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導光體及應用其的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光體及應用其的照明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在導光體中使用具有菱鏡部的整光片,及應用其的照明裝置,以提升出光效率。
背景技術:
使用于燈管照明的導光體的長度需至少600毫米(mm),然而,利用注塑成形制作工藝作成長度600毫米(mm)的導光體會有應力、翹曲、需有入膠口及導光性較差的問題。因此,目前使用于照明用的導光體都使用壓出(擠出)制作工藝,然而,使用壓出制作工藝作成的導光體如要在兩端作光學結構的設計需要二次加工,會造成良率以及生產時間拉長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光體及使用其的照明裝置。由于本發明的導光體的整光片的一中心部分包括一第一菱鏡部,此第一菱鏡部的第一菱鏡的頂角為 120至170度,使得本發明的照明裝置的出光效率大大地提高。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照明裝置的導光體,包括一柱狀本體、一反射層、 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一整光片。此柱狀本體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底面。此反射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底面上。此透明樹脂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入光面上。整光片具有一平整面及一光學結構面。平整面與光學結構面相對。平整面配置于透明樹脂層上。光學結構面的一中心部分包括一第一菱鏡部。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此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種照明裝置,包括一導光體及一光源。此導光體包括一柱狀本體、一反射層、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一整光片。此柱狀本體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底面。此反射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底面上。此透明樹脂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入光面上。整光片具有一平整面及一光學結構面。平整面與光學結構面相對。平整面配置于透明樹脂層上。 光學結構面的一中心部分包括一第一菱鏡部。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此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此光源所產生的光線經由整光片及透明脂層進入柱狀本體的入光面。為讓本發明的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繪示依照本發明的照明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A是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中的導光體的整光片的第一實施例示意圖;圖2B是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中的導光體的整光片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2C是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中的導光體的整光片的第三實施例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照明裝置
100導光體
110柱狀本體
111入光面
113出光面
115底面
130透明樹脂層
150整光片
151平整面
153光學結構面
153a第一菱鏡部
153b第二菱鏡部
153c第一曲面部
153d 第二曲面部
154第一菱鏡
155第二菱鏡
170反射層
200光源
M 中心軸
具體實施例方式
請參照圖1,其繪示本發明的照明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照明裝置10包括導光體100及至少一光源200。導光體100包括柱狀本體110、透明樹脂層130、整光片150及反射層170。柱狀本體110具有入光面111、出光面113及底面115。反射層170配置于柱狀本體110的底面115上。透明樹脂層130配置于柱狀本體110的入光面111上。整光片 150具有平整面151及光學結構面153,平整面151是與光學結構面153相對,平整面151 配置于透明樹脂層130上。請同時參照圖2A,其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10中的導光體100的整光片150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在第一實施例中,整光片150的光學結構面153的中心部分包括第一菱鏡部153a。第一菱鏡部153a包括多個第一菱鏡154,此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 度,在另一實施例是為125至150度。由于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或為125至 150度,使得光源200所產生的光線射入導光體100后,可大大減少光線于整光片與其它介質介面的全反射,因此有效地減少漏光的產生,讓柱狀本體110的出光面113的出光效率大巾畐提尚。此些第一菱鏡巧4可例如對稱于光源200的中心軸M,來增加光源200所產生的光線進入導光體100的機率。此外,整光片150的光學結構面153可包括第二菱鏡部15北,鄰接于第一菱鏡部153a。此第二菱鏡部15 包括多個第二菱鏡155。在本實施例中,此些第二菱鏡155的頂角是與第一菱鏡部153a的第一菱鏡154的頂角為120至170度,或為125 至150度不同。舉例來說,第一菱鏡部153a的第一菱鏡154的頂角可為150度,第二菱鏡155的頂角可為90度。整光片150可例如為聚光片、擴光片或激光網點導光板。透明樹脂層130的材質可為感壓膠(Pressure Senstive Adhesion,PSA)、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或液態光學膠。透明樹脂層130是用以配置于柱狀本體110與整光片150之間,用于隔絕空氣層,進一步減少光源200的光線射入導光體100的界面反射,增加出光效率。