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送釘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螺絲鎖付機、鎖螺絲機器人、自動鉚接機、自動 鉚接機器人等的自動鎖螺絲或鉚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送釘機構,其作 用是將從自動送釘分配器中隔單分離出的螺釘或鉚釘以豎直狀態送入到自動 送4丁才幾構的爪頭處。
背景技術:
在家電產品、機械產品以及低壓電器產品等結構設計中,釆用螺釘連接是 最為常見的手段,因此在這些產品的裝配過程中,擰鎖螺釘便成為一種最基 本的操作。眾所周知,在以往的裝配工藝中采用手動螺絲刀是一種原始的手 動操作方式。隨著技術的進步,后來人們發明了適應大批量生產以及機械化 操作的電動螺絲刀。這種電動工具的出現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起 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使用這種電動工具,仍然需要用手動配合抓取 螺釘,并放入螺孔中,然后再使用電動螺絲刀擰鎖螺釘。從實際操作來看,
這種方式一方面仍需要手配合,無法實現自動送釘,因此效率不高;另一方 面對于一些較小的螺釘來說(比如M1 M3螺釘),用手抓取并放在螺孔口上, 用電動螺絲刀檸入時困難較大。
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電器產品、家電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機 械化和自動化生產、裝配流水線大量增加,在這種情況再采用人手^1^取螺釘, 用電動螺絲刀獰鎖的方式遠遠不能適應機械化和自動化大規模生產、裝配的
械化和自動化大規模生產、裝配的需要。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自動送釘機構,主要是由一個直線通道和一個斜向 分支通道連通構成的一個"Y"形通道及在直線通道的前部連接的一個爪頭構 成。工作時,斜向分支通道把螺絲釘輸送到直線通道與斜向分支通道的連通 處,螺絲釘再沿直線通道送到爪頭處定位,此時,電動螺絲刀沿直線通道旋 進,對準螺絲釘頭部的切口將螺絲釘鎖緊到待加工工件中。上述自動送釘機 構雖然能夠解決自動送螺釘與電動螺絲刀相互配合的問題,但實踐證明它僅 適用長度較大的螺絲釘,而對于一些較小的螺絲釘來說,由于斜向分支通道 與直線通道處于連通狀態,連通處的內徑大于斜向分支通道的內徑,較小的
螺絲^r在連通處容易出現翻轉現象,而不能保^〖正螺絲4丁在直立狀態下進入爪頭處,引起鎖付故障,使得上述自動送釘機構在較小螺絲釘的送釘和鎖付方 面受到了限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送釘機構,其目的是要解決較小的螺4丁或鉚釘在 送釘通道內容易出現翻轉而不能保證螺釘或鉚釘不能以豎直狀態送入到自動 送釘機構的爪頭處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送4#幾構,包 括一個容納工作頭作自動鎖付或鉚接的直線通道、 一個輸送螺釘或鉚釘的送 釘通道以及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釘或鉚釘的爪頭,所述直線通道與送釘通道 縱向相鄰且固定設置,爪頭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的下方,有一運動機構 與爪頭相連,該運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 切換對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動送釘機構"不僅適用與短小的螺釘或鉚釘, 同樣適用于長螺釘或鉚釘。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爪頭"可以為兩片夾爪構成的爪頭,也可以為三 片或四片夾爪構成的爪頭,也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各種螺釘機爪頭。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直線通道與送釘通道相鄰固定設置"可以是兩通 道平行相鄰固定設置,也可以為兩通道之間有一夾角斜向相鄰固定設置。4、 上述方案中,所述運動才幾構為一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 線通道和送4丁通道下方的橫向平面內來回移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 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移動切換。
5、 上述方案中,所述運動機構為一擺動機構,該擺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 線通道和送釘通道下方的縱向平面內來回擺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 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擺動切換。
6、 上述方案中,所述運動機構為一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 線通道和送釘通道下方的橫向平面內轉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 通道下端口之間轉動切換。
7、 上述方案中,所述自動送釘機構可以一組單獨工作,也可以多組同時 工作。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本實用新型機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尤其是送釘通道和直線通道分開相鄰設置的設計,體現了本方案的巧妙和獨特之處,打破了傳 統的送釘通道和直線通道連通設置,可使得輸送短小螺釘或鉚釘時,短小螺 釘或鉚釘不會在連通處翻轉,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技 術進步。
實現在鎖付或鉚接第 一個螺釘或鉚釘時,第二個螺釘或鉚釘已經又送到送釘 通道的頭部,當爪頭切換到送釘通道時,第二個螺釘即可以及時送到爪頭處, 節省了送釘時間,提高了送釘速度和工作效率。
3、本實用新型適合于機械化和自動化操作的裝配流水線。
