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及其焊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阻止在焊接接頭上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及其焊接方法。
具體地說,涉及阻止在焊接結構物的焊接接頭上有可能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所述焊接結構物使用厚板并使用大線能量焊接,涉及可以提高建筑結構物和土木鋼結構物等的安全性的技術。
背景技術:
為了建造鋼結構物必須使用焊接,而且以降低建造成本或者提高建造效率作為目的,廣泛地使用大線能量焊接。特別是鋼板厚度增大時,由于焊接工時數飛躍地增加,因此迫切期望以直至極限的大線能量進行焊接。
但是,使用大線能量焊接時,由于焊接熱影響(HAZ)區的韌性值下降,HAZ區的寬度也增加,所以具有對于脆性斷裂的斷裂韌性值下降的傾向。
因此,例如特開平6-88161號公報和特開昭60-245768號公報公開了即使使用大線能量焊接也難以降低HAZ區的斷裂韌性的鋼材的發明。
在這些發明中,因為提高了作為相對于脆性斷裂產生的阻力值的斷裂韌性值,因此在通常使用環境下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被抑制得極低,但是在地震和結構物彼此相撞的事故、災害等的非正常情況下,一旦產生脆性斷裂,會有脆性裂紋在HAZ區傳播,乃至大規模斷裂的危險性。
至今人們認為,在使用板厚25mm左右的TMCP鋼板等的焊接接頭中,由于即使產生脆性裂紋,因焊接區的殘余應力,脆性裂紋也會從焊接接頭區轉移到母材側,所以只要確保母材的止裂性能,即使一旦焊接接頭區產生脆性裂紋,也可以由母材而使脆性裂紋停止。
但是,鋼結構物大型化時,要使用板厚更厚的鋼板,另外為了使結構簡單化,鋼板厚壁化也是有效的,因而使用著設計應力高的高強度鋼的厚鋼板。
在這樣的厚鋼板中,因焊接接頭區的斷裂韌性的程度,脆性裂紋不向母材內轉移而沿著焊接接頭區的熱影響區傳播,通過本發明人由8000噸大型試驗機進行的大型斷裂試驗可以表明這一點。
按照由本發明人進行的與鋼板脆性斷裂有關的試驗,如圖1所示,當在板厚50mm或其以下的鋼板上、以與鋼板1的對接焊接接頭區相交叉的方式通過角焊來安裝肋材3(加強板)時,多數情況下,即使在鋼板1上產生脆性裂紋,通過肋材也可以阻止脆性裂紋的傳播(止裂),以至于鋼板1不斷裂。
但是,板厚增厚時,即使安裝肋材,有時也與肋材3無關,脆性裂紋不向母材轉移,而沿著HAZ區或者焊縫金屬部而傳播。
發明內容
這里,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在一旦在焊接接頭處產生脆性裂紋的場合,可以通過補焊區來防止脆性裂紋的傳播、從而防止焊接結構體的致命的斷裂的焊接結構體及其焊接方法。
本發明人發現,通過對焊接結構體進行特定的補焊,可以防止焊接接頭的脆性裂紋傳播,使大規模破壞防患于未然,由此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要旨如下所述。
(1)一種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該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可以阻止焊接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中,對于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通過補焊該部分,形成具有比對焊區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
(2)根據上述(1)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的韌性,與對焊區的脆性-延性斷裂面轉變溫度vTrs相比,至少低20℃或其以上。
(3)根據上述(1)或(2)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通過對于對焊接頭的表面和背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氣刨(gouging)或者機械加工除去板厚的1/2或其以上的范圍之后,對該部分進行補焊。
(4)根據上述(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和對焊接頭的連接區域內,在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上產生被焊接構件的屈服應力YP的1/2或其以上的壓縮殘余應力。
(5)根據上述(1)~(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的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中,將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焊道的縱向的角度θ控制為80度或其以下,從而實施補焊。
(6)根據上述(1)~(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相對于上述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區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控制為10度~45度,從而實施補焊。
