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發光二極管燈具,包含一燈罩與一燈件。燈罩具有一容置空間。燈件固定于容置空間內,包含一散熱座、一鰭片組、一光源組件與一前蓋。散熱座的一端開設有一凹槽。鰭片組位于散熱座背對凹槽的一端。光源組件位于凹槽底部。前蓋覆蓋凹槽,并與燈罩之間形成一環形入風口,環形入風口接通容置空間。發光二極管燈具通過增加空氣的對流通道,用以加速提升發光二極管燈具的熱交換效率。
【專利說明】發光二極管燈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燈具,特別是有關于一種發光二極管燈具。
【背景技術】
[0002]在日常生活中,照明設備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現有的照明設備多半都以燈泡作為主要發光源。這些燈泡,例如白熾燈泡或鹵素燈泡,在工作時較耗電耗能。
[0003]故,在講求節能減碳的今日,發光二極管所制成的模塊比起傳統的白熾燈泡或鹵素燈泡通常提供較佳壽命及能源效率,故,發光源已漸漸被發光二極管所制成的模塊所替換。然而,現有高功率的發光二極管模塊仍產生可觀的熱能,故在長時間進行照明下,所產生的熱能將不斷的累積,最后導致發光二極管模塊產生劣化與光衰減的問題。
[0004]—般而言,以發光二極管燈具為例,發光二極管模塊收納于燈罩內,以受到燈罩的保護。然而,盡管發光二極管燈具設有散熱設計,發光二極管模塊熱能無法有效地自燈罩排出,因此,其散熱效果有限,使其熱能不斷地累積于發光二極管模塊上,因而隨之產生了芯片劣化等問題。
[0005]有鑒于此,如何研發出一種解決方案,可解決上述問題與限制,便是此業界人士所欲達成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燈具,以解決以上先前技術所提到的不便與缺點。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光二極管燈具,通過增加空氣的對流通道,用以加速提升發光二極管燈具的熱交換效率。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此種發光二極管燈具包含一燈罩與一燈件。燈罩具有一容置空間。燈件固定于容置空間內,包含一散熱座、一鰭片組、一光源組件與一前蓋。散熱座的一端開設有一凹槽。鰭片組位于散熱座背對凹槽的一端。光源組件位于凹槽底部。前蓋覆蓋凹槽,并與燈罩的端面之間形成一環形入風口,環形入風口接通容置空間。
[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前蓋包含一蓋體與一環狀凸緣。蓋體連接散熱座的那一端,且覆蓋凹槽。環狀凸緣位于容置空間外,突出地環繞蓋體的一周緣。環形入風口形成于環狀凸緣與燈罩的端面之間,且環繞蓋體。
[0010]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前蓋包含一導風弧面。導風弧面位于環形入風口內,連接蓋體與環狀凸緣,用以引導外部空氣進入容置空間。
[0011]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蓋體具有一第一螺紋部。散熱座具有一第二螺紋部。通過第一螺紋部與第二螺紋部的相互螺合,蓋體可分離地連接散熱座。
[0012]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光源組件包含一發光元件、一反光杯元件與一固定件。反光杯元件可拆卸地被限位于凹槽內,用以反射發光元件的光線。固定件位于發光元件與反光杯元件之間,用以固定發光元件于凹槽底部上。
[0013]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反光杯兀件包含一反光內壁。反光內壁用以控制發光元件的出光角度。
[0014]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發光二極管燈具還包含一頂部物體與一旋轉臂。旋轉臂的一端連接頂部物體,另一端樞接散熱座的外表面。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燈罩具有一條狀間隙,且旋轉臂自散熱座伸出條狀間隙。
[0016]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頂部物體為一軌道盒。軌道盒電性連接發光元件,用以可滑動地組裝在一導電軌道上。
[0017]在本實用新型一或多個實施方式中,發光二極管燈具還包含一固定外框與多個彈片。固定外框包含一收納槽與至少一延伸臂。燈罩位于收納槽內,且頂部物體為一頂蓋,頂蓋可升降地套設于延伸臂上,使得燈件能通過延伸臂線性伸出收納槽以及縮入收納槽內。彈片分別設于固定外框相對收納槽的外緣,用以將固定外框支撐于一承載板上。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環形入風口設計于前蓋與燈罩之間,使得側向氣流可自環形入風口注入容置空間內,改善了空氣的對流狀態,進而提升原有散熱設計的熱交換效能。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環形入風口不但可以縮小燈具尺寸,還可以修飾燈具外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側視圖;
