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壓拆卸機,尤指一種可使避震器頂部的螺桿向上頂升,可將避震器螺桿上的螺帽取下,以便換修避震器,而具有較佳使用安全性的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
該避震器的結構如
圖12所示,是于一底盤a上固定有一螺桿b,且在螺桿b頂部套裝一頂盤c,頂盤c與底盤a之間套裝一彈簧d,可壓制頂盤c再將一螺帽e旋靠在頂盤c的頂部,以構成避震器。
因此若要調整彈簧d時,必須壓近底盤a與頂盤c之間的距離,然后旋轉螺帽e,方可調整彈簧d的壓力;若要換裝彈簧d時,同樣必須將底盤a與頂盤c之間的距離壓近方可拆下螺帽e,再將頂盤c自螺桿b上取下將彈簧d取出,然后再將新的彈簧d套裝在螺桿b上,之后再將頂盤c套裝在螺桿b上,且將頂盤c與底盤a之間的距離壓近再旋緊螺帽e,如此方可換裝彈簧d。
而以往換裝彈簧或調整彈簧壓力時,是藉由復數個壓迫工具先扣在底盤a與頂盤c上,而該壓緊工具于一具有左螺紋f1及右螺紋f2的雙螺紋桿f的兩端各螺設有一具有勾板g1的螺帽g,使兩螺帽g的勾板g1分別勾在避震器的底盤a與頂盤c的邊緣上,然后再旋轉雙螺紋桿f,使兩具有勾板g1的螺帽g可向中線靠近,如此即可將頂盤c靠向底盤a,使該頂盤c不推壓在螺桿b上的螺帽e,如此即可將螺帽e旋緊或拆下。
但該避震器的彈簧d的彈力十分大,因此若要旋轉該壓迫工具的雙螺紋桿f則十分吃力,故不便以手動的方式操作;必須以復數個壓迫工具裝設在底盤a與頂盤c的邊緣上,由于同時使用復數個壓迫工具,當旋轉雙螺紋桿f時,必須同時考慮復數個壓迫工具的施力問題,否則施力不均,容易造成頂盤C傾斜而卡在螺桿b上,造成無法拆卸的情況,因此在使用上較為麻煩不便,造成維修人員的困擾。
又該避震器所使用的彈簧d彈力十分大,其僅以復數個壓迫工具勾扣,若萬一發生松脫的情況,則會傷及維修人員,故習知壓迫工具在使用上較不安全。
本人有感于習知拆裝汽車避震器的壓迫工具在使用上存在前述的種種缺失,因而著手構思,終而設計出本實用新型。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主要在一底架板裝設有一油壓裝置推動的頂升機構,該頂升機構上方裝設一頂板,另于底架板上方裝設一ㄇ型架,該ㄇ型架頂面設有一開口,且在頂板上位于ㄇ型架下方裝設一夾座,避震器下方則夾裝在夾座上,并在避震器上方放置一具有模孔的壓板,該壓板的模孔套裝在避震器上方,使該壓板靠在ㄇ型架的開口下方。其中所述頂升機構于底架板與頂板之間的兩側樞設有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且在底架板與頂板兩內側邊上設有軌道,而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之一端裝設有滾輪,該滾輪可靠在底架板與頂板兩側的軌道內,又該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之間裝設有一連接桿,在連接桿與底架板之間裝設油壓裝置,該油壓裝置由一液壓缸連接一控制閥及油壓泵,且該油壓泵由一腳踏桿所帶動并驅動液壓缸動作,該油壓裝置推頂該頂升機構的連接桿,而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則向上推升頂板。
所述夾座于一底板上固定有兩立板,兩立板上方固定有一連接板,且在兩立板之間裝設有一可上下滑動的桿架,該桿架上平行固定有兩水平的螺桿,并于螺桿上跨置兩個各具一V形夾口的橫板,且螺桿末端裝有一固定螺帽又于該連接板及桿架背面上各固定有一螺帽,另一頂端具有把手的調整螺桿穿過連接板及桿架背面上的螺帽,以調整桿架位置的高低。
所述底架板上不設ㄇ型架及頂板上的夾座時,而該底架板的四個角處各裝設一角輪,則可成為一具有可頂升的臺車。
所述頂板上裝設有一立柱,該立柱頂端裝設一可調整角度的平臺,則可成為一用于頂升的升降機。
由于本實用新型便于調整避震器彈簧的壓力,或者更換避震器彈簧,故具有較佳的使用安全性;并可裝設成用于頂升的臺車、頂升用的升降機等多種用途的機具。
圖2、為本實用新型未頂升的立體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頂板未頂升的組裝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頂板頂升的組裝剖視圖。
圖5、為圖4中的V-V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座立體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座俯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夾座側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臺車的實施例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升降機的實施例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拆卸機、臺車及升降機的實施例圖。
圖12、為習知可拆卸避震器的示意圖。
又該頂升機構3于底架板1與頂板4之間的兩側樞設有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31,且在底架板1與頂板4兩內側邊上設有軌道11、41,而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31的一端裝設有滾輪31a,該滾輪31a可靠在底架板1與頂板4兩側的軌道11、41內,如圖4、5所示,該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31之間裝設有一連接桿32,可在連接桿32與底架板1之間裝設油壓裝置2,該油壓裝置2由一液壓缸21連接一控制閥22及油壓泵23,該油壓泵23由一腳踏桿24所帶動,并由腳踏桿24驅動油壓泵23,使油壓泵23可驅動液壓缸21動作,可藉由該油壓裝置2推頂該頂升機構3的連接桿32,使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31可以向上推升頂板4。