(7)一種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該焊接結構體阻止焊接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中,在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內,具有與對焊區相比具有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
(8)根據上述(7)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的韌性,與對焊區的脆性-延性斷裂面轉變溫度vTrs相比,至少低20℃或其以上。
(9)根據上述(7)或(8)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在對焊接頭的表面和背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上,按照板厚的1/2或其以上的范圍而具有。
(10)根據上述(7)~(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和對焊接頭的連接區域內,在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被焊接構件的屈服應力YP的1/2或其以上的壓縮殘余應力。
(11)根據上述(7)~(10)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的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中,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焊道的縱向的角度θ為80度或其以下。
(12)根據上述(7)~(11)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相對于上述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區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45度。
按照本發明,通過對對焊接頭的一部分進行特定的補焊,即使在一旦焊接接頭產生脆性裂紋的場合,也可以通過焊接區來防止脆性裂紋的傳播。
圖1是表示配置有肋材的焊接結構體的圖。
圖2是說明實施了補焊的焊接結構體的圖。
圖3是表示用于防止脆性裂紋傳播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的圖。
圖4是表示本發明實施例所使用的試驗片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用圖2~4詳細地說明用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
圖2是表示應用本發明的焊接方法的鋼板的對焊接頭的圖。在圖2中,2表示對焊接頭,5表示對焊區,6表示補焊區。
本發明的補焊區的特征在于,在如圖2所示的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2(對焊區5和鋼板1的熱影響區)中,相對于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通過氣刨或者機械加工除去該區域的對焊接頭2(對焊區5和鋼板1的熱影響區)的一部分,然后,通過用韌性優異的焊接材料來補焊該部分,由此補焊形成具有比對焊區5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6。
焊接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會在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容易產生殘余拉伸應力的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但是發現,通過在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內形成具有比對焊區5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6,可以使沿著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引出至鋼板1的母材部,停止裂紋的傳播。
該效果,在應用于如圖1所示將水平的鐵肋材3(增強材)以與垂直構件(鋼板1)的對焊區5交叉的方式進行角焊4的焊接結構體的場合,通過補焊區6可以使沿著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從而引出至鐵肋材3(增強材),并停止裂紋的傳播,因而可以發揮更顯著的效果。
另外,即使是沒有圖1所示的鐵肋材3(增強材)的焊接結構體,通過補焊區6也可以使沿著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從而引出至鋼板1,并停止裂紋的傳播,因而,不言而喻,對圖1所示的焊接結構體不作限定。
在本發明中,氣刨或者機械加工的深度為,相對于對焊接頭2的表面和背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用氣刨或者機械加工除去板厚的1/2或其以上的范圍,然后通過在該部分上形成上述韌性優異的補焊區6,可以更可靠地停止傳播裂紋、提高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因而優選。
