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背光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了一種新型背光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顯示面板作為車載產品,其對使用的背光結構的可靠性和防響動要求較高,如圖1所示,包括膠架I’及金屬框架2’(或鐵架等)的背光結構是一種常見的結構,通常通過設計控制膠架I’與鐵架2’的間隙X來避免晃動情況下膠架I’與鐵架2’撞擊而發出聲音,但是由于存在制造誤差,兩者存在間隙X就無法避免汽車在運動過程中膠架I’和鐵架2’發生碰撞,造成相對移動而產生響聲,而太小了會導致無法裝配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且有效解決晃動或搖動時發出響聲問題的背光結構,該背光結構通過在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過盈配合結構使得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在背光結構晃動時不會發生相對移動而發出聲音,滿足了車載產品等不允許背光結構晃動時發出聲音的要求,提高了背光品質O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一種新型背光結構,包括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的背光模組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框體底部的第二框體,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于所述第一框體;其中,所述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
[0006]進一步地,所述過盈配合結構包括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和/或卡點過盈配合結構。
[0007]進一步地,所述彈片過盈配合結構與卡點過盈配合結構相錯設置。
[0008]進一步地,所述彈片過盈配合結構為至少兩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彈片限位結構。
[0009]進一步地,每一所述彈片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框體上的限位孔、設置在限位孔上向內凸伸的接觸彈片及設置在第一框體且與所述限位孔對應的缺口。
[0010]進一步地,所述接觸彈片頭部向外彎折。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框體內設置有與所述接觸彈片對應的第一凹槽。
[0012]進一步地,所述卡點過盈配合為至少兩組卡點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卡點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卡點限位結構。
[0013]進一步地,每一所述卡點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框體上的卡點。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框體內設置有與所述卡點對應的第二凹槽。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位于導光板一側的發光單元、位于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位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發光單元通過雙面膠粘貼在所述第一容納槽一側。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的背光結構通過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設置的局部過盈配合結構控制配件之間的相互移動,避免在晃動或搖動時兩者相互撞擊而發出響聲,解決背光結構搖動或晃動時出聲的問題;
[0018]彈片過盈配合結構中的接觸彈片與第一框體之間沒有間隙,由于摩擦力而限制相對移動,可以根據框體材質、厚度、背結構進行調整彈片與第一框體的接觸面積與大小,同時,彈片頭部彎折便于裝配;在第一框體內與彈片對應設置有第一凹槽,可避免裝配后局部應力傳導至產品內部結構;
[0019]卡點過盈配合結構進一步控制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的相對移動而保證背光結構晃動時不產生響聲;第一框體內也可設置與所述卡點對應的第二凹槽,使得裝配后第一框架局部變形不會影響到內部結構,進而不影響產品的性能。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現有背光結構的剖視圖;
[0021]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背光結構的俯視圖;
[0023]圖4為圖3的左視圖;
[0024]圖5為圖3的前視圖;
[0025]圖6為圖3中A-A處的剖視圖;
[0026]圖7為圖6中C處的放大圖;
[0027]圖8為圖3中B-B處的剖視圖;
[0028]圖9為圖8中D處的放大圖;
[0029]圖10為本實用新型裝配后圖3中B-B處的剖視圖;
[0030]圖11為圖10中F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32]實施例1
[0033]請參考圖3至1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背光結構,其包括第一框體1、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I內的背光模組2及通過卡位4固定在所述第一框體I底部的第二框體3,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2于所述第一框體I ;其中,所述第一框體I與第二框體3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所述第一框體I優選但不限定為膠架;所述第二框體3優選但不限定為金屬架,本實用新型優選為鐵架或鍍鋁鋅架。
[0034]請參考圖4至7,所述過盈配合結構為彈片過盈配合結構,所述彈片過盈配合結構為至少兩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彈片限位結構。本實用新型優選為4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2組X方向設置,另2組Y方向設置。
[0035]每一所述彈片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框體3上的限位孔31、設置在限位孔31上向內凸伸的接觸彈片32及設置在第一框體I且與所述限位孔31對應的缺口 11。優選地,所述接觸彈片32頭部向外彎折,以便于裝配;裝配后,彈片過盈配合相互重疊只優選為0.1_,可以根據第二框架材質、厚度、第一框架結構進行調整。為了便于裝配,鐵架彈片頭部彎折。裝配的效果如圖6,限位孔31上的接觸彈片32與第一框體I處不會存在間隙,由于摩擦力而限制相對移動。若采用第二框體3較厚,裝配變形量很小時,可以在所述第一框體I內設置有與所述接觸彈片32對應的第一凹槽12,避免局部應力傳導至產品內部結構,影響其性能。
[0036]所述限位孔31或缺口 11的形狀包括但不限定為方形或矩形或U形。
[0037]優選但不限定地,所述背光模組2包括導光板、位于導光板一側的發光單元、位于導光板上方的光學膜、位于光學膜上的遮光片、位于導光板下方的反射片。所述光學膜包括依次疊層設置在所述導光板上方的擴散膜、下增亮膜及上增亮膜。所述反射片貼合在所述第二框體3上。優選地,所述發光單元通過雙面膠粘貼在所述第一框體I內的一側邊上,所述發光單元包括FPC及設置在FPC上的至少一光源。
[0038]實施例2
[0039]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所述過盈配合結構可以是卡點13過盈配合結構,也可以是相錯設置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和卡點13過盈配合結構。
[0040]請參考圖8至11,所述卡點13過盈配合為至少兩組卡點13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卡點13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卡點13限位結構。本實用新型優選為4組卡點13過盈配合結構,2組X方向設置,另2組Y方向設置,并與彈片過盈配合結構相互錯開設置。
[0041]請參考圖8、9,每一所述卡點13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框體I上的卡點13。所述卡點13的形狀包括但不限定為圓形或橢圓形或U形等規則形狀,還可以不規則形狀。所述卡點13的厚度優選但不限定為0.05-0.1mm,可以根據實際產品大小、質量進行優化調整。
[0042]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框體I內設置有與所述卡點13對應的第二凹槽14。該第二凹槽14確保所述卡點13處第二框體3具有一定的彈性,如圖10和11所示的裝配后的效果圖,且其局部變形不會影響到內部結構,不影響產品的性能。
[004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形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的背光模組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框體底部的第二框體,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于所述第一框體;其中,所述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盈配合結構包括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和/或卡點過盈配合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過盈配合結構與卡點過盈配合結構相錯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片過盈配合結構為至少兩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彈片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彈片過盈配合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彈片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二框體上的限位孔、設置在限位孔上向內凸伸的接觸彈片及設置在第一框體且與所述限位孔對應的缺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觸彈片頭部向外彎折。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體內設置有與所述接觸彈片對應的第一凹槽。8.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點過盈配合為至少兩組卡點過盈配合結構,每組卡點過盈配合結構包括相對兩側設置的一對卡點過盈配合結構。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卡點限位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框體上的卡點。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體內設置有與所述卡點對應的第二凹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背光結構,包括第一框體、設置在所述第一框體的背光模組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框體底部的第二框體,以限制及固定所述背光模組于所述第一框體;其中,所述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該背光結構通過在第一框體與第二框體之間相互設置有過盈配合結構,過盈配合結構使得第一框體和第二框體在背光結構晃動時不會發生相對移動而發出聲音,滿足了車載產品等不允許背光結構晃動時發出聲音的要求,提高了背光品質。
【IPC分類】F21V19/00, F21V17/16, F21V17/00
【公開號】CN204629386
【申請號】CN201520396503
【發明人】郭文, 周福新
【申請人】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