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雷達感應燈一般是正面發光,正面發光用于平面燈會在平面燈中央出現暗影問題,導致發光不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雷達感應平面正面發光時發光不均勻,出現中央暗影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包括殼體、透光組件、光源組件以及控制組件,所述殼體組件包括外殼及底蓋,所述外殼中心具有中心孔,所述透光組件由所述中心孔的內側向外伸出,所述光源組件包括繞所述中心孔內側設置的燈帶以及設于所述燈帶上的LED燈,所述底蓋固定于所述外殼內側用于固定所述透光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固定于所述底蓋上。
[0005]可選地,所述外殼包括面框、外壁以及內壁,所述中心孔設于所述面框中心,所述外壁繞所述面框外邊緣設置,所述內壁位于所述外壁內側,所述內壁與所述中心孔邊緣之間有間距,所述燈帶設于所述內壁內側。
[0006]可選地,所述透光組件包括透光罩以及依次設于透光罩內側的導光板以及反光片,所述透光罩、所述導光板及所述反光片均由所述中心孔的內邊緣處向外伸出且卡于所述中心孔處。
[0007]可選地,所述底蓋通過緊固件與所述面框固定連接。
[0008]可選地,所述控制組件包括設于電源驅動模塊、雷達感應模塊、電解電容以及光控頭,所述電源驅動模塊與所述雷達感應模塊設于所述底蓋內側,所述電解電容設于所述底蓋外側,所述光控頭設于所述外壁內側,所述電解電容及所述光控頭與所述電源驅動模塊及所述雷達感應模塊電線連接。
[0009]可選地,所述光控頭為光敏電阻。
[0010]可選地,所述LED燈為SMT封裝器件。
[0011 ] 可選地,還包括位于所述底蓋外側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具有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兩側的連接板,所述外殼內側相對設有兩卡槽,所述U型支架的兩連接板分別卡于所述卡槽內,所述U型支架的底板中心設有與外部支承面固定連接的固定孔。
[0012]本實用新型中,將LED燈帶及LED燈設置在外殼側壁內側,這樣,側面發出的光經透光組件使光線變得均勻,不會出現中央暗影的問題,而且這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外觀看上去更美觀,產品品質更高。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的分解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外殼與光源組件連接示意圖;
[0015]11-外殼;111-面框;112-外壁;113-內壁;
[0016]114-中心孔; 12-底蓋;21-透光罩; 22-導光板;
[0017]23-反光片; 31-燈帶;32-LED燈; 41-電源驅動模塊;
[0018]42-雷達感應模塊;43_電解電容;44-光控頭; 50-U型支架;
[0019]51-底板;511-固定孔; 52-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0022]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0023]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主要應用在環境照明,尤其是智能、節能型照明,其包括殼體組件、透光組件、光源組件以及控制組件,殼體組件包括外殼11及底蓋12,外殼11呈環狀,其中心具有中心孔114。透光組件由中心孔114的內側向外伸出,光源組件包括繞外殼11側壁內側設置的燈帶31以及設于燈帶31上的LED燈32,底蓋12固定于外殼11內側用于固定透光組件,控制組件固定于底蓋12上。本實施例中,將燈帶31及LED燈32設置在外殼11側壁內側,這樣,側面發出的光經透光組件使光線變得均勻,不會出現中央暗影的問題,而且這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外觀看上去更美觀,產品品質更高。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外殼11也可以呈方形或其它多邊形或異形。
[0024]參照圖2,外殼11包括面框111、外壁112以及內壁113,中心孔114設于面框111的中心,外壁112繞面框111外邊緣設置,內壁113位于外壁112內側,內壁113與中心孔114邊緣之間有間距,即是內壁113不是沿中心孔114的邊緣設置的,而燈帶31設于內壁113內側。
[0025]本實施例中,透光組件包括透光罩21以及依次設于透光罩21內側的導光板22以及反光片23,透光罩21、導光板22及反光片23均由中心孔114的邊緣處向外伸出且卡于中心孔114的內邊緣處。而內壁113不是沿中心孔114的內邊緣設置,也是為了便于透光罩21、導光板22及反光片23的安裝。
