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照明燈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照明燈具。
背景技術:
LED光源具有很多優點,比如體積小、耗電量低、使用壽命長以及綠色環保。但LED光源也存在與傳統光源一樣的特點,例如在工作時會產生熱量以及電路遇水會發生故障。由于LED光源是對溫度很敏感的發光元件,在工作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才能獲得較高的光學指標,滿足日常照明需求,而且熱量的大量增加會使得LED燈芯發光衰減從而失去使用價值。所以,如何在不影響LED光源照明的前提下使其更好的散熱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夕卜,由于水汽的侵蝕會對LED光源的電路造成損害,甚至使其無法正常工作。所以LED光源的電路防水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照明燈具,可以使LED燈在工作時很好的散熱,同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照明燈具,包括電源模塊,設置在密封防水外殼中;第一照明組件,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接頭的電線與電源模塊連接;以及散熱組件,設置在第一照明組件的背面。進一步地,照明燈具還包括第二照明組件,第二照明組件包括殼體,殼體環繞在第一照明組件四周,殼體與電源模塊連接,且殼體通過支撐架與第一照明組件連接;以及LED燈帶,設置在密封防水層中,密封防水層設置在殼體上,LED燈帶通過設置有第二防水接頭的電線與電源模塊連接。進一步地,第一照明組件包括底板,通過支撐架與殼體連接;以及光源,設置在底板的正面,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接頭的電線與電源模塊連接。進一步地,放置有LED燈帶的密封防水層為塑料管。進一步地,LED燈帶包括帶狀的柔性電路板以及設置在柔性電路板上的LED燈珠。進一步地,LED燈帶包括帶狀的印制電路板以及設置在印制電路板上的LED燈珠。進一步地,光源為LED光源。進一步地,散熱組件包括基板,設置在第一照明組件背面,基板上設置有散熱通孔;以及散熱片,設置于基板上。進一步地,LED光源設置在底板的同一側面上。進一步地,每個第一照明組件連接三個散熱組件。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LED燈的背面增加散熱組件,使LED燈在工作時產生的大量熱量能很快的傳導出去,不會影響日常照明;同時通過電源模塊外加裝密封防水外殼以及在電線上設置防水接頭,提高了防水性能。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照明燈具的主視圖;圖2示出了根據圖I的照明燈具的側視圖;圖3示出了根據圖I的照明燈具的俯視圖;以及圖4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照明燈具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如圖I 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照明燈具包括電源模塊10、第一照明組件20、散熱組件30以及第二照明組件50。電源模塊10固定設置在密封防水的外殼中,防止電源模塊10被空氣中的水汽侵蝕而無法正常工作。第一照明組件20包括底板21和12個LED光源22。底板21為長方體,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對設置的兩個平面,其中一個為正面,另一個為背面。12個LED光源22共同安裝在底板21的正面上,沿底板21的長度方向分成兩排,每排6個均勻間隔設置的LED光源22。12個LED光源22之間相互并聯,并通過電源模塊10供電。當其中一個LED光源22發生故障無法照明時,只需要拆卸該LED光源22即可。為了起到防水效果,在12個LED光源22表面覆蓋有一層透明防水層23,在不影響照明的前提下可以防止LED光源22因遇水而損壞。此外,連接LED光源22與電源模塊10之間的電線設置有第一防水接頭,該第一防水接頭可以保護電線與電源模塊10的連接處不受水汽侵蝕,防止短路事故的發生。在底板21 —端設置有通孔24,連接LED光源22的電線從該通孔24穿過,從第一照明組件20的背面與電源模塊10連接,這樣可以防止電線影響照明燈具的正常照明,也方便電線的收納整理。四個第一照明組件20沿垂直于底板21長度的方向排列。第一照明組件20起到主要的照明效果,陣列的LED光源22可以有效地增加照明強度。此處的光源不限于LED光源,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他種類的光源,如白熾光源進行照明。散熱組件30包括基板31以及散熱片32。基板31為長方體,包括相互平行并相對設置的兩個平面,其中臨近第一照明組件20的平面為正面,遠離第一照明組件20的平面為背面。基板31由散熱性較好的材料制成,以便使第一照明組件20照明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失。基板31沿長度方向開有3個散熱通孔33。若干散熱片32沿基板31的長度方向排列在基板31的背面上,每兩個散熱片32之間的距離相同。每個第一照明組件20背面配置有三個散熱組件30,其中一個散熱組件30的基板31的正面與第一照明組件20的底板21的背面相貼合。其余兩個散熱組件30分別位于該散熱組件30的兩側,并通過支撐架40與該散熱組件30連接。即三個散熱組件30設置在第一照明組件20的底板21的背面,且沿第一照明組件20的寬度方向依次設置。散熱組件30能夠有效地將第一照明組件20中的LED光源22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傳導并散發出去,使LED光源22不會因為熱量的聚集而受到損壞。