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陶瓷x射線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X射線管,尤其是一種陶瓷X射線管,是X射線探傷機的重要組成部件。
現有的陶瓷X射線管均為定向陶瓷X射線管,即其中的陽極靶相對管軸線成非垂直的一定角度傾斜放置,從陰極發出的電子流打到靶上后產生的射線束呈圓錐狀朝靶面的一方散射,這樣在檢測管道、鍋爐或壓力容器等的環形焊縫時,只能將焊縫分成多段分別檢測,因而檢測工作效率很低。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并提供一種陶瓷X射線管,它只需一次曝光便可檢查整條環形焊縫,使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陶瓷X射線管,至少包括陽極組件、管殼、置于管殼內的陰極組件,以及罩于陰極組件末端的保護罩,其特殊之處在于陽極組件中的陽極靶為與管軸線垂直的平面靶或者其中心線與管軸線重合的錐形靶。
而且,陽極組件包括陽極靶、靶座、套管及錐形管,陽極靶嵌于靶座上,靶座外套有套管,套管一端與錐形管固聯在一起,錐形管的內孔靠近陽極靶的一段可為錐形孔,錐形管的一部分伸入陶瓷管殼內并與管殼連接而使管封閉。
而且,陶瓷管殼的外圓表面呈起狀的波紋狀。
而且,陽極靶與靶座頂部間的距離為整個管長的1/10~3/10。
由于所提供的陶瓷X射線管的陽極靶采用了與管軸線垂直的平面靶或者其中心線與管軸線重合的錐形靶,當陰極上的電子在陽極正向高壓的作用下形成電子流打在陽極靶上時,便在陽極靶的圓周方向上都產生了呈圓錐狀的射線束,其輻射線束角平面靶一般為360°×(30°~50°)、錐形靶一般為360°×(30°~60°),因此在檢測管道、鍋爐或壓力容器等的環形焊縫時,只需一次曝光便可檢查整條焊縫,而且陽極組件由陽極靶、靶座、套管及錐形管組成,陽極靶與靶座頂部間的距離為整個管長的1/10~3/10,參照目前X射線管的管長可知該距離約為30mm~60mm,這樣便使陽極組件部分體積很小,在檢查焊縫,特別是鍋爐或壓力容器的封頭焊縫時能將焊縫完全置于射線束之中,保證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以下將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剖視圖。
由附圖可知,該X射線管基本結構為由陰極組件8與陽極組件2組成的高真空管,真空度可高達10-5~10-7mmHg柱,管殼6用金屬陶瓷制成,其外圓表面為起伏的波紋狀,陰極組件8套于管殼6之中,且其尾部罩有保護罩7,由于陰極組件8這部分與現有技術相同且為該專業普通技術人員熟知,所以在此不再贅述,陽極組件2包括陽極靶3、靶座11、套管1及錐形管4,陽極靶3嵌于靶座11上,靶座11外套有套管1,套管1的一端與錐形管4固聯在一起,錐形管4的內孔靠近陽極靶3的一段可為錐形孔10,錐形管4的一部分伸入陶瓷管殼6內并通過法蘭5與管殼6連接而使管封閉,陽極靶3與靶座頂部13間的距離最好為整個管長的1/10~3/10,本實施例中可取40mm,陽極靶3可為與管軸線9垂直的平面靶或者其中心線與管軸線9重合的錐形靶,當在陽極部分加上正向高壓時,從陰極發出的電子流通過錐形管4的內孔打在陽極靶3上,在靶的圓周方向上都產生了呈圓錐狀的射線束,其輻射線束角平面靶一般為360°×(30°~50°),錐形靶一般為360°×(30°~60°),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X射線機的陽極組件2體積小,因而在使用中可將其放入鍋爐或壓力容器的封頭內,使封頭焊縫完全被射線束籠罩,以保證檢測結果正確可靠。
本實施例提供的陶瓷X射線管可通過法蘭5和螺紋12安裝到X射線發生器中。
權利要求1.一種X射線管,尤其是一種陶瓷X射線管,至少包括陽極組件[2]、管殼[6]、置于管殼[6]內的陰極組件[8],以及罩于陰極組件[8]末端的保護罩[7],其特征在于陽極組件[2]中的陽極靶[3]為與管軸線[9]垂直的平面靶或者其中心線與管軸線[9]重合的錐形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X射線管,其特征在于陽極組件[2]包括陽極靶[3]、靶座[11]、套管[1]及錐形管[4],陽極靶[3]嵌于靶座[11]上,靶座[11]外套有套管[1],套管[1]的一端與錐形管[4]固聯在一起,錐形管[4]的內孔靠近陽極靶[3]的一段可為錐形孔[10],錐形管[4]的一部分伸入陶瓷管殼[6]內并與管殼[6]連接而使管封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線管,其特征在于陶瓷管殼[6]的外圓表面呈起伏的波紋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X射線管,其特征在于陽極靶[3]與靶座頂部[13]間的距離為整個管長的1/10~3/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陶瓷X射線管,它包括陽極組件、管殼、置于管殼內的陰極組件,以及罩于陰極組件末端的保護罩,其特殊之處是陽極組件中的陽極靶為與管軸線垂直的平面靶或者其中心線與管軸線重合的錐形靶,該X射線管可在靶的圓周方向上都產生呈圓錐狀的射線束,只需一次曝光使可檢查整條環形焊縫。
文檔編號H01J35/08GK2259685SQ9521806
公開日1997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27日
發明者應楚洲 申請人:應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