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攻牙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攻牙機。
背景技術:
有鑒于一般小型鉆床無法兼具有可鉆孔及攻制螺孔的缺失,因此有中國臺灣第7325496號專利案“多用途工具機”的問世,如圖1、2、3所示,該工具機10包括有一支撐單元11、分別組設于該支撐單元11的一傳動單元12、一操作單元13與一進給單元14,及一組設于該操作單元13的夾頭15。
該支撐單元11具有一底座111,一垂向固設于該底座111的支撐軸112,一套設于該支撐軸112并可沿軸向移動的升降臺113,及一固設于該支撐軸112頂段并概呈C形的支撐座114。
該傳動單元12具有一固設于該支撐單元11的馬達121,一受該馬達121傳動的傳動輪122,與該傳動輪122同軸轉動的一第一轉輪123、一第二轉輪124,及一傳動皮帶125。
該操作單元13具有一呈可轉動地穿設于該支撐座114的轉軸131,分別套設于該轉軸131的一頂轉輪組合體132與一底轉輪組合體135,一套設于該轉軸131并位于該二轉輪組合體132、135之間的套筒138,及一套設并定位于該轉軸131的一頂段部的彈簧139。該頂轉輪組合體132是由可相互結合或脫離的一主轉動輪133及一從轉動輪134組合而成,該底轉輪組合體135是由可相互結合或脫離的一主轉動輪136及一從轉動輪137組合而成。
進一步地,該傳動皮帶125是掛連在該第一轉輪123、該主轉動輪133、該主轉動輪136與該第二轉輪124之間,當該傳動輪122帶動該第一轉輪123與該第二轉輪124呈順時針方向轉動時,則可帶動該傳動皮帶125如圖2所示的箭頭方向轉動時,進而可帶動該主轉動輪133逆時針方向轉動、該主轉動輪136順時針方向轉動。
該進給單元14具有借由一樞軸141樞設于該支撐座114的操作桿142,一組設于該樞軸141并朝上延伸的升降桿143,一裝設在該套筒138與該升降桿143及該支撐座114之間的連結桿144,及一裝設在該連結桿144與該支撐座114之間的彈簧145。
該夾頭15是組設于該轉軸131的一底段部并可夾固一鉆頭16。
借由上述組成,在正常狀態時,可借由該彈簧145、139的彈張力,使該連結桿144施予該套筒138一下壓力,進而使該底轉輪組合體135的主轉動輪136、從轉動輪137結合,相對該頂轉輪組合體132的主轉動輪133、從轉動輪134脫離,終可帶動該轉軸131與該鉆頭16呈順時方向轉動,并可下降對置于該升降臺113上的一工件17進行鉆制螺孔作業,當下降至行程終點時松放該操作桿142,則因螺紋限制該鉆頭16與該轉軸131無法立刻上移,所以可借由該彈簧145的回復彈力拉動該連結桿144帶動該套筒138上移,進而推動該頂轉輪組合體132的從轉動輪134使其與該主轉動輪133結合,從而使該轉軸131轉變成逆時針方向轉動,如此,就可使該鉆頭16順利退刀并完成鉆制螺孔作業。
該工具機10雖然具有可使該轉軸131順時、逆時轉動進而可完成單純鉆孔作業及鉆制螺孔作業的使用功能,但是因為該底轉輪組合體135的主轉動輪136的容置槽是呈朝向底側開放的設計,所以非常不易、不便對該底轉輪組合體135施加潤滑油,導致有該底轉輪組合體135的主轉動輪136與從轉動輪137之間極易產生咬死現象,除了嚴重影響該轉軸131的轉動順暢度外,更具有該工具機10的故障率較高、工作效率不佳的缺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對轉動組件加注潤滑油,進而可有效降低故障率并提高工作效率的攻牙機。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攻牙機,包含一支撐單元,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上的傳動單元,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并連接該傳動單元的操作單元,一裝設在該支撐單元與該操作單元之間的進給單元,及一組設于該操作單元的一轉軸的夾頭,該傳動單元連接該轉軸,該操作單元具有組設于該轉軸并相互間隔的一頂轉輪組合體與一底轉輪組合體,及一套設于該轉軸并位于該二轉輪組合體之間的套筒,該頂轉輪組合體與該底轉輪組合體各具有一主轉動輪與一從轉動輪,其特征在于該底轉輪組合體的該主轉動輪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頂面設置并容置該從轉動輪的容置槽,及一自該頂面朝向該底面設置并連通該容置槽的注油孔。
所述的攻牙機,其特征在于該攻牙機還包含一蓋置于該支撐單元并遮擋該操作單元與該進給單元的外殼,該外殼具有一對應該底轉輪組合體的工作孔。
該外殼還具有一封塞該工作孔的封蓋。
