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熱油加熱軋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導熱油加熱軋輥屬于電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軋制電池極片的軋 機。
背景技術:
電池極片軋機作為一種電池制造過程中的重要設備,現有的通用電池極片軋機采 用常溫軋輥對電池極片進行軋制,在軋制過程中,無法減小軋后極片的厚度,達不到提高極 片的密度的要求,特別是軋輥對于極片的厚度和極片的密度影響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控制軋輥表面溫 度,提高軋制極片的質量的導熱油加熱軋輥。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軋輥的軸頭安裝旋轉接頭,軋輥的中心設置有 中心孔,在軋輥上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與中心孔相通,外置加熱的導熱油通過中心孔 進入軸向通孔,導熱油流過沿軸向設置的軸向通孔,使軋輥的表面溫度升高,通過導熱油控 制軋輥的表面溫度。本實用新型在軋輥的端面沿徑向分布軸向通孔,在軋輥上設置斜孔,軸向通孔與 中心孔通過斜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在軋輥的端面沿徑向分布24個軸向通孔,每三個軸向通孔為一組,一 組軸向通孔與中心孔通過斜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在軋輥的兩端設置斜孔,斜孔連通軸向通孔與中心孔。本實用新型在中心孔內安裝連接管,連接管的一端設置在中心孔的中段,連接管 的另一端連接旋轉接頭。本實用新型在軸向通孔一端設置連接件,軸向通孔之間通過連接件串聯連通。外置加熱以后的高溫導熱油,經過軋輥軸端的旋轉接頭,導入軋輥的中心孔內,再 經由兩端的斜孔,進入近輥面層的軸向通孔中進行循環,這樣讓近輥面層通過高溫導熱油, 從而達到加熱軋輥工作表層的目的,循環以后的油,再進入軋輥中心孔中,同樣通過軋輥軸 頭的旋轉接頭,返回外置的加熱系統。 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小軋后極片的厚度,提高極片的密度。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左端面示意圖。附圖3是附圖1的右端面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中軋輥1、軸向通孔2、斜孔3、中心孔4、旋轉接頭5。如附圖1、附圖2、附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軋輥1的軸頭安裝旋轉接頭5,軋輥的中 心設置有中心孔4,旋轉接頭上的孔與中心孔4相通連接,外置加熱的導熱油管連接旋轉接 頭。在軋輥的兩端設置有軸向通孔2,在軋輥的端面沿徑向分布24個軸向通孔,每三個軸向 通孔為一組,三個軸向通孔之間串聯連通,在軋輥的兩端設置斜孔3,一組軸向通孔與中心 孔通過斜孔相連通,軸向通孔與中心孔相通。如附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軋輥1的軸頭安裝旋轉接頭5,軋輥的中心設置有中心 孔4,旋轉接頭上的孔與中心孔4相通連接,在中心孔4內安裝連接管6,連接管6的一端設 置在中心孔4的中段,外置加熱的導熱油管連接旋轉接頭5。在軋輥上設置有沿軸向通孔2, 24個軸向通孔均勻分布在軋輥的端面上,軸向通孔靠近輥面層,每三個軸向通孔為一組,三 個軸向通孔的兩端通過連接件7連接,三個軸向通孔之間串聯連通,在軋輥的兩端設置斜 孔3,斜孔3的一端與軸向通孔連通,斜孔3的另一端與中心孔相通。外置加熱以后的高溫 導熱油,經過軋輥軸端的旋轉接頭5,通過連接管6導入軋輥的中心孔內,再經由軋輥一端 的斜孔3,進入近輥面層的一組軸向通孔2中進行循環,這樣讓近輥面層通過高溫導熱油, 從而達到加熱軋輥工作表層的目的,循環以后的油,再經由軋輥另一端的斜孔,再進入軋輥 中心孔中,同樣通過軋輥軸頭的旋轉接頭,返回外置的加熱系統。
權利要求一種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軋輥的軸頭安裝旋轉接頭,軋輥的中心設置有中心孔,在軋輥上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與中心孔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在軋輥的端面沿徑向分布軸向通 孔,在軋輥上設置斜孔,軸向通孔與中心孔通過斜孔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在軋輥的端面沿徑向分布24個軸 向通孔,每三個軸向通孔為一組,一組軸向通孔與中心孔通過斜孔相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在軋輥的兩端設置斜孔,斜孔連 通軸向通孔與中心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在中心孔內安裝連接管,連接管 的一端設置在中心孔的中段,連接管的另一端連接旋轉接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熱油加熱軋輥,其特征是在軸向通孔一端設置連接件,軸 向通孔之間通過連接件串聯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導熱油加熱軋輥屬于電池領域,軋輥的軸頭安裝旋轉接頭,軋輥的中心設置有中心孔,在軋輥的端面設置有軸向通孔,軸向通孔與中心孔相通,外置加熱的導熱油通過中心孔進入軸向通孔,導熱油流過沿軸向設置的通孔,使軋輥的表面溫度升高,通過導熱油控制軋輥的表面溫度。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小軋后極片的厚度,提高極片的密度。
文檔編號B21B27/08GK201684775SQ20102016425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15日
發明者李德勝, 蔣連清 申請人:廣州蘭格電氣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