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作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照明工具,尤其指一種工作燈。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黑暗的環境下,為了看清物體,就需要使用工作燈進行照明;而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設備檢查或維修時,工作燈用手拿著就會對工作產生影響。為了避免此影響,就會產生如何將工作燈固定的問題。現有的工作燈一般只能使用螺釘固定,固定方式單一,在無法用螺釘固定的地方使用就會十分不便。而且,螺釘固定較麻煩,也造成工作燈的移動不夠靈活、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固定和移動方便的工作燈。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工作燈,包括有殼體、燈管組件以及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燈罩,燈罩與殼體固定配合,殼體上設置有用于打開和關閉電燈的開關,其中,殼體上安裝有用于固定整個燈體的磁性體,磁性體與殼體拆卸配合。上述的殼體上設置有用于固定磁性體的卡勾,磁性體的背面設置有鐵片,鐵片與卡勾卡扣配合。上述的磁性體為磁條。
上述的殼體上設置有用于螺釘固定的通孔柱。上述的殼體的上表面設置有掛鉤,掛鉤與殼體拆卸配合。上述的殼體包括有上殼和下殼,上殼由上殼前蓋和上殼后蓋構成,上殼前蓋和上殼后蓋拼接與下殼對合形成殼體,上殼后蓋與下殼脫卸式配合。上述的上殼后蓋上設置有與上殼后蓋插接配合的滑蓋,滑蓋上開設有供電源線穿過的凹槽。上述的上殼后蓋上設置有插座孔,插座孔內設置有插座固定支架,插座固定支架上安裝有與插座固定支架相適配的插座。上述的上殼后蓋內設置有感應器,感應器包括感應頭和感應器線路板,二者形成電回路。上述的上殼后蓋上設置有菲涅爾透鏡。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工作燈的殼體上安裝有用于固定整個燈體的磁性體,磁性體與殼體拆卸配合。本工作燈可以利用其殼體上固定的磁性體的磁性,將工作燈吸附于任意鐵質物體的表面,固定方便、移動靈活;此外,殼體上還設置有用于螺釘固定的通孔柱和可拆卸的掛鉤,使本工作燈也可以用螺釘固定,或用掛鉤推入與掛鉤相適配的導軌完成固定安裝;安裝方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給使用者帶來極大的方便;另外,本工作燈的上殼后蓋與下殼脫卸式配合,通過更換安裝有不同類型插座的上殼后蓋,達到更換插座的目的,從而使本工作燈能在不同國家使用;而感應器的設置,使工作燈在感應到有人時才亮起,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分解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分解圖;圖3是安裝有英式插座的上殼后蓋的結構分解圖;圖4是安裝有德式插座的上殼后蓋的結構分解圖;圖5是安裝有法式插座的上殼后蓋的結構分解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的附圖標 記為:殼體1、下殼11、上殼前蓋12、上殼后蓋13、開關槽13a、插座孔13b、開關14、滑蓋15、凹槽15a、插座固定支架16、插座17、感應器線路板18、感應頭181、菲涅爾透鏡19、燈管組件2、燈管座21、燈管22、燈管座管套23、電路板24、燈罩3、通孔柱
4、掛鉤5、磁條61、鐵片62、卡勾7、接線端子81、壓線條82、蓋板83。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工作燈,包括有殼體1、燈管組件2以及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燈罩3,燈管組件2包括有燈管座21、燈管22以及燈管座管套23,燈管座21置于殼體I內,燈管座21的頭部從殼體I中伸出,燈管22的尾部與燈管座21連接配合并于殼體I內的電路板24形成電回路,而燈管22的頭部與燈管座管套23連接配合;燈罩3與殼體I固定配合而將燈管22以及燈管座管套23罩于其中,殼體I上設置有用于打開和關閉電燈的開關14,開關14嵌置于殼體I上的開關槽13a內,殼體I上安裝有用于固定燈體的磁性體,殼體I上設置有用于固定磁性體的卡勾7,磁性體的背面設置有鐵片62,鐵片62與卡勾7卡扣配合,磁性體通過鐵片62與卡勾7的卡扣配合而與殼體I可拆卸地配合在一起,這里的磁性體為磁條61 ;殼體I上還設置有用于螺釘固定的通孔柱4,殼體I的上表面設置有掛鉤5,掛鉤5有2個,2個掛鉤5并列、間隔設置,掛鉤5與殼體I拆卸配合。實施例中,殼體I包括有上殼和下殼11,上殼由上殼前蓋12和上殼后蓋13構成,上殼前蓋12和上殼后蓋13拼接與下殼11對合形成殼體,上殼后蓋13與下殼11脫卸式配合;為了電源線接入的方便,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與上殼后蓋13插接配合的滑蓋15,滑蓋15上開設有供電源線穿過的凹槽15a,接電源線時,無需將上殼后蓋13整個拆下,只需將滑蓋15打開,將電源線接于接線端子81,為了電源線的整齊,用壓線條82將電源線排齊固定,此外,為了安全和美觀,在接線端子81和壓線條82外設置有蓋板83,電源線連接完后,蓋上蓋板,最后把滑蓋15合上即可。本工作燈具有多種安裝方式,可以利用磁條61的磁性,將工作燈吸附于使用現場的任意鐵質物體上,使用磁條61安裝,無需任何工作,拆裝方便,移動靈活;也可以通過通孔柱4用螺釘固定,而在不能使用螺釘固定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掛鉤5,將掛鉤5置于與其相適配的導軌上即可完成工作燈的安裝,在使用掛鉤5安裝時,需要將磁條61連同鐵片62一起從卡勾7上拆下,然后將掛鉤5安裝到工作燈上,在通過掛鉤5將工作燈安裝于與其相適配的導軌上;本工作燈可以通過磁條61、螺釘或掛鉤5安裝固定,安裝方式多樣,使用方便,可以滿足不同使用環境的使用要求。