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子蠟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特別是涉及一種電子蠟燭。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與制造工藝的進步,電子式照明與裝飾用發光裝置不斷推陳出新。基于安全性 與實用性等因素的考慮,蠟燭的照明機能已被各式各樣的電子式發光裝置所取代。然而,多 數現代人仍鐘情于燭光所營造的特殊氣氛,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市面上有利用電力驅動 發光的電子蠟燭,用以仿制蠟燭的外型與發光機能。
上述仿制蠟燭的電子蠟燭,初期僅利用燈泡持續發光來取代燭火,演變至今,已利用時 序控制驅動發光組件閃爍變化,以進一步模仿火光明暗狀態。請參閱附圖1,為現有技術電 子蠟燭的結構示意圖,此結構見于US 6981786專利案。如圖所示,電子蠟燭10包括一發光 組件ll、 二電池13以及一本體15,本體15包括了一透光部151、 一燭身部153以及一燭臺 部155。燭身部153為一中空圓柱體,其上端與下端分別連接于透光部151以及燭臺部155, 燭身部153的中空區域用放置電池13。發光組件11設置于透光部151中。電子蠟燭10還包 括若干未示于圖1中的控制電路,所述控制電路連接于電池13,接受電池13所產生的直流 電控制發光組件11發光。
然而, 一般電子蠟燭要長時間地提供發光裝飾效果,倘若利用電池作為電源,則必須經 常更換電池,以維持驅動發光組件發光的電力。此外,利用直流電所產生的光線亮度通常相 當有限。為此,提出本案以提高電子蠟燭的發光效果,并使電子蠟燭的設計概念更為豐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由交流電驅動第一發光組件發射 主要光線,并由交流電所轉換的直流電驅動第二發光組件發射附加光線,效果更加穩定與豐
富的電子蠟燭。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包括電源端、第一發光模塊、第二發光模塊 以及一光擴散組件。所述電源端輸入一交流電。所述第一發光模塊連接于所述電源端以輸入 交流電,所述第一發光模塊包括第一發光組件,所述第一發光組件接受交流電的驅動發射主 要光線。所述第二發光模塊包括電壓轉換單元以及第二發光組件。所述電壓轉換單元連接于 所述電源端以輸入交流電,所述電壓轉換單元將交流電轉換為一直流電輸出。所述第二發光 組件接受直流電的驅動發射附加光線。所述光擴散組件為一透光體,所述第一發光組件以及 所述第二發光組件分別所發射的主要光線和附加光線先入射到所述光擴散組件,再由所述光 擴散組件將所述主要光線和附加光線揉合擴散射出。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發光模塊包括一驅動單元,所述驅動單元產生一時 序控制訊號,所述第二發光組件接受所述時序控制訊號的控制以閃爍發光。
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以交流電為電源,利用交流電驅動第一發光 組件產生主要光線,并且,利用交流電所轉換的直流電驅動第二發光組件產生附加光線,使 得電子蠟燭產生獨特的發光效果。與現有技術以電池作為電源相比較,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 的發光效果較為穩定,同時,利用附加光線調和主要光線使電子蠟燭的設計概念更為豐富。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現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對 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電子蠟燭的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蠟燭的系統方塊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蠟燭一實施例的系統方塊圖4為圖3中實施例的電路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蠟燭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7為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8為圖7中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的實施例。
附圖中,零件的標注如下
10、 20、 30、 40、 50:電子蠟燭
11:發光組件13:電池
15:本體 151:透光部
153:燭身部 155:燭臺部
21:電源端23:第一發光模塊
231:第一發光組件25:第二發光模塊
251:第二發光組件2510:發光二極管
253:電壓轉換單元255:驅動單元
