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Led全光角燈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照明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LED全光角燈泡。
背景技術:
隨著LED技術的快速發展,LED照明產品的標準開始逐步確立起來。尤其是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環境保護署推行的能源之星(Energy Mar,以下簡稱ES)標準,已逐漸成為LED照明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入門檻。其中,ES對于A類燈泡(即標準白熾燈形狀的燈泡),除了光通量輸出、光效等基本光電性能要求外,還對發光特性有如下要求Y0-135。內的光強變化不能超過該范圍內平均光強的20%,Y 135-180°內的光通量不能低于總光通量的5%。目前市場上的LED A類燈泡產品只有極少數能通過ES的標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法滿足上述全光角的發光特性。現有技術中的部分燈泡以藍光LED作為光源從兩側發光,其外設有混有熒光粉的泡殼,該種燈泡利用泡殼的擴散特性,實現了全光角度的均勻配光。但是該方案的缺點是熒光粉的成本較高,且其為黃色使該種燈泡的外觀不被廣泛接受,側發光燈板在生產上操作較麻煩。現有技術中的部分燈泡以單顆集成或大功率LED作為光源,配上特殊設計的透鏡,利用透鏡全反射或者鍍反射膜的方式實現全光角配光。該方案的缺點是需要立體角范圍很大的泡殼,使該種燈泡沒有足夠的電源設計空間,且LED熱量集中,難以做出較高功率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ED全光角燈泡,旨在使光源產生的熱量均勻分布并增大電源的設計空間,可根據需要制作高功率燈泡。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ED全光角燈泡,包括燈殼及設于所述燈殼中的光源和反射單元,所述光源至少包括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所述反射單元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燈殼被所述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分隔成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所述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分別對應設于所述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中。優選地,所述燈殼包括泡殼和散熱器,所述泡殼和所述散熱器連接成一封閉腔室,所述泡殼包括內層泡殼和外層泡殼。優選地,所述內層泡殼和所述外層泡殼的材料相同,或者所述外層泡殼的材料霧度比所述內層泡殼的材料霧度大。優選地,所述光源為若干LED發光體,所述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中的若干LED發光體分別設置成圓形。優選地,所述第一組光源包括m個LED發光體,所述第二組光源包括N2個LED發光體,所述第三組光源包括N3個LED發光體,Nl :N2:N3在7:3:2與5:3:2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一組光源被所述第一反射器的凹面反射,所述第二組光源和所述第三組光源被所述第二反射器的凹面反射。優選地,所述第二組光源和所述第三組光源設于同一水平面上。優選地,所述第二組光源或第三組光源與所述外層泡殼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1,所述第一組光源與所述外層泡殼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2,HI H2在1 2與5 6之間。優選地,所述外層泡殼的半徑為R,所述第一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1,所述第二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2,所述第三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3,R Rl R2 R3在 5:3:2:1 與 12 :8:5: 2 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一區為第一封閉區,所述第二區和第三區組成第二封閉區。優選地,所述第一組光源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二組光源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三組光源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組成并聯電路。優選地,所述光源與所述散熱器之間設置有安裝板。本發明所公開的LED全光角燈泡,通過將反射單元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分配,達到沒有照射盲區實現360度的照射面,光源分成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使得光源產生的熱量得到均勻分布,延長本發明中的燈泡的壽命;并可對光源的進行合理排列,充分利用泡殼內的空間,增大電源的設計空間,繼而可將燈泡的功率做大,并可將本發明中的LED全光角燈泡的外形輪廓做成與經典白熾燈的外形輪廓的相同,來符合消費者的傳統審美觀。
圖1為本發明LED全光角燈泡的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LED全光角燈泡配光曲線的測試結果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LED全光角燈泡配光曲線的測試結果示意圖。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LED全光角燈泡,參照圖1,該LED全光角燈泡包括燈殼1、光源2和反射單元3,光源2和反射單元3設置在燈殼1的內部。燈殼1包括泡殼11和散熱器12,泡殼11和散熱器12連接成一封閉腔室,光源2和反射單元3設于該封閉腔室中。泡殼11包括內層泡殼111和外層泡殼112,設置兩層泡殼11的優點是光線通過內層泡殼111后,再經過外層泡殼112的折射可實現二次配光。在具體實施例中,內層泡殼111和外層泡殼112的材料相同,其擴散霧度的能力相同。當然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為了能調整出理想的配光,內層泡殼111和外層泡殼112可選用不同霧度的擴散材料,如外層泡殼112選用高霧度材料,內層泡殼111選用低霧度材料。在具體實施例中,散熱器12和光源2之間設置有安裝板4,散熱器12和光源2分別設置在安裝板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即產熱器件和散熱器件設置在一起,加快散熱速度,增強散熱效果,使本發明LED全光角燈泡的使用壽命延長。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直接在散熱器12上絲印電路,光源2直接設置在散熱器12上。光源2為若干LED發光體,至少分為三組光源,該三組光源分別為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將光源2分為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泡殼1中的空間;將光源2節約的空間留給電源,使制作高功率的燈泡成為可能;相對現有技術的LED全光角燈泡,本發明的LED全光角燈泡外形可做到與經典白熾燈相同,符合傳統審美觀;將光源2分散可使熱量分布均勻,延長本發明的LED全光角燈泡的使用壽命,并可制作成高功率的燈泡。在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所選用的LED發光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電學或光學特性的LED發光體。在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組光源21包括m個LED發光體,第二組光源22包括N2個LED發光體,第三組光源23包括N3個LED發光體,Nl :N2:N3在7:3:2與5:3:2之間。內層泡殼111和外層泡殼112的材料選擇不同或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中LED發光體的數量比不同,本發明LED全光角燈泡配光曲線也不同,具體可參照圖2和圖3。如圖2所示,為內層泡殼111和外層泡殼112所選用的材料相同,且m N2 N3為7 3 2時本發明LED全光角燈泡配光曲線的測試結果示意圖。如圖3所示,為外層泡殼112選用高霧度材料,內層泡殼111選用低霧度材料,且m N2 N3為5 3 2時本發明LED全光角燈泡配光曲線的測試結果示意圖。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組光源21中的若干LED發光體設置成圓形,第二組光源22中的若干LED發光體設置成圓形,第三組光源23中的若干LED發光體設置成圓形,設置成圓形的優點是在沒有照射盲區實現360度的照射面的情況下,相對現有技術中側發光燈板,生產簡單,成本低,也進一步使熱量分布均勻,使制作高功率的燈泡成為可能。