徑精加工刃40的部分,即,形成退讓面44的部分的突出部20al、20cl、20el,被形成為直徑比其他突出部20a 20f大的大突出部,并且,以頂點位于相對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繞軸心O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錯開規定角度Θ的位置的方 式設置。螺紋牙18的直徑尺寸能夠通過如圖2 (a)所示那樣使螺紋磨削用磨具30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而任意控制,例如能夠通過NC控制按照不相等角度間隔設置上述大突出部20al、20cl、20el。圖I (c)的虛線表示該狀態。另外,圖2 (a)的單點劃線為完全螺紋部26的最頂端的第I完全螺紋部分的螺紋牙形狀,未介入內徑精加工刃40的突出部20b、20d、20f的位置及直徑尺寸相同,只有介入內徑精加工刃40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錯開規定角度Θ。此外,本實施例中,雖然僅使介入內徑精加工刃40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錯開規定角度Θ,但例如也可使所述圖5 (c)所示的完全螺紋部26朝絲錐旋轉方向A側整體僅旋轉規定角度Θ。圖2 (b)是通過利用磨削用磨具進行的磨削加工而形成有所述槽42的狀態。槽42設置成使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與大突出部20al、20cl、20el的頂點大致一致,即,處于相對于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繞軸心O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錯開規定角度Θ的位置。大突出部20al、20cl、20el的絲錐旋轉方向A側的一半因槽42而被除去。此外,圖2 (c)為如下狀態同樣地通過利用磨削用磨具進行磨削加工,將大突出部20al、20cl、20el中與槽42相反側的剩余部分大致平坦地磨削除去至螺紋牙18的槽底部分,從而形成有所述退讓面44。由此,沿著槽42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設置內徑精加工刃40。而且,根據這樣的擠壓絲錐10,如圖3所示那樣進行擠壓加工,在被加工物50的螺紋底孔的內周面52形成內螺紋54。S卩,當相對于圖3 (a)所示的被加工物50的螺紋底孔的內周面52旋入擠壓絲錐10的倒角端部24時,在該倒角端部24設置的突出部20a 20f順次咬入內周面52,并如圖3 (b)、(c)所示那樣進行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54。該情況下,如圖3 (c)所示,內螺紋54的螺紋牙的頂部56的殘留量朝內周側突出或形成為不規則的形狀,但這之后,通過設置于完全螺紋部26的內徑精加工刃40通過,從而如圖3 (d)所示,頂部56的殘留量等被切削除去而成為平坦且固定的內徑尺寸。因此,例如在對設置于壓鑄制輕合金部件的脫模孔等尺寸管理困難的螺紋底孔加工內螺紋54的情況下,也能夠穩定地形成內徑尺寸精度高的內螺紋54。在此,本實施例的擠壓絲錐10設置成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40的槽42繞軸心O位于倒角端部24中的多列突出部20a 20f之間的3處退讓部22的中央部分,在該槽42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且從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規定角度Θ的位置,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夠使用倒角端部24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20a 20f使螺紋底孔的內周面52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54,介入內螺紋54的擠壓加工(塑性變形)的突出部20a 20f的數量變多。具體而言,與圖5的以往的擠壓絲錐100相比,介入內螺紋54的擠壓加工的突出部20a 20f的數量成為2倍。由此,每一個突出部20a 20f的負荷(塑性變形的變形量)變小,無需增大倒角端部24的軸向尺寸就能針對磨損等獲得優異的耐久性。此外,本實施例中,以不會阻礙利用倒角端部24中的多個突出部20a 20f形成內螺紋54的方式確定槽42的繞軸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狀,因此,既能夠利用倒角端部24的多個突出部20a 20f恰當地形成內螺紋54,又能夠將負荷恰當地分散到上述突出部20a 20f而提聞耐久性。此外,本實施例中,外螺紋部16的螺紋牙18通過利用螺紋磨削用磨具30進行的磨削加工在倒角端部24及完全螺紋部26的整個區域按固定的剖面形狀形成,通過使該螺 紋磨削用磨具30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由此螺紋牙18的直徑尺寸變化,從而設置突出部20a 20f和退讓部22、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20al、20cl、20el,另一方面,同樣地通過磨削加工在繞軸心O的規定位置設置槽42且形成退讓面44,由此設置內徑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夠簡單且廉價地制造既能夠將倒角端部24的軸向尺寸維持得小又能獲得優異的耐久性的擠壓絲錐10。