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照明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備發光部和檢測是否有人的人體傳感器部的照明裝置。
背景技術:
以前提供一種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具備人體傳感器部,在檢測出在檢測區域中 有人時,輸出人體檢測信號;和控制部,根據從該人體傳感器部輸出的人體檢測信號,使由 燈等構成的發光部點亮。這里,所述人體傳感器部一般具備可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熱線的熱 電型傳感器元件。但是,這類照明裝置中,當所述人體傳感器部未檢測到從位于檢測區域中的人的 人體發出的熱線從而所述發光部熄滅時,有時即便檢測區域中無人,也檢測到從所述發光 部放射的熱線的變化,從而輸出所述人體檢測信號。此時,擔心所述照明裝置根據錯誤輸出 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來再次重復點亮。對此,提議一種照明裝置,例如圖12所示,該照明裝置設置在從地面(未圖示)向 上方離開的部位,具備長條的裝置主體11’ ;由安裝在沿裝置主體11’的長度方向分開設置 的一對插座10’、10’之間的直管型熒光燈構成的發光部3’ ;和在檢測到在檢測區域中有人 時輸出人體檢測信號的人體傳感器部6’,人體傳感器部6’以被傳感器支撐臺7’支撐的方 式,設置在一對插座10’、10’的一個插座10’上與發光部3’側相反一側的裝置主體11’的 長度方向的一端部(圖12中的右端部)(參照專利文獻1)。裝置主體11’由木螺釘裝配在 天花板材料上,在長度方向的中央部,設置用于使發光部3’點亮的點亮裝置4’。另外,在裝 置主體11’中,穿設有電源線引入孔111’,將插通于電源線引入孔111’的電源線112’與用 于電連接裝置主體11’上設置的點亮裝置4’與電源線112’的端子臺13’連接。并且,將 透光性蓋5’以覆蓋發光部3’的方式,利用螺釘114’裝配在裝置主體11’上。在圖12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通過將人體傳感器部6’相對插座10’配置在與 發光部3’側相反一側的裝置主體11’的長度方向的一端部,從而難以受到從發光部3’放 射的熱線的影響,抑制人體傳感器部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在發光部3’熄滅時檢測 到從發光部3’放射的熱線的變化而誤輸出所述人體檢測信號。另外,以前提議一種照明裝置,如圖13所示,該照明裝置設置在離開地面(未圖 示)的部位,具備裝置主體11”,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用于在內部容納由白熾燈構成的發光 部3”;和反射板51”,在裝置主體11”內部以包圍發光部3”周圍的方式配置,將來自發光部 3”的光反射到裝置主體11”的開口部側,該照明裝置設置有從裝置主體11”的所述開口部 內周部向所述開口部內側突出的突出部61”,在突出部61”中,以朝向裝置主體11”的所述 開口部外方向的方式裝配人體傳感器部6” (參照專利文獻2)。在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通過將人體傳感器部6”設置在從裝置主體11” 的所述開口部內周部向內側突出的突出部61”中,在外觀上不使人體傳感器部6”顯眼。另 外,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與一般的嵌頂燈(downlight) —樣,可被裝配在貫穿設置于 天花板材料(未圖示)的裝配孔(未圖示)內側,可以與該嵌頂燈一樣的施工方法設置。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5-235398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2-157916號公報但是,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由于人體傳感器部6’、6”配置于離 開發光部3’、3”中心的位置上,所以在所述地面上,人體傳感器部6’、6”的所述檢測區域的 中心相對于分布有從發光部3’、3”放射的光中放射光量為最大放射光量一半以上的光的配 光區域的中心而言,是不對稱的。因此,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若發光部 3’、3”在所述地面上的所述配光區域的范圍與人體傳感器部6’、6”在所述地面上的所述檢 測區域的范圍大致相同,則在所述配光區域內產生與所述檢測區域不重疊的區域,從而有 時無論所述配光區域內是否有人,發光部3’、3”都熄滅,或即便人進入所述配光區域,發光 部3’、3”也不點亮,或從人進入所述配光區域開始至發光部3’、3”點亮為止的時間變長。 即,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難以確保適當的所述檢測區域,該適當的所述 檢測區域使得不會存在無論所述配光區域內是否有人發光部3’、3”都熄滅的情況,且可抑 制從人進入所述配光區域開始至發光部3’、3”點亮為止的時間被較大延遲的情況。另外,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若所述配光區域中與人體傳感器部 6’、6”的所述檢測區域不重疊的區域中有人,則人體傳感器部6’、6”不能檢測到人,有時在 人未預期下發光部3’、3”就熄滅。另外,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在所述配 光區域比所述檢測區域更廣的情況下,若僅考慮各照明裝置的所述配光區域來設置多個照 明裝置,則有時即便在以彼此相鄰的方式裝配于天花板面上的兩個照明裝置在所述地面上 的配光區域的端部有人,人體傳感器部6’、6”也無法檢測到人。另外,在圖12和圖13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在地面上的所述配光區域的范圍與 地面上的所述檢測區域的范圍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為了使所述配光區域與所述檢測區域大 致重疊,考慮對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相對地面的傾角進行微調,但擔心很難進 行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相對地面的傾角微調,施工性低下。另外,在圖12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中,為了抑制發光部3’對人體傳感器部6’的 熱線影響,需要在裝置主體11’中離開發光部3’的部位,設置具有用于支撐人體傳感器部 6’的構造的傳感器支撐臺7’,擔心導致成本上升。
發明內容