實施例二: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工作燈與上述的工作燈結構相似,為了電源接入的方便,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插座孔13b,插座孔13b內設置有插座固定支架16,插座固定支架16上安裝有與插座固定支架16相適配的插座17。又為了滿足不同國家的使用需求,本工作燈的插座17可以拆下更換,在更換插座17的同時需要更換與插座17相配套的上殼后蓋13 ;圖2中的插座17為美式插座,圖3中的插座17為英式插座,圖4中插座17為德式插座,圖5中插座17為法式插座,對應地,上殼后蓋13上開關槽13a的形狀與插座17的外形相適配;美式插座、英式插座、德式插座和法式插座之間的相互更換時,將上殼后蓋13拆下更換,將插座17固定于插座固定支架16上,然后將插座17的頭部從與其相適配的上殼后蓋13的開關槽13a上伸出,再將該上殼后蓋13裝到下殼12上即可;通過插座17的更換及上殼后蓋13的更換使工作燈能夠滿足不同國家的插頭使用要求,使生產加工變得方便,節約了生產成本。實施例三: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工作燈與上述的工作燈結構相似,為了節約能源,上殼后蓋13內設置有感應器,感應器包括感應頭181和感應器線路板18,二者形成電回路;為了增強感應器的聚焦能力,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菲涅爾透鏡19。本工作燈接入電源后,將開關14打開,當使用者接近感應器時,感應器感應到后便會發出信號使燈亮起,而當感應器感應到附近沒有人后,燈會自動熄滅,從而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如果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加上實施例2和實施例3的特點,也就是可隨意更換電源插座、設置感應器,那么·,這樣的工作燈將是集所有提到的優點:固定和移動方便、能適應在不同國家使用、節能、小巧玲瓏的工作燈。
權利要求1.一種工作燈,包括有殼體⑴、燈管組件⑵以及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燈罩(3),所述的燈罩(3)與殼體(I)固定配合,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用于打開和關閉電燈的開關(14),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上安裝有用于固定整個燈體的磁性體,所述的磁性體與殼體(I)拆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用于固定磁性體的卡勾(7),所述的磁性體的背面設置有鐵片(62),所述的鐵片¢2)與卡勾(7)卡扣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磁性體為磁條(6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有用于螺釘固定的通孔柱(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的上表面設置有掛鉤(5),所述的掛鉤(5)與殼體⑴拆卸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I)包括有上殼和下殼(11),所述的上殼由上殼前蓋(12)和上殼后蓋(13)構成,所述的上殼前蓋(12)和上殼后蓋(13)拼接與下殼(11)對合形成殼體,所述的上殼后蓋(13)與下殼(11)脫卸式配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與上殼后蓋(13)插接配合的滑蓋(15),所述的滑蓋(15)上開設有供電源線穿過的凹槽(15a)。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插座孔(13b),所述的插座孔(13b)內設置有插座固定支架(16),所述的插座固定支架(16)上安裝有與插座固定支架(16)相適配的插座(17)。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殼后蓋(13)內設置有感應器,所述的感應器包括感應頭(1`81)和感應器線路板(18),二者形成電回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工作燈,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殼后蓋(13)上設置有菲涅爾透鏡(1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作燈,包括有殼體、燈管組件以及用透明材料制成的燈罩,所述的燈罩與殼體固定配合,所述的殼體上設置有用于打開和關閉電燈的開關,其中,所述的殼體上安裝有用于固定整個燈體的磁性體,所述的磁性體與殼體拆卸配合。本工作燈可以利用其殼體上固定的磁性體的磁性,將工作燈吸附于任意鐵質物體的表面,拆裝方便、移動靈活;此外,殼體上還設置有用于螺釘固定的通孔柱和可拆卸的掛鉤,使本工作燈也可以用螺釘固定,或用掛鉤和與掛鉤相適配的導軌完成固定安裝;安裝方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環境下的使用要求,給使用者帶來極大的方便。
文檔編號F21V17/10GK203147671SQ201320100588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紀啟源 申請人:紀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