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光條光學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ー種導光條光學構造,尤指ー種于出光面形成均勻化粗糙面,并于對應該出光面的底面設有漫射層,使光線產生漫射作用,具増加光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光均勻度以及節省能源的優點及功效。
背景技術:
光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范圍極廣,當光線進行傳播時,于一介面上依據反射定率,該光線的入射角應等于反射角,即產生所謂的反射作用,同吋,因介質的折射率不同,當光線由光密介質(例如水)進入光疏介質(例如空氣)時,光線將會偏離法線行進,換言之,光線在相異介質之間行進時,會在介質交界處改變其行進方向,即產生所謂的折射作用。經查,現有的車用導光結構及其光線路徑示意圖,概如圖I及圖2所示,主要包含 有一管體10及ー發光體20,其中,該管體10為可透光材質制成,且該管體10朝投射方向的一面設有連續鋸齒狀結構,該鋸齒狀結構至少包含第一斜面101及第ニ斜面102,該管體10另一面則對應設有一反射層103 ;該發光體20為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固設于該管體10的端面,并產生光線照射至管體10內部。當上述現有的車用導光結構于使用時,該發光體20照射至該管體10,其產生的部份光線201由端面進入內部,將先到達該第一斜面101,概如圖I所示,并于接續行進至該第ニ斜面102的過程,由于空氣與管體10的折射率不同,令該部份光線201產生折射作用,意即該部份光線201將沿該鋸齒狀結構持續傳遞,并于多次偏折方向后朝前方射出,再者,部份光線202將先直接到達該反射層103,或該部份光線203是先到達該第一斜面101后,經全反射而朝該反射層103行迸,概如圖2所示,不論該部份光線202、203是直接或間接到達該反射層103,皆會形成反射光,而續經該第一斜面101或第二斜面102偏折射出。然而,以上述的車用導光結構而言,其雖一方面利用光折射作用將光線向前引導,另ー方面則利用全反射或反射作用將光向前投射,然而,其光分布效果及亮度無法呈現均勻狀態,由于發光體20所產生的光線行進于該鋸齒狀結構時,主要自第一斜面101朝前方投射出光線201,而自第二斜面102進入管體10內部,導致該第二斜面102的亮度較第一斜面101者低,即使發光體20產生的光線憑借反射層103所產生的反射,欲令部份光線202、203自第一斜面101或第二斜面102射出,以彌補該多個斜面亮度不均的缺失,但由反射層103反射至該第二斜面102的光線仍少于反射至該第一斜面101的光線,此外,經由同一斜面朝前方投射的光線,在相同的入射角及折射情形下,僅能投射出特定角度的光線,換言之,現有的車用導光結構不僅無法使光線均勻分布于管體內部,還因為整體投射角度受限,造成刺眼的燈光效果及觀看者的不適感。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針對導光結構深入探究,并在不斷研發及修改后,期以ー較佳的設計解決上述問題及缺失,故有本實用新型的問世。
發明內容[0007]緣是,本實用新型所欲解決的課題在于改善現有的車用導光結構存有光線分布不均勻,以及整體投射角度受限而造成觀看舒適度不佳等問題及缺失。為達致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提供ー種導光條光學構造,包括ー導光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一對應該出光面的底面,該出光面為均勻化粗糙面;一片體,緊密設置于該底面,并形成一朝向該底面的漫射層,該漫射層為均勻化粗糙面;及至少一光源,設置于該導光體周面,且產生光線進入導光體內部,部份光線行進至片體的漫射層,形成漫射光自該出光面向前投射。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底面凹設一容置空間 ,該片體對應嵌入于該容置空間。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多個光源為多個LED。 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片體為遮光板。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出光面采用霧化、噴砂或咬花處理。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漫射層采用霧化、咬花或無底漆涂層處理。據上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底面采用霧化、噴砂或咬花處理,用以呈均勻化粗糙面并與該漫射層對應密合。通過以上設置,可知本實用新型將導光體的出光面加工為均勻化粗糙面,再加上該片體成形有漫射層,該漫射層亦經加工為均勻化粗糙面,當光源照射于導光體時,便會產生折射與漫射作用,具増加光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光均勻度以及節省能源的優點及功效。
圖I為現有導光裝置的一光線路徑不意圖;圖2為現有導光裝置的另一光線路徑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光線路徑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光線路徑局部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光線路徑局部放大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背景技術10—管體;101—第一斜面;102—第二斜面;103—反射層;20—發光體;201、202、203—光線;本實用新型I—導光體;11—出光面;12—底面;121—容置空間;2—片體;21—漫射層;3—光源;L1、L2—光線;L11、L212—折射光;L12、L211—漫射光;L213—反射光。
具體實施方式
關于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的技術手段,茲舉兩種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于下文進行詳細說明,供鈞上深入了解以認同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為ー種導光條光學構造,首先,請參閱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由附圖可知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包括ー導光體I,該導光體I具有一出光面11及一對應該出光面11的底面12,該出光面11為均勻化粗糙面,采用霧化、噴砂或咬花處理;—片體2,該片體2為遮光板且緊密設置于該底面12,并形成一朝向該底面12的漫射層21,該漫射層21為均勻化粗糙面,采用霧化、咬花或無底漆涂層處理;及多個光源3,該多個光源3為多個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并設置于該導光體I周面。接著,請參閱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由附圖可知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亦包括ー導光體I、一片體2及多個光源3,爰于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處,僅在該導光體I和片體2的結合構造,存有實質差異性,故在此為免重復贅述,特僅說明兩者的不同處,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中,該底面12凹設 一容置空間121,該片體2對應嵌入于該容置空間,此外,該底面12采用霧化、噴砂或咬花處理,用以呈均勻化粗糙面并與該漫射層21對應密合。