三個散熱組件30的排列方式可以使每個第一照明組件20中的LED光源22在個數增加的情況下仍能較好的散熱,不會因為功率的增大而降低散熱效果。第二照明組件50包括殼體51以及LED燈帶52。殼體51環繞在四個第一照明組件20周圍,與電源模塊10連接。殼體51與第一照明組件20的底板21之間通過支撐架40連接。殼體51上設置有凹槽,用于放置LED燈帶52。LED燈帶52包括帶狀的柔性電路板或帶狀的印制電路板,以及焊接在柔性電路板或印制電路板上的LED燈珠。柔性電路板或印制電路板通過電線與電源模塊10連接。為了起到防水效果,LED燈帶52設置在由塑料管制成的密封防水層53中,再將密封防水層53設置在殼 體51的凹槽中。此處的密封防水層53不限于塑料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其它能起到防水效果的密封防水層53。此外,連接LED燈帶52與電源模塊10之間的電線設置有第二防水接頭,可以保護電線與電源模塊10的連接處不會因水汽的侵蝕而損壞。第二照明組件50可以起到輔助第一照明組件20的效果,增加照明亮度,同時由于殼體51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而設置成不同的形狀,因此可以起到裝飾的效果,美觀實用。在本實施例中,遠離電源模塊10的一端的第二照明組件的殼體51為半圓形。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通過在LED燈的背面增加散熱組件,將LED燈在工作時產生的大量熱量很快的傳導出去,不會影響日常照明;取消了通常覆蓋整個LED燈的燈罩,降低成本;通過設置防水接頭、密封防水層和透明防水層,在不影響照明燈具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照明燈具整體的防水性能;同時通過增加可變換造型的輔助照明組件,增加了照明效果也起到了裝飾效果。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ー種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燈具包括 電源模塊(10),設置在密封防水外殼中; 第一照明組件(20),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接頭的電線與所述電源模塊(10)連接;以及 散熱組件(30),設置在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的背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燈具還包括第二照明組件(50),所述第二照明組件(50)包括 殼體(51),環繞在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四周,所述殼體(51)與所述電源模塊(10)連接,且所述殼體(51)通過支撐架(40)與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連接;以及 LED燈帶(52),設置在密封防水層(53)中,所述密封防水層(53)設置在所述殼體(51)上,所述LED燈帶(52)通過設置有第二防水接頭的電線與所述電源模塊(1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包括底板(21),通過所述支撐架(40)與所述殼體(51)連接;以及 光源,設置在所述底板(21)的正面,通過設置有所述第一防水接頭的所述電線與所述電源模塊(10)連接,所述光源表面覆蓋有透明防水層(23)。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放置有所述LED燈帶(52)的所述密封防水層(53)為塑料管。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帶(52)包括帯狀的柔性電路板以及設置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LED燈珠。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帶(52)包括帯狀的印制電路板以及設置在所述印制電路板上的LED燈珠。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LED光源(22)。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組件(30)包括基板(31),設置在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背面,所述基板(31)上設置有散熱通孔(33);以及 散熱片(32),設置于所述基板(31)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燈具,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照明組件(20)連接三個所述散熱組件(3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照明燈具,包括電源模塊,設置在密封防水外殼中;第一照明組件,通過設置有第一防水接頭的電線與電源模塊連接;以及散熱組件,設置在第一照明組件的背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照明燈具,可以使LED光源在工作時很好的散熱,同時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文檔編號F21S2/00GK202546390SQ20122012666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李齊, 王維廷 申請人:中天同圓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