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外側的部分底部供結合中間導熱體(102),結合后為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內部設置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散熱體(100)的內圍,中間導熱體(102)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并形成熱源,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及散熱體表面(101),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克服排熱面積較受限的缺點。
【專利說明】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散熱體100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內部的表面設置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其底部結合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中間導熱體102,中間導熱體102與散熱體100結合后為呈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直接經散熱體100的殼體,或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以及散熱體表面101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應用于電照明裝置的電能發光體200的散熱裝置,例如發光二極管LED照明裝置的散熱體,通常將LED所產生的熱能傳輸至散熱體再由散熱體的表面對外散熱,排熱面積較受限。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的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且所述散熱體100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內部的表面設置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其底部結合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中間導熱體102,中間導熱體102與散熱體100結合后為呈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直接經散熱體100的殼體,或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以及散熱體表面101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多格狀分布或呈三邊以上的多格狀的結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于散熱體100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0005]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于散熱體100的導熱肋條結構310為方格結構時,其進一步設置中間導熱體102,其主要構成如下:
—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包括:
(一)于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
(二)于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 1022。
[0006]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底部進一步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而所述散熱體100軸心為具有貫孔的管狀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07]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其主要構成如下:
—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08]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其主要構成如下:
—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09]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其主要構成如下:
—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0]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其主要構成如下:
—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1]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結構進一步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的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結構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一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好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2]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為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3]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為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4]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
100為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5]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導熱肋條結構310,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而中柱103與外圍為呈等高或不等高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6]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的結構,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一上述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多重環形結構為指兩層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0017]作為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
進一步于
(一)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背向頂部加設護網109;
(二)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設置頂蓋110,而兩者之間具換氣口 112及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 ;
(三)(一)與(二)同時設置。
[0018]本發明所提供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散熱體100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內部的表面設置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其底部結合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中間導熱體102,中間導熱體102與散熱體100結合后為呈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直接經散熱體100的殼體,或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以及散熱體表面101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以克服排熱面積較受限的缺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散熱體100的基本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所示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的實施例之一; 圖4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略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的實施例之二 ;
圖5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的實施例之一;
圖6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略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的實施例之二 ;
圖7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底部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具有貫孔的管狀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的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8所示為圖7的俯視示意圖;
圖9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的實施例之一;
圖10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的實施例之二 ;
圖11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的實施例之一;
圖12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的實施例之二 ;
圖13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結構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14所示為圖13的俯視示意圖;
圖15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16所示為圖15的俯視示意圖;
圖17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18所示為圖17的俯視示意圖;
圖19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0所示為圖19的俯視示意圖;
圖21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剖視示意圖;
圖22所示為圖21的俯視示意圖;
圖23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所示為圖23的俯視圖;
圖25為本發明的中柱103為實心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背向頂部加設護網109的實施例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設置頂蓋110,而兩者之間具換氣口 112及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的實施例側視示意圖; 圖28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與頂蓋110之間,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并于換氣口 112周圍加設護網109的實施例結構側視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
100:散熱體;
101:散熱體表面;
102:中間導熱體;
1021: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
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
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
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
103:中柱;
105:鋸齒形缺口 ;
109:護網;
110:頂蓋;
111:支柱;
112:換氣口 ;
200:電能發光體;
300、302:導流孔;
303:徑向導流孔;
310:導熱肋條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本發明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方法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2]傳統應用于電照明裝置的電能發光體200的散熱裝置,例如發光二極管LED照明裝置的散熱體,通常將LED所產生的熱能傳輸至散熱體再由散熱體的表面對外散熱,排熱面積較受限。
[0023]本發明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散熱體100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內部的表面設置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其底部結合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中間導熱體102,中間導熱體102與散熱體100結合后為呈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直接經散熱體100的殼體,或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以及散熱體表面101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0024]圖1所示為本發明的散熱體100的基本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所示為圖1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1及圖2中所示,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多格狀分布或呈三邊以上的多格狀的結構(圖1所示為方格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經導熱肋條結構310再由散熱體表面101對外散熱,并進一步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所增加的散熱面,形成較大散熱面積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于散熱體100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0025]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于散熱體100的導熱肋條結構310為方格結構時,其進一步設置中間導熱體102的構成例如下;
圖3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的實施例之一;
如圖3中所示,其散熱體100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結構為與圖1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0026]圖4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略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的實施例之二 ;
如圖4中所示,其散熱體100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結構為與圖1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0027]圖5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的實施例之一;
如圖5中所示,其散熱體100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結構為與圖1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0028]圖6所示為本發明圖1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略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的實施例之二 ;
如圖6中所示,其散熱體100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結構為與圖1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0029]圖7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底部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具有貫孔的管狀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的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8所示為圖7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7及圖8中所示,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圖7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7所示。
