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Led燈具及其散熱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燈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LED燈具及其散熱座。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LED燈具以質優、耐用、節能等優點稱為了最常用的照明燈具。在現有的LED燈具中,主要依靠其上蓋與底蓋之間的散熱鰭片組來進行散熱。但由于直接將散熱鰭片組暴露在外影響美觀,于是便會在散熱鰭片組外加一外殼。但此種設計方式使得LED燈具在工作時所進行的散熱無法達到最佳效果,影響了 LED燈具的散熱。因此,需要提供一種LED燈具及其散熱座,以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LED燈具及其散熱座,能夠提高LED燈具在工作時的散熱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散熱座,該散熱座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其中,多個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形成有波浪結構,且相鄰的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的波浪結構彼此嵌合。其中,多個第二支撐部彎折成使得容置空間的平行于第一支撐部的橫截面至少部分在遠離第一支撐部的方向上逐漸變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LED燈具,該LED燈具包括散熱座以及LED光源,散熱座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第一容置空間,LED光源設置于第一支撐部上。其中,多個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形成有波浪結構,且相鄰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的波浪結構彼此嵌合。其中,多個第二支撐部彎折成使得容置空間的平行于第一支撐部的橫截面至少部分在遠離第一支撐部的方向上逐漸變小。其中,LED燈具進一步包括上蓋以及燈罩。上蓋包括設置于第一支撐部上的環形蓋體以及間隔設置于環形蓋體上且卡置于相鄰的第二支撐部之間的支腳。燈罩設置于環形蓋體上,并與上蓋和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用于容納LED光源的第二容置空間。其中,LED燈具進一步包括燈座,燈座包括設置于第一容置空間內的第一座體以及與第一座體連接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間外部的第二座體,第二座體上設置有用于接收第二支撐部的端部的插槽。[0013]其中,插槽內設置有定位塊,第二支撐部的端部設置有對應于定位塊的定位缺口。其中,第一支撐部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座體的頂部對應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固定孔,LED燈具進一步包括設置于第一固定孔與第二固定孔中的固定件,固定件夾持固定第一支撐部和第一座體的頂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實用新型通過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構成散熱座,并且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從而使得LED燈具可直接將第二支撐部用做外殼,直接接觸外界空氣,對LED燈具散熱。因此,本實用新型的LED燈具及其散熱座能夠提高LED燈具在工作時的散熱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散熱座的展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散熱座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燈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分解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LED燈具包括上蓋10、燈罩20、散熱座30、燈座40、固定件50以及LED光源(未圖示)。請參閱圖2與圖3,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散熱座的展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LED燈具的散熱座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座30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31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32。多個第二支撐部32繞第一支撐部31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31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31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31共同定義第一容置空間(未圖示)。多個第二支撐部32的側邊緣形成有波浪結構,且相鄰第二支撐部32的側邊緣的波浪結構彼此嵌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支撐部32在遠離第一支撐部31預定位置的側邊緣上形成有波浪結構,因此相鄰的第二支撐部32在靠近第一支撐部31的位置上形成有多個開口 33。多個第二支撐部32彎折成使得容置空間的平行于第一支撐部31的橫截面至少部分在遠離第一支撐部31的方向上逐漸變小。LED光源設置于第一支撐部31上。例如,將LED光源通過螺絲設置于第一支撐部31上。上蓋20包括環形蓋體21以及支腳22。環形蓋體21設置于第一支撐部31上,支腳22間隔設置于環形蓋體21上且卡置于相鄰的第二支撐部32之間的開口 33中。燈罩10設置于環形蓋體31上,并與上蓋20和第一支撐部31共同定義用于容納LED光源的第二容置空間(未圖示)。在其他實施例中,燈罩10可以以卡合的方式與壞形蓋體31固定。進一步參閱圖3與圖4,燈座40包括第一座體41以及第二座體42。第一座體41設置于第一容置空間內。第二座體42與第一座體41連接且位于第一容置空間外部。第二座體42上設置有用于接收第二支撐部32的端部的插槽421,插槽421內設置有定位塊422。第二支撐部32的端部設置有對應于定位塊422的定位缺口 321。第一支撐部31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固定孔311,第一座體41的頂部對應第一固定孔311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固定孔411。固定件50設置于第一固定孔311與第二固定孔411中,并且固定件50夾持固定第一支撐部31和第一座體41的頂部,以使散熱座30與燈座40固定。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提供上述實施例中的散熱座。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通過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構成散熱座,并且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從而使得LED燈具可直接將第二支撐部用做外殼,直接接觸外界空氣,對LED燈具散熱。因此,本實用新型的LED燈具及其散熱座能夠提高LED燈具在工作時的散熱效率。并且,本實用新型中的散熱座結構簡單,能夠簡化工藝,節約成本。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座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繞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所述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所述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形成有波浪結構,且相鄰的所述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的波浪結構彼此嵌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彎折成使得所述容置空間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橫截面至少部分在遠離所述第一支撐部的方向上逐漸變小。
4.一種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具包括散熱座以及LED光源,所述散熱座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繞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所述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所述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第一容置空間,所述LED光源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部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形成有波浪結構,且相鄰第二支撐部的側邊緣的波浪結構彼此嵌合。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二支撐部彎折成使得所述容置空間的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橫截面至少部分在遠離所述第一支撐部的方向上逐漸變小。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具進一步包括: 上蓋,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部上的環形蓋體以及間隔設置于所述環形蓋體上且卡置于相鄰的所述第二支撐部之間的支腳; 燈罩,設置于所述環形蓋體上,并與所述上蓋和所述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用于容納所述LED光源的第二容置空間。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具進一步包括燈座,所述燈座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內的第一座體以及與所述第一座體連接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外部的第二座體,所述第二座體上設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支撐部的端部的插槽。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內設置有定位塊,所述第二支撐部的端部設置有對應于所述定位塊的定位缺口。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LED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部的中心位置設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座體的頂部對應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設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LED燈具進一步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與所述第二固定孔中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夾持固定所述第一支撐部和所述第一座體的頂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LED燈具及其散熱座。該散熱座包括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通過由金屬片材一體成型的第一支撐部以及多個第二支撐部構成散熱座,并且多個第二支撐部繞第一支撐部的周向間隔設置于第一支撐部的周邊,且向第一支撐部的一側彎折,以與第一支撐部共同定義一容置空間,從而使得LED燈具可直接將第二支撐部用做外殼,直接接觸外界空氣,對LED燈具散熱。因此,本實用新型的LED燈具及其散熱座能夠提高LED燈具在工作時的散熱效率。
文檔編號F21V29/00GK202955507SQ20122052672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
發明者杜建軍 申請人:深圳市超頻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