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陰極射線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陰極射線管(CRT),更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制造熒光層的簡化方法以及一種具有增強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的CRT,該CRT采用由該方法制造的熒光層。
隨著社會高度工業化,對于作為能夠提供高亮度和高清晰度的顯示器的CRT的需要增大了。為了滿足這種需要,已經對提高電子束的照明強度和降低外部光的反射性進行了研究。
根據常規的彩色CRT,吸收外部光的黑底按照預定的間隔布置在彩色CRT的面板的內表面上,熒光層被設置在黑底之間,通過與電子束碰撞,熒光層發射各種顏色的光。
作為避免熒光層的反射性影響降低外部光的反射性和提高對比度和亮度的方法,在美國專利USP5476737和5179318中公開了在熒光粉的表面上涂敷顏料的方法或者在面板和熒光層之間形成紅色、綠色和藍色濾光層的方法。
然而,這種在熒光粉的表面上附著微細顏料的方法不能明顯地改善對比度和亮度特性,即使CRT的制造工藝是簡單的。此外,在曝光過程中熒光粉的薄膜強度降低了。
同時,盡管提供了增強的對比度和亮度特性,但形成濾光層的方法是很復雜的并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用于制造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簡單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具有增強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的CRT,該CRT采用由上述的簡單方法制造的熒光層。
為實現第一個目的,提供了一種用于制造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順序在面板的內表面上淀積基底溶液和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溶液、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和隨后的曝光,以形成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一顏色的濾光層的結構上淀積包含第一顏色的熒光粉的混合物、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隨后的顯影,以形成第一顏色的熒光層;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一顏色的熒光層的結構上淀積涂敷顏料(Pigmented)的第二顏色的熒光粉、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隨后的顯影,以形成第二顏色的熒光層;以及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二顏色的熒光層的結構上淀積涂敷顏料的第三顏色的熒光粉、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顯影,以形成第三顏色的熒光層。
為實現第二個目的,提供了一種陰極射線管(CRT),它包括一個具有內表面的面板,陰極射線照射至此內表面上;和在面板的內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其中,一個第一顏色的濾光層形成在內表面與第一顏色的熒光層之間,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分別包含涂敷顏料的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
通過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做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和優點將變得更為清楚,附圖中
圖1是顯示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結構的剖視圖。
在根據本發明的制造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方法中,第一顏色的熒光層形成于在先已形成的第一顏色的濾光層上,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由涂敷顏料的熒光粉形成。第一濾光層優選藍色濾光層。
藍色濾光層被優選為第一顏色的濾光層的原因是影響對比度的主波長為藍色波長范圍。因此,同時采用藍色濾光層和不附著顏料的裸的(bare)熒光粉,將使得熒光粉發射的光的亮度的降低以及外部光反射的光量達到最小程度,由此提高了對比度。藍色濾光層最好具有95%或更高的透光系數。由于在濾光層上使用裸的熒光粉,在CRT制造過程中,在回收(recovery)熒光粉時熒光粉的附聚作用顯著減弱,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熒光粉的回收效率。
