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包括長方體結構的固定燈體、太陽能電池板、第一蓄電池和至少一組照明組件,還包括移動燈體,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鉸鏈與所述固定燈體的兩側鉸接,第一蓄電池設置于固定燈體內并通過信號線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照明組件設置在所述固定燈體頂部;移動燈體包括燈殼、第二蓄電池、發光件和掛環,第二蓄電池設置于所述燈殼內,發光件設置于燈殼正面,掛環與燈殼固定連接,燈殼底部設有活動插頭,固定燈體頂部還開設有嵌槽,嵌槽底部設有與活動插頭匹配的插孔,移動燈體可嵌入嵌槽內,插孔通過信號線與太陽能電池板連接。該應急燈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既可滿足室內使用,也可同時將移動燈體攜帶外出使用。
【專利說明】
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應急燈,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
【背景技術】
[0002]在能源越來越緊缺的情況下,太陽能作為一種新型的、環保的能源被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其中太陽能應急燈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并為蓄電池充電而提供照明的一種常用工具,為人們在緊急情況下提供照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0003]目前,常見的太陽能應急燈通常是被固定在墻面上,不能滿足在緊急情況下外出攜帶的需求。
[0004]因此,提供一種既可滿足室內需求又可外出攜帶的應急燈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該應急燈結構合理,功能齊全,既可滿足室內使用,也可同時將移動燈體攜帶外出使用。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
[0007]—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包括長方體結構的固定燈體、太陽能電池板、第一蓄電池和至少一組照明組件,還包括移動燈體,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通過鉸鏈與所述固定燈體的兩側鉸接,所述第一蓄電池設置于所述固定燈體內并通過信號線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連接,所述照明組件設置在所述固定燈體頂部;所述移動燈體包括燈殼、第二蓄電池、發光件和掛環,所述第二蓄電池設置于所述燈殼內,所述發光件設置于所述燈殼正面,所述掛環與所述燈殼固定連接,所述燈殼底部設有活動插頭,所述活動插頭與所述第二蓄電池電連接,所述固定燈體頂部還開設有與所述移動燈體匹配的嵌槽,所述嵌槽底部設有與所述活動插頭匹配的插孔,所述插孔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所述移動燈體嵌入所述嵌槽后,所述活動插頭插入所述插孔并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
[0008]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正面設有第一電源開關和電量顯示區。
[0009]優選地,所述移動燈體的燈殼頂面設置有第二電源開關、電量指示燈和亮度調節按鈕。
[0010]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正面還設有市電充電接口,所述市電充電接口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
[0011]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正面還設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照明組件共有兩組,每組照明組件包括燈頭和與所述燈頭連接的固定架,所述照明組件通過所述固定架與所述固定燈體連接。
[0013]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源開關共有兩個。
[0014]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底部設置有吸盤。
[0015]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背面設置有強力磁鐵。
[0016]優選地,所述固定燈體兩個側面還設有散熱孔。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陽能應急燈結構合理,使用方便,太陽能電池板可通過鉸鏈打開或折疊,操作方便,移動燈體的設置可使該應急燈實現雙重作用,在停電或其他緊急情況下,可將移動燈體拿下來,并將掛環掛在手腕或包上,帶出去使用,方便攜帶,同時也不影響室內照明需要,還可作為小夜燈使用,市電充電接口的設置可滿足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應急燈的充電需求,USB接口的設置可在停電等情況下通過應急燈給手機等用電器充電。