針對兩種較佳可行實施例而言,本實用新型的設計人需說明該導光體I的形狀、大小,以及配置的光源3數量等,皆可依據車用燈具外型或照明需求而改變,意即該導光體I的形狀、大小,以及配置的光源3數量無特定限制,舉例而言,如為增加LED數量的裝設,便可設計較大面積的導光體I周面,且該周面形狀亦可配合燈殼輪廓或組裝結構而設置。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光線投射狀態,為避免過多線條造成圖面難以辨識,是以于圖面上僅繪制單ー線條作為代表,并據此進行詳細說明,當該多個光源3的光線照射于導光體I時,配合圖5所示,其所產生的部份光線LI將先行進至該導光體I的出光面11,由于該出光面11為均勻化粗糙面,令部分光線LI產生折射作用與漫射作用,即所述部份光線LI沿導光體I的出光面11傳遞,并分別形成折射光LU及漫射光L12后朝前方射出;再者,該多個光源3亦產生部份光線L2直接朝該導光體I的底面12行進,至該片體2的漫射層21吋,由于該漫射層21亦為均勻化粗糙面,令部份光線L2形成漫射光L21,再自該出光面11向前投射,復依前述理由,行進至出光面11的漫射光L21會再次產生漫射作用,令漫射光L21分別形成漫射光L211,是由上述說明可知,光線在粗糙面反射后,由于各光線的反射角相異,使光線行進方向亦相異,便會產生漫射作用。此外,請參閱圖6及圖7所示,為光線路徑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僅就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底面12特征而論,第一實施例的底面12為平滑面并緊密結合該片體2的漫射層21,使照射至該漫射層21的部份光線L2不僅形成漫射光L21,實際上還形成如圖6所示的折射光L212,以產生均勻分布且柔和的燈光效果;第二實施例的底面12為均勻化粗糙面并對應密合該片體2的漫射層21,使照射至該漫射層21的部份光線L2形成如圖7所示的反射光L213,顯見單向光源照射該導光體I后便會因為折射與漫射作用而產生多道相異方向的光線,更何況該等光源3所發出的全部光線完全照射于導光體I吋,將更產生均勻分布且柔和的燈光效果,此外,本實用新型通過該片體2為遮光板的設置,使光線無法穿透該片體2而逸失,僅能于行進至漫射層21吋,往各個角度擴散并自出光面11朝前方射出,可大幅提升光的使用效率,進而減少LED的裝設數量。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可裝設于車用燈具,概如圖7所示,由前視顯現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更由圖顯見該導光條光學構造的數量及形狀等配合燈具而設計,相異排列順序或形狀變化,皆可大幅增進整體燈具的美觀性,但本實用新型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并不以裝設于車用燈具為限定。是由上述說明及設置,顯見本實用新型主要具有下列數項優點及功效,茲逐一詳述如下I.増加光的使用效率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片體與導光體的底面緊密結合,該多個光源所產生的部份光線將沿導光體的出光面傳遞,井分別形成折射光及漫射光后,引導光線自出光面投射于前方,又一部份光線行進至片體的漫射層,并形成朝各角度行進的漫射光后,亦引導光線自出光面投射于前方,故本實用新型整體而言,具有良好的光引導性,以及増加光的使用效率。2.具較佳的光均勻度相較于現有的車用導光結構,存有光線分布不均勻,以及整體投射角度受限的問題,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導光體的出光面,經加工而呈均勻化粗糙面,再加上片體的漫射層,令該多個光源所產生的光線于導光體內部,形成折射光、漫射光與全反射光,換言之,無論光線照射于導光體何處,皆能使整體導光體內部的亮度及光線分布均勻,可產生柔和的燈光效果。3.節省能源本實用新型因設置有不透光性質的片體,令該多個光源照射至導光體的光線,不僅無穿透該片體而逸失的疑慮,再者,利用行進至漫射層時,往各個角度擴散并自出光面朝前方射出,是以具有良好的光線使用效率,進而可裝設數量較少的LED,達致節省能源的功效。綜觀上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確實具有實用價值及進步性,以其整體結構而言,誠已符合專利法的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手段確可達致預期的目的與功效且確具進步性,誠屬專利法所稱的新型無誤,爰依法提出申請,懇祈鈞上惠予詳審并賜準新型專利,至感德馨。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ー種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導光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一對應該出光面的底面,該出光面為均勻化粗糙面; 一片體,緊密設置于該底面,并形成一朝向該底面的漫射層,該漫射層為均勻化粗糙面;及 至少一光源,設置于該導光體周面,且產生光線進入導光體內部,部份光線行進至片體的漫射層,形成漫射光自該出光面向前投射。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底面凹設一容置空間,該片體對應嵌入于該容置空間。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干,該多個光源為多個LED。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該片體為遮光板。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出光面采用霧化、噴砂或咬花處理。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該漫射層采用霧化、咬花或無底漆涂層處理。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導光條光學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底面采用霧化或噴砂或咬花處理,用以呈均勻化粗糙面并與該漫射層對應密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光條光學構造,包括一導光體,具有一出光面及一對應于所述出光面的底面,此出光面為均勻化粗糙面;一片體,緊密設置于該底面,并形成一朝向該底面的漫射層,此漫射層為均勻化粗糙面;及至少一光源,設置于該導光體周面;通過以上設置,當所述光源照射導光體時,其所產生的光線進入導光體內部,部份光線行進至片體的漫射層,形成漫射光自該出光面向前投射,可增加光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光均勻度以及節省能源的優點及功效。
文檔編號F21Y101/02GK202469885SQ20112054449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林明峰, 蔡明憲, 黃競賢 申請人:堤維西交通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