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切割折角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折角機。
技術背景目前,軋板、折角的傳統工序是由兩部機械分別完成, 搡作繁瑣復雜,成本高,由于靠齒輪傳動使其功率低,同時軋板、折 角的厚度受限,即不經濟又浪費人力。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切割 折角機,它主要解決了現有的軋板、折角由兩部機械分別完成,搡作 繁瑣復雜,成本高,功率低,軋板折角厚度受限等問題。本實用新型 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切割折角機由第一工字鋼、第一液壓油缸、 第二工字鋼、第二液壓油缸、換向器、油管接頭、切割滑道、軸桿、
液壓油箱、電機、底座、第三液壓油缸、第三工字鋼、第四工字鋼、 框架、切割電機、滑道、三角帶、液壓油泵構成。第二工字鋼、第四 工字鋼分別固裝在框架上,第一工字鋼通過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 油缸壓裝在框架內的切割滑道上,可上下活動,切割電機安裝在切割 滑道上,框架的兩端設有滑道,可上下移動,液壓油泵安裝在框架上, 它通過三角帶和電機相連接,第三工字鋼通過軸桿安裝在框架上,可 轉動,第三液壓油缸安裝在第三工字鋼上,電機安裝在底座上,底座、 換向器、油管接頭、液壓油箱分別安裝在框架上。該產品結構簡單, 操作方便,切板、折角可一機完成,由于采用了液壓傳動,其功率大, 效率高,提高了切板折角厚度,可切割不同厚度的鋼板,成本低,一人可完成全部工序。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切割折角機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切割折角機后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l一第一工字鋼 2—第一液壓油缸 3—第二工字鋼 4一第二液壓油缸5—換向器 6—油管接頭 7—切割滑道 8—軸桿 9一液壓油箱IO—電機
ll一底座 12—第三液壓油缸 13—第三工字鋼
14一第四工字鋼 15_框架 16—切割電機 17—滑道 18_三角帶 19一液壓油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 例,切割折角機由第一工字鋼l、第一液壓油缸2、第二工字鋼3、 第二液壓油缸4、換向器5、油管接頭6、切割滑道7、軸桿8、液壓 油箱9、電機IO、底座ll、第三液壓油缸12、第三工字鋼13、第四 工字鋼14、框架15、切割電機16、滑道17、三角帶18、液壓油泵 19構成。第二工字鋼3、第四工字鋼14分別固裝在框架15上,第一 工字鋼1通過第一液壓油缸2和第二液壓油缸4壓裝在框架15內的 切割滑道7上,可上下活動,切割電機16安裝在切割滑道7上,框 架15的兩端設有滑道17,可上下移動,液壓油泵19安裝在框架15 上,它通過三角帶18和電機IO相連接,第三工字鋼13通過軸桿8 安裝在框架15上,可轉動,第三液壓油缸12安裝在第三工字鋼13 上,電機10安裝在底座11上,底座ll、換向器5、油管接頭6、液 壓油箱9分別安裝在框架15上。
權利要求1、一種切割折角機,它由第一工字鋼(1)、第一液壓油缸(2)、第二工字鋼(3)、第二液壓油缸(4)、換向器(5)、油管接頭(6)、切割滑道(7)、軸桿(8)、液壓油箱(9)、電機(10)、底座(11)、第三液壓油缸(12)、第三工字鋼(13)、第四工字鋼(14)、框架(15)、切割電機(16)、滑道(17)、三角帶(18)、液壓油泵(19)構成,其特征在于第二工字鋼(3)、第四工字鋼(14)分別固裝在框架(15)上,第一工字鋼(1)通過第一液壓油缸(2)和第二液壓油缸(4)壓裝在框架(15)內的切割滑道(7)上,可上下活動,切割電機(16)安裝在切割滑道(7)上。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切割折角機,其特征在于框架(15) 的兩端設有滑道(17),可上下移動,液壓油泵(19)安裝在框架(15) 上,它通過三角帶(18)和電機(10)相連接,第三工字鋼(13)通 過軸桿(8)安裝在框架(15)上,可轉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折角機,其特征在于第三液壓 油缸(12 )安裝在第三工字鋼(13 )上,電機(10 )安裝在底座(11) 上,底座(11)、換向器(5)、油管接頭(6)、液壓油箱(9)分別安 裝在框架(1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切割折角機,它由第一工字鋼、第一液壓油缸、第二工字鋼、第二液壓油缸、換向器、油管接頭、切割滑道、軸桿、液壓油箱、電機、底座、第三液壓油缸、第三工字鋼、第四工字鋼、框架、切割電機、滑道、三角帶、液壓油泵構成。第二工字鋼、第四工字鋼分別固裝在框架上,第一工字鋼通過第一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油缸壓裝在框架內的切割滑道上,切割電機安裝在切割滑道上,第三工字鋼通過軸桿安裝在框架上,第三液壓油缸安裝在第三工字鋼上,底座、換向器、油管接頭、液壓油箱分別安裝在框架上。該產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切板折角可一機完成,由于采用了液壓傳動,其功率大,效率高,提高了切板折角厚度,可切割不同厚度的鋼板。
文檔編號B23P23/02GK201304564SQ20082021152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甘玉福 申請人:甘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