借由上述組成,僅須將該封蓋取下,就可方便將潤滑油經由該工作孔注入該注油孔,續可因轉動而將該潤滑油甩離分布在該主轉動輪與該從轉動輪之間,進而可有效防止該主轉動輪與該從轉動輪之間產生咬死現象,使本實用新型具有可有效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使用特性。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攻牙機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中國臺灣省第7325496號專利案的一前視圖;圖2是中國臺灣省第7325496號專利案的一局部立體圖,說明一傳動單元與一操作單元;圖3是中國臺灣省第7325496號專利案的一縱向組合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攻牙機一較佳實施例的一前視立體圖;圖5是一類似于圖4的視圖,說明一封蓋被取下的狀態;圖6是一類似于圖4的視圖,其中一外殼被刪除,說明一傳動單元與一操作單元;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后視示意圖,說明該傳動單元與該操作單元;圖8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縱向組合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在詳細說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整篇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相對位置用語,如“頂”、“底”是以操作者的操作方向為基準。
如圖4、6、7所示,本實用新型攻牙機該較佳實施例包含一支撐單元20,分別組設于該支撐單元20的一傳動單元30、一操作單元40與一進給單元50,一蓋置在該支撐單元20并遮擋該傳動單元30與該操作單元40的外殼60,及一組設于該操作單元40的夾頭70。
該支撐單元20包括一可穩固置放在一支撐面上的底座21,一固設于該底座21并朝向頂端延伸的支撐架22,一套設于該支撐架22并可沿軸向移動的升降臺23,及一固設于該支撐架22的一頂段部221的支撐座24。
該支撐座24為一概呈C形的座體,具有一固設于該支撐架22的頂段部221的連結塊241,及分別自該連結塊241朝向同向延伸并相互間隔的一頂承塊242與一底承塊243。
該傳動單元30包括一組設于該支撐架22并位于該底承塊243底側的馬達固定座31,一固設于該支撐座24的連結塊241并位于該馬達固定座31頂側的固定架32,一固設于該馬達固定座31的馬達33,一呈可轉動地穿設于該固定架32并平行于該馬達33的一輸出軸331的轉動軸34,分別組結于該轉動軸34并可受該馬達33傳動的一傳動輪35、一第一轉輪36與一第二轉輪37,及一傳動皮帶38。
如圖6、7、8所示,該操作單元40包括一呈可轉動地縱向穿設于該支撐座24的頂承塊242、底承塊243的轉軸41,分別組設于該轉軸41的一頂轉輪組合體42與一底轉輪組合體45,一套設于該轉軸41并位于該頂、底轉輪組合體42、45之間的套筒48,及一套設并定位于該轉軸41的一頂段部411的彈簧49。
該頂轉輪組合體42具有一套結于該轉軸41的從轉動輪43,及一呈可轉動地套設于該轉軸41并位于該從轉動輪43底側且可與該從轉動輪43結合或脫離的主轉動輪44。該從轉動輪43具有一自頂端朝向底端漸縮徑度的錐形周面431。該主轉動輪44具有一自頂面朝向底面設置并可容置該從轉動輪43的容置槽441,且該容置槽441是由一與該錐形周面431配合的一錐形側壁442與一槽底壁443所配合形成,此外,該主轉動輪44還具有一可供該傳動皮帶38掛置的環槽444。
該底轉輪組合體45具有一套結于該轉軸41的從轉動輪46,及一呈可轉動地套設于該轉軸41并位于該從轉動輪46頂側且可與該從轉動輪46結合或脫離的主轉動輪47。該從轉動輪46具有一自底端朝向頂端漸縮徑度的錐形周面461。該主轉動輪47具有一自底面471朝向頂面472設置并可容置該從轉動輪46的容置槽473,且該容置槽473是由一與該錐形周面461配合的一錐形側壁474與一槽底壁475所配合形成,此外,該主轉動輪47還具有一可供該傳動皮帶38掛置的環槽476。
重要的是,該主轉動輪47具有一自該頂面472朝向該底面471設置并連通該容置槽473且鄰近該錐形側壁474的注油孔477,當自該注油孔477注入潤滑油(圖未示),則可借由該主輪動輪47與該從轉動輪46的轉動而將該潤滑油甩離并使其分布在該錐形側壁474與該錐形周面461之間,進而可防止該主轉動輪47與該從轉動輪46之間產生咬死情事。
進一步地,該傳動皮帶38是掛連在該第一轉輪36、該主轉動輪44的環槽444、該主轉動輪47的環槽476與該第二轉輪37之間,當該馬達33傳動該傳動輪35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可帶動該轉動軸34、該第一轉輪36與該第二轉輪37也呈順時針方向轉動,然后可借由該傳動皮帶38帶動該主轉動輪44逆時針方向轉動、該主轉動輪47順時針方向轉動,至于該轉軸41是呈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轉動,則視該主轉動輪44與該從轉動輪43結合,或該主轉動輪47與該從轉動輪46結合而定。
該套筒48是呈可沿該轉軸41的軸向移動地套設于該轉軸41并位于該二主轉動輪44、47之間。
該彈簧49為一壓縮彈簧,是套設于該轉軸41的頂段部411并被限位在該頂承塊242與一限位件90之間。
