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燈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 光燈燈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管形熒光燈的燈具中,其燈具效率在30%—45% 之間,平均為40%,盡管效率低下,但仍在大量使用中,造成能源的巨大 浪費。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燈具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把光源視為點光 源,所有反射器的設計都在點光源的基礎上來完成的,顯然這種反射器只 有一條光軸,稱為共光軸。其實光源是有一定的大小,而反射器又不能做 得很大,燈管的管徑一般為反射器光輸出口的口徑的20%,光的傳播受到 限制,不能按幾何光學的路線傳播。所以把燈管視為點光源并用共光軸來 設計反射器是不合適的,反射器不能起到增強反射的目的;另一類基本上 沒有采用設計程序,只是把反光材料安裝在燈具上,象裝飾品那樣,反射 器呈單曲面狀,對提高燈具效率并沒有起到作用。上述燈具的設計沒有很 好地利用反射器應有的反射特性,沒有起到增強反射的作用,造成燈具的 效率不高和能源的浪費。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它 具有優良的反射特性,能將燈具效率從40%提高到65%以上,達到高效節 能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出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一種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 形熒光燈燈具,包括雙端或單端多管并排的管形熒光燈,反射器圍繞其中, 反射器幾何中心與所述管形熒光燈中心重合,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具有 八個連續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兩側 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1對平面反射面、第2對平面反射面、第3對平面 反射面、第4對平面反射面,第l對平面反射面與第2對平面反射面的相 鄰面交線N、 N1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對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 M與燈管l之間,燈管中心至所迷水平面M的垂直距離a=30mm—40mm。所述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與第1對平面反射面外邊和 燈管中心軸線所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al為15° —25。角度。第2對平 面反射面外邊和燈管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 射器垂直對稱面之間的夾角ct2為55° —65°角度。第3對平面反射面外邊和燈管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之間的夾角ct3為90° —110°角度。第1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 之間的夾角I3 1為35。 一50°角度。第2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之間的 夾角P2為30。 一37°角度。第3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P 3為45° —52°角度。本發明的關鍵技術是把管形熒光燈燈具反射器設計成一種多平面反 射器,即把反射器設計成多個平面的組合,而這些平面把靠近它的光(或 發光體)按照鏡面反射的原理反射到指定的區域。如果把熒光燈截面看成 由許多點光源組成的圓,那么一根管形熒光燈就可以看成由無窮多個線狀 光源所組成,就可以設計成一個與各線狀光源對應的無窮多^平面所組成 的曲面。因此可以根據對采光的不同要求,把反射器設計成多個平面,這 些平面從不同的角度把光源發出的光反射到指定的方向(或地點),使光 強分布符合預期的設計要求。不過,無窮多個平面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 工藝上和生產上是很難實現的。那么究竟采用幾個平面比較合適呢?這取 決于所使用光源和燈具的大小。在雙端熒光燈的燈具中,使用比較多的是 T8 (管徑為26mm)和T5 (管徑為16mm),在單端熒光燈的燈具中,雖然使 用的管徑是T5或T4,但它是由多根燈管組成,如2U、 3U和4U等,其截 面積比較大。 一般說來,燈具盡量做得小巧玲瓏,那么對上述雙端和單端 熒光燈來說,采用四對八個平面就可以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為了增強光 的反射,對反射器的表面必須進行有效的處理,以提高它的反射率。處理 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其最終目的是提高金屬表面的 光潔度。本發明是根據辦公室或教室照明的要求,把反射器的表面做成鏡 面反射,以達到最佳的反射效果。本發明的特點除了采用上述鏡面反射的特點外,為了最大限度利用光的反射,把第一對平面反射面設計成與水平面M成40。,它們把一般燈具無法反射的、燈管底部發出的光反射到第二對、第三對和第四對平面反射面上,這些平面再把光反射到指定的區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即燈具效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顯著效果 " 由于本發明是將管形熒光燈燈具的反射器設計成多平面反射器,這就 可以把燈具的效率從目前的40%提高到65%,即每支燈管可提高效率25%。 也就是說,本發明的2 x 36W的高效節能燈盤的光亮度與目前市場流通的3 x 36W燈盤的光亮度相當,使用一個高效節能燈盤可節省一支燈管、 一個 鎮流器和1/3燈盤的材料,約25元人民幣,同時還節省一支燈一年的用 電36Wx 8h x 365=105kWh,節省電費約84元,兩項共計可節省109元。 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2006年全國T8管形焚光燈產量約為6. 8億支。如果把其中的20%用于高效節能燈具,需要做0.68億支燈盤, 一年可節省用 電0. 68 x 105KWh=71. 4億KWh(億度電),相當于三峽發電站發電量的1/7, 其意義非常之大。按每度電的電費為0. 8元計算,每年因使用高效節能燈 具而節約的電費約57. 12億元人民幣,加上節省原材料費0. 68 x 25=17億 元人民幣,合計節省74. 12億元人民幣。其經濟效益是非常顯著的。 本發明主要應用于單端或雙端管形熒光燈的燈具中。