反射層170可為漫反射式或擴散反射式反射層,用以將進入柱狀本體110的光線來導出出光面 113。請參照圖2B,其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10中的導光體100的整光片150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2B的第二實施例與圖2A的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第二菱鏡155的頂角是與第一菱鏡部153a的第一菱鏡155的頂角相同,由此減少整光片與其它介質介面的全反射,增加出光面113的出光效率。請參照圖2C,其繪示圖1的照明裝置10中的導光體100的整光片150的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圖2C的第三實施例與圖2A的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為整光片150包括一第一曲面部153c和一第二曲面部153d。第一曲面部153c和第二曲面部153d分別鄰接第一菱鏡部153a的兩側,且第一、二曲面部分別具有第一曲面半徑札及第二曲面半徑&,第一曲面半徑R1及第二曲面半徑&分別為5至20毫米(mm)。第一曲面半徑R1及第二曲面半徑&可設計為相同或不同。舉例來說,若光源200 的光形為對稱時,可設計第一曲面半徑R1及第二曲面半徑&為相同。若光源200的光形為不對稱時或者是光源200的位置有所偏差時,可選擇性地設計第一曲面半徑R1及第二曲面半徑&不為相同,減少整光片與其它介質介面的全反射,增加光源200的入光效率。由于本發明揭露的照明裝置包括透明樹脂層及整光片。透明樹脂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入光面上及整光片的光學結構面的中心部分包括第一菱鏡部。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此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使得入光效率大大的提升,由此來減少漏光, 來提升照度。再者,將本發明的透明樹脂層及具有菱鏡部的整光片貼合于長度大于600毫米(mm)的柱狀本體不僅提高整體的照度值,更且解決直接于柱狀本體的兩側作結構所造成的良率及生產時間拉長的問題。綜上所述,雖然已結合以上實施例揭露了本發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熟悉此技術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附上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照明裝置的導光體,包括 柱狀本體,具有入光面及底面;反射層,配置于該柱狀本體的該底面上; 透明樹脂層,配置于該柱狀本體的該入光面上;以及整光片,具有平整面及光學結構面,該平整面與該光學結構面相對,該平整面配置于該透明樹脂層上,該光學結構面的一中心部分包括第一菱鏡部,該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該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5至150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些第一菱鏡對稱于一光源的中心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光學結構面還包括第二菱鏡部,其鄰接于該第一菱鏡部,該第二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二菱鏡。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些第二菱鏡的頂角與該些第一菱鏡的頂角不同。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光學結構面還包括第一曲面部和第二曲面部, 分別鄰接該第一菱鏡部的兩側,且該第一、二曲面部分別具有第一曲面半徑和第二曲面半徑。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第一曲面半徑和該第二曲面半徑分別為5至20 毫米(mm) 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第一曲面半徑和該第二曲面半徑相同。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第一曲面半徑和該第二曲面半徑不同。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光體,其中該透明樹脂層的材質為一感壓膠(!Pressure Senstive Adhesion,PSA)、一透明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 OCA)或液態光學膠。
11.一種照明裝置,包括 導光體,包括柱狀本體,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底面; 反射層,配置于該柱狀本體的該底面上; 透明樹脂層,配置于該柱狀本體的該側面;以及整光片,具有一平整面及一光學結構面,該平整面與該光學結構面相對,該平整面配置于該透明樹脂層上,該光學結構面的一中心部分包括一第一菱鏡部,該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該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以及光源,所產生的光線經由該整光片及該透明樹脂層進入該柱狀本體的該入光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導光體及應用其的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的導光體,包括一柱狀本體、一反射層、一透明樹脂層以及一整光片。此柱狀本體具有一入光面及一底面。此反射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底面上。此透明樹脂層配置于柱狀本體的入光面上。整光片具有一平整面及一光學結構面。平整面與光學結構面相對。平整面配置于透明樹脂層上。光學結構面的一中心部分包括一第一菱鏡部。第一菱鏡部包括多個第一菱鏡,此些第一菱鏡的頂角為120至170度。
文檔編號F21V13/04GK102345832SQ20101024238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日
發明者葉志庭, 黃國瑞 申請人:勝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