[0020]圖2繪示圖1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縱向剖視圖;
[0021]圖3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外觀示意圖;
[0022]圖4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分解圖;
[0023]圖5A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線性伸出固定外框的操作示意圖;
[0024]圖5B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于固定外框外旋轉的操作示意圖;
[0025]圖6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外觀示意圖;
[0026]圖7繪示圖6的發光二極管燈具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將以附圖揭露本實用新型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就是說,在本實用新型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附圖起見,一些已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附圖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
[0028]圖1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0的側視圖。圖2繪示圖1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0的縱向剖視圖。如圖1與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此種發光二極管燈具100包含一燈罩200與一燈件300。燈罩200內含一容置空間210。燈件300位于容置空間210內,且燈件300鎖固于燈罩200的內側面上。燈件300包含一散熱座310、一鰭片組320、一光源組件330與一前蓋350。散熱座310的一端開設有一凹槽
311。光源組件330位于凹槽311底部。鰭片組320包含多個散熱鰭片321,這些散熱鰭片321間隔地立設于散熱座310背對凹槽311的一端,用以幫助將光源組件330經由散熱座310所傳來的熱能散去。前蓋350覆蓋凹槽311,并與燈罩200的一端端面之間形成一環形入風口 400,環形入風口 400接通容置空間210。
[0029]如此,如圖2所示,當橫向氣流W(即外部空氣)沿一平行天花板的方向D運動,且經由環形入風口 400進入容置空間210之后,此橫向氣流W更可加速將鰭片組320上的熱能帶離,改善了空氣的對流狀態,進而提升鰭片組320的熱交換效能。
[0030]本實施方式中,容置空間210貫通燈罩200的二相對端,使得燈罩200的二相對端分別具有一第一開口 220與一第二開口 230。前蓋350部分地自容置空間210內伸出第一開口 220,且散熱鰭片321部分地自容置空間210內伸出第二開口 230。更具體地,前蓋350包含一蓋體351與一環狀凸緣353。蓋體351的一端連接散熱座310的那端,且覆蓋凹槽311,另一端自容置空間210內伸出第一開口 220。環狀凸緣353位于容置空間210外,突出地環繞蓋體351的周緣。如此,環形入風口 400形成于環狀凸緣353與燈罩200的一端端面之間,且環繞該蓋體351。
[0031 ] 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了使橫向氣流W改向,以致橫向氣流W可順利從環形入風口400轉入容置空間210內,進而有效提升所注入橫向氣流W的利用率,前蓋350包含一導風弧面354。導風弧面354位于環形入風口 400內,連接蓋體351與環狀凸緣353,用以引導橫向氣流W(即外部空氣)進入容置空間210。
[0032]以上各實施方式中,散熱座、燈罩或/與前蓋不限其外型、制法與材料,例如,散熱座、燈罩或/與前蓋可利用鋁擠型的方式將其一體成型,而所選用的金屬材料以高散熱性能為佳。然而,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也可視實際需求或限制,彈性變化散熱座、燈罩或/與前蓋的外型、制法與材料。