本申請發明就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照明裝置,其中, 人體傳感器部難以受到從發光部放射的熱線的影響,相對分布有來自發光部的光的配光區 域能夠確保適當的人體傳感器部的檢測區域,施工性好,且可抑制成本上升。技術方案1的發明的特征在于,具備人體傳感器部,在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熱線的 傳感器元件檢測到熱線的變化時,輸出人體檢測信號;多個發光部,具有多個固體發光元 件;控制部,根據從人體傳感器部輸出的人體檢測信號,使全部發光部具有的固體發光元件 點亮;電路基板,安裝有人體傳感器部和發光部;和裝置主體,以熱線能夠向安裝在電路基 板上的人體傳感器部入射且從發光部放射的光能夠出射的方式來支撐電路基板,將檢測角 度設定為比表示發光部的指向特性的半值角大,使得人體傳感器部在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包 含地面上的配光區域整體,該配光區域分布有從發光部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 一半以上的光,所述檢測角度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的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與第一直線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一直線是連結人體傳感器 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外周的直線,所述半值角是配置在距人 體傳感器部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的光軸與第二直線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二直線是在從發光 部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直線。根據本發明,通過將檢測角度設定得比表示發光部的指向特性的半值角大,使得 人體傳感器部在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包含在地面上的配光區域整體,該配光區域分布有從發 光部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以上的光,所述檢測角度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 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與第一直線所 成的角度,所述第一直線是連結人體傳感器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地面上檢測區 域外周的直線,所述半值角是發光部的光軸與第二直線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二直線是在從 發光部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直線,由此, 由發熱量比熒光燈等少的固體發光元件構成發光部,所以人體傳感器部的人體檢測信號的 輸出難以受到從發光部放射的熱線的影響,因此人體傳感器部不會檢測到從發光部放射的 熱線的變化而錯誤地輸出人體檢測信號。另外,通過將檢測角度設定得比半值角大,使得檢 測區域包含配光區域整體,由此,地面上的配光區域內沒有與地面上人體傳感器部的檢測 區域不重疊的區域,且檢測區域比配光區域更廣,所以可確保適當的檢測區域,該適當的檢 測區域使得無論配光區域內是否有人,發光部都不熄滅,且可抑制從人進入配光區域至發 光部點亮的時間變長。另外,通過將檢測角度設定得比半值角大,使得檢測區域包含配光區 域整體,由此,不必對人體傳感器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相對地面的傾角進行微調,以便 配光區域內不產生與檢測區域不重疊的區域,所以有施工性良好的優點。并且,裝置主體只 要具有可支撐安裝有人體傳感器部和發光部的電路基板的構造即可,所以不必在裝置主體 中單獨設置保持發光部的構造和保持人體傳感器部的構造,所以可簡化裝置主體的構造, 可抑制成本上升。技術方案2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的發明中,其特征在于,配置成所述人體傳感 器部和所述多個發光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相同,配置所述人體傳感器部和所述發光部,使 得關于中心間距離,在設該中心間距離為W、所述人體傳感器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為H、所 述檢測角度為α、所述半值角為β時,關系式W < HX [tan α-tan β]成立,所述中心間距 離是與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最遠位置上的所述發光部的所述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 所述人體傳感器部的所述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所述光軸之間的距離。根據本發明,通過將所述人體傳感器部配置在離開所述地面的位置上,配置所述 人體傳感器部和所述發光部,使得關于中心間距離,在所述中心間距離、所述人體傳感器部 距所述地面的高度、所述檢測角度、和所述半值角之間,所述關系式成立,所述中心間距離 是與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最遠位置上的所述發光部的所述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所 述人體傳感器部的所述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所述光軸之間的距離,由此,容易設定 與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最遠位置上的所述發光部的所述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 人體傳感器部的所述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所述光軸間距離即中心間距離,所以可容 易地制造。另外,由于配置成所述人體傳感器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與多個所述發光部距所 述地面的高度相同,所以與所述人體傳感器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與所述發光部距所述地面 的高度不同的情況相比,所述檢測區域和所述配光區域的設計變容易。
技術方案3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1或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其特征在于,以包圍 所述人體傳感器部周圍的方式配置多個所述發光部。根據本發明,通過以包圍所述人體傳感器部周圍的方式配置多個所述發光部,相 對于通過所述人體傳感器部的所述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所述電路基板的所述 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所述法線,所述配光區域大致對稱,所以能夠使所述發光部點亮的定時 設為相同,而與人進入所述配光區域的進入方向無關。