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太陽能電池板及移動燈體取下時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移動燈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予以實施,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2]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具體如圖1至圖3所示,包括長方體結構的固定燈體3、太陽能電池板7、第一蓄電池和至少一組照明組件,還包括移動燈體4,太陽能電池板7通過鉸鏈與固定燈體3的兩側鉸接,需要時將太陽能電池板7打開至水平位置,電量充足時可將太陽能電池板7折疊至固定燈體3的兩側;第一蓄電池設置于固定燈體3內并通過信號線與太陽能電池板7連接,照明組件設置在固定燈體3頂部;移動燈體4包括燈殼41、第二蓄電池、發光件43和掛環42,第二蓄電池設置于燈殼41內,發光件43設置于燈殼41正面,掛環42與燈殼41固定連接,燈殼41底部設有活動插頭,活動插頭與第二蓄電池電連接,固定燈體3頂部還開設有與移動燈體4匹配的嵌槽10,嵌槽10底部設有與活動插頭匹配的插孔11,插孔11與太陽能電池板7電連接,移動燈體4,嵌入嵌槽10后,活動插頭插入插孔11并與太陽能電池板電連接,動燈體4的設置可使該應急燈實現雙重作用,通過插孔11與活動插頭的連接,可給移動燈體4充電,在停電或其他緊急情況下,可將移動燈體4拿下來,并將掛環42掛在手腕或包上,帶出去使用,方便攜帶,同時也不影響室內照明需要。
[0023]本實施例中,照明組件共有兩組,每組照明組件包括燈頭9和與燈頭9連接的固定架8,照明組件通過固定架8與固定燈體3連接。為了方便的操作應急燈,在固定燈體3正面設有兩個第一電源開關5和電量顯示區6,可通過電量顯示區6清楚的知道應急燈的電量是否充足,是否需要進行充電,同時根據需要打開一個或兩個照明組件;在移動燈體4的燈殼41頂面設置有第二電源開關44、電量指示燈45和亮度調節按鈕46,當移動燈體的電量充足時電量指示燈45為綠色,當移動燈體的電量不足時,電量指示燈45變為紅色并不斷閃爍提示,亮度調節按鈕46的設置可使移動燈體4根據需要調節燈光的亮度,滿足不同的需求。
[0024]為了防止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滿足應急燈的充電需求,本實施例在固定燈體3正面還設有市電充電接口 I,市電充電接口 I與第一蓄電池連接,給第一蓄電池充電。
[0025]同時,固定燈體3正面還設有USB接口2,USB接口 2與第一蓄電池連接,可在停電等情況下通過應急燈給手機等用電器充電。
[0026]本實施例中,固定燈體3底部設置有吸盤,可通過吸盤將應急燈固定在合適的位置,節省空間;同時,固定燈體3背面也可設置強力磁鐵,也可通過強力磁鐵將應急燈固定在需要的位置。本實施例還在固定燈體3兩個側面設置了散熱孔,在應急燈長時間使用時可通過散熱孔對燈體內的元件進行散熱,提高應急燈的使用壽命。
[0027]以上所述,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顯而易見地得到的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化或等效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包括長方體結構的固定燈體(3)、太陽能電池板(7)、第一蓄電池和至少一組照明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移動燈體(4),所述太陽能電池板(7)通過鉸鏈與所述固定燈體(3)的兩側鉸接,所述第一蓄電池設置于所述固定燈體(3)內并通過信號線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7)連接,所述照明組件設置在所述固定燈體(3)頂部;所述移動燈體(4)包括燈殼(41)、第二蓄電池、發光件(43)和掛環(42),所述第二蓄電池設置于所述燈殼(41)內,所述發光件(43)設置于所述燈殼(41)正面,所述掛環(42)與所述燈殼(41)兩個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燈殼(41)底部設有活動插頭,所述活動插頭與所述第二蓄電池電連接,所述固定燈體(3)頂部還開設有與所述移動燈體(4)匹配的嵌槽(10),所述嵌槽(10)底部設有與所述活動插頭匹配的插孔(11),所述插孔(11)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7)電連接,所述移動燈體(4)嵌入所述嵌槽(10)后,所述活動插頭插入所述插孔(11)并與所述太陽能電池板(7)電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正面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電源開關(5)和電量顯不區(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燈體(4)的燈殼(41)頂面設置有第二電源開關(44)、電量指示燈(45)和亮度調節按鈕(46)。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正面還設有市電充電接口( I),所述市電充電接口( I)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正面還設有USB接口( 2),所述USB接口( 2)與所述第一蓄電池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組件共有兩組,每組照明組件包括燈頭(9)和與所述燈頭(9)連接的固定架(8),所述照明組件通過所述固定架(8)與所述固定燈體(3)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源開關(5)共有兩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底部設置有吸盤。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背面設置有強力磁鐵。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太陽能應急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燈體(3)兩個側面還設有散熱孔。
【文檔編號】F21V23/04GK205424524SQ201620100405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5日
【發明人】田澍, 王曉軍, 雒衛廷
【申請人】呂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