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燈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與燈杯結構有關,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透鏡的燈杯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臺灣M305311號專利揭示一種LED燈杯模組,其包括一 LED燈具、一扣接件及一燈杯,該扣接件用以將該LED燈具扣接于該燈杯的扣接孔內,但該LED燈具產生的光線僅通過該燈杯的反射即向外投射,如此將使該LED燈具的光線無法有效投射至目標區域。中國臺灣342075號專利揭示一種提升照明效率暨省電的長效照明設備,其包括一反射罩、一 PC板及一內燈罩等。其中,該PC板設在該反射罩的底部,且其上設有多個LED 光源,該內燈罩組設于該PC板上。但該內燈罩與該反射罩及該PC板并沒有沒有確實固定住,因此,安裝時不僅需檢查該反射罩是否準確安裝,還需檢查該內燈罩有無脫離該反射罩。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燈杯結構,通過該燈杯結構,發光模組產生的光線能通過透鏡及杯體的反射面而有效地向外投射。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燈杯結構,用以設于一發光模組上。該發光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及設于該電路板上的一發光元件。該燈杯結構包括一杯體及一透鏡。該杯體用以設于該電路板上,且包括一環壁及一板。該環壁形成于該板的周緣,且位于該板的底面上。該板有貫穿其頂、底面的一通口。該透鏡設于該板上且正對該通口。其中,該發光元件正對該透鏡,該發光元件產生的光線通過該透鏡及該杯體而有效地從該杯體內向外投射。較佳地,該杯體還有兩凸部,該兩凸部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該透鏡有兩凸塊及兩凹部。該兩凸塊分別從該透鏡的側邊凸伸,且緊鄰該透鏡的頂部。該兩凹部位于該透鏡的身部,分別用以接收該兩凸部,以使每一凹部的底面抵靠每一凸部的底面。該身部位于該透鏡的頂、底部之間。較佳地,該杯體還有兩固定部。該兩固定部形成于該板的頂面,分別用以接收該透鏡的兩凸塊。較佳地,每一固定部有兩擋塊,該透鏡的每一凸塊位于該兩擋塊之間。較佳地,該板還有兩凸緣,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且鄰近該板的底面。較佳地,該板還有兩凸部及兩凸緣,該兩凸部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該兩凸緣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且鄰近該板的底面;該透鏡有兩凹部,該兩凹部位于該透鏡的身部,該身部位于該透鏡的頂、底部之間,當該透鏡卡固于該板的通口時,每一凸部恰位于每一凹部內,且該兩凸緣止擋該透鏡的底部,以止擋該透鏡退離該板的通口。較佳地,該板還有多根定位柱,每一定位柱形成于該板的頂面。較佳地,該些定位柱具有至少兩水平凸柱及兩豎直凸柱,該兩水平凸柱相正對,該兩豎直凸柱相正對,該電路板具有至少兩定位孔,用以供該兩水平凸柱插入,而該兩豎直凸
3柱抵靠于該電路板上。較佳地,該板還有多個穿孔,每一穿孔貫穿該板的頂、底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燈杯結構將該杯體及該透鏡組裝于一體,并通過該些定位柱輔助定位,以使該照明裝置在組裝時可縮短時間來提高生產效率。
[0015]圖1繪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照明裝置的示意圖。[0016]圖2繪示本實用新型的燈杯結構的分解圖。[0017]圖3繪示本實用新型的燈杯結構的組合圖。[0018]圖4繪示圖3的燈杯結構的A-A剖面視圖。[0019]圖5繪示圖3的燈杯結構的B-B剖面視圖。[0020]主要元件標號說明[0021]1燈杯結構2發光模組[0022]20電路板200定位孔[0023]21發光元件3杯體[0024]30環壁31板[0025]310通口311凸部[0026]310a. 口壁32,33固定部[0027]320、321、330、331擋塊[0028]34凸緣35定位柱[0029]351水平凸柱352豎直凸柱[0030]36穿孔 4透鏡[0031]40凸塊 41凹部[0032]42頂部 43底部[0033]44身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圖1顯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燈杯結構1的較佳例子,該燈杯結構1用以設于一發光模組2上。該發光模組2包括一電路板20及設在該電路板20上的一發光元件21,該發光元件21為一 LED或一小燈泡等光源。該燈杯結構1包括一杯體3及設置于該杯體3上的一透鏡4,該杯體3設于該電路板20上,且其內壁面通常電鍍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該發光元件21所產生的光線。該發光元件21位于該透鏡4的頂部,于此實施例中,當該發光元件21被點亮時, 該發光元件21產生的光線先透過該透鏡4擴散折射(即第一次配光)后,再通過該杯體3 的反射面的反射(即第二次配光),以使該發光元件21所產生的光線能有效向外投射,并投射至目標區域。請參照圖2,該杯體3包括一環壁30及一板31。該環壁30形成于該板31的周緣,