圖1表示實施方式1的照明裝置,(a)是主要部分仰視圖,(b)是主要部分的局部 側視圖。圖2是上述照明裝置設置在天花板材料中的狀態下局部截斷的側視圖。圖3是取下上述照明裝置的反射部件和蓋后的狀態下的示意立體圖。圖4是上述照明裝置的電路框圖。圖5是上述照明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6是上述照明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7表示實施方式2的照明裝置,(a)是主要部分示意側視圖,(b)是主要部分示 意仰視圖。圖8是上述照明裝置設置在天花板材料中的狀態下局部截斷的側視圖。圖9是上述照明裝置的動作說明圖。圖10是實施方式3的照明裝置的主要部分示意仰視圖。圖11是上述照明裝置設置在天花板材料中的狀態下局部截斷的側視圖。圖12是現有例的照明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13是另一現有例的照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符號說明2照明裝置11、111A、111B 裝置主體22控制部211、211A、211B 電路基板213發光部216人體傳感器部a檢測角度日半值角D檢測區域S配光區域F1 地面L1 法線L2第一直線L3 光軸L4第二直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如圖1-圖3所示,是裝配在辦公室或住宅等的天花板材 料C中的天花板嵌入型嵌頂燈,具備多個(在圖示例中為5個)發光部213,具有多個作 為固體發光元件的LED (未圖示);人體傳感器部216,在作為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熱線的傳感 器元件的后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檢測到熱線的變化時,輸出人體檢測信號;照度傳感器部 212 (參照圖4),用于檢測照明裝置2的周圍亮度;控制部22 (參照圖4),使人體傳感器部 216和照度傳感器部212驅動,并根據從人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使發 光部213具有的所述多個LED點亮;和平面視圖大致為圓形的板狀電路基板211,在一個表 面上安裝有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發光部213。這里,將多個發光部213配置在人體傳感器 部216的周圍。另外,由人體傳感器部216、照度傳感器部212、多個發光部213和電路基板 211構成LED單元21。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如圖2和圖3所示,具備裝置主體11,由金屬(例 如Al、Cu等導熱率高的金屬)形成,將LED單元21和控制部22容納于內部;圓筒狀的裝 配框12,由圓筒狀部件形成,且具有從該圓筒狀部件下端部的外周整體向外延伸出的外凸 緣部12b,利用裝配螺釘(未圖示)裝配在裝置主體11上;端子臺13,配設在裝置主體11 外側的上端側,用于向容納于裝置主體11內部的控制部22供電;和3個裝配彈簧14,設置 在裝配框12的外側,用于將裝置主體11和裝配框12裝配在作為建造材料的天花板材料C 上。這里,在天花板材料C中貫穿設置平面視圖為圓形的裝配孔C2,在使外凸緣部12b的上 面抵接于天花板材料C的天花板面Cl中的裝配孔C2周部的方式,將裝配框12配置在裝配 孔C2的內側,并且,多個裝配彈簧14彈性接觸天花板材料C中的裝配孔C2的周部上面,由 此將裝配框12和裝置主體11固定在天花板材料C中。裝置主體11具備第一容納部1 la,形成為有底圓筒狀,在內部容納控制部22 ;和由 金屬板構成的支撐基板11b,形成為嵌合于裝配框12內側的形狀,且固定在第一容納部Ila 的下端側,并且利用裝配螺釘等安裝有LED單元21,在支撐基板lib中,設置貫通孔(未圖 示),該貫通孔用于插通從控制部22向LED單元21的發光部213通電用的電線(未圖示)、 用于傳輸從LED單元21的人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人體檢測信號的第一信號線(未圖示)、 和用于傳輸從LED單元21的照度傳感器部212輸出的輸出信號的第二信號線(未圖示)。 另外,在裝置主體11中,以覆蓋LED單元21的方式,裝配由透光性材料形成的圓板狀蓋15。 如圖2所示,在裝置主體11內部的蓋15與電路基板211之間,以包圍各發光部213周圍的 方式,配設用于反射從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反射部件16。并且,裝置主體11以熱線能夠 射入安裝于電路基板211的所述一個表面側的人體傳感器部216且從發光部213放射的光 能夠射出的方式,支撐電路基板211。人體傳感器部216如圖1(b)所示,具備由聚乙烯樹脂形成的、外周面形成為大致 半球面狀的透鏡216a,在透鏡216a的內側配設有作為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熱線的傳感器元 件的熱電型傳感器元件(未圖示)。人體傳感器部216為了能檢測出檢測區域內的人的微 小動作,而使用具有在正方形頂點位置上排列4個傳感元素的形式的四邊形熱電型傳感器 元件,來作為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這里,透鏡216a由菲涅耳透鏡構成的多個透鏡小體
7216a2的集合體構成。當人進入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時,人體傳感器部216檢測出 從人體放射的熱線,從而生成人體檢測信號,輸出到后述的控制電路部221。照度傳感器部212由作為一體設置有發光二極管和用于放大來自發光二極管的 信號的放大器等的模塊的發光IC 二極管(未圖示)構成,配設在透鏡216a的內側。照度 傳感器部212生成大小與照明裝置2的周圍照度成正比的輸出信號Vs(參照圖5),并輸出 到控制電路部221。發光部213中具有多個串聯連接多個所述LED而成的串聯電路,該多個串聯電路 被并聯連接。將所述多個LED容納在一體形成有具有大致半球面的透鏡的平面視圖為圓形 的封裝213a中。這里,LED單元21如圖1所示,在電路基板211的所述一個表面的大致中央部,配 設人體傳感器部216,并配置5個發光部213,以包圍該人體傳感器部216的周圍。另外,在 圖1所示的例子中,5個發光部213被配置成在人體傳感器部216的周向上等間隔,并且與 各發光部213的光軸(例如圖1(b)的L3)正交的方向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 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所述各光軸之間的距離W相同,為規定距離(例如20mm)。另 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中,LED單元21的構成不限于上述構成,例如可構成為具備下 述LED單元21,該LED單元21在電路基板211中貫穿設置了能夠插入多個發光部213的 各封裝213a的多個貫通孔(未圖示),以將多個發光部213從電路基板211的另一個表面 側插入多個所述貫通孔的每個中的方式來安裝構成,或者也可以構成為具備下述LED單元 21,該LED單元21在電路基板211中貫穿設置了能夠插入人體傳感器部216的透鏡216a 的貫通孔(未圖示),以將人體傳感器部216從電路基板211的所述另一個表面側插入所述 貫通孔中的方式來安裝構成,或者也可以構成為具備下述LED單元21,該LED單元21在電 路基板211中貫穿設置了能夠插入人體傳感器部216的透鏡216a和多個發光部213的封 裝213a的所述貫通孔,以人體傳感器部216和多個發光部213都從電路基板211的所述另 一個表面側插入所述貫通孔中的方式來安裝構成。控制部22如圖4所示,具備控制電路部221,經由所述第一信號線和所述第二信 號線分別電連接于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照度傳感器部212上;控制電源部224,用于向控制 電路部221供電;恒流電源部225,經由所述電線向發光部213輸出直流電流;整流平滑部 223,對從交流電源AC提供的交流電進行整流和平滑,并向控制電源部224和恒流電源部 225分別提供直流電;和輸入保護部222,插入到交流電源AC與整流平滑部223之間,用于 防止從交流電源AC向整流平滑部223流入過電流。