圖l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管形熒光燈燈具用的多平面反射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本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參見圖l所示,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由雙端或單端多 管并排的管形熒光燈、反射器、裝在該燈具內的電子鎮流器組成。本實施 例選用雙端管形焚光燈1,圍繞該燈管1的多平面反射器2由連續布排的 第1對平面反射面2-1、第2對平面反射面2-2、第3對平面反射面2-3 和第4對平面反射面2-4組成,以金屬薄板制成,內表面4^光成4竟面。在 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兩側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1對平面 反射面、第2對平面反射面、第3對平面反射面、第4對平面反射面,第 1對平面反射面與第2對平面反射面的相鄰面交線N、 Nl位于同一水平面 M上,第1對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與燈管1之間,燈管中心至所 迷水平面M的垂直距離a=30mm—40mm。雙端管形熒光燈1的直徑d=26mm, 其中心為0,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3與第1對平面反射面 2-1外邊和燈管1中心軸線所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al優選為20°角度, 第2對平面反射面2-2外邊和燈管1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過燈管 1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3之間的夾角a2優選為60°角度,第3 對平面反射面2-3外邊和燈管1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過燈管1中 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3之間的夾角a3優選為100°角度,第1對 平面反射面2-1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Pl優選為40°角度,第2對平面 反射面2-2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P2優選為35。角度,第3對平面反射面 2-3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P 3優選為50°角度,燈管1中心0至水平面 M的垂直距離a優選取為33mm,反射器光輸出口 口徑b對于不同燈管管徑 其取值范圍在135mm—160mm,本實施例取b為140mm,反射器高度C為65mm。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包括雙端或單端多管并排的管形熒光燈,反射器圍繞其中,反射器幾何中心與所述管形熒光燈中心重合,該燈具內還裝有電子鎮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平面反射器至少具有八個連續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兩側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1對平面反射面、第2對平面反射面、第3對平面反射面、第4對平面反射面,第1對平面反射面與第2對平面反射面的相鄰面交線N、N1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對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與燈管之間,燈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離a=30mm-40mm。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與第l對平面反射面外 邊和燈管中心軸線所形成的平面之間的夾角ocl為15° —25°角度。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2對平面反射面外邊和燈管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 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之間的夾角ot2為55° —65°角度。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3對平面反射面外邊和燈管中心軸線之間所形成的平面與 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之間的夾角a3為90° —110°角度。
5、 根》居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1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P 1為3 —50°角度。
6、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2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3 2為30° —37°角度。
7、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3對平面反射面與水平面M之間的夾角P 3為45° —52°角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平面反射器的管形熒光燈燈具,它具有優良的反射特性,能將燈具效率從40%提高到65%以上,達到高效節能目的。該多平面反射器至少具有八個連續布排的平面反射面,在過燈管中心軸線的反射器垂直對稱面兩側向外至少依次相連有第1對平面反射面、第2對平面反射面、第3對平面反射面、第4對平面反射面,第1對平面反射面與第2對平面反射面的相鄰面交線N、N1位于同一水平面M上,第1對平面反射面位于所述水平面M與燈管1之間,燈管中心至所述水平面M的垂直距離a=30mm-40mm。本發明主要應用于單端或雙端管形熒光燈的燈具中。
文檔編號H01J61/02GK101256925SQ20081002754
公開日2008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4日
發明者琪 張, 張蘭芬 申請人:張蘭芬;張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