涂敷顏料的熒光粉最好用于形成綠色和紅色的熒光層,它們將抑制反射光并為消(無)色色調提供良好的平衡表觀(appearance)。
涂敷顏料的熒光粉優選具有0.1-0.5μm的顆粒尺寸,并且更優選約為1μm。另外,涂敷顏料的熒光粉包括微細涂敷紅色顏料的紅色熒光粉或細的涂敷綠色顏料的綠色熒光粉。這里,紅色和綠色顏料不局限于一種特定的顏料。不過,優選Fe2O3的無機顏料作為紅色顏料,優選Co的無機顏料作為綠色顏料。
下面將參照圖1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制造熒光層的方法。
一種用于形成一個底層的基底(base)溶液和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溶液混合,混合物被淀積在CRT的面板11的內表面上。隨后,所得到的結構被干燥,并且其預定的區域被曝光,以選擇性地在要形成第一顏色的熒光層的位置處形成第一顏色的濾光層14a。
基底溶液包括0.1-5wt(重量)%的粘合劑、0.1-2.5wt%的光敏劑、0.1-1.0wt%的表面活性劑以及作為余量的溶劑,這些百分含量是根據基底溶液的總重量計量的。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溶液包括50-15wt%的顏料、0.1-5wt%的粘合劑、0.1-4.5wt%的光敏劑、0.1-1.0wt%的表面活性劑以及作為余量的溶劑,這些百分含量是根據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溶液(的總重量)計量的。這里,聚乙烯醇用作粘合劑,重鉻酸鹽用作光敏劑,純水用作溶劑。
隨后,第一顏色的熒光粉被淀積在所得到的帶有第一顏色的濾光層14a的結構上,并且此后被干燥。另外,干燥后的結構被曝光和顯影,從而形成第一顏色的熒光層13a。在圖1中,參考數字12表示黑底。
然后,帶有第二顏色的顏料的第二顏色的熒光粉被淀積在第一顏色的熒光層13a上,并且此后被干燥。另外,所得到的結構被曝光和隨后顯影,從而形成第二顏色的熒光層13b。
帶有第三顏色的顏料的第三顏色的熒光粉被淀積在所得到的帶有第二顏色的熒光層13b的結構上,并且被干燥。隨后,干燥的結構被曝光和顯影,從而形成第三顏色的熒光層13c。
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最好是藍色(B)濾光層,它能夠比綠色和紅色濾光層更有效地防止反射性和亮度的降低。帶有第二顏色的顏料的第二顏色的熒光粉和帶有第三顏色的顏料的第三顏色的熒光粉最好具有綠色和紅色,它們能夠良好地抑制反射光和校正表觀。
例1用作藍色顏料的鈷(Co)藍、Pluronic L-92(BASF公司)、重鉻酸鈉和用作粘合劑的聚乙烯醇被混合,以制備藍色濾光層溶液。
藍色濾光層溶液被淀積在CRT的面板的內表面上并且隨后被干燥。此后,所形成的結構的預定區域被曝光,從而形成藍色濾光層。
隨后,用作藍色熒光粉的ZnS∶Ag,Al被淀積在所形成的結構上,并經干燥、曝光和隨后的顯影而形成藍色熒光層。
此后,用作涂敷深紅顏料著色的紅色熒光粉的Y2O2S∶Eu(其中附著的紅色顏料為Fe2O3的無機顏料(Dainichi seika,顆粒尺寸0.25μm))被淀積在藍色熒光層上,并經干燥、曝光和顯影而形成紅色熒光層。
然后,用作深綠顏料著色的綠色熒光粉的ZnS∶Cu,Al(其中附著的綠色顏料為Green(綠)3320(Dainichi seika,顆粒尺寸0.2μm))被淀積在藍色熒光層上,并經干燥、曝光和顯影而形成綠色熒光層,比較例1用作帶有細的紅色顏料的紅色熒光粉的Y2O2S∶Eu、用作帶有細的綠色顏料的綠色熒光粉的ZnS∶Cu,Al以及用作藍色熒光粉的ZnS∶Ag,Al被各自與水、聚乙烯醇、重鉻酸鈉和PES混合,隨后被攪拌約5小時,以制備紅色、綠色和藍色熒光粉淤漿。
綠色熒光粉淤漿被淀積在CRT的面板上,并且被曝光和顯影,從而形成綠色熒光層圖形。
分別采用藍色和紅色熒光粉淤漿替代綠色熒光粉淤漿,重復以上工藝,從而形成藍色和紅色熒光層圖形。
比較例2通過一種普通的方法形成綠色、藍色和紅色熒光層,該方法中綠色、藍色和紅色濾光層全部形成。
即,綠色濾光層溶液被旋轉涂敷在CRT的面板上,經干燥、曝光和隨后的顯影而形成綠色濾光層。此后,包含綠色熒光粉的混合物被旋轉涂敷在所形成的結構上,并且經干燥、曝光和隨后的顯影而形成綠色的微濾光(micro filter)熒光層。然后,在綠色熒光層上形成一個保護樹脂層。
采用藍色濾光層溶液加藍色熒光粉以及紅色濾光層溶液加紅色熒光粉替代綠色濾光層溶液加綠色熒光粉,重復以上的工藝,從而依次形成藍色和綠色微濾光熒光層。
比較例3用作涂敷顏料的紅色熒光粉的Y2O2S∶Eu、用作涂敷顏料的綠色熒光粉的ZnS∶Cu,Al以及用作涂敷顏料的藍色熒光粉的ZnS∶Ag,Al各自帶有約1μm的細顏料,它們被用于按照一種普通方法形成紅色、綠色和藍色熒光層。
然后,對由例1和比較例1-3制造的各CRT的面板進行了測量,測量了亮度、彩色再現范圍和對比度特性以及其它制造特性。測量結果顯示在表1中。這里,彩色再現范圍是指采用色度計(MC-100,Minolta公司)測量的彩色坐標所形成的區域。
表1
注a表示當濾光層和熒光層同時被曝光時所需的工藝步驟數量,b表示當濾光層和熒光層分別被曝光時所需的工藝步驟數量。
正如從表1中可以理解的,與比較例1和3相比,具有例1的熒光層的CRT顯示出良好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以及寬的彩色再現范圍。