4且位于該板31的底面上,通常該板31及該環壁30為一體成型的。該板31有貫穿其頂、底面的一通310。該透鏡4能被塞置于該板31的通口 310內。于此實施例中,該透鏡4是從該杯體 3的板31的頂面向下塞入,并使該透鏡4固定在該板31的通口 310內,如圖3所示。圖4及圖5分別繪示圖3中該板31及該透鏡4的A-A及B-B剖面示圖。如圖4 所示,該杯體3還有兩相正對的凸部311,該兩凸部311從該板31的通口 310的口壁310a 向內凸伸,且分別有一斜面及連接該斜面底邊的一底面。該透鏡4有兩凸塊40及兩凹部 41 (如圖2所示),該兩凸塊40分別從該透鏡4的相對側邊凸伸,且緊鄰該透鏡的頂部42, 該兩凹部41形成于該透鏡4的身部44,分別用以接收該兩凸部311,該身部44位于該透鏡的頂部42及底部43之間。該透鏡4能通過該兩凸部311的斜面,順勢滑入該板31的通口 310內,以使該透鏡4的兩凸塊40分別抵壓在該板31的頂面上(如圖5所示),且該透鏡4 的兩凹部41分別接收該兩凸部311,以使每一凹部41的底面抵靠每一凸部311的底面(如圖4所示),如此,該透鏡4被扣接在該板31上,且可防止搬運時該透鏡4從該板31的通口 310掉出。如圖2所示,該杯體3還包括兩固定部32、33,該兩固定部32、33形成于該板31的頂面,其中一固定部32有兩擋塊320、321,另一固定部33也有兩擋塊330、331。如圖4所示,由于該兩固定部32、33的功能及目的均相同,因此圖4僅以其中一固定部32及其中一凸塊40為例來說明,當該透鏡4被塞置于該板31的通口 310時,該透鏡4的該凸塊40位于該固定部32的兩擋塊320、321之間,以使該透鏡4無法在該板31上轉動。于實際應用中,亦可選擇在該板31上形成兩凹槽,用以接收該透鏡4的兩凸塊40,如此也能達到上述限制該透鏡4轉動的目的。如圖5所示,該板31還有兩凸緣34,該兩凸緣34從該通口 310的口壁310a向內凸伸,且鄰近該板31的底面,該兩凸緣34用以防止該通口 310內的該透鏡4從該板31的底面掉落。由于,該杯體3及該透鏡4具有上述的各式結構,因此,當該透鏡4與該杯體3 完成組裝后,該透鏡4就不易再從該杯體3被拆解下來。此外,該板31也可以僅有兩凸部 311及兩凸緣34,當該透鏡4被卡固于該板31的通口 310時,該板31的兩凸部311恰分別位于該透鏡4的兩凹部41內,且該兩凸緣34止擋該透鏡4的底部43,以使該透鏡4被卡固于該板31上,而不能退離該通口 310。然而,于實際應用中,該杯體3及該透鏡4亦可以一體成形的方式進行射出作業,以提高生產效率。請再參照圖3至圖5,其中,該杯體3還有多根定位柱35及多個穿孔36。該些定位柱35形成于該板31的頂面,且具有至少兩水平凸柱351及兩豎直凸柱352,如圖3所示, 該兩水平凸柱351相正對,該兩豎直凸柱352相正對。該些穿孔36貫穿該板31的頂、底面。如圖1所示,該電路板20正對該杯體3的板31,且有至少兩定位孔200及螺洞(未繪示于圖中),當該兩水平凸柱351 —對一地嵌入該電路板20的兩定位孔200,且該兩豎直凸柱352分別抵靠于該電路板20時,該燈杯結構1上的透鏡4能快速且確實地安裝在該發光模組2的發光元件21上,以使該發光元件21確實對準該透鏡4,然后再透過螺絲(未繪示于圖中)或其他固定元件穿過該板31的穿孔36,以將該燈杯結構1與該發光模組2固定在一起,并完成定位,如此,該發光元件21所產生的光線就能有效地透過該燈杯結構1的兩次配光向外投射,以照亮上述的目標區域。
5[0044]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燈杯結構,設于一發光模組上,該發光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及設于該電路板上的一發光元件,其特征在于,該燈杯結構包括一杯體,設于該電路板上,且該杯體包括一環壁及一板,該環壁形成于該板周緣,且位于該板的底面上,該板有貫穿其頂、底面的一通口 ;一透鏡,固設在該板上,且正對該板的通口,其中,該發光元件正對該透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還有兩凸部,該兩凸部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該透鏡有兩凸塊及兩凹部,該兩凸塊分別從該透鏡的側邊凸伸,且緊鄰該透鏡的頂部,所述凸塊能抵壓在該板的頂面上,該兩凹部位于該透鏡的身部,該兩凹部能分別接收該兩凸部,該身部位于該透鏡的頂、底部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杯體還包括兩固定部,該兩固定部形成于該板的頂面,該兩固定部能分別接收該透鏡的兩凸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部有兩擋塊,該透鏡的每一所述凸塊位于該兩擋塊之間。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還有兩凸緣,所述凸緣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且鄰近該板的底面。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還有兩凸部及兩凸緣,該兩凸部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該兩凸緣從該板的通口的口壁向內凸伸,且鄰近該板的底面; 該透鏡有兩凹部,該兩凹部位于該透鏡的身部,該身部位于該透鏡的頂、底部之間,該透鏡能卡固于該板的通口,每一所述凸部能位于每一所述凹部內,且該兩凸緣能止擋該透鏡的底部。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杯體還包括多根定位柱,每一所述定位柱形成于該板的頂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具有至少兩水平凸柱及兩豎直凸柱,該兩水平凸柱相正對,該兩豎直凸柱相正對,該電路板具有供該兩水平凸柱插入的至少兩定位孔,而該兩豎直凸柱抵靠于該電路板上。
9.如權利要求1或8所述的燈杯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板還有多個穿孔,每一所述穿孔貫穿該板的頂、底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燈杯結構,用以設于一發光模組上。該燈杯結構包括一杯體及一透鏡。該杯體用以設于該發光模組上,且其內壁一反射面,并包括一環壁及一板。該環壁形成于該板的周緣。該板有一通口。該透鏡設于該板上且正對該通口。該發光模組產生的光線能通過該透鏡及該杯體的反射面而有效地向外投射。
文檔編號F21V17/10GK202074420SQ20112004736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5日
發明者郭鴻賓 申請人:嵐雅光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