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織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孔的織物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室外的耐風雨的織物通常沒有這種孔并且僅由于這樣的事實提供某種透明度,即織物做成具有比較粗糙的結構的或是所用的紗線是多少有些透明的。
已經從DE1535440A和DE2834873A1知道,在織造過程之后,通過移動緯線和/或經線而在織物中形成孔,例如通過使針或銷按所要求的距離穿過織物范圍,而不損傷織物的紗線。
DE2040002A描述了一種用于對成疊的織品層沖孔,以便形成周向輪廓的設備。
按照本發明,此目的通過在織造過程以后形成孔而實現,其方式為做出小孔,它包括切割織物紗線和必要時穩定切割的或移動的織物紗線。采用這種織物,就有可能與織物的結構和幾何形狀無關地做出差不多任何尺寸、密度和幾何形狀或結構的孔。
如果通過沖孔而形成孔,就可通過加熱和適當地選擇沖孔銷/針的幾何形狀,以便使紗線由于在沖孔過程中所作用的壓力和溫度而在沖孔邊緣熔化或燒結在一起。因此,可得到由沖孔而形成的小孔邊緣的實際上自動的穩定。這特別適用于使用人造紗線如聚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氯乙烯或聚丙烯酸酯的情況。在采用涂層紗線的情況,涂層對紗線提供額外的機械穩定性。孔邊緣的熔合與涂層提高了孔的尺寸穩定性,但通常并不是必需的。
此外,本發明涉及制造這種織物的方法,其中,首先通過按傳統的方式織造生產上述織物,然后做出小孔,特別是通過沖孔或激光切割而做出小孔。最好采用熱塑性紗線,以便通過在沖孔或激光切割過程中的熔合或燒結而得到穩定。
孔密度要選擇成使孔的自由截面區占織物面積的1%-30%。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采用具有纖度Nm34/2的噴絲-彩色聚丙烯酸酯紗線作為織物,且其經織密度(core density)為30線/cm和緯織密度為15線/cm。
在
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提供一沖孔工具7,它包括一其形狀為陽模的上部8和一其形狀為陰模的下部9,其中,上部8沿由箭頭10表示的方向作上升下降運動,以使當織物沿由箭頭11表示的方向前進時,通過切割織物紗線再次做出孔1。
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提供一沖孔工具,它包括一上部12和一下部13,織物2沿由箭頭14表示的方向經過工具,其中,上述上部12在實際沖孔工具的前端的一部分包括一環形軸肩15,它產生一包圍上述孔1的壓實區16,其中,除去此機械壓實外,還提供了織物的預熱和/或上部12的加熱。
權利要求
1.一種帶孔(1)的織物(2),其特征為,所述孔(1)在后續工序中通過成孔操作而形成,該成孔操作包括通過沖孔或激光焊切割織物紗線,并在必要時穩定切割的或移動的織物紗線。
2.如權利要求1的織物(2),其特征為,所述孔(1)通過沖孔而形成,其中,紗線要如此選擇,以使由于在沖孔過程中所作用的壓力和溫度,所述紗線在沖孔邊緣熔化或燒結在一起。
3.制造帶孔(1)的織物(2)的方法,其特征為,所述織物(2)通過按傳統方式織造生產,并只是在之后才做出孔。
4.如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為,所述孔通過沖孔或激光切割而形成。
5.如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為,所述在沖孔或激光切割過程中而形成的孔通過熔合或燒結切割的紗線得到穩定。
全文摘要
對于帶孔的織物,規定所述孔(1)在后續工序中通過成孔操作而形成,它包括例如通過織物紗線的例如用針的沖孔或激光焊切割織物紗線,并且,在必要時穩定切割的或移動的織物紗線。
文檔編號B23K26/38GK1435518SQ0310210
公開日2003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1日
發明者J·施米茨 申請人:施米茨-工廠有限及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