控制電路部221中具備微機(下面稱為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1,該微機根據從人 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和照度傳感器部212的輸出信號Vs,輸出后述的 熄滅控制信號或點亮控制信號。控制電源部224由降壓斬波器電路構成,該降壓斬波器電路包括由在整流平滑 部223的輸出端之間連接的第一開關元件(未圖示)和能夠與從數khz到數十khz的高開 關頻率相對應的第一高速二極管(未圖示)構成的串聯電路;由在所述第一高速二極管兩 端之間連接的電感(未圖示)和平滑用電容(未圖示)構成的串聯電路;以及連接于所述 第一開關元件且控制所述第一開關元件的開、關時間的開關電源用IC(未圖示)。在構成 控制電源部224 —部分的所述平滑電容的兩端之間,連接有控制電路部221,從控制電源部224向控制電路部221輸出直流電壓。恒流電源部225由降壓斬波器電路構成,該降壓斬波器電路包括由在整流平滑 部223的輸出端之間連接的第二開關元件(未圖示)與第二高速二極管(未圖示)構成的 串聯電路;由在所述第二高速二極管兩端之間連接的磁軛線圈構成的電感(未圖示)與平 滑用電容(未圖示)所構成的串聯電路;和連接于所述第二開關元件且構成控制所述第二 開關元件的開、關時間的控制器的微機(下面稱為控制器用微機)IC2。在構成恒流電源部 225 —部分的所述平滑電容的兩端之間,連接有構成發光部213的所述多個LED的串聯電 路,從恒流電源部225向多個LED的串聯電路輸出恒定的直流電流。整流平滑部223包括對從交流電源AC提供的交流電流進行全波整流的二極管橋 (未圖示)、和在所述二極管橋的輸出端之間連接并用于對從所述二極管橋輸出的脈動電 流進行平滑的鋁電解電容構成的平滑用電容(未圖示)。輸入保護部222插入到交流電源AC與整流平滑部223之間,包括在交流電源AC 的輸出端之間連接的電流熔絲(未圖示)和薄膜電容(未圖示)所構成的串聯電路、和包 含在所述薄膜電容兩端之間連接的電容(未圖示)的噪聲防止濾波電路(未圖示)。下面,根據圖5來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的動作。若人進入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檢測區域,則人體傳感器部216檢測出從所述 檢測區域中的人的人體放射的熱線,向控制電路部221的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輸出所述 人體檢測信號。控制電路部221的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接收從人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 所述人體檢測信號。另外,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繼續接收來自照度傳感器部212的輸出 信號Vs,比較來自照度傳感器部212的輸出信號Vs的大小與事先設定的點亮開始照度設定 值(例如50勒克司),若來自照度傳感器部212的輸出信號Vs的大小比所述點亮開始照度 設定值大(圖5的a點和b點),則向恒流電源部225中包含的控制器用微機IC2輸出用于 指示使發光部213熄滅的熄滅控制信號(Hi輸出信號)。控制器用微機IC2若接收從傳感 器控制用微機ICl輸出的所述熄滅控制信號,則控制恒流電源部225,以截斷從恒流電源部 225向發光部213的電流供應,從而不點亮發光部213具有的所述多個LED。這里,恒流電 源部中,包含于恒流電源部225中的振蕩電路(未圖示)停止振蕩。另一方面,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在接收到從人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所述人體 檢測信號時,若來自照度傳感器部212的輸出信號Vs的大小比所述點亮開始照度設定值小 (圖5的c點),則向控制器用微機IC2輸出用于指示使發光部213點亮的點亮控制信號。 控制器用微機IC2若接收到從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輸出的所述點亮控制信號,則控制恒 流電源部225開始從恒流電源部225向發光部213的通電,使發光部213具有的所述多個 LED點亮。之后,若人體傳感器部216沒有檢測到從位于所述檢測區域的人的人體放射的熱 線,則不從人體傳感器部216向控制電路部221輸出所述人體檢測信號。這里,傳感器控制 用微機ICl在從沒有向控制電路部221輸入所述人體檢測信號起經過規定的點亮保持時間 Tl (例如1分鐘)之后(圖5的d點),向控制器用微機IC2輸出所述熄滅控制信號。控制 器用微機IC2在接收到從傳感器控制用微機ICl輸出的所述熄滅控制信號時,控制恒流電 源部225截斷從恒流電源部225向發光部213的電流供應,使發光部213具有的所述多個 LED熄滅。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如圖2所示,5個發光部213分別離開人體傳 感器部216配置,將檢測角度a設定得比表示發光部213的指向特性的半值角0大,從而 使得地面F1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 (參照圖6)包含地面F1上的配光區域S 整體(參照圖6),該配光區域S分布有從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從發光部213 放射的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以上的光,所述檢測角度a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216具有的所 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211的所述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L1 與第一直線L2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一直線L2是連結人體傳感器部216具有的所述熱電型 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中心與地面F1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外周的直線, 所述半值角3是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在從發光部213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最大放射光量 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第二直線L4所成的角度。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在 發光部213的周圍設置有反射部件16,并且在發光部213的下側設置有蓋15,所以半值角 3為考慮了從發光部213放射的光被反射部件16反射和透射蓋15時的折射影響后的角 度。另一方面,檢測角度a基本上不受設置在人體傳感器部216下側的蓋15的影響。圖 2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2具備反射部件16和蓋15,但并不是一定要設置這些部件,只要適 當設置即可。