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鏡、具有該透鏡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照明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鏡、具有該透鏡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大屏幕液晶顯示屏的發展,薄型化以及均勻的光效成為了其發展趨勢。因此在直下式的LED背光模組中,一種可對光線進行二次分配的透鏡的應用越發廣泛。
[0003]請參閱圖1,其為現有技術透鏡的結構示意圖。由圖1可知,透鏡1的上表面11為一個中間位置向下凹陷的錐形反射面,其錐形頂角一般在90度以內。光線從透鏡1的下表面12入射,而后在上表面11進行全反射,最后從側面13射出。
[0004]絕大部分的光線在透鏡的上表面發生全反射,特別是在中心軸附近區域,另還有一小部分的光線,會從該上表面直接透射出去。當透鏡的錐形頂角的角度為30度以內時,在錐形面的頂點處,光線在此直接透射出去的比例只有不到5%,所以容易導致透鏡中心軸14上方區域得光線偏少,從而使得背光模組在該區域的光效偏暗。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其能夠改善透鏡軸中心上方區域偏暗的現象。
[000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其具有一中心軸,所述透鏡繞著所述中心軸旋轉對稱,所述透鏡包括下表面、上表面和側表面,
[0008]所述下表面具有入射表面,LED發出的光經過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
[0009]所述上表面的橫截面呈中間位置向下凹陷的錐形形狀,所述上表面包括一反射面和位于所述反射面頂端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透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連接部的光,所述反射面反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反射面的光;
[0010]所述側表面將所述下表面連接至上表面,所述側表面將直接從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側表面的光及從所述上表面反射的光出射。
[0011]作為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部為弧面。
[0012]作為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弧面的弧半徑為5-50 μπι。
[0013]作為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部為曲面形狀。
[0014]作為本發明一個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部的最上方處于垂直所述中心軸的方向上的距離為5-50 μπι。
[001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該透鏡的背光模組,其包括:
[0016]LED 光源;
[0017]如上所述透鏡,所述LED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
[0018]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
[0019]LED 光源;
[0020]如上所述透鏡,所述LED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
[002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22]改善透鏡中心軸上方區域偏暗的現象。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24]圖1是現有技術中透鏡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是本發明透鏡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圖2中上表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8]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發明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
[0029]請參閱圖2和圖3。圖2是本發明透鏡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上表面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透鏡100繞著中心軸107旋轉對稱,其包括下表面101、上表面和側表面103。
[0030]所述下表面101具有入射表面105,發出的光108經過所述入射表面105進入所述透鏡。
[0031]所述上表面的橫截面呈中間位置向下凹陷的錐形形狀,所述上表面包括一反射面102和位于所述反射面102頂端的連接部104,所述連接部104透射經過入射表面105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連接部104的部分光108,所述反射面102反射經過入射表面105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反射面102的光。本發明的反射面102可以為弧形面。
[0032]所述側表面103將所述下表面101連接至上表面,所述側表面103將直接從所述入射表面105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側表面103的光及從所述上表面反射的光出射。
[0033]在該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104為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半徑為5-50 μ m。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半徑為5 μ m。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半徑為50 μ m。
[0034]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104可以是任意的曲面形狀。
[0035]本發明透鏡的所述連接部104的最上方處于垂直所述中心軸的方向上的距離為5-50 μ m
[0036]本發明在不改變原來光線主要前進方向的狀況下,保證了在透鏡的中間位置有一定比例的光線出射,從而改善透鏡的中心軸上方區域偏暗的現象。
[0037]所述下表面101還開設有用于容納LED燈源的凹槽106。
[0038]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包括LED光源(未圖示)及上述透鏡,所述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
[0039]在再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LED光源及上述透鏡,所述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
[0040]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0041]改善透鏡中心軸上方區域偏暗的現象。
[0042]上述說明已經充分揭露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動均不脫離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相應地,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范圍也并不僅僅局限于前述【具體實施方式】。
【主權項】
1.一種透鏡,其具有一中心軸,所述透鏡繞著所述中心軸旋轉對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表面、上表面和側表面, 所述下表面具有入射表面,LED發出的光經過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 所述上表面的橫截面呈中間位置向下凹陷的錐形形狀,所述上表面包括一反射面和位于所述反射面頂端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透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連接部的光,所述反射面反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反射面的光; 所述側表面將所述下表面連接至上表面,所述側表面將直接從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側表面的光及從所述上表面反射的光出射。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為弧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的弧半徑為5-50μ m。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為曲面形狀。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最上方處于垂直所述中心軸的方向上的距離為5-50 μ m。6.一種具有該透鏡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LED光源; 如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透鏡,所述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7.—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LED光源; 如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透鏡,所述透鏡放置于所述LED光源上方。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其具有一中心軸,所述透鏡繞著所述中心軸旋轉對稱,其包括下表面、上表面和側表面,下表面具有入射表面,LED發出的光經過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上表面的橫截面呈中間位置向下凹陷的錐形形狀,上表面包括一反射面和位于所述反射面頂端的連接部,連接部透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連接部的光,反射面反射經過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反射面的光;側表面將所述下表面連接至上表面,側表面將直接從所述入射表面進入所述透鏡然后直接入射到所述側表面的光及從所述上表面反射的光出射。本發明能夠改善透鏡中心軸上方區域偏暗的現象,同時可調節微弧大小以調節中心點的亮暗。
【IPC分類】F21Y115/10, F21V5/04
【公開號】CN105371234
【申請號】CN201510847144
【發明人】李秀富, 袁永剛
【申請人】蘇州東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