[0033]圖3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1的外觀示意圖。圖4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1的分解圖。如圖2與圖4所示,光源組件330包含一發光兀件331、一固定件332、一反光杯兀件333與一透光片體340。發光兀件331位于凹槽311的底部。固定件332位于發光元件331與反光杯元件333之間,固定于凹槽311的底部,并且將發光元件331固定于凹槽311的底部。故,反光杯元件333可充分地反射發光元件331的光線至發光二極管燈具101外部。發光元件331,例如為發光二極管(LED)元件集成封裝件(Chip On Board)。反光杯元件333可拆卸地被限位于凹槽311內,例如,被限位于固定件332與透光玻璃之間。反光杯元件333,例如為金屬杯或透鏡。透光片體340,例如透光玻璃或透光塑膠,直接覆蓋反光杯元件333,且被直接夾合于反光杯元件333與前蓋350之間,以隔絕外物(如灰塵或水汽)落入反光杯元件333內。
[0034]更具體地,反光杯元件333包含一中空空間3331。中空空間3331位于反光杯元件333內,縱向地貫通反光杯元件333的二相對端,使反光杯元件333的二相對端分別形成一出光口 3330與一入光口 333L。出光口 3330的口徑大于入光口 333L的口徑,且出光口3330與入光口 333L相互共軸。所謂共軸是指二者具有共同的虛擬軸心線。入光口 333L介于發光元件331與出光口 3330之間,以供發光元件331依序朝入光口 333L與出光口 3330出光。
[0035]此外,反光杯元件333還包含一反光內壁333R。反光內壁333R完全地圍繞出中空空間3331。反光內壁333R用以控制發光元件331的出光角度,例如可維持出光角度為15度、25度、45度或60度等等。如此,由于反光杯元件333可方便且快速地自發光二極管燈具101被拆卸下來,使用者可依需求任意更換不同出光角度的反光杯元件333,以便使軌道燈能提供不同種類的發光角度,進而滿足使用者不同照明目的的需求。
[0036]在本實施方式中,蓋體351具有一第一螺紋部352。散熱座310具有一第二螺紋部
312。通過第一螺紋部352與第二螺紋部312的相互配合(如螺合),蓋體351可分離地連接散熱座310,并固定玻璃與反光杯元件333,以簡單的旋轉拆卸,可輕易更換不同發光角度的反射杯。
[0037]又,如圖4所示,發光二極管燈具101還包含一頂部物體(如頂蓋500)與一旋轉臂600。旋轉臂600連接頂蓋500與散熱座310,使得頂蓋500得以通過旋轉臂600與散熱座310連動。
[0038]圖5A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1線性伸出固定外框700的操作示意圖。如圖4與圖5A所不,發光二極管燈具101還包含一固定外框700、二個延伸臂720與一限位肋721。延伸臂720對稱地連接于固定外框700的一面,以供頂蓋500可升降地銜接于延伸臂720上。更具體地,這些延伸臂720同方向的一端連接于固定外框700的一面,限位肋721連接這些延伸臂720同方向的另一端。故,限位肋721不僅可限制燈件300脫離延伸臂720,還可加強這些延伸臂720的結構強度。
[0039]此外,固定外框700圍繞出一收納槽710。燈件300位于收納槽710內,通過條狀鑄件520于延伸臂720上滑動,使得燈件300能伸出收納槽710 (圖5A)之外,或者,縮入收納槽710之內(圖3)。故,使用者可任意選擇將燈件300伸出收納槽710之外,以將發光二極管燈具101成為一嵌燈結構或投射燈結構。
[0040]更具體地,頂蓋500包含一遮蔽體510與一條狀鑄件520。條狀鑄件520的二相對端可升降地分別銜接于此二延伸臂720上,并受到限位肋721與延伸臂720的凸緣722的限位,使得頂蓋500僅能沿延伸臂720于限位肋721與凸緣722之間移動。遮蔽體510的一面連接條狀鑄件520,旋轉臂600的一端連接遮蔽體510的另一面。故,當燈件300通過條狀鑄件520于延伸臂720上滑動而伸出收納槽710 (圖5A)之外時,遮蔽體510便可遮蔽收納槽710,以維護原有的美觀。
[0041]需強調地,當燈件300的尺寸有變化時,固定外框700的尺寸、條狀鑄件520以及限位肋721的尺寸可依據此二延伸臂720的間距大小作對應的更換。故,由于條狀鑄件520的尺寸可依據此二延伸臂720的間距大小作對應的更換,以達成模塊化的設計,進而降低模具設計成本。
[0042]再者,發光二極管燈具101還包含二彈片800。彈片800分別設于固定外框700相對收納槽710的外緣,用以將固定外框700支撐于一承載板(如天花板,圖中未示)上。
[0043]如圖4所不,由于旋轉臂600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樞設部610,散熱座310的外表面具有一第二樞設部313,第一樞設部610與第二樞設部313相互樞接。如此,通過第一樞設部610與第二樞設部313的相互配合,燈件300可相對旋轉臂600轉動。
[0044]圖5B繪示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1于固定外框700外旋轉的操作示意圖。如此,如圖5B所示,當燈件300朝下伸出收納槽710之后,通過第一樞設部610與第二樞設部313的相互配合,使用者也可任意選擇將燈件300于收納槽710外,相對旋轉臂600轉動,以將發光二極管燈具101成為一投射燈結構,以便朝向特定的區域投射光線,提供多角度光線投射的調整與控制。
