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及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了背光源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及包括該金屬框架的背光源。
【背景技術】
[0002]現有背光源結構中的鐵架1’需要開孔11’,如圖1所示,與膠架2’配合裝配,但環境中灰塵可能從鐵架孔11’中進入背光背面,從而影響產品品質。如果背面反射片采用四面密閉環形膠貼在膠架2’上也能夠避免灰塵進入背光內部,但是大于3寸以上的產品,采用密閉環形背膠的產品存在可靠性問題,主要是由于密閉環境中熱脹冷縮時空氣無法排出,導致膜片鼓起變形,因此通常背膠要留缺口,甚至單邊、兩邊背膠,同時四邊密閉環形背膠成本也比較高,不僅結構復雜且成本較高影響其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采用側邊折邊機構的設計方式,通過折邊與膠架或上框架配合裝配,同時金屬框架側邊不需要開孔,則環境灰塵進入背光內部的路徑大大延長,減少背光內部進塵的可能性,防塵效果提高,提高產品品質。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該金屬框架的背光源。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包括一底板及四個側邊,至少兩個側邊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
[0006]進一步地,至少兩個側邊為相對的兩個側邊或三個側邊或四個側邊。
[0007]進一步地,所述折邊機構為整邊彎折或多個局部彎折。
[0008]進一步地,所述多個局部彎折包括兩個局部彎折或三個局部彎折。
[0009]進一步地,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內折邊機構,與背光源的膠架對應裝配。
[0010]進一步地,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外折邊機構,與上框架對應裝配。
[0011]進一步地,所述金屬框架為鐵架。
[0012]—種背光源,包括金屬框架、設置在金屬框架內的膠架、設置在膠架內的導光板、位于導光板一側的發光組件、位于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片及位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金屬框架包括一底板及四個側邊,其中至少兩個側邊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
[0013]進一步地,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內折邊機構,所述膠架設置有與折邊機構對應的卡臺;所述膠架底部設置有斜面和/或倒圓角。
[0014]進一步地,還包括上框架,其與所述金屬框架裝配使用;其中,所述折邊機構還包括向外折邊機構,所述上框架側邊底部設置有與折邊機構對應的卡位或向內翻邊機構。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金屬框架對背光源現有結構不會造成影響,同時提高了背光的密閉性能,延長灰塵進入背光內部的路徑,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進塵的風險,解決了現有框架側邊開孔方式使得灰塵通過開孔進入背光的路徑短,進塵的可能性就大,而影響產品品質。膠架底部的斜面和倒圓角設置便于金屬框架的裝配。可以根據實際采用整邊彎折,也可以采用局部彎折的方式,結構簡單、可靈活設計且可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現有背光源的側視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框架的剖視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金屬框架的剖視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框架與膠架裝配的剖視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金屬框架與上框架裝配的剖視圖;
[0021]圖6為本實用新型背光源的剖視圖;
[0022]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背光源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4]請參考圖2、3,其顯示了一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1,該金屬框架1包括一底板11及沿所述底板11四周向上延伸形成的四個側邊12 ;其中,至少兩個側邊12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121,所述至少兩個側邊12可以是相對的兩個側邊12,也可以是三個側邊12,還可以是四個側邊12。所述金屬框架1包括但不限定為鐵架。
[0025]進一步地,所述折邊機構121可以是整邊彎折(如圖2所示),也可以是由多個局部彎折構成(如圖3所示);其中,所述多個局部彎折包括一個局部彎折或兩個局部彎折或三個局部彎折,但不局限于此。
[0026]如圖4所示,所述折邊機構121為向內折邊機構,即向內彎折,其與背光源的膠架2對應裝配;所述膠架2設置有與該向內折邊機構對應的卡臺21 ;優選地,所述膠架2底部設置有斜面22和/或倒圓角23,方便裝配。
[0027]如圖5所示,所述折邊機構121為向外折邊機構和向內折邊機構,即向外彎折和向內彎折結合;其中,向外彎折部分與上框架對應裝配;所述上框架側邊12底部設置有與該向外折邊機構對應的卡位或向內翻邊機構;向內彎折部分與背光源的膠架2對應裝配。
[0028]如圖6、7所示,其顯示了一種背光源,該背光源包括金屬框架1、設置在金屬框架1內的膠架2、設置在膠架2內的導光板3、位于導光板3 —側的發光組件、位于導光板3上方的光學膜片4及位于導光板3下方的反射片5 ;所述金屬框架1包括一底板11及沿所述底板11四周向上延伸形成的四個側邊12 ;其中,至少兩個側邊12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121,所述至少兩個側邊12可以是相對的兩個側邊12,也可以是三個側邊12,還可以是四個側邊12。所述金屬框架1包括但不限定為鐵架。
[0029]所述光學膜片4由下往上依次包括擴散膜41、下增亮膜42和上增亮膜43,但不局限于此。
[0030]如圖6所示,所述折邊機構121為向內折邊機構,即向內彎折,其與背光源的膠架2對應裝配;所述膠架2設置有與該向內折邊機構對應的卡臺21,使金屬框架1形成掛鉤的方式與膠架2配合固定;優選地,所述膠架2底部設置有斜面22和/或倒圓角23,方便裝配。
[0031]如圖7所示,所述折邊機構121為向外折邊機構和向內折邊機構,即向外彎折和向內彎折結合;其中,向外彎折部分與上框架對應裝配;所述上框架側邊12底部設置有與該向外折邊機構對應的卡位或向內翻邊機構;向內彎折部分與背光源的膠架2對應裝配。
[0032]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及四個側邊,至少兩個側邊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側邊為相對的兩個側邊或三個側邊或四個側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邊機構包括整邊彎折或多個局部彎折。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局部彎折包括兩個局部彎折或三個局部彎折。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內折邊機構,與背光源的膠架對應裝配。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外折邊機構,與上框架對應裝配。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框架為鐵架。8.一種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框架、設置在金屬框架內的膠架、設置在膠架內的導光板、位于導光板一側的發光組件、位于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片及位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金屬框架包括一底板及四個側邊,其中至少兩個側邊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邊機構為向內折邊機構,所述膠架設置有與折邊機構對應的卡臺;所述膠架底部設置有斜面和/或倒圓角。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上框架,其與所述金屬框架裝配使用;其中,所述折邊機構還包括向外折邊機構,所述上框架側邊底部設置有與折邊機構對應的卡位或向內翻邊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包括一底板及四個側邊,至少兩個側邊的頂部分別設置有折邊機構。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括該金屬框架的背光源。該背光源用的金屬框架,其采用側邊折邊機構的設計方式,通過折邊與膠架或上框架配合裝配固定,同時金屬框架側邊不需要開孔,則環境灰塵進入背光內部的路徑大大延長,減少背光內部進塵的可能性,防塵效果提高,提高產品品質。
【IPC分類】F21S8/00, F21V7/10, F21V8/00
【公開號】CN205026509
【申請號】CN201520735910
【發明人】郭文, 周福新
【申請人】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