本發明中,在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比較大等時候,當在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中傳播過來的脆性裂紋不轉移到鋼板1側或者肋材3側而進入補焊區6中之際,若補焊區6的韌性比對焊區5低,則裂紋侵入補焊區6后不會停止,裂紋進一步沿著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
因此,在本發明中,在補焊區6,用斷裂韌性優異的焊接材料進行補焊,并形成斷裂韌性值與對焊區5的脆性-延性斷裂面轉變溫度vTrs相比至少低20℃或其以上那樣優異的韌性的補焊區6,由此,沿著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即使在不能轉移到鋼板1側或者肋材3側的一方而進入補焊區6中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補焊區6內停止裂紋的傳播,因而優選。
另外,提高補焊區6的焊縫金屬的斷裂韌性的方法不必作特別的限定,可以使用下述的方法,即,通過使用例如焊絲中含有2質量%或其以上的Ni的焊接材料作為韌性優異的焊接材料而進行補焊,來將焊縫金屬調整到上述韌性值的范圍內。
圖3是本發明焊接方法所用的補焊區的詳細圖。
在圖3中,2表示對焊接頭,5表示對焊區,6表示補焊區,7表示補焊區焊道。
本發明人等通過各種試驗對補焊區的最佳條件進一步研討,結果表明通過相對于使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的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形成上述的韌性優異的補焊區6,同時使補焊區6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為10度~60度,由此,就可以使沿著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到鋼板1側或者肋材3側的一方,在鋼板母材中停止傳播,另外,即使進入補焊區6,也可以可靠地在補焊區6內停止傳播。
本發明技術思想的著眼點在于,使由于在補焊區6外緣的周邊、即對焊接頭2和補焊區6連接的區域產生的殘余應力的影響而沿著對焊區5的縱向傳播的脆性裂紋從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轉移到鋼板1側或者肋材3側的一方。
本發明人使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補焊區6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產生變化,從而研究了能夠使在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中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到鋼板1側或者肋材3側的一方的條件。
其結果可知,由于在上述角度Φ超過60度時,多數情況下,脆性裂紋進入補焊區6中,所以如果補焊區6的斷裂韌性不充分高,則不能使脆性裂紋停止,但是,如果Φ低于60度,脆性裂紋就可以沿著補焊區6和對焊接頭(母材)的邊界部傳播,導入到鋼板1或者肋材3中而停止傳播。
另外,為了更充分地發揮該效果,優選將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補焊區6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設為45度或其以下。
但是上述角度Φ低于10度時,雖然脆性裂紋沿著補焊區6和對焊接頭2(母材)的邊界部傳播,可是由于在離開補焊區6的區域的位置的周邊,脆性裂紋傳播的位置與對焊區5的距離太近,所以有時脆性裂紋會再次沿著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再傳播,因而將上述Φ的下限設為10度。
另外發現,通過控制相對于上述補焊區5的縱向的補焊區6中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7的縱向的角度θ,使得在補焊區6和對焊接頭(鋼板1的熱影響區)連接的區域內產生較大的殘余應力,將該區域的主應力方向改變到與作用于對焊接頭2(對焊區5和鋼板1的熱影響區)的主應力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從而可以更加穩定地使沿著上述對焊接頭2的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傳播的脆性裂紋從該對焊區5或者鋼板1的熱影響區轉移,引出至母材部。
也就是說,本發明人通過進行各種試驗發現,補焊區6和對焊接頭2的連接的區域所產生的殘余應力,受到補焊區6中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7的縱向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角度θ的影響很大。
補焊焊道7凝固時,特別是焊接焊道的縱向的一方馬上進行較大收縮,但是由于補焊焊道7端部周邊的對焊接頭(鋼板1的熱影響區)的基體難以變形,所以其結果,在補焊焊道7的端部周邊產生殘余應力。