[0045]此外,由于燈罩200開設有一條狀間隙240,故,當燈件300相對旋轉臂600轉動時,旋轉臂600透過伸入條狀間隙240而幫助燈件300完成轉動。
[0046]圖6繪示依照本實用新型又一實施方式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2的外觀示意圖。圖7繪示圖6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2的分解圖。如圖6與圖7所示,此實施方式與圖3的發光二極管燈具101大致相同,其差異為,發光二極管燈具102為一軌道燈,且所述的頂部物體為一軌道盒900。軌道盒900的一側可滑動地組裝在一導電軌道R上,另側連接旋轉臂600,且電性連接發光元件331。由于導電軌道R可安裝于一般的墻面或是天花板上,且導電軌道R可呈直線或彎曲圖案,故,通過軌道盒900沿導電軌道R的軌跡行進,燈件300可被移至特定區域并對這個特定區域提供照明光源。
[0047]旋轉臂600背對軌道盒900的一端樞接至燈件300的散熱座310,使得燈件300可相對旋轉臂600轉動。此外,由于燈罩200開設有一條狀間隙240,故,當燈件300相對旋轉臂600轉動時,旋轉臂600透過伸入條狀間隙240而幫助燈件300完成轉動。
[004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通過將環形入風口設計于前蓋與燈罩之間,使得側向氣流可自環形入風口注入容置空間內,改善了空氣的對流狀態,進而提升鰭片組的熱交換效能。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環形入風口不但可以縮小燈具尺寸,還可以修飾燈具外觀。
[0049]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任何熟悉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燈罩,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 一燈件,固定于該容置空間內,該燈件包含:一散熱座,該散熱座的一端開設有一凹槽;一鰭片組,位于該散熱座背對該凹槽的一端;一光源組件,位于該凹槽底部;以及一前蓋,覆蓋該凹槽,并與該燈罩的一端面之間形成一環形入風口,該環形入風口接通該容置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前蓋包含: 一蓋體,連接該散熱座的該端,且覆蓋該凹槽;以及 一環狀凸緣,位于該容置空間外,突出地環繞該蓋體的一周緣,其中該環形入風口形成于該環狀凸緣與該燈罩的該端面之間,且環繞該蓋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前蓋包含: 一導風弧面,位于該環形入風口內,連接該蓋體與該環狀凸緣,用以引導外部空氣進入該容置空間。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蓋體具有一第一螺紋部,該散熱座具有一第二螺紋部,通過該第一螺紋部與該第二螺紋部的相互螺合,該蓋體可分離地連接該散熱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光源組件包含: 一發光兀件; 一反光杯元件,可拆卸地被限位于該凹槽內,用以反射該發光元件的光線;以及 一固定件,位于該發光元件與該反光杯元件之間,用以將該發光元件固定于該凹槽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反光杯兀件包含一反光內壁,該反光內壁用以控制該發光元件的出光角度。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頂部物體;以及 一旋轉臂,其一端連接該頂部物體,另一端樞接該散熱座的一外表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燈罩具有一條狀間隙,其中該旋轉臂自該散熱座伸出該條狀間隙。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該頂部物體為一軌道盒,該軌道盒電性連接該發光元件,用以可滑動地組裝在一導電軌道上。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燈具,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一固定外框,包含一收納槽與至少一延伸臂,其中該燈罩位于該收納槽內,且該頂部物體為一頂蓋,該頂蓋可升降地套設于該至少一延伸臂上,使得該燈件能通過該延伸臂線性伸出該收納槽以及縮入該收納槽內;以及 多個彈片,分別設于該固定外框相對該收納槽的外緣,用以將該固定外框支撐于一承載板上。
【文檔編號】F21V29/00GK204026277SQ201420496305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王培松, 黃軍強, 蘇怡嘉 申請人:雷笛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