31、 41、 51:光擴散組件310、 410、 510:內壁
311:第一分隔部 313、 513:發光區域 315、 535:控制區域 33、 43、 53:燈座
417:第二分隔部 45:容置槽 531:底板
Cl、 C2:電容Dl:橋式整流器 D21、 D22:齊納二極管LAMP1:燈泡 LED1 LEDN:發光二極管Pl、 P2:輸入端子 Ql:晶體管R1 R6:電阻 Ul:時序控制器
首先,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20包括電源端21、第一發光模塊23以及第二 發光模塊25。電源端21外接于交流電源以輸入交流電。第一發光模塊23連接于電源端 21以輸入交流電,第一發光模塊23包括第一發光組件231,第一發光組件231接受交流 電的驅動發光。其中,第一發光組件231所發射的光線為一主要光線。第二發光模塊25 包括電壓轉換單元253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電壓轉換單元253連接于電源端21以輸入 交流電,電壓轉換單元253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輸出,第二發光組件251接受直流電的 驅動發光。其中,第二發光組件251所發射的光線為附加光線。
電源端21可為一電源插頭,連接于交流電源插座,以輸入交流電。電壓轉換單元253 由交流/直流電壓轉換電路構成,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
第一發光組件231包括至少一交流燈泡,接受交流電驅動發射主要光線。第二發光組 件251包括至少一發光二極管或至少一直流燈泡,接受直流電驅動發射附加光線。
附加光線用以調和主要光線,使得電子蠟燭20產生特殊的發光效果。在具體實施例
中,第一發光組件231與第二發光組件251分別產生不同色調的光線,以利用不同色調的 附加光線點綴主要光線。例如,主要光線的色調為黃色,則附加光線的色調可為紅色、橙 色、藍色等與黃色不同的色調。
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發光組件251被控制閃爍發光,利用明滅的附加光線點綴主要 光線,進而達到模仿燭火明暗氣氛的目的。參照圖3,電子蠟燭30包括一驅動單元255, 驅動單元255連接于電壓轉換單元253與第二發光組件251之間,用于輸入電壓轉換單元 253所產生的直流電。驅動單元255產生一時序控制訊號,該時序控制訊號輸出至第二發 光組件251,第二發光組件251接受時序控制訊號的控制而間歇明滅,產生閃爍的附加光 線,進而調和主要光線。
參照圖4,第一發光組件231包括一燈泡LAMP1,第二發光組件251包括N個相互 串聯的發光二極管LED1 LEDN, N為大于1的整數。電源端21包括二輸入端子P1、 P2, 接于交流電源,以輸入交流電。燈泡LAMP1連接于輸入端子P1、 P2,接受輸入端子P1、 P2輸入的交流電驅動發光。
另一方面,電壓轉換單元253為一交流/直流電壓轉換電路,由一橋式整流器D1、 二 齊納二極管D21、 D22、四電阻R1、 R2、 R3、 R4、 二電容Cl、 C2構成。其中,包括橋 式整流器D1、電阻R1、 R2以及電容C1所構成的前段電路對輸入的交流電濾波整流以產 生直流電,而包括齊納二極管D21、 D22、電阻R3、 R4以及電容C2所構成的后段電路對 前段電路所產生的直流電進行穩壓。驅動單元255由時序控制器U1、晶體管Q1以及二電 阻R5、 R6構成。時序控制器U1利用電壓轉換單元253產生的直流電作為電源電壓,產 生一時序控制訊號,并通過其L1腳輸出時序控制訊號。晶體管Q1以及電阻R5、 R6配合 放大時序控制訊號,以驅動發光二極管LED1 LEDN閃爍發光。圖4僅為電子蠟燭30的 一個具體電路實例,用以闡釋本實用新型的機制,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另外,圖4中第一發光組件231以一燈泡LAMP1為例,且燈泡LAMP1由交流電驅 動而穩定發光。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發光模塊23可進一步包括一控制單元(圖中未示), 以控制第一發光組件231閃爍發光。所述之控制單元可包括一時序控制器與一繼電器,時 序控制器系用以產生一時序控制訊號,繼電器則由該時序控制訊號控制電源端21與第一 發光組件231的接續,進而使第一發光組件231閃爍發光。
參照圖5,電子蠟燭30包括一光擴散組件31。光擴散組件31為一透光體,第一發光 組件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分別產生的主要光線和附加光線系先入射到光擴散組件 31,再由光擴散組件31將主要光線和附加光線揉合擴散射出。同時,光擴散組件31為一
中空體,用以放置第一發光模塊23以及第二發光模塊25等。