[0030]圖9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的實施例之一;
如圖9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9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9所示)。
[0031]圖10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的實施例之二;
如圖10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0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0所示)。
[0032]圖11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的實施例之一;
如圖11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1中所示為具空心柱狀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1所示)。
[0033]圖12所示為本發明圖7實施例散熱體100下側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的實施例之二 ;
如圖12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 ;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2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2所示)。
[0034]前文圖7所述應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實施例,其散熱體100進一步可為多環結構;
圖13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結構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的結構剖視示意圖;圖14所示為圖13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13及圖14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結構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 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3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14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3所示)。
[0035]前文圖7所述應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實施例,其散熱體100進一步可為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的結構所構成;
圖15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16所示為圖15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15及圖16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5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16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5所示)。
[0036]前文圖7所述應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實施例,其散熱體100進一步可為多環結構所構成;
圖17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18所示為圖17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17及圖18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7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18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7所 示)。
[0037]前文圖7所述應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實施例,其散熱體100進一步可為呈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結構;
圖19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20所示為圖19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19及圖20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19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20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19所示)。
[0038]前文圖7所述應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的實施例,其外環體進一步可為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
圖21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剖視示意圖;
圖22所示為圖21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21及圖22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而中柱103與外圍為呈等高或不等高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21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103 (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22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21所示)。
[0039]圖23所示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結構示意圖;
圖24所示為圖23的俯視圖;
如圖23及圖24中所示,其結構為與圖17相同,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一上述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 105的多重環形結構為指兩層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如鋁、銅、陶瓷等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 (圖23中所示為管狀的中柱結構例),或為實心的中柱
103(如圖25所示),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圖24所示為呈六等份輻射狀實施例);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LED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如圖23所示)。
[0040]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中柱103進一步可由實心結構所構成;
圖25為本發明的中柱103為實心結構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25中所示為本發明的中柱103由實心結構所構成。
[0041]圖26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背向頂部加設護網109的實施例結構側視示意圖;
如圖26中所示,為于本發明實施例中,于散熱體100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背向頂部加設護網109。
[0042]圖27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設置頂蓋110,而兩者之間具換氣口 112及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的實施例側視示意圖;
如圖27中所示,為于本發明實施例中,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設置頂蓋110,而兩者之間具換氣口 112及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
[0043]圖28為本發明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與頂蓋110之間,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并于換氣口 112周圍加設護網109的實施例結構側視示意圖;
如圖28中所示,為于本發明實施例中,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與頂蓋110之間,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并于換氣口 112周圍加設護網109。
[0044]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所述的電能發光體200,其結構形態進一步包括由電能發光體及光學組件及燈罩所構成。
[004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的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且所述散熱體(100)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內部的表面設置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其底部結合供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中間導熱體(102),中間導熱體(102)與散熱體(100)結合后為呈不完全遮蔽導流孔(300),來自電能發光體(200)的熱能,直接經散熱體(100)的殼體,或經由中間導熱體(102)傳導至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以及散熱體表面(101)直接散熱,以及通過流體熱升冷降效應,使氣流由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一端向上經導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產生冷卻效果,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多格狀分布或呈三邊以上的多格狀的結構;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此項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于散熱體(100)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于散熱體(100)的導熱肋條結構(310)為方格結構時,其進一步設置中間導熱體(102),其主要構成如下: —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包括: (一)于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較導熱肋條結構(310)寬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1); (二)于散熱體(100)下側設置與導熱肋條結構(310)等寬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底部進一步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而所述散熱體(100)軸心為具有貫孔的管狀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3)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 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下側進一步設置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具中孔的圓形塞狀中間導熱體(1024)為供構成中間導熱體(102)的功能,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以鎖固嵌合、焊合、螺紋旋合于散熱體(100)的導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結合中間導熱體,供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 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結構進一步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的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結構呈多環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好良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為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外環較低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為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高而外環較低的多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一上述多重環狀結構為指三環以上;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11.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為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的中柱(103)較低外環較高的階級狀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12.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導熱肋條結構(310),其主要構成如下: 一散熱體(100)的外環上端呈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而中柱(103)與外圍為呈等高或不等高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其中: 一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外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 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的結構,其主要構成特征如下: —散熱體(100)其較高的中柱(103)及由內向外漸低的多重外環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的結構,并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作聯結; -上述多重皇冠狀鋸齒形缺口(105)的多重環形結構為指兩層以上;其中: -散熱體(100):為由包括鋁、銅、陶瓷的具良好導熱及散熱特性的材料一體式或多件組合式結構所構成,散熱體內部設有導熱肋條結構(310),并由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呈軸向雙面貫穿導流孔(300),散熱體(100)外形包括圓筒形、圓錐形、多面筒形、多面錐形;而散熱體(100)軸心為呈管狀的中柱(103),或為實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輻射狀的導熱肋條結構(310)供聯結單環狀內外雙環體,而雙環體間具導流孔(300)的結構,其周圍及/或內環面,兩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狀或其內圍或外圍兩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熱翼片的結構;一導熱肋條結構(310):為由良好導熱材料所構成,供設置于散熱體(100)的內圍之間,而與散熱體(100)呈一體構成或組合而成,導熱肋條結構(310)為呈輻射狀分布于中柱(103)與外環體之間; 一電能發光體(200):為由發光二極管所構成,或由其它電能轉光能伴隨產生熱能的電能發光體所構成,而于散熱體(10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于導熱肋條結構(310)的底部或所結合的中間導熱體設置一個以上的電能發光體(200),或兩處皆設置; 上述散熱體(100)除通過導熱肋條結構(310)間隔形成雙面貫穿導流孔(300)外,進一步于散熱體(100)依需要選擇性設置供通過氣流的導流孔,導流孔的設置位置包括以下一處以上,含: (一)于散熱體(100)的各環層設置一個以上徑向導流孔(303); (二)于導熱肋條結構(310)表面設置一個以上的貫穿孔或網隔孔; (三)于軸心中央呈軸向貫穿中柱(103)設置一個以上呈貫穿的導流孔(302)。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電能發光體的具導熱肋條間隔形成導流孔的散熱體進一步于 (一)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的背向頂部加設護網(109); (二)于散熱體(100)設置電能發光體(200)背向的頂部設置頂蓋(110),而兩者之間具換氣口(112)及設置供作聯結支撐的支柱(111); (三)(一)與(二)同時設置。
【文檔編號】F21V29/00GK103574557SQ201310306480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楊泰和 申請人:楊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