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金屬管材拉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金屬管材的拉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金屬管材拉伸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軌道,軌道上設 置有牽引小車,在軌道中間牽引小車的下方設置有傳動鏈條,在軌道一側的機
架上設置有拉伸外模,拉伸外模的另一側與襯桿的一端相連接,襯桿的另一端 固定在機架上,金屬管材套裝在襯桿上。這種金屬管材拉伸機的工作原理是 由牽引小車夾住套裝在襯桿上的金屬管材將其從拉伸外模中拉出。但是,在金
屬管材被拉出的時候,需要人工將管材接下,生產效率低,而且金屬管材會經 常掉到軌道中間的傳動鏈條上,碰傷管材的表面,尤其是一些較長的金屬1^才, 更不好控制,降低管材的成材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自動接管的金屬管材拉伸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金屬管材拉伸機,
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軌道,軌道上設置有牽引小車,在軌道中間牽引小
車的下方設置有傳動鏈條,在軌道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拉伸外模,拉伸外模的 另一側與襯桿的一端相連接,襯桿的另一端固定在機架上,金屬管材套裝在襯 桿上,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感應器和擺桿,擺桿與活塞桿相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以自動接管,提高生產效率,防止金屬管材表面 被碰傷,提高產品的成材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伸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管材拉伸機的工作狀態圖。
圖中1、機架,2、軌道,3、牽引小車,4、傳動鏈條,5、拉伸外模,6、 襯桿,7、金屬管材,8、感應器,9、擺桿,10、活塞桿,11、氣缸,12、夾鉗, 13、掛鉤,14、行程開關,15、模孔。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或圖2所示 一種金屬管材拉伸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置有 軌道2,軌道2上設置有牽引小車3,牽引小車3的前面設置有夾鉗12,在其后 面還設置有掛鉤13,在軌道2中間牽引小車3的下方設置有傳動鏈條4,在軌 道2—側的機架1上設置有拉伸外模5,拉伸外模5上設置有行程開關14,在 其內部設置有有一定錐度的模孔15,拉伸外模5的另一側與襯桿6的一端相連 接,襯桿6的另一端固定在機架1上,金屬管材7套裝在襯桿6上,所述的機 架1上還設置有感應器8和擺桿9,擺桿9與氣缸11上的活塞桿10相鉸連接。 當然氣缸11也可以替換成油缸或者其它的動力機構。
上述結構的金屬管材拉伸機的工作過程是首先將襯桿6固定在機架1上, 將所需要拉伸的金屬管材7套裝在襯桿6上,然后,將金屬管材7的端部制成 一個夾頭從拉伸外模5的模孔15中穿過,啟動電源,由電機帶動傳動鏈條4轉 動,設置在拉伸外模5上的行程開關14控制牽引小車3在軌道2上運動,牽引 小車3沿著軌道2移動到拉伸外模5處,設置在牽引小車3前面的夾鉗12咬住 金屬管材7的夾頭,同時設置在牽引小車3后面的掛鉤13掛在牽引小車3下方 旋轉的傳動鏈條4上,傳動鏈條4拉動牽引小車3向后移動,夾鉗12咬住金屬 管材7的夾頭將金屬管7材從模孔15中拉出,由于受到拉伸外模5的壓力和模 孔15的阻力,襯桿6的端部固定在模孔15中,從而實現對金屬管材7的拉伸, 當傳動鏈條4帶動牽引小車3移動經過感應器8時,感應器8將感應到的信號 傳給氣缸11,氣缸11推動活塞桿10將與其相鉸連接的擺桿9推動到軌道2上, 將從模孔15中脫落的金屬管材7接住,同時夾鉗12也將金屬管材7的夾頭松 開,掛鉤13與傳動鏈條4相脫離,牽引小車3停止移動。
由行程開關14控制牽引小車3返回,經過擺桿9時,由氣缸ll運動,活 塞桿10將與其相鉸連接的擺桿9拉回到原來位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根
據生產需要和金屬管材7長度,設置多個氣缸11和擺桿9。
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管材拉伸機,包括機架(1),機架(1)上設置有軌道(2),軌道(2)上設置有牽引小車(3),在軌道(2)中間牽引小車(3)的下方設置有傳動鏈條(4),在軌道(2)一側的機架(1)上設置有拉伸外模(5),拉伸外模(5)的另一側與襯桿(6)的一端相連接,襯桿(6)的另一端固定在機架(1)上,金屬管材(7)套裝在襯桿(6)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架(1)上還設置有感應器(8)和擺桿(9),擺桿(9)與活塞桿(10)相鉸連接。
2、 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管材拉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桿(IO) 為氣缸(11)上的活塞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金屬管材拉伸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軌道,軌道上設置有牽引小車,在軌道中間牽引小車的下方設置有傳動鏈條,在軌道一側的機架上設置有拉伸外模,拉伸外模的另一側與襯桿的一端相連接,襯桿的另一端固定在機架上,金屬管材套裝在襯桿上,所述的機架上還設置有感應器和擺桿,擺桿與活塞桿相鉸連接。其優點是可以自動接管,提高生產效率,防止金屬管材表面被碰傷,提高產品的成材率。
文檔編號B21C1/24GK201064793SQ20072003991
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8日
發明者何春陽, 張利陽, 敬建國, 鄭康饒, 錢海威 申請人:高新張銅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