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發光二極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 ,簡稱LED)。
技術背景LED作為一種發光光源,具有壽命長、體積小、發熱量低、耗電量少、 反應速度快、無輻射等優點,被廣泛應用于指示燈、廣告看板、交通信號 燈、汽車車燈、顯示器面板、通訊工具等產品中。隨著高亮度LED芯片的開發成功,LED正從小功率向大功率方向發 展,其發熱量也有所提高。現有的LED各組成部分通常是借助粘合劑相互 連接,LED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容易使粘合效果降低,使得各部分之間不牢 固,有時還會出現基座脫落或膠體脫落等現象。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 一種結構牢固的發光二極管。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發光二 極管,包括基座、位于基座外側的管殼、位于基座上部的膠體、位于所述 基座和膠體之間且安裝在基座上的芯片,所述基座和管殼兩者之一或者之 二與所述膠體相卡合。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管殼中設有一個空腔,所述管殼通過所述空 腔套接在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膠體上設置有第一凹入部或者第三凸出部; 所述基座的上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凹入部相卡合的第一凸出部、或者與所 述第三凸出部相卡合的第三凹入部。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膠體上設置有第二凹入部或者第四凸出部, 所述管殼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凹入部相卡合的第二凸出部、或者與所述第 四凸出部相卡合的第四凹入部。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管殼中嵌入有引腳,所述引腳的兩端分別位 于管殼的內外兩側。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基座的頂部設有表面為光面的凹入部,所述 芯片放置在所述凹入部內。
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凹入部的表面鍍有一層反射膜。 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管殼與基座套接部分的空腔的橫截面為非圓 形,所述基座與所述空腔相對應的柱體的橫截面是與所述空腔的橫截面相 同的非圓形,管殼緊密地套在柱體的外側。優選地,所述空腔的橫截面的 形狀為圓缺形。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基座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柱體相連接形成倒T形,所述管殼套設于所述柱體的外側。所述的發光二極管,所述膠體包括圓臺部分和半球體部分,二者一體 成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膠體與管殼或基座相卡合的結構, 使得LED的各部分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不會出現基座脫落或膠體脫落等現 象,提高了 LED的可靠性。通過在基座頂部的凹入部表面鍍上反射膜,可 以將反射到凹入部表面的光反射出去,增強了LED的發光亮度;同時,通 過鍍膜的熱傳導作用,進一步改善了 LED的散熱性能。通過將管殼與基座 套接部分的空腔的橫截面設計為非圓形,可以避免基座在管殼中轉動,起 到較好的定位作用。通過設計膠體的形狀,可以改變通過膠體后的出光角 度,滿足一些特殊情況下對出光角度的要求。另外,所述LED的結構簡單, 裝配方便,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
中LED的立體圖;圖2是圖l所示LED的剖視圖;圖3是圖1所示LED的管殼的立體圖;圖4是圖3所示管殼的剖視圖;圖5是圖1所示LED的基座的立體圖;圖6是圖5所示基座的剖視圖;圖7是圖1所示LED的膠體的封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實施例一請參見圖1至圖7,所述LED為功率型LED,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 外側的管殼2、位于基座上部的膠體3、位于所述基座1和膠體3之間且安 裝在基座1上的芯片4、和鑲嵌在膠體3中的金線5。其中,管殼2中設有橫截面為圓缺形的柱狀空腔23。基座l由散熱性 能良好的銅一體成型,大致呈倒T形。倒T形基座1的上部為橫截面為圓 缺形的柱體13,管殼2的空腔23套在該柱體13的外側;基座1的頂部設 有凹入部ll,芯片4通過錫焊或者銀膠焊接在凹入部11內,凹入部ll的 表面加工為光面,并且在該光面上鍍有一層反射膜。膠體3由折射率為1.55的環氧樹脂封裝而成,包括圓臺部分和半球體 部分,二者一體成型。膠體3上還設置有第一凹入部31和第二凹入部32; 所述基座1的上部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凹入部31相卡合的第一凸出部12。 管殼2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凹入部32相卡合的第二凸出部22;管殼2 中嵌入有引腳24,弓,24的兩端分別位于管殼2的內外兩側;位于管殼 內側的引腳端通過鑲嵌在膠體3內的金線5與芯片4的正負極相連,位于 管殼2外側的引腳端用于和外部元件相連接。使用上述的LED,通電后測試可知,所述芯片4發出的光經過膠體3 反射折射后的出光角度為15度,可以滿足手電筒等一些小角度應用方面的 需求。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是膠體3與基座1和管殼2的卡合結構不同,膠體 3上設置有第三凸出部;基座1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三凸出部相卡合的第三 凹入部。膠體(3)上還設置有第四凸出部,管殼2上設置有與所述第四凸 出部相卡合的第四凹入部。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 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 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 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比如所述管殼與基座的柱體相套接的空 腔的橫截面也可以為除球缺形以外的非圓形,基座的材料可以選為鋁、鎳、 碳化硅鋁或氮化鋁等高導熱性能的金屬和非金屬;LED的出光角度也不限 于具體實施方式
中提到的15度,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通過改變膠體3 的形狀來改變LED的出光角度,所述推演和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 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發光二極管,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1)外側的管殼(2)、位于基座(1)上部的膠體(3)、位于所述基座(1)和膠體(3)之間且安裝在基座(1)上的芯片(4),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和管殼(2)兩者之一或者之二與所述膠體(3)相卡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管殼(2)中設 有一個空腔(23),所述管殼(2)通過所述空腔(23)套接在所述基座(1) 的上部。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膠體(3)上設 置有第一凹入部(31)或者第三凸出部;所述基座(1)的上部設置有與所 述第一凹入部(31)相卡合的第一凸出部(11)、或者與所述第三凸出部相 卡合的第三凹入部。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膠體(3)上設 置有第二凹入部(32)或者第四凸出部,所述管殼(2)上設置有與所述第 二凹入部(32)相卡合的第二凸出部(22)、或者與所述第四凸出部相卡合 的第四凹入部。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管殼(2)中嵌 入有引腳(24),所述引腳(24)的兩端分別位于管殼(2)的內外兩側。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的頂 部設有表面為光面的凹入部(11),所述芯片(4)放置在所述凹入部(11) 內。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凹入部(11) 的表面鍍有一層反射膜。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管殼(2)與基 座(1)套接部分的空腔(23)的橫截面為圓缺形;所述基座(1)與所述 空腔(23)相對應的柱體(13)是橫截面為圓缺形的柱狀結構。
9.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基座(1)還包 括底座,所述底座與所述柱體(13)相連接形成倒T形,所述管殼(2) 套設于所述柱體(13)的外側。
10. 根據權利要求5至9任一所述的發光二極管,其特征是所述膠體 (3)包括圓臺部分和半球體部分,二者一體成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告了一種發光二極管,包括基座(1)、位于基座(1)外側的管殼(2)、位于基座(1)上部的膠體(3)、位于所述基座(1)和膠體(3)之間且安裝在基座(1)上的芯片(4),所述基座(1)和管殼(2)兩者之一或者之二與所述膠體(3)相卡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采用膠體與管殼和基座相卡合的結構,使得發光二極管的各部分緊緊地結合在一起,避免了基座脫落或膠體脫落等現象,提高了LED的可靠性。進一步地,通過對基座頂部的凹入部表面進行鍍膜,增強了LED的發光亮度,同時,也進一步地改善了散熱性能。另外,通過改變膠體的形狀可以改變通過膠體后的出光角度,滿足一些特殊情況下對出光角度的要求。
文檔編號F21V17/10GK201081168SQ200720122218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0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0日
發明者顧連英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