另外,在補焊焊道6的厚度較大的情況下,要進行多層多道的補焊,但是由于最終層的補焊焊道7不會被下一層焊層加熱,所以在最終層的補焊焊道7的端部周邊所產生的殘余應力就會維持其原樣。
因此可以知,由于在補焊區6和對焊接頭2的連接區域產生較大的殘余應力,所以在補焊區6的至少最終層的焊道中,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補焊焊道7的縱向的角度θ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述角度θ超過80度時,由于補焊焊道7的縱向接近與對焊區5的縱向正交的方向,焊道凝固收縮時所產生的拉伸殘余應力與用于傳播裂紋的主應力方向一致或者接近,所以無法使沿著對焊區5的熔合線(FL)傳播的脆性裂紋轉移到補焊區的周邊。
因此,優選在補焊區6的至少最終層的焊道中,將相對于對焊區5的縱向的補焊焊道7的縱向的θ設為80度或其以下。
另外,隨著上述θ接近于0度,傳播裂紋的主應力的方向與補焊焊道7的端部所產生的拉伸方向的殘余應力的方向正交,由于該合成應力的方向具有阻止裂紋直線前進的作用,因此使裂紋轉移到補焊區的周邊的效果增大,因而優選。
進而,為了通過對補焊焊道7進行焊接施工而在補焊區6中補焊產生盡可能大的殘余應力,更優選維持與補焊焊道7的周邊區域的溫度差。
在補焊時焊接線能量較大的情況下,補焊焊道7的周圍部分的溫度上升也較大,補焊焊道7冷卻至室溫左右的時間也較長,殘余應力就會變小,因而為了提高殘余應力,線能量越小越有利。
(實施例)通過氣刨削除對焊接頭的一部分,對該部分實施補焊,針對該補焊區是否能夠發揮阻止脆性裂紋的傳播的性能進行了各種試驗。
在試驗中,為了評價是否可以阻止沿對焊區的縱向直線前進的脆性裂紋,如圖4所示,用2500mm×2500mm×板厚的鋼板,在該試驗片表面、背面的中央部的8處分別機械加工出深度為板厚的1/2左右、在試驗片的表面、背面上的直徑為與板厚相同程度的尺寸那樣的“凹坑”,其中使表1~4所示的各種化學成分的焊接材料、焊接條件發生變化,從而制作出使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和焊縫金屬的組織發生變化的試驗片。
而且,以與對焊區(由氣電焊得到的大線能量焊接接頭)的Fusion Line(熔合線)相一致的方式,在距該試驗片端部200mm的位置實施用于插入楔子8而產生脆性裂紋的V字缺口加工,并將試驗片端部冷卻至-40℃左右的低溫,將試驗片的中央部控制為-10℃,從而負荷規定的應力,然后將楔子打入V字缺口部,產生脆性裂紋,并使脆性裂紋沿著對焊區的熔合線傳播。
在傳播的脆性裂紋到達補焊區后,對該脆性裂紋是否傳播進行評價。
將該試驗結果示于表1。
另外,對焊區和補焊區各自的焊縫金屬的韌性的測定如下述那樣進行,即,以將試驗片的縱向設為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的方式分別采取試驗片,對于各自的試驗片實施V型缺口夏比沖擊試驗,求出脆性-延性斷裂轉移溫度vTrs(℃)。表1所示的補焊區和對焊區的vTrs(℃)的差表示按照這樣所測定的各vTrs(℃)的差。
另外,補焊區周邊的殘余應力的測定如下述那樣進行,即,在焊接構件側,在距離補焊區和對焊區的各自的外緣部相連接的位置(圖3的夏比試驗片采取位置11●印)僅僅2mm的位置上,用X射線法來測定殘余形變。
測定后的殘余應力的應力方向,是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是脆性裂紋沿著對焊區或者鋼板的熱影響區傳播時的主應力方向。
表1的補焊區的殘余應力(Mpa)表示按照這樣測定的殘余應力,符號-表示壓縮應力,+表示拉伸應力。
表1所示的抗裂紋傳播性的傳播位置,是指在試驗片端部所產生的裂紋向補焊區傳播時的裂紋傳播位置,FL(Fusion Line)表示裂紋沿著補焊區的熔合線(FL)傳播,WM表示在補焊區的焊縫金屬中傳播。
另外,在表1所示的抗裂紋傳播性的結果中,所謂“轉移至母材而停止”,表示裂紋轉移到補焊區域的外側,在被焊接母材中停止,沒有斷裂。所謂“進入WM后傳播,再在對焊區傳播”,表示裂紋進入補焊區域內后,在補焊區域內部貫通傳播,再繼續在對焊區傳播而斷裂的結果。
所謂“沿著補焊區周邊傳播后,再在對焊區傳播”,表示雖然可將裂紋引導到補焊區周邊,但是不能轉移至母材,在補焊區區域傳播后,再沿著對焊區傳播的結果。
所謂“(但一部分裂紋也分支到補焊區而停止)”,是指雖然主裂紋轉移至母材而停止,但是由于補焊區和對焊區的交叉區域的殘余應力不能充分壓縮,因此傳播中的裂紋分支,從而也進入補焊區。但是,由于主裂紋轉移至母材,所以雖然補焊區部分損傷,但是不會達到斷裂。
No.1~No.13是根據本發明除去對焊接頭的一部分而進行補焊的本發明例,任意一個實施例,其抗裂紋傳播性都是良好的。
由于No.11、12、13的上述角度θ的值過大,所以殘余應力達不到規定的值。因此,裂紋的一部分分支到補焊區,但是由于主裂紋轉移至母材,所以被停止。
另一方面,No.14~No.21是比較例,No.14~No.17除去對焊接頭的一部分而進行補焊,但是由于補焊區和對焊區的韌性差不充分、補焊區的韌性較低,所以裂紋進入補焊區,其后在該區域不停止地貫通補焊區,再沿著對焊區傳播而斷裂。
No.18的補焊區的韌性雖然充分,但是由于Φ值太小,所以裂紋沿著補焊區周邊傳播,然后再在對焊區中傳播而斷裂。
另外,由于No.19~No.21不除去對焊接頭區的一部分而進行補焊,所以對焊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沿著該焊接接頭傳播,試驗片真斷裂為兩片。
表1
其中,表中的EG氣電焊,CO2二氧化碳氣體保護電弧焊,SAW埋弧焊,FCBCu襯墊單面埋弧焊,FAB石棉襯墊單面埋弧焊,VEGA單絲擺動式氣電焊,VEGA-II雙絲擺動式氣電焊,SEG簡易式氣電焊,SMAW手工焊(焊條電弧焊)