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人體傳感器部216在地面F1上的檢測區域D外 周部為止的距離為,在設該距離為W1,設人體傳感器部216距地面F1的高度、發光部213距 地面F1的高度和天花板面C1距地面F1的高度大致相同,并設該高度為H時,該距離W1與 作為法線L1與第一直線L2所成角度的檢測角度a之間,成立由下述式(1)表示的關系。ffl = tana XH 式(1)另外,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地面F1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 周部為止的距離W2為,在設該距離為W2,設發光部213距地面F1的高度為H,并設與發光 部213的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 所述光軸之間的距離(下面稱為中心間距離)為W時,該距離W2與作為發光部213的光軸 L3與第二直線L4所成角度的半值角0之間,成立由下述式(2)表示的關系。在下述式(2) 中,W3 = tan^ XH相當于從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地面F1的交點P3至發光部213的配 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2 = tan^ XH+ff= W3+W 式(2)這里,為了使地面F1上的檢測區域D比配光區域S大,只要從法線L1與地面F1 的交點P1至人體傳感器部216在地面F1上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1比從發光 部213的光軸L3與地面F1的交點P3至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2大 即可。因此,為了使地面F1上的檢測區域D比配光區域S大,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 216的中心間距離W只要成立下述式(3)的關系即可。ff < HX [tan a -tan 3 ]式(3)這里,圖2示出將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裝配在設置在天花板材料C中的裝配 孔C2中的例子。圖2所示的照明裝置2以將裝置主體11固定在形成為外凸緣部12b的外 徑①約為110mm的裝配框12上的方式,裝配到裝配孔C2中,將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 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設定為20mm,將人體傳感器部216距地面F1的高度設定為與從地面Fl至天花板面Cl的高度H(在圖示例中為2. 2m)大致相同的高度。即,人體傳感器部216 和多個發光部213配置成距地面Fl的高度相同。另外,將檢測角度α設定為45. 5度,將 半值角β設定為45度。因此,由于從法線Ll與地面Fl的交點Pl至地面Fl上的人體傳 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l為2. 24m,從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地面 Fl的交點P3至地面Fl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3為2. 2m,所以 從法線Ll與地面Fl的交點Pl至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2為2. 22m。如圖6所示,因為配光區域S內沒有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不重疊的區 域,且檢測區域D比配光區域S更廣,所以當人在配光區域S時,發光部213不熄滅,另外, 可縮短從人進入配光區域S起至發光部213點亮為止的時間。圖6中陰影所示的部分表示 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檢測區。這里,檢測區相當于由構成人體傳 感器部216的透鏡216a的透鏡小體216a2各自在地面Fl上形成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 的受光面的像。這里,實施方式1中的檢測區域D相當于使連結地面Fl上的熱電型傳感器 元件的多個所述檢測區中位于離所述交點Pl最遠位置上的所述檢測區內的距所述交點Pl 最遠的點與所述交點Pl之間的線、繞所述交點Pl旋轉得到的圓的內側區域。由于不必為了在配光區域S中不產生與檢測區域D不重疊的區域而對人體傳感器 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相對地面Fl的傾角進行微調,所以具有施工 性好的優點。并且,裝置主體11只要具有可支撐安裝了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發光部213的電路 基板211的構造即可,所以不必在裝置主體11中設置用于保持人體傳感器部216的復雜構 造,可簡化裝置主體11的構造,可抑制成本上升。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發光部213由發熱量比熒光燈等少的LED構成,從而即便 將發光部213接近人體傳感器部216來配置,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的輸 出也不受從發光部213放射的熱線的影響,可降低人體傳感器部216的誤動作。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通過在檢測角度α、半值角β、從地面Fl至人體 傳感器部216的距離H、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之間成立由式(3) 表示的關系,可容易設定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所以可容易地制 造。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通過5個發光部213彼此等間隔地配置,配光區域 S相對法線Ll大致對稱,所以可將發光部213點亮的定時設為相同,而與人進入配光區域S 的進入方向無關。在本實施方式中,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發光部213安裝在作為一個電路基板211 的同一個表面的所述一個表面上,所以相比于從地面Fl至人體傳感器部216的高度與從地 面Fl至發光部213的高度不同的情況,具有容易設計檢測區域D和配光區域S的優點。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1 (b)所示,構成人體傳感器部216 —部分的透鏡216a的側 面形成為不與第二直線L4交叉的形狀和大小,透鏡216a不遮掩從發光部213向配光區域 S放射的光。因此,可抑制在發光部213在地面Fl上的配光區域S中產生照度不均。本實施方式中的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在上述例子中設 定為20mm,但中心間距離W若是作為上限的38. 7mm以下,則在人體傳感器部216距地面Fl 的高度、發光部213距地面Fl的高度和天花板面Cl距地面Fl的高度大致相同且該高度設