參見圖6,另該夾座6于一底板61上固設有兩立板62,兩立板62上方固定一連接板63,且在兩立板62之間裝設一可以上下滑動的桿架64,該桿架64上平行固定有兩水平的螺桿65,可于螺桿65上跨置兩個各具有一V形夾口66a的橫板66,且在螺桿65末端裝設有一固定螺帽67,如圖7所示;又于該連接板63及桿架64背面上各固定有一螺帽63a、64a,可由一頂端具有把手68a的調整螺桿68穿過連接板63及桿架64背面的螺帽63a、64a,可藉由旋轉調整螺桿68以調整桿架64位置的高低(如圖8所示)。
利用上述機構,可將避震器7下方的底盤71夾裝在夾座6的兩橫板66的V形夾口66a之間,該避震器7的底端則抵靠在頂板4的上方,且由夾座6的桿架64的兩螺桿65上的固定螺帽67將橫板66緊密壓靠在避震器7的底盤71上,如此即可將避震器7夾裝在夾座6上,而該避震器7的頂盤72上方套裝在壓板8的模孔81內,然后踩壓油壓裝置2的腳踏桿24,使該油壓泵23推動液壓缸21,進而使該液壓缸21推動頂升機構3的連接桿32,迫使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31向上推升頂板4,由于夾座6位在頂板4上方,即可將避震器7向上推頂,且該避震器7的頂盤72則頂靠在固定不動的壓板8下方,如此即可使避震器7的螺桿73向上推升而露在壓板8上方,使該螺桿73上方的螺帽74便于旋緊或拆卸,因而便于維修人員調整避震器7的彈簧75的彈力或進行更換的工作。
再者,由于各廠牌的避震器7的尺寸并不相同,可藉由轉動夾座6的調整螺桿68,以帶動桿架64上下移動,使跨置在兩螺桿65上的橫板66得以適當夾靠在避震器7的底盤71上。
由于油壓裝置2推動頂升機構3,使該頂升機構3可將夾座6向上推頂,如此即可由頂升的夾座6與固定不動的壓板8壓縮避震器7,因而便于操作使用,以避免習知手動拆裝的麻煩與不便;藉由頂升的夾座6及固定不動的壓板8壓縮避震器7,因此在使用上較為安全,具有較高的使用安全性。
參見圖9,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臺車,該底架板1上的ㄇ型架5及頂板4上的夾座6取下不用,而在該底架板1的四角處各裝設一角輪12,于該頂板4上放置重物,可使本實用新型成為一用于搬移重物的可頂升的臺車。
參見
圖10,為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升降機,在頂板4上裝設一立柱9,該立柱9頂端裝設一可調整角度的平臺91,可使本實用新型成為一用于頂升的升降機。
參見
圖11,為本實用新型同時應用于拆卸機、臺車及升降機,將立柱9裝設在具有ㄇ型架5及夾座6的拆卸機的頂板4上,即可將本實用新型改為一具有拆裝避震器7的拆卸機、臺車及升降機三種用途的多功能機具。
權利要求1.一種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主要在一底架板裝設有一油壓裝置推動的頂升機構,該頂升機構上方裝設一頂板,另于底架板上方裝設一ㄇ型架,該ㄇ型架頂面設有一開口,且在頂板上位于ㄇ型架下方裝設一夾座,避震器下方則夾裝在夾座上,并在避震器上方放置一具有模孔的壓板,該壓板的模孔套裝在避震器上方,使該壓板靠在ㄇ型架的開口下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機構于底架板與頂板之間的兩側樞設有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且在底架板與頂板兩內側邊上設有軌道,而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之一端裝設有滾輪,該滾輪可靠在底架板與頂板兩側的軌道內,又該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之間裝設有一連接桿,在連接桿與底架板之間裝設油壓裝置,該油壓裝置由一液壓缸連接一控制閥及油壓泵,且該油壓泵由一腳踏桿所帶動并驅動液壓缸動作,該油壓裝置推頂該頂升機構的連接桿,而兩組交叉樞接的撐桿則向上推升頂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座于一底板上固定有兩立板,兩立板上方固定有一連接板,且在兩立板之間裝設有一可上下滑動的桿架,該桿架上平行固定有兩水平的螺桿,并于螺桿上跨置兩個各具一V形夾口的橫板,且螺桿末端裝有一固定螺帽又于該連接板及桿架背面上各固定有一螺帽,另一頂端具有把手的調整螺桿穿過連接板及桿架背面上的螺帽,以調整桿架位置的高低。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板上不設ㄇ型架及頂板上的夾座時,而該底架板的四個角處各裝設一角輪,則可成為一具有可頂升的臺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上裝設有一立柱,該立柱頂端裝設一可調整角度的平臺,則可成為一用于頂升的升降機。
專利摘要一種避震器的油壓拆卸機,于底架板裝設一油壓裝置推動的頂升機構,該頂升機構上方裝設一頂板,另于底架板上方裝設一ㄇ型架,其頂面設有一開口,且在頂板上位于ㄇ型架下方裝設一夾座,避震器則夾裝在夾座上,并在避震器上方放置一具有模孔的壓板,該壓板的模孔套裝在避震器上方,使該壓板靠在ㄇ型架的開口下方;該油壓裝置推動頂升機構使頂板的夾座向上頂升,壓板壓住避震器,避震器頂部的螺桿則向上頂升露出壓板,即可將避震器螺桿上的螺帽取下,換修避震器,具有較佳的使用安全性。
文檔編號B23P19/02GK2569967SQ0225508
公開日2003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10月11日
發明者姜義釧 申請人:姜義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