表1(續)
表2鋼材的化學成分(質量%)
表3對焊區的焊接材料的化學成分(質量%)
表4補焊區的焊接材料的化學成分(質量%)
如上所述,按照本發明,通過對對焊接頭的一部分進行特定的補焊,即使當在焊接接頭上一旦產生脆性裂紋時,用焊接區也可以防止脆性裂紋的傳播。
而且,本發明可以提供能夠防止焊接結構體的致命的斷裂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在工業上可以發揮有用的顯著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該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可以阻止焊接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中,對于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用氣刨或者機械加工除去該區域的對焊接頭的一部分,之后,通過補焊該部分,形成具有比對焊區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的韌性,與對焊區的脆性-延性斷裂面轉變溫度vTrs相比,至少低20℃或其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通過對于對焊接頭的表面和背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氣刨或者機械加工除去板厚的1/2或其以上的范圍之后,對該部分進行補焊。
4.根據權利要求1~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和對焊接頭的連接區域內,在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上產生被焊接構件的屈服應力YP的1/2或其以上的壓縮殘余應力。
5.根據權利要求1~4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的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中,將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焊道的縱向的角度θ控制為80度或其以下,從而實施補焊。
6.根據權利要求1~5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相對于上述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區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控制為10度~45度,從而實施補焊。
7.一種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該焊接結構體阻止焊接接頭產生的脆性裂紋傳播,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中,在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內,具有與對焊區相比具有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的韌性,與對焊區的脆性-延性斷裂面轉變溫度vTrs相比,至少低20℃或其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上述補焊區,在對焊接頭的表面和背面的任意一方或者兩方上,按照板厚的1/2或其以上的范圍而具有。
10.根據權利要求7~9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和對焊接頭的連接區域內,在與對焊區的縱向垂直的方向上具有被焊接構件的屈服應力YP的1/2或其以上的壓縮殘余應力。
11.根據權利要求7~10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補焊區的至少最終層的補焊焊道中,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焊道的縱向的角度θ為80度或其以下。
12.根據權利要求7~11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其特征在于,相對于上述對焊區的縱向的補焊區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45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可以阻止焊接接頭處所產生的脆性裂紋的傳播的抗脆性裂紋傳播性優異的焊接結構體的焊接方法,在具有脆性裂紋傳播的可能性的對焊接頭中,對于使脆性裂紋停止的區域,用氣刨或者機械加工除去該區域的對焊接頭的一部分,之后,通過補焊該部分,形成具有比對焊區高的韌性、而且相對于對焊區的縱向的外緣方向的角度Φ為10度~60度的補焊區。
文檔編號B23K9/04GK1867418SQ200480029748
公開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0月8日
發明者石川忠, 井上健裕, 島貫廣志, 小關正 申請人:新日本制鐵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