11為H時,可適當設定檢測角度a、半值角0以及該高度,使得所述式(3)的關系成立。(實施方式2)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如圖7所示,是利用木螺釘(未圖示)等裝配螺釘裝配 在辦公室或住宅等的天花板材料C的天花板面C1上的照明裝置2,具備長條的第一 LED單 元21A,具有多個(圖示例中為6個)發光部213、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照度傳感器部(未 圖示);在第一 LED單元21A的長度方向兩側分別沿該長度方向以相同數量配置多個(在圖 示例中為3個)的第二 LED單元21B,具有多個發光部213 ;以及具有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 電路構成的控制部(未圖示)。這里,所述控制部使第一 LED單元21A的人體傳感器部216 和所述照度傳感器部驅動,并根據從人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和從所述 照度傳感器部輸出的輸出信號,使第一 LED單元21A和第二 LED單元21B的發光部213具 有的所述多個LED點亮。另外,如圖8所示,將第一 LED單元21A和第二 LED單元21B容納 在下面具有開口窗的長條矩形箱狀的裝置主體111A內。第一 LED單元21A具備形成為長條矩形板狀的電路基板211A ;配設在電路基板 211A的一個表面上的長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的人體傳感器部216 ;和在電路基板211A的所 述一個表面上的長度方向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兩側分別沿所述長度方向以相同數量配 置多個(在圖示例中為3個)的發光部213。人體傳感器部216具備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和由聚乙烯樹脂形成且以覆蓋 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方式配設的平面視圖為矩形的透鏡216c。人體傳感器部216具 有對透射透鏡216c后的熱線進行反射的內部鏡構造。另外,所述照度傳感器部配設在透鏡 216c的內側。第二 LED單元21B具備形成為長條矩形板狀的電路基板211A、和在電路基板 211A的所述一個表面上沿長度方向配設的多個(在圖示例中為7個)發光部213。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如圖8所示,將檢測角度a形成得比半值角3大, 以使地面F1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 (參照圖9)包含地面F1上的配光區域S 整體,該配光區域S分布有從多個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從多個發光部213中 配置在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一個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 以上的光,所述檢測角度a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216具有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 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211A的所述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即法線L1與第一直線L2 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一直線L2是連結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 光面中心與檢測區域D外周的直線,所述半值角0是配置在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 上的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在從該發光部213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 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第二直線L4所成的角度。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具備下面開放的細長的長方體狀的裝置主體111A,利用 裝配螺釘(未圖示)裝配在設置于天花板材料C的裝配孔C2中,將人體傳感器部216配置 在與從地面F1至天花板面C1的高度H大致相同的高度。這里,根據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 所述式(1)和所述式(2),能夠求出從與天花板面C1正交且通過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 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中心的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人體傳感器部216 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1、和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發光部213的配光 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2。
12
在圖7和圖8所示的照明裝置2中,將裝置主體IllA的長度方向的長度Wa設定 為1245mm。另外,將照明裝置2裝配在天花板面Cl距地面Fl的高度H為2. 2m的天花板材 料C中。電路基板211A、211B分別形成為長度方向的長度Wb為170mm,配置成相鄰的電路 基板211B彼此的間隔Wc、和電路基板211A與電路基板211B之間的間隔為10mm。另外,各 電路基板211A、211B中,將多個發光部213配設成電路基板211A的長度方向兩端與發光部 213之間產生的間隙Wd為5mm。這里,多個第二 LED單元2IB中的、配置在距第一 LED單元2IA最遠位置上的第二 LED單元21B中,與多個發光部213中配置在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213 的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中心與 所述光軸之間的距離(下面稱為中心間距離)W設定為610mm。另外,在圖7和圖8所示的 例子中,檢測角度α設定為65度,半值角β設定為55度。因此,在圖8所示的照明裝置2中,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的發光部213與人體 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為610mm,檢測角度α為65度,半值角β為55度,天花板面 Cl距地面Fl的高度H為2. 2m,所以從法線Ll與地面Fl的交點Pl至地面Fl上的人體傳 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l為4. 72m,另外,從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 地面Fl的交點P3至地面Fl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3為3. 14m, 所以從法線Ll與地面Fl的交點Pl至地面Fl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 距離W2為3. 75m。