附圖l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工作過程狀態圖(此圖為爪頭在送^"通道和 直線通道之間切換結合狀態);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另一工作過程狀態圖(此圖為電動螺絲刀鎖 斤螺釘狀態);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多組同時工作時立體示意圖; 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結構示意圖; 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局部示意以上附圖中1、直線通道;2、送釘通道;3、螺絲刀;4、爪頭;5、固 定板;6、移動板;7、轉動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所示, 一種自動送釘^L構,由一個容納螺絲刀3作自 動鎖付的直線通道1、 一個輸送螺^"的送tT通道2和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t丁的 爪頭4構成,直線通道1與送4丁通道2縱向平行相鄰且固定設置在固定板5 上,爪頭4設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的下方并安裝在移動板6上,通過 移動板6帶動爪頭4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下方的橫向平面內來回移動, 使爪頭4在直線通道1下端口和送釘通道2下端口之間移動切換對接。
工作時,爪頭4先切換到送釘通道2的下端口并與其對接,待螺釘送到爪 頭4處并由爪頭4定位扶持時,爪頭4隨著移動板6的移動,將螺釘帶動到直線通道1處,此時,爪頭4與直線通道1對接,電動螺絲刀3通過直線通 道1對螺釘進行鎖付,當電動螺絲刀3將螺釘鎖緊后并退回到固定板5的上 方時,爪頭4又通過移動板6的帶動切換到送釘通道2的下端口并與其對接, 定位扶持下一顆送來的螺釘,完成一個工作循環。
如圖4所示,為實施例一同時13組一起工作的立體示意圖,由于移動板6 帶動爪頭4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的下端口切換對接,可以多組同時工 作,而多組同時工作,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優勢更明顯。
實施例二
如圖5所示, 一種自動送4丁機構,由一個容納螺絲刀3作自動鎖付的直線 通道1、 一個輸送螺釘的送釘通道2和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釘的爪頭4構成, 直線通道1與送釘通道2斜向相鄰且固定設置在固定板5上,爪頭4設在直 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的下方并安裝在擺動塊(圖中未畫出)上,通過擺動 塊(圖中未畫出)帶動爪頭4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下方的縱向平面內 來回擺動,使爪頭4在直線通道1下端口和送釘通道2下端口之間擺動切換 對接。
其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類似,僅是改為爪頭的擺動對接。 實施例三
如圖6和圖7所示, 一種自動送釘機構,由一個容納螺絲刀3作自動鎖 付的直線通道1、 一個輸送螺釘的送釘通道2和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釘的爪頭 4構成,直線通道l與送釘通道2周向相鄰且固定設置在固定板5上,爪頭4 設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的下方并安裝在轉動盤7上,通過轉動盤7帶 動爪頭4在直線通道1和送釘通道2下方的橫向平面內轉動,使爪頭4在直 線通道l下端口和送釘通道2下端口之間轉動切換對接。 其工作過程與實施例一類似,僅是改為爪頭的轉動對接。 以上實施例僅對螺釘使用情況作了描述,其同樣適用與鉚釘的使用情況。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 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 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送釘機構,包括一個容納工作頭作自動鎖付或鉚接的直線通道、一個輸送螺釘或鉚釘的送釘通道以及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釘或鉚釘的爪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通道與送釘通道縱向相鄰且固定設置,爪頭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的下方,有一運動機構與爪頭相連,該運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切換對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機構為 一移動機構,該移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下方的4黃向平面內 來回移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移動切換。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機構為 一擺動機構,該擺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下方的縱向平面內 來回擺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擺動切換。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送釘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動機構為 一轉動機構,該轉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下方的沖黃向平面內 轉動,使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轉動切換。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送釘機構,包括一個容納工作頭作自動鎖付或鉚接的直線通道、一個輸送螺釘或鉚釘的送釘通道以及一個用于定位扶持螺釘或鉚釘的爪頭,所述直線通道與送釘通道縱向相鄰且固定設置,爪頭設在直線通道和送釘通道的下方,有一運動機構與爪頭相連,該運動機構帶動爪頭在直線通道下端口和送釘通道下端口之間切換對接。本方案解決了短小螺釘或鉚釘在連通處易翻轉的問題,同時提高了送釘速度和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1J15/32GK201089138SQ20072004554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7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7日
發明者崔裕翔 申請人:蘇州博思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