順便說一下,分別準備了 3根本實施例的擠壓絲錐10 (本發明產品)及所述圖5記載的以往的擠壓絲錐100 (以往產品),在圖4 (a)所示的加工條件下進行攻絲加工來進行耐久性試驗,最終獲得圖4 (b)所示的結果。在圖4 (a)的加工條件中,“被切削件”這一項的ADC12為JIS規格的鋁合金壓鑄件。耐久極限按照過端螺紋塞規(GP)及內徑用栓規(PP)是否通過形成的內螺紋來判斷。即,在因突出部20a 20f的磨損導致內螺紋的螺紋中徑變小、過端螺紋塞規(GP )不能通過的情況下,工具壽命被判斷為GP-OUT。此外,在因突出部20a 20f的磨損導致內螺紋不能充分地隆起,內螺紋內徑變大,止端的內徑用栓規(PP)通過了的情況下,工具壽命被判斷為內徑用栓規NG。從圖4 (b)的結果可知,根據本發明產品,平均加工孔數與以往產品相比增多50%以上,并能獲得優異的耐久性。此外,通過目視觀察試驗后的擠壓絲錐10、100的倒角端部24,結果是以往產品的熔敷程度比本發明產品大。以上,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詳細地進行了說明,但這只不過是一實施方式,本發明能夠基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知識以進行了各種變更、改良的方式進行實施。附圖標記說明10 :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16 :外螺紋部20a 20f :突出部20al、20cl、20el 大突出部22 :退讓部24 :倒角端部26 :完全螺紋部40 內徑精加工刃42 :槽44 :退讓面52 內周面54 :內螺紋O :軸心Θ :規定角度A :絲錐旋轉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其具備外螺紋部,所述外螺紋部具有完全螺紋部和與該完全螺紋部連續設置且越朝向頂端直徑越小的倒角端部,至少從該倒角端部至第I完全螺紋交替設置有突出部和退讓部,該突出部順次咬入螺紋底孔的內周面而使該內周面塑性變形,從而形成內螺紋,而且, 以將所述外螺紋部的螺紋牙在軸向上分割的方式,橫跨所述完全螺紋部及所述倒角端部并與軸心O平行地設置有槽,并且,在該完全螺紋部,以使該槽的內壁面作為前刀面起作用的方式設有內徑精加工刃,從而切削除去通過所述塑性變形而隆起的所述內螺紋的螺紋牙的頂部, 所述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的特征在于, 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以在與所述軸心O平行的方向上多列相連的方式繞該軸心O設置有多個,并且, 所述槽設置成繞所述軸心O位于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之間的所述退讓部, 所述內徑精加工刃設置在所述槽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且從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突出部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規定角度Θ的位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以不會阻礙利用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個突出部形成所述內螺紋的方式確定繞所述軸心O的位置及剖面形狀。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螺紋部的螺紋牙通過利用螺紋磨削用磨具進行的磨削加工在所述倒角端部及所述完全螺紋部的整個區域以固定的剖面形狀形成,通過使該螺紋磨削用磨具相對于絲錐坯料接近或離開,從而使所述突出部及所述退讓部的直徑尺寸發生變化,而且, 在所述完全螺紋部,繞所述軸心O在從所述倒角端部中的所述多列突出部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所述規定角度Θ的位置,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形成用的大突出部, 所述槽設置在與所述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和所述大突出部重疊的位置,該大突出部的該絲錐旋轉方向A側部分因該槽而被除去, 通過將該大突出部的與所述槽相反側的部分磨削除去至所述螺紋牙的槽底部分而形成退讓面,從而設置有所述內徑精加工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內徑精加工刃的擠壓絲錐,其構成為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40)的槽(42)繞軸心(O)位于倒角端部(24)中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之間的3處退讓部(22)的中央部分,在該槽(42)的與絲錐旋轉方向(A)相反側的開口端緣且從倒角端部(24)中的突出部(20a)、(20c)、(20e)朝絲錐旋轉方向(A)僅偏移規定角度(θ)的位置,設置有內徑精加工刃(40)。因此,能夠使用倒角端部(24)的全部的多列突出部(20a)~(20f)使螺紋底孔的內周面(52)塑性變形而形成內螺紋(54),介入內螺紋(54)的擠壓加工的突出部(20a)~(20f)的數量變多。由此,每一個突出部(20a)~(20f)的負荷(塑性變形的變形量)變小,無需增大倒角端部(24)的軸向尺寸就能夠獲得優異的耐久性。
文檔編號B23G5/06GK102712055SQ2010800613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13日
發明者大橋誠司, 松本克哉, 鈴木陽介 申請人:Osg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