[0026]本實施例中,底蓋12蓋設在反光片23外側,并通過緊固件(圖中未示出)與面框111固定連接。這樣,透光罩21、導光板22及反光片23即通過底蓋12固定,避免透光罩21、導光板22及反光片23于外殼11中脫落。緊固件為螺釘。
[0027]本實施例中,控制組件包括設于電源驅動模塊41、雷達感應模塊42、電解電容43以及光控頭44,電源驅動模塊41與雷達感應模塊42設于底蓋12內側,電解電容43設于底蓋12外側,光控頭44設于外壁112內側,電解電容43及光控頭44與電源驅動模塊41及雷達感應模塊42電連接。光控頭44用于識別環境光線的強弱;而雷達感應模塊42用來識別物體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在白天,由于受光控頭44的控制,雷達感應平面燈處于關閉狀態,雷達感應平面燈是熄滅的;當天色變暗,光控頭44啟動雷達感應模塊42工作,當人體或其他物體(如汽車等)靠近雷達感應平面燈時,自動亮燈,一旦物體離開或靜止5至20秒左右,雷達感應平面燈自動熄滅或處于暗亮狀態。
[0028]本實施例中,光控頭44為光敏電阻。光控頭44也可以設在底蓋12的外側。
[0029]本實施例中,LED燈32為SMT封裝器件。
[0030]本實施例中,進一步還包括位于底蓋12外側的U型支架50,U型支架50具有底板51及位于底板51兩側的連接板52。底板51與連接板52 —體成型。外殼11內側相對設有兩卡槽(圖中未示出),U型支架50的兩連接板52分別卡于卡槽內,U型支架50的底板51中心設有與外部支承面固定連接的固定孔511。具體地,底板51中部呈圓盤狀,固定孔511設于圓盤上,通過圓盤結構,增大底板安裝面積,從而使雷達感應平面燈安裝更牢固。
[0031]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包括殼體、透光組件、光源組件以及控制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組件包括外殼及底蓋,所述外殼中心具有中心孔,所述透光組件由所述中心孔的內側向外伸出,所述光源組件包括繞所述中心孔內側設置的燈帶以及設于所述燈帶上的LED燈,所述底蓋固定于所述外殼內側用于固定所述透光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固定于所述底蓋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包括面框、外壁以及內壁,所述中心孔設于所述面框的中心,所述外壁繞所述面框外邊緣設置,所述內壁位于所述外壁內側,所述內壁與所述中心孔邊緣之間有間距,所述燈帶設于所述內壁內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組件包括透光罩以及依次設于透光罩內側的導光板以及反光片,所述透光罩、所述導光板及所述反光片均由所述中心孔的內邊緣處向外伸出且卡于所述中心孔處。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通過緊固件與所述面框固定連接。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組件包括設于電源驅動模塊、雷達感應模塊、電解電容以及光控頭,所述電源驅動模塊與所述雷達感應模塊設于所述底蓋內側,所述電解電容設于所述底蓋外側,所述光控頭設于所述外壁內側,所述電解電容及所述光控頭與所述電源驅動模塊及所述雷達感應模塊電線連接。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頭為光敏電阻。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為SMT封裝器件。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所述底蓋外側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具有底板及位于所述底板兩側的連接板,所述外殼內側相對設有兩卡槽,所述U型支架的兩連接板分別卡于所述卡槽內,所述U型支架的底板中心設有與外部支承面固定連接的固定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包括殼體、透光組件、光源組件以及控制組件,所述殼體組件包括外殼及底蓋,所述外殼中心具有中心孔,所述透光組件由所述中心孔的內側向外伸出,所述光源組件包括繞所述中心孔內側設置的燈帶以及設于所述燈帶上的LED燈,所述底蓋固定于所述外殼內側用于固定所述透光組件,所述控制組件固定于所述底蓋上。本實用新型中,將LED燈帶及LED燈設置在外殼側壁內側,這樣,側面發出的光經透光組件使光線變得均勻,不會出現中央暗影的問題,而且這種側面發光的雷達感應平面燈外觀看上去更美觀,產品品質更高。
【IPC分類】F21V19/00, F21V23/00, F21V17/16, F21Y101/02, F21S8/00, F21V15/02
【公開號】CN204704700
【申請號】CN201520378426
【發明人】鐘道民
【申請人】鐘道民
【公開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