如圖9所示,因為配光區域S內沒有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不重疊的 區域,且檢測區域D比配光區域S更廣,所以可確保適當的檢測區域D,適當的檢測區域D使 得無論配光區域S中是否有人,發光部213都不熄滅,并且,從人進入配光區域S起至發光 部213點亮為止的時間較短。圖9中陰影所示的矩形部分表示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 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檢測區。這里,實施方式2中的檢測區域D相當于使地面Fl上形成的多 個所述檢測區構成的集合體中的、多個所述檢測區與彼此相鄰的所述檢測區之間的區域合 并后的區域。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7(b)所示,構成人體傳感器部216—部分的透鏡216c形成 為不與第二直線L4交叉的形狀和大小,不遮掩從相鄰于人體傳感器部216的發光部213向 該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放射的光。因此,可抑制地面Fl上的配光區域S中產生照度不 均。本實施方式中的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在上述例子中設 定為610mm,但中心間距離W若是作為上限的1575mm以下,則在人體傳感器部216距地面 Fl的高度、發光部213距地面Fl的高度和天花板面Cl距地面Fl的高度大致相同且該高度 設為H時,可適當設定檢測角度α、半值角β以及該高度,使得所述式(3)的關系成立。另外,在實施方式2說明的照明裝置2中,說明了具備多個僅具備發光部213的第 二 LED單元21B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配置具備人體傳感器部216與多個發光部 213的一個LED單元(未圖示)。(實施方式3)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如圖10和圖11所示,是利用木螺釘(未圖示)等裝配螺釘裝配在辦公室或住宅等的天花板材料C的天花板面C1上的照明裝置2,具備平面視 圖為正方形的第一 LED單元21A,具有多個(在圖示例中為8個)發光部213和一個人體傳 感器部216 ;以包圍第一 LED單元21A周圍的方式配置且平面視圖為正方形的8個第二 LED 單元21B,具有多個(在圖示例中為9個)發光部213 ;裝置主體111B,形成為平面視圖為 正方形,在下面具有開口部,且將第一 LED單元21A和第二 LED單元21B容納在內部;矩形 板狀蓋(未圖示),以覆蓋裝置主體111B下面開口部的方式裝配在裝置主體111B上且由透 光性材料構成;和具有與實施方式1同樣的電路構成的控制部(未圖示)。這里,所述控制 部使第一 LED單元21A的人體傳感器部216和照度傳感器部(未圖示)驅動,并根據從人 體傳感器部216輸出的所述人體檢測信號和從所述照度傳感器部輸出的輸出信號,使第一 LED單元21A和第二 LED單元21B的發光部213具有的所述多個LED點亮。另外,在裝置主 體111B內部的所述蓋、與構成第一 LED單元21A —部分的后述電路基板211A及構成第二 LED單元21B —部分的電路基板211B之間,以包圍發光部213各自周圍的方式配設多個反 射部件16(參照圖11),對從發光部213各自放射的光進行反射。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照明 裝置2的裝置主體111B如圖11所示,包括第一容納室111B1和第二容納室111B2,所述第 一容納室111B1形成為一邊長度為We的平面視圖為正方形,容納所述控制部,所述第二容 納室111B2形成為一邊長度比第一容納室111B1的一邊長度長的平面視圖為正方形,且在 第一容納室111B1下側與第一容納室111B1連續地一體設置,容納第一 LED單元21A和第 二 LED 單元 21B。第一 LED單元21A具備形成為平面視圖為正方形板狀的電路基板211A ;配設在 電路基板211A的一個表面上大致中央部的人體傳感器部216 ;和配置在電路基板211A的 所述一個表面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周圍的多個(在圖示例中為8個)發光部213。人體傳感器部216與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人體傳感器部216 —樣,具備所述熱電 型傳感器元件(未圖示)、和形成為平面視圖為圓形且以覆蓋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方 式配設的透鏡216a。第二 LED單元21B具備形成為平面視圖為正方形板狀的電路基板211B、和在電 路基板211B —個表面上等間隔配設的多個(在圖示例中為9個)發光部213。在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如圖11所示,將檢測角度a形成得比半值角3 大,以使地面F1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包含地面F1上的配光區域S整體,該 配光區域S分布有從多個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從多個發光部213中配置在距 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一個發光部213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以上的 光,所述檢測角度a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216具有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 的、包含電路基板211A的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即法線L1與第一直線L2所成的角度,所 述第一直線L2連結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檢測區域 D外周的直線,所述半值角0是配置在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213的光 軸L3與在從該發光部213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 的第二直線L4所成的角度。另外,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在發光部213的周圍設置反射 部件16,并在發光部213的下側設置所述蓋,所以半值角0為考慮了從發光部213放射的 光被反射部件16反射和透射所述蓋時的折射影響后的角度。在圖11所示構成的照明裝置 2中,并不必須設置反射部件16和所述蓋。
