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屬于照明燈具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當今大功率LED照明產品被逐漸運用于各大領域投入使用,人們在感受其大功率LED照明帶來的驚人快感同時也在擔心其存在的種種實際問題,首先從大功率LED照明本身性質來說,LED芯片的特點是在極小的體積內產生極高的熱量,而LED本身的熱容量很小,所以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些熱量傳導出去,否則就會產生很高的結溫,其嚴重影響使用壽命。為了盡可能地把熱量引出到芯片外面,并迅速散發出去,設計了各種類型結構的散熱裝置,但是目前的散熱裝置并無法從更本上解決散熱問題,大功率LED仍舊存在著LED芯片散熱問題很難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因散熱問題引發大功率LED故障頻繁,工作不穩定,當然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還會出現很多其他因散熱引發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散熱效果優異,使用壽命長,尤其適用大功率LED照明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包括散熱裝置、LED發光芯片以及電源,電源為LED發光芯片供電,所述LED發光芯片貼合安裝在散熱裝置,散熱裝置將LED發光芯片的熱能向外傳導并散發,其特征是: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和太陽花散熱器,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內部設有中空微通道的金屬型材,中空微通道內填充有工質,所述金屬型材彎折呈U形,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橫向面和豎直面,橫向面呈水平面設置,橫向面的兩端與豎直面固定連接;太陽花散熱器包括散熱片、內管,所述散熱片以內管中心為圓心向外呈發散設置,散熱片與內管固定連接,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豎直面與內管的內壁相接觸。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為兩個,兩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相交叉疊合設置,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各豎直面與內管的內壁相接觸。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散熱片的端部設有橫面。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內管內設有插槽,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豎直面嵌在插槽內。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內管內設有加強筋,加強筋在內管內呈對角線分布。
[0009]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強筋的交集處,設有氣流管。
[0010]本實用新型所述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橫向面之間采用導熱硅脂粘合安裝。
[0011 ] 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內的中空微通道有復數個,各中空微通道相平行且相互獨立。
[0012]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豎直面的內側設有翅片,所述翅片與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為一體結構。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翅片為復數個,各翅片呈豎直向相互平行設置。
[0014]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5]1、本實用新型集合了工質材料的物理散熱技術和煙囪效應原理,并將復數個中空微通道集成一體化,具有優異的散熱性能,可迅速將LED發光芯片的熱能傳導出來,即使其中個別中空微通道失效,整個微熱管還是能正常工作,因此使用壽命長。
[0016]本實用新型所述LED照明裝置通電運行后,LED產生的熱量通過微熱管的吸收,運輸到太陽花散熱器和翅片,因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組成的煙囪效應,熱氣流向上快速升騰,底部熱能迅速散發,因此位于橫向面的LED芯片的熱能得到釋放,因此具有很高的導熱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21]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包括微熱管散熱裝置、LED發光芯片1、電源,所述LED發光芯片I貼合安裝在散熱裝置,散熱裝置將LED發光芯片的熱能向外傳導并散發,其特征是: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和太陽花散熱器3,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包括內部設有中空微通道的金屬型材,中空微通道21內填充有工質,所述金屬型材彎折呈U形,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包括橫向面23和豎直面22,橫向面23呈水平面設置,橫向面23的兩端與豎直面22固定連接;太陽花散熱器3包括散熱片31、內管32,所述散熱片31以內管中心為圓心向外呈發散設置,散熱片31與內管32固定連接,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的豎直面22與內管32的內壁相接觸。
[0022]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為兩個,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相交叉疊合設置,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橫向面23相疊合接觸,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的各豎直面22與內管32的內壁相接觸。交叉疊合后的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構成煙囪效應,U形開口構成開口端25,四周是豎直面22,底部為橫向面23,熱能從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組成的中空腔體向上開口端25傳遞并散發。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內管32內設有插槽321,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的豎直面22嵌在插槽內。
[0024]本實用新型所述內管32內設有加強筋322,加強筋322在內管32內呈對角線分布。
[0025]本實用新型所述散熱片31的端部設有橫面311,橫面311與散熱片31為一體結構。橫面增加了散熱片31的散熱面積,提升散熱性能。
[0026]本實用新型所述加強筋322的交集處,設有氣流管323。氣流管323內為中空結構,氣流可在氣流管323內流通。
[0027]本實用新型所述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橫向面23之間采用導熱硅脂粘合安裝。導熱硅脂填充了倆橫向面23之間的空隙,增加接觸面,提高熱傳導效率,增強散熱效果。
[0028]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內的中空微通道有復數個,各中空微通道相平行且相互獨立。
[0029]本實用新型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的豎直面22的內側設有翅24,所述翅片24與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為一體結構。所述翅片24與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為一體結構,翅片24增強微熱管散熱裝置的散熱性能,一體結構可提高熱傳導效率。
[0030]使用時,LED發光芯片I粘合安裝在橫向面23,由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和太陽花散熱器3組合形成的微熱管散熱裝置的開口端25朝上,當LED發光芯片I點亮時其熱能被中空微通道21內的工質所吸收,并向四周傳遞熱能,因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彎折呈U形結構,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組成的散熱裝置形成煙囪效應,熱能向長快速傳遞并迅速散發,冷卻后的工質而后又因重力作用向下沉積,從而實現反復快速循環,橫向面23的周圍均為微熱管平板散熱件2的豎直面22,結構相對稱,因此具有散熱均勻的特點。
[0031]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任何熟悉該項技術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包括散熱裝置、LED發光芯片以及電源,電源為LED發光芯片供電,所述LED發光芯片貼合安裝在散熱裝置,散熱裝置將LED發光芯片的熱能向外傳導并散發,其特征是: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和太陽花散熱器,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內部設有中空微通道的金屬型材,中空微通道內填充有工質,所述金屬型材彎折呈U形,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橫向面和豎直面,橫向面呈水平面設置,橫向面的兩端與豎直面固定連接;太陽花散熱器包括散熱片、內管,所述散熱片以內管中心為圓心向外呈發散設置,散熱片與內管固定連接,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豎直面與內管的內壁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為兩個,兩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相交叉疊合設置,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各豎直面與內管的內壁相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散熱片的端部設有橫面。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內管內設有插槽,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豎直面嵌在插槽內。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內的中空微通道有復數個,各中空微通道相平行且相互獨立。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豎直面的內側設有翅片,所述翅片與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為一體結構。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內管內設有加強筋,加強筋在內管內呈對角線分布。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倆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橫向面之間采用導熱硅脂粘合安裝。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翅片為復數個,各翅片呈豎直向相互平行設置。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其特征是:所述加強筋的交集處,設有氣流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微熱管大功率LED工礦燈,包括散熱裝置、LED發光芯片以及電源,電源為LED發光芯片供電,所述LED發光芯片貼合安裝在散熱裝置,散熱裝置將LED發光芯片的熱能向外傳導并散發,其特征是: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和太陽花散熱器,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內部設有中空微通道的金屬型材,中空微通道內填充有工質,所述金屬型材彎折呈∪形,微熱管平板散熱件包括橫向面和豎直面,橫向面呈水平面設置,橫向面的兩端與豎直面固定連接;太陽花散熱器包括散熱片、內管,所述散熱片以內管中心為圓心向外呈發散設置,散熱片與內管固定連接,所述微熱管平板散熱件的豎直面與內管的內壁相接觸。
【IPC分類】F21V29/74, F21V29/51, F21V29/83, F21S8/00, F21Y101/02
【公開號】CN204717511
【申請號】CN201520465151
【發明人】熊文勇, 宋浩
【申請人】嘉興速導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