該進給單元50包括一呈可轉動地穿設于該底承塊243的樞桿51,一組設于該樞桿51并位于該支撐座24外側的操作桿52,一組設于該樞桿51并朝向頂端延伸且位于該支撐座24內的升降桿53,一裝設在該套筒48與該升降桿53及該支撐座24的連結塊241之間的連結桿54,及一裝設在該連結桿54與該支撐座24的頂承塊242之間的彈簧55。
進一步地,該連結桿54具有一與該套筒48樞設的外段部541,一與該連結塊241樞設于內段部542,及一與該升降桿53組結的中段部543,借此設計,使該連結桿54呈可擺動設計。
當下壓該操作桿52使該樞桿51順時針方向轉動,則可帶動該升降桿53下降并使該套筒48擺動,進而可驅動該轉軸41與該頂轉輪組合體42及該底轉輪組合體45下降,同時該彈簧55是處于被拉伸狀態,該彈簧49是處于被壓縮狀態。
如圖4、5、6所示,該外殼60是蓋置在該支撐座24外并可遮擋該傳動單元40與該操作單元50以提高使用安全及維持美觀,該外殼60的一側板61并于對應該底轉輪組合體45位置處設置有一工作孔62,且常態時有一封蓋63封塞該工作孔62,當取下該封蓋63,就可方便盛油容器(圖未示,例如油壺)伸入該工作孔62并將潤滑油注入該注油孔477以完成潤滑作業。
如圖4、6、7、8所示,該夾頭70是組設于該轉軸41的一底段部412并可夾固一鉆頭80,進而可對置放在該升降臺23上的一工件(圖未示)進行鉆孔或鉆制螺孔作業。
當進行鉆制螺孔作業時,首先是借由該彈簧55的彈張力施予該連結桿54一下壓力,則可使連結桿54的前段部541下擺并帶動該套筒48下降且驅動該底轉輪組合體45的主轉動輪47與該從轉動輪46結合,進而使該轉軸41呈順時針轉動狀態,當然此時該頂轉輪組合體42的主轉動輪44與從轉動輪43是呈脫離狀態;當下壓該操作桿52就可借由該鉆頭80進行鉆制螺孔作業,當該鉆頭80下降至行程終點且松放該操作桿52時,則該鉆頭80會受螺孔的螺紋擋止而無法立刻上升復位,此時,就可借由該彈簧55的回復彈力拉動該連結桿54的前段部541上擺,并帶動該套筒48上升且推動該主轉動輪44上升而與該從轉動輪43結合,進而使該轉軸41轉換成逆時針轉動狀態,以使該鉆頭80可順利退刀并脫離該工件,此時,借由該等彈簧55、49的回復彈力,就可使該轉軸41自動上升復位。
歸納上述,本實用新型攻牙機具有如后所述的功效及優點一、因為本實用新型在該底轉輪組合體45的主轉動輪47設置有該注油孔477,所以可方便、容易對該底轉輪組合體45施加潤滑油,進而可有效防止該主轉動輪47與該從轉動輪46之間產生咬死現象,使本實用新型具有可以維持該轉軸41的轉動順暢性、可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功效及優點。
二、因為本實用新型只須取下該封蓋63,就可方便經由該工作孔62將潤滑油注入該注油孔477,進而可完成該底轉輪組合體45的主轉動輪47與從轉動輪46的潤滑作業以防止咬死現象,所以具有可方便進行潤滑作業的功效及優點。
權利要求1.一種攻牙機,包含一支撐單元,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上的傳動單元,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并連接該傳動單元的操作單元,一裝設在該支撐單元與該操作單元之間的進給單元,及一組設于該操作單元的一轉軸的夾頭,該傳動單元連接該轉軸,該操作單元具有組設于該轉軸并相互間隔的一頂轉輪組合體與一底轉輪組合體,及一套設于該轉軸并位于該二轉輪組合體之間的套筒,該頂轉輪組合體與該底轉輪組合體各具有一主轉動輪與一從轉動輪,其特征在于該底轉輪組合體的該主轉動輪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頂面設置并容置該從轉動輪的容置槽,及一自該頂面朝向該底面設置并連通該容置槽的注油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攻牙機,其特征在于該攻牙機還包含一蓋置于該支撐單元并遮擋該操作單元與該進給單元的外殼,該外殼具有一對應該底轉輪組合體的工作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攻牙機,其特征在于該外殼還具有一封塞該工作孔的封蓋。
專利摘要一種攻牙機,包含一支撐單元,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的傳動單元,一受該傳動單元傳動而使一轉軸可以順時、逆時轉動的操作單元,及一組設于該支撐單元并可驅動該轉軸升降的進給單元。該操作單元具有組設于該轉軸的一頂轉輪組合體與一底轉輪組合體,該頂轉輪組合體與該底轉輪組合體各具有一主轉動輪與一從轉動輪,該底轉輪組合體的該主轉動輪具有自一底面朝向一頂面設置并容置該從轉動輪的容置槽,及一自該頂面朝向該底面設置并連通該容置槽的注油孔,可將潤滑油注入該注油孔以防止該底轉輪組合體咬死,進而使本實用新型具有可降低故障率及可提高工作效率的特性。
文檔編號B23Q11/12GK2717600SQ20042007717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20日
發明者徐聰文 申請人:徐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