當然根據需要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或第三組光源23中的若干LED發光體可設置成封閉的任意形狀,如方形或橢圓形等。在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組光源21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二組光源22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三組光源23中的若干LED發光體組成串聯電路,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組成并聯電路。由于光源2的電路連接為混連,所以可實現低壓啟動,安全系數高,不會因為個別LED發光體損壞而影響整個燈具的工作。當然在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或第三組光源23中的LED發光體的連接關系不局限于串聯,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也不局限于組成并聯電路。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或第三組光源23中的LED發光體的連接關系以及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的電路連接可根據實際電源電路的設計方案和不同的線路排布設計成其他形式。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設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組光源21設置在另一水平面上,將光源2設置成雙層結構的目的是1、充分利用外層泡殼112的折射作用;2、如圖2或圖3所示,Y0-180。范圍內均有配光;3、如圖2或圖3所示,Y 0-135°范圍的配光均勻,其中的光強變化在平均光強的20%內;4、如圖2或圖3所示,Y135-180°范圍內的光通量占整體光通量的5%以上。在具體實施例中,第二組光源22或第三組光源23與外層泡殼112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1,第一組光源21與外層泡殼112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2,HI H2在1 2與5 6之間。當外層泡殼112的半徑為30mm時,第二組光源22或第三組光源23和外層泡殼112的最大垂直距離為30mm,第一組光源21和外層泡殼112的最大垂直距離為45mm。在具體實施例中,外層泡殼112的半徑為R,第一組光源21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1,第二組光源22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2,第三組光源23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3,R Rl R2 R3在5 3 2 1與12 8 5 2之間。當外層泡殼112的半徑為30mm時,第一組光源21形成的圓形半徑為20mm,第二組光源22形成的圓形半徑為12mm,第三組光源23形成的圓形半徑為5. 5mm。反射單元3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器31和第二反射器32,第二反射器32包括第一凹面321和第二凹面322,第一反射器31和第二反射器32將燈殼1的內部分隔成三個區域,分別為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第一組光源21設于第一區中,第二組光源22設于第二區中,第三組光源23設于第三區中。第一反射器31和第二反射器32將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發出的光線進行360度分配。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區是封閉的為第一封閉區,第一組光源21的大部分光線通過第一反射器31的凹面反射到Y90-180。的范圍;第二區和第三區組成第二封閉區,第二組光源22的大部分光線通過第二反射器32的第一凹面321反射到γ90°方向;第三組光源23的大部分光線在方向上,還有部分光線通過第二反射器32的第二凹面322反射到約Υ45°方向,補償因第二反射器32擋光而造成在泡殼11上的陰影。通過第一組光源21、第二組光源22和第三組光源23以及第一反射器31和第二反射器32的配合實現了
Y0-180°范圍內的配光。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LED全光角燈泡,包括燈殼及設于所述燈殼中的光源和反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至少包括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所述反射單元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燈殼被所述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分隔成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所述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分別對應設于所述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燈殼包括泡殼和散熱器,所述泡殼和所述散熱器連接成一封閉腔室,所述泡殼包括內層泡殼和外層泡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泡殼和所述外層泡殼的材料相同,或者所述外層泡殼的材料霧度比所述內層泡殼的材料霧度大。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若干LED發光體,所述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中的若干LED發光體分別設置成圓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光源包括m個LED發光體,所述第二組光源包括N2個LED發光體,所述第三組光源包括N3個LED發光體,Nl N2 N3 在 7 3 2 與 5 3 2 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光源被所述第一反射器的凹面反射,所述第二組光源和所述第三組光源被所述第二反射器的凹面反射。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光源和所述第三組光源設于同一水平面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組光源或第三組光源與所述外層泡殼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l,所述第一組光源與所述外層泡殼的最大垂直距離為H2, HI H2 在 1 2 與 5 6 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泡殼的半徑為R,所述第一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1,所述第二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2,所述第三組光源形成的圓形半徑為R3,R Rl R2 R3在5 3 2 1與12 8 5 2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LED全光角燈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為第一封閉區,所述第二區和第三區組成第二封閉區。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LED全光角燈泡,包括燈殼及設于所述燈殼中的光源和反射單元,所述光源至少包括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所述反射單元至少包括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所述燈殼被所述第一反射器和第二反射器分隔成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所述第一組光源、第二組光源和第三組光源分別對應設于所述第一區、第二區和第三區中。本發明的LED全光角燈泡中光源產生的熱量均勻分布,延長了該燈泡的使用壽命;其中電源的設計空間增大,可根據需要做大燈泡的功率;且可根據需要將其外形輪廓做成與經典白熾燈的外形輪廓相同,從而符合傳統審美觀。
文檔編號F21V23/00GK102563428SQ20121001532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8日
發明者江新華, 趙銥楠 申請人:深圳和而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