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提高導光板亮度的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機身薄、省電、無福射等眾多優點,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市場上的液晶顯示裝置大部分為背光型液晶顯示裝置,其包括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晶分子,兩片玻璃基板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通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液晶分子改變方向,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發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組提供的光源來正常顯示影像,因此,背光模組成為液晶顯示裝置的關鍵組件之一。背光模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側入式背光模組與直下式背光模組兩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是將發光光源例如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陰極螢光燈管)或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設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給液晶面板。而側入式背光模組是將背光源LED燈條(Light bar)設于液晶面板側后方的背板邊緣,LED燈條發出的光線從導光板(LGP,Light Guide Plate) 一側的入光面進入導光板,經反射和擴散后從導光板出光面射出,在經由光學膜片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給液晶面板。請參閱圖1,側入式背光模組中的膠框與導光板/光學膜片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中,膠框會由于受熱或其它原因變形,或者空隙較大時,從LED光源入射到膠框上的光會在該縫隙處出射到外面,形成亮線,會導致LED光源發出的光造成3%左右的亮度損失。請參閱圖2,這是因為LED光源200發出的光會有一部分入射到膠框600上造成的,針對該原因,現有的技術方案是在膠框600相對LED光源200、導光板300及光學膜片500的位置上設置反射層700,將入射膠框600的光反射回去,但仍會有部分光線反射到導光板300與膠框600之間的縫隙中,從而逸出成為亮線,造成LED光源200發出的光的亮度損失。隨著LED燈條作為背光源的發展,窄邊框(小于8. Omm)背光模組也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但該現象在窄邊框的背光模組中變得尤為明顯,是ー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很好地解決側入式背光模組中入光側的亮線問題,并提高導光板的亮度,避免了 LED光源發出的光的亮度損失,提高LED光源利用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設于背板內的背光源、設于背板內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導光板、設于導光板與背板之間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上的光學膜片組、設于背板上的膠框、及設于導光板與膠框之間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擋墻,所述擋墻靠近背光源側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上設有一反射層。所述導光板具有一出光面,所述擋墻斜面與導光板的出光面成5-20°的角度。所述擋墻為ー梯形擋墻。
所述擋墻為一直角梯形擋墻。所述擋墻靠近導光板ー側具有一底面,所述擋墻通過粘貼或螺絲鎖緊固定于膠框上,所述底面與導光板的距離為0. 2mm,組裝后,所述擋墻固定壓緊導光板。所述擋墻采用與膠框相同的材質制作而成。 所述擋墻與膠框一體成型。所述反射層為ー粘貼于擋墻斜面上的反射片或涂覆于擋墻斜面上的反射性材料。所述反射層為鏡面反射或者白色漫反射。所述膠框的顔色為黑色或深色。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背光模組通過在膠框與導光板之間相對背光源的位置設置一帯有反射層的擋墻,將入射到擋墻的光線反射進導光板中,避免從光學膜片組和導光板之間的縫隙中折射出去,形成亮線,很好地解決側入式背光模組中入光側的亮線問題,具有較高的耦光效率的同時又提高導光板的亮度,避免了 LED光源發出的光的亮度損失,提高LED光源利用率。為了能更進一歩了解本發明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中,圖I為現有顯不屏的売線不意圖;圖2為現有膠框具有反射層的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背光模組ー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背光模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結合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及其附圖進行詳細描述。