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作臺自動、手動升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的傳動機構,尤其是一種工作臺自動、手動升降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普遍使用的銑床工作臺的升降都是通過手動完成的。該種機床的升降機構的結構包括手柄、傳動桿、斜齒輪以及螺母和螺桿。手柄安裝在傳動桿側端并伸出升降臺以外,傳動桿通過一對斜齒輪與螺桿相連,斜齒輪與傳動桿及螺桿固定連接,螺桿與升降臺剛性連接,螺母與螺桿相配合并被固定于底座上。動力由手柄經傳動桿傳遞給螺桿,螺桿轉動從而使升降臺相對底座上下運動。此結構傳動機構效率較低,操作起來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兼采手動和自動兩種升降方式的工作臺升降機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本工作臺升降機構包括升降臺、手柄、傳動桿、斜齒輪以及螺母和螺桿,傳動桿一端穿過升降臺側壁露出,傳動桿與升降臺側壁滾動連接,穿出端與手柄相連,傳動桿另一端通過斜齒輪與豎向的螺桿相連接,螺桿被置于固定座中,固定座與螺桿之間設計有與固定座固定連接的螺母,升降臺支承在螺桿上,其特征是在升降臺一側安裝有電機,電機轉軸通過斜齒輪與傳動桿相連。
由于手、自動升降時都通過傳動桿傳動,為防止自動升降時手柄被甩出,在手柄下部設計有控制電機的微動開關,只有當手柄離合器脫離后電機方可工作。
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電機作為動力源,改變了傳統工作臺手動升降方式,使機床工作臺升降簡單而省力;另一方面它又保留了手動升降方式,延續了原有機床手動可操作性強的優點。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的工作臺的升降機構,它包括升降臺1、手柄9、斜齒輪、傳動桿3、螺桿6、螺母5以及電機12,螺桿6被置于固定座7內,螺桿6支承升降臺1,固定座7與機床底座固定連接,固定座7與螺桿之間設計有與固定座剛性連接的螺母5,螺母5與螺桿6相配合。螺桿6伸出固定座7一端上連接有后齒輪4。傳動桿3一端穿出升降臺1與手柄9相連,另一端與后傳動齒輪14鍵連接,后傳動齒輪14與后齒輪4為相互配合的斜齒輪,它們將動力由傳動桿3傳遞給螺桿6。手柄9與傳動桿3通過牙嵌式離合器相連(如圖3所示),手柄9下部與微動開關10相接觸,微動開關10由支架11固定在升降臺1上。當手柄9脫開后微動開關10控制電機12進入工作狀態。電機12安裝并固定于升降臺的側壁,電機轉軸8連接有前齒輪13,傳動桿3上與前齒輪13相對應位置連接有前傳動齒輪2(如圖2所示),前齒輪13與前傳動齒輪2為相互配合的斜齒輪,它們將動力由電機轉軸8傳遞給傳動桿3。
權利要求1.一種工作臺升降機構,它包括升降臺(1)、手柄(9)、傳動桿(3)、斜齒輪以及螺母(5)和螺桿(6),傳動桿(3)一端穿過升降臺(1)側壁露出,傳動桿(3)與升降臺側壁滾動連接,穿出端與手柄(9)相連,傳動桿(3)另一端通過斜齒輪與豎向的螺桿(6)相連接,螺桿(6)被置于固定座(7)中,固定座(7)與螺桿(6)之間設計有與固定座(7)固定連接的螺母(5),升降臺(1)支承在螺桿(6)上,其特征在于在升降臺(1)一側安裝有電機(12),電機轉軸(8)通過斜齒輪與傳動桿(3)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臺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手柄(9)下部設計有控制電機的微動開關(10)。
專利摘要本工作臺升降機構包括升降臺、手柄、傳動桿、斜齒輪以及螺母和螺桿,傳動桿一端穿過升降臺側壁露出,穿出端與手柄相連,傳動桿另一端通過斜齒輪與豎向的螺桿相連接,螺桿被置于固定座中,固定座與螺桿之間設計有與固定座固定連接的螺母,升降臺支承在螺桿上,在升降臺一側安裝有電機,電機轉軸通過斜齒輪與傳動桿相連。本實用新型由于增加電機作為動力源,改變了傳統工作臺手動升降方式,使機床工作臺升降簡單而省力;另一方面它又保留了手動升降方式,延續了原有機床手動可操作性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3Q5/54GK2695172SQ20042004004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6日
發明者韓孝廷, 李玉民, 韓燕 , 趙志國, 杜亞軍, 孟繁斌, 劉佳慧, 梁家裕, 金開華 申請人:山東魯南機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