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混光發光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本實用新型涉及LED光源混裝技木,尤其涉及ー種基于紅、藍、綠、白四色LED燈珠的混光方法。
背景技術:
LED全稱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名發光二極管,是ー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LED的核心是電致發光的P-N結。當在P-N結兩端施加電壓的作用下,電子和“空穴”和相結合并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能量,若光子的能量在可見光范圍內,從而輻射出光芒。LED的發光波長是由半導體材料決定的,不同材料殘生的光的波長不同,從而呈現的顏色也不相同。市面上常見的LED燈珠顏色是固定的,但實際使用時常需要不同顔色的燈,市面上現有產品難以滿足這種要求。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混光技術,使用4種顏色的燈珠就能夠顯示出15種不同的顔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混光發光板,用以解決現有的發光板發光色彩較少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方案是ー種混光發光板,包括在發光板均勻分布有發光單元,每個發光単元由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每個發光単元均對應設有控制其白、藍、綠和紅色LED發光與熄滅的控制裝置。所述發光単元中,藍、綠和紅色LED與白色LED的距離相等。所述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平行四邊形,各LED分布于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上;或者所述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三角形,白色LED位于三角形外心,藍、綠和紅色LED分布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所述每個發光單元對應的控制裝置包括分別連接白、藍、綠、紅色LED和電源的開關。本實用新型的混光發光板由若干發光單元組合而成,每個發光単元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調整白、藍、綠和紅色LED的發光與熄滅的排列組合,能夠發出至少15種色彩;各發光單元合在一起,使發光板顯示出需要色彩的圖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發光顏色多、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易于普及等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的發光單元;圖2是實施例I的發光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ー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如圖2所不的一種混光發光板,包括在發光板上均勻布置的一系列發光單兀,姆個發光単元如圖I所示,由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由左至右,有上到下依次為白、紅、藍、緑;每個發光単元均對應設有控制其白、藍、綠和紅色LED發光與熄滅的控制裝置。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平行四邊形,各LED分布于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上;并且藍、綠和紅色LED與白色LED的距離相等。每個發光單元對應的控制裝置是指分別連接白、藍、綠、紅色LED和電源的開關;通過開通與閉合開關,從而點亮和熄滅相應顏色的LED。實施例I中使用的LED燈珠為5mm草帽型LED燈珠,其中白色LED的發光強度 為2600-2800MCD、發光角度120°、工作電壓3-3. 2V、電流20mA,紅色LED的發光強度1200-1600mcd、發光角度120°、工作電壓1.9-2. IV、電流20mA、發光波長620_625nm,藍色LED的發光強度800-1200mcd、發光角度120°、工作電壓3. 0-3. 2V、電流20mA、發光波長495-502nm,綠色LED的發光強度1500_2000mcd、發光角度120°、工作電壓3. 0-3. 4V、電流20mA、發光波長 520-525nm。發光單元的顏色組合如表I所示。
權利要求1.ー種混光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發光板上均勻分布有發光單元,每個發光単元由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每個發光單元均對應設有控制其白、藍、綠和紅色LED發光與熄滅的控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混光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単元中,藍、綠和紅色LED與白色LED的距離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混光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平行四邊形,各LED分布于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上;或者所述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三角形,白色LED位于三角形外心,藍、綠和紅色LED分布于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混光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姆個發光單兀對應的控制裝置包括分別連接白、藍、緑、紅色LED和電源的開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光發光板,包括在發光板上均勻分布有發光單元,每個發光單元由白、藍、綠和紅色四個LED構成;每個發光單元均對應設有控制其白、藍、綠和紅色LED發光與熄滅的控制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混光發光板由若干發光單元組合而成,每個發光單元在控制裝置的控制下,調整白、藍、綠和紅色LED的發光與熄滅的排列組合,能夠發出至少15種色彩;各發光單元合在一起,使發光板顯示出需要色彩的圖案。本實用新型具有發光顏色多、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易于普及等優點。
文檔編號F21V19/00GK202403173SQ20122001074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于慧春, 殷勇, 陶凱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