請參閱圖3,本發明提供ー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I、設于背板I內的背光源2、設于背板I內且相對背光源2設置的導光板3、設于導光板3與背板I之間的反射片4、設于導光板3上的光學膜片組5、設于背板I上的膠框6、及設于導光板3與膠框6之間且相對背光源2設置的擋墻7,所述擋墻7靠近背光源2側具有一斜面72,所述斜面72上設有ー反射層8。通過擋墻7上的反射層8將背光源2發出、入射到該擋墻7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3,避免從光學膜片組5和導光板3之間的縫隙中折射出去,很好地解決了現有背光模組中的亮線問題,具有較高的耦光效率的同時又提高了導光板3的亮度(約2% -3% ),提高能源利用率。所述導光板3具有一出光面(未標不),所述擋墻7斜面72與導光板3的出光面成5-20°的角度。在本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擋墻7為ー梯形擋墻,優選為一直角梯形擋墻。所述擋墻7與膠框6分體設計,并通過粘貼或螺絲鎖緊固定于膠框6上,所述擋墻7采用與膠框6相同的材質制作而成。所述擋墻7靠近導光板3 —側具有一底面,其中作為加工以及組裝公差,所述底面與導光板3的距離為0. 2mm,組裝后,擋墻7與導光板3接觸,起到固定壓緊導光板3的作用。所述反射層8為ー粘貼于擋墻7斜面72上的反射片。然不限于此,所述反射層8也可以為涂覆于擋墻7斜面72上的反射性材料。所述反射層8可以采用鏡面反射的反射片或者通過反射材料制成鏡面反射層,耦光效率更佳,亦可以采用白色漫反射的反射片或者通過反射材料制成白色漫反射層,可以進一歩降低生產成本。為了獲得較佳的光學效果,所述膠框6的顏色優選為黑色或深色。請參閱圖4,作為可供選擇的一較佳實施例,所述擋墻7’ 與膠框6’ 一體成型,所述膠框6’上對應背光源2及導光板3的地方長出ー梯形擋墻7’,所述梯形擋墻7’的斜面72’上設有一反射層8,將背光源2發出、入射到該擋墻7’的光線反射回導光板3,避免從光學膜片組5和導光板3之間的縫隙中折射出去,很好地解決了現有背光模組中亮線的問題,具有較高的耦光效率的同時又提高了導光板3的亮度(約2% -3% ),提高能源利用率。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ー種背光模組,通過在膠框與導光板之間相對背光源的位置設置一帯有反射層的擋墻,將入射到擋墻的光線反射進導光板中,避免從光學膜片組和導光板之間的縫隙中折射出去,形成亮線,很好地解決側入式背光模組中入光側的亮線問題,具有較高的耦光效率的同時又提高導光板的亮度,避免了 LED光源發出的光的亮度損失,提高LED光源利用率。以上所述,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而所有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設于背板內的背光源、設于背板內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導光板、設于導光板與背板之間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上的光學膜片組、設于背板上的膠框、及設于導光板與膠框之間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擋墻,所述擋墻靠近背光源側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上設有一反射層。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具有一出光面,所述擋墻斜面與導光板的出光面成5-20°的角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為一梯形擋墻。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為一直角梯形擋墻。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靠近導光板一側具有一底面,所述擋墻通過粘貼或螺絲鎖緊固定于膠框上,所述底面與導光板的距離為O. 2mm,組裝后,所述擋墻固定壓緊導光板。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采用與膠框相同的材質制作) 。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墻與膠框一體成型。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為一粘貼于擋墻斜面上的反射片或涂覆于擋墻斜面上的反射性材料。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層為鏡面反射或者白色漫反射。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框的顏色為黑色或深色。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背板、設于背板內的背光源、設于背板內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導光板、設于導光板與背板之間的反射片、設于導光板上的光學膜片組、設于背板上的膠框、及設于導光板與膠框之間且相對背光源設置的擋墻,所述梯形擋墻靠近背光源側具有一斜面,所述斜面上設有一反射層。通過在膠框與導光板之間相對背光源的位置設置一帶有反射層的擋墻,將入射到擋墻的光線反射進導光板中,避免從光學膜片組和導光板之間的縫隙中折射出去,形成亮線,很好地解決側入式背光模組中入光側的亮線問題,具有較高的耦光效率的同時又提高導光板的亮度,避免了LED光源發出的光的亮度損失,提高LED光源利用率。
文檔編號F21S8/00GK102767762SQ20121026417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黃建發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