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具備平面視圖為正方形的裝置主體111B,裝配在天花板 材料c的天花板面C1上,將人體傳感器部216配置在與從地面F1至天花板面C1的高度H 大致相同的高度。這里,根據實施方式1中說明的所述式(1)和所述式(2),能夠求出從與 天花板面C1正交且通過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所述受光面中心的 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由人體傳感器部216在地面F1上形成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 為止的距離、和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由發光部213在所述地面上形成的配光區 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在圖11所示的照明裝置2中,將裝置主體111B的第一容納室111B1的一邊長度 We設定為500mm。另外,將照明裝置2裝配在天花板面C1距地面F1的高度H為2. 2m的天 花板材料C上。在圖11所示的照明裝置2中,將天花板面C1與照明裝置2下面之間的距 離Wf設定為0. lm。在圖10所示的例子中,將電路基板211A、211B的一邊長度設定為100mm。這里,8 個第二LED單元21B中的、配置在平面視圖為正方形的第一LED單元21A對角方向上的第二 LED單元21B中,與多個發光部213中配置在距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213 的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所述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所述 光軸之間的距離(下面稱為中心間距離)W設定為250mm。另外,檢測角度a設定為45. 5 度,半值角0設定為40度。在圖1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照明裝置2中,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 間距離W為250mm,檢測角度a為45. 5度,半值角0為40度,天花板面C1距地面F1的高 度H為2. 2m,所以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外周部 為止的距離W1為2. 24m,另外,從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地面F1的交點P3至配置在距所 述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為1. 85m,所 以從法線L1與地面F1的交點P1至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 213的配光區域S外周部為止的距離W2為2. 10m。因為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216最遠位置上的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S內沒 有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檢測區域D不重疊的區域,且檢測區域D比配光區域S更廣,所 以可確保適當的檢測區域D,該適當的檢測區域D使得無論配光區域S中是否有人,發光部 213都不熄滅,并且,從人進入配光區域S起至發光部213點亮為止的時間較短。本實施方式中的發光部213與人體傳感器部216的中心間距離W在上述例子中設 定為250mm,但中心間距離W若是作為上限的390mm以下,則在人體傳感器部216距地面F1 的高度、發光部213距地面F1的高度和天花板面C1距地面F1的高度大致相同且該高度設 為H時,可適當設定檢測角度a、半值角0以及該高度,使得所述式(3)的關系成立。另外,在實施方式3說明的照明裝置2中,說明了具備多個僅具備發光部213的第 二 LED單元21B的例子,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使用配置有人體傳感器部216與多個發光部 213的一個LED單元(未圖示)。在所述各實施方式中,說明了發光部213具備由LED構成的固體發光元件的例子, 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具備由有機EL元件等構成的固體發光元件。
1權利要求
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人體傳感器部,在檢測從人體放射的熱線的傳感器元件檢測到熱線的變化時,輸出人體檢測信號;多個發光部,具有固體發光元件;控制部,根據從人體傳感器部輸出的人體檢測信號,使發光部具有的固體發光元件點亮;電路基板,安裝有人體傳感器部和發光部;和裝置主體,以熱線能夠向安裝在電路基板上的人體傳感器部入射且從發光部放射的光能夠出射的方式來支撐電路基板,將檢測角度設定為比表示發光部的指向特性的半值角大,使得人體傳感器部在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包含地面上的配光區域整體,該配光區域分布有從發光部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以上的光,所述檢測角度是通過人體傳感器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的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與第一直線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一直線連結人體傳感器部的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與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外周,所述半值角是發光部的光軸與第二直線所成的角度,所述第二直線是在從發光部放射的光的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直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配置成所述人體傳感器部和所述多個發光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相同,配置所述 人體傳感器部和所述發光部,使得關于中心間距離,在設該中心間距離為W、所述人體 傳感器部距所述地面的高度為H、所述檢測角度為α、所述半值角為β時,關系式W < HX [tan α-tan β]成立,所述中心間距離是與配置在距所述人體傳感器部最遠位置上 的所述發光部的所述光軸正交的方向上的、所述人體傳感器部的所述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 中心與所述光軸之間的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以包圍所述人體傳感器部周圍的方式配置多個所述發光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照明裝置,人體傳感器部難以受到從發光部放射的熱線的影響,可相對配光區域確保適當的檢測區域,施工性好且可抑制成本上升。照明裝置被設定為,檢測角度(α)比半值角(β)大,使得設置在遠離地面位置上的人體傳感器部(216)在地面上的檢測區域包含發光部(213)的配光區域整體,檢測角度是通過熱電型傳感器元件的受光面中心的、包含電路基板(211)的一個表面的平面的法線(L1)與第一直線(L2)所成的角度,第一直線(L2)是連結受光面中心與檢測區域外周的直線,所述半值角是發光部(213)的光軸(L3)與在從該發光部(213)放射且放射光量為放射光量最大值一半的光的放射方向上延長的第二直線(L4)所成的角度。
文檔編號F21V23/00GK101936484SQ20101021432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5日
發明者一罔建, 大坪篤, 河野忠博, 長罔慎一 申請人:松下電工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