盡管在比較例2中制造的CRT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是最好的,并且其彩色再現范圍也是最寬的,但是比較例2需要大量的工藝步驟,因此其制造復雜,制造成本增加。
然而,在例1中,僅僅增加了為制備藍色濾光層而設的藍色濾光層溶液的淀積、干燥、曝光和顯影步驟,因此與比較例2相比,所需的工藝步驟數量顯著減少。另外,在比較例2中,為了防止各濾光層浸入不同顏色的熒光粉淤漿中形成了保護樹脂層,然而,這種保護層在本發明中不是必需的。
如上所述,在根據本發明的制造熒光層的方法中,形成保護樹脂層的工藝不是必需的,并且與形成紅色、綠色和藍色濾光層的情況相比減少了所需的工藝步驟數量,整個制造工藝得以簡化,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采用由這種方法制造的熒光層的CRT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增強了。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造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順序在面板的內表面上淀積基底溶液和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溶液、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和隨后進行曝光,以形成第一顏色的濾光層;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一顏色的濾光層的結構上淀積包含第一顏色的熒光粉的混合物、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隨后進行顯影,以形成第一顏色的熒光層;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一顏色的熒光層的結構上淀積涂敷顏料的第二顏色的熒光粉、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隨后進行顯影,以形成第二顏色的熒光層;以及按順序在所形成的帶有第二顏色的熒光層的結構上淀積涂敷顏料的第三顏色的熒光粉、對所形成的結構進行干燥、曝光和顯影,以形成第三顏色的熒光層。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顏色的濾光層為藍色濾光層,涂敷顏料的第二顏色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分別為紅色和綠色的熒光粉。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顏色的熒光粉為裸的熒光粉。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附著至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的顏料具有0.1-0.5μm的直徑。
5.一種陰極射線管(CRT),它包括一個具有內表面的面板,陰極射線照射至此內表面上;和在面板的內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其中,一個第一顏色的濾光層形成在內表面與第一顏色的熒光層之間,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分別包含涂敷顏料的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
6.根據權利要求5的陰極射線管,其中,濾光層為藍色濾光層,涂敷顏料的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分別為紅色和綠色的熒光粉。
7.根據權利要求5的陰極射線管,其中,附著至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的顏料具有0.1-0.5μm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5的陰極射線管,其中,第一顏色的熒光層包含裸的熒光粉。
全文摘要
制造陰極射線管(CRT)的熒光層的方法和采用這種熒光層的CRT。在具有面板(陰極射線照射此面板的內表面)以及在面板內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的CRT中,第一顏色的濾光層形成在內表面與第一顏色的熒光層之間,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層分別包含涂敷顏料的第二和第三顏色的熒光粉。因此,不必形成保護性樹脂層,所需工藝步驟數量少于形成紅色、綠色和藍色濾光層的情況,簡化了工藝,降低了成本。此外,采用這種熒光層的CRT的亮度和對比度特性增強了。
文檔編號H01J29/32GK1231494SQ9910562
公開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12日
發明者李準培, 樸昌元, 崔鴻奎 申請人:三星電管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