光擴散組件31由透光材料構成,包括塑料材料、壓克力材料、玻璃材料、樹脂材料 以及紡織類材料等,可配合選用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藝來制作光擴散組件31。再者, 光擴散組件31的外型可為任意立體造型,例如,立方體、球體、圓柱體、多邊形柱體等。 參照圖5,光擴散組件31以中空圓柱體為例,以仿制蠟燭的外型。此外,光擴散組件31 的表面系可制作各式花紋,以增加其美感與性能。
參照圖5,光擴散組件31具有第一分隔部311,連接于光擴散組件31的內壁310,第 一分隔部311將光擴散組件31的中空區域區分為發光區域313以及控制區域315。電子蠟 燭30包括燈座33,燈座33被設置于發光區域313中,用以設置第一發光組件231以及第 二發光組件251。參照圖5,第一發光組件231為一燈泡,第二發光組件251包括數個發 光二極管2510。第一發光組件231設置于燈座33的中央,發光二極管2510環繞著第一發 光組件231設置于燈座33上。控制區域315作為設置包括電壓轉換單元253與驅動單元 255等控制電路的區域,第一分隔部311具有一穿孔(圖中未示),以配合設置發光區域 313與控制區域315之間的連接線。
參照圖6,電子蠟燭40包括一容置槽45,容置槽45的結構與光擴散組件41相互配 合,固定于電子蠟燭40之中。在此實施例中,容置槽45為一盤體,光擴散組件41包括 第二分隔部417,其突出于光擴散組件41的內壁410,配合承載容置槽45。參照圖6,第 二分隔部417以一連接于內壁410的環狀體為例,與容置槽45相抵接。容置槽45設置燈 座43的上方,即第一發光組件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的上方,以接受第一發光組件 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發光所產生的熱度。用戶可將精油或干燥花等香氛物質盛放于 容置槽45內,以利用第一發光組件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所產生的熱度使其產生芳 香氣味。
參照圖7,電子蠟燭50包括一呈現中空圓柱體外型的光擴散組件51以及燈座53。燈 座53為一殼體,第一發光組件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設置于殼體的外側,燈座53具 有一底板531。燈座53的結構與光擴散組件51的結構相互配合,以固定于光擴散組件51 中,參照圖7和圖8,燈座53大致呈現一圓柱體,其外側周緣緊抵著光擴散組件51的內 壁510周緣,以使光擴散組件51的中空區域上方形成一發光區域513。同時,燈座53的 內側形成控制區域535,以配合設置包括電壓轉換單元253以及驅動單元255等控制電路。 電子蠟燭50這一較佳實施例有利于產品生產制造,同時,也便于使用者更換第一發光組 件231以及第二發光組件251。
由上述實施例的詳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是以交流電為電源,利用交流電驅動 第一發光組件產生主要光線,并且,利用交流電所轉換的直流電驅動第二發光組件產生附 加光線,使得電子蠟燭產生獨特的發光效果。因此,與現有技術以電池作為電源相比較, 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的發光效果較為穩定,同時,利用附加光線調和主要光線使電子蠟燭 的設計概念更為豐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具體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與圖解,并非用以限制本 實用新型電子蠟燭,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的所有范圍應以申請的專利權利范圍為準,任何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可輕易構思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 型所界定的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電子蠟燭,其特征在于包含電源端,用于輸入交流電;第一發光模塊,連接于所述電源端以輸入交流電,所述第一發光模塊包括第一發光組件,所述第一發光組件接受交流電的驅動發射主要光線;第二發光模塊,包括電壓轉換單元,連接于所述電源端以輸入交流電,所述電壓轉換單元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輸出;以及第二發光組件,接受直流電的驅動發射附加光線;以及光擴散組件,為一透光體,所述第一發光組件以及第二發光組件分別發射的所述主要光線以及附加光線先入射到所述光擴散組件,再由所述光擴散組件將所述主要光線以及附加光線揉合擴散射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電子蠟燭,包括一電源端、第一發光模塊、第二發光模塊以及光擴散組件。電源端輸入交流電。第一發光模塊連接于電源端以輸入交流電,第一發光模塊包括第一發光組件,第一發光組件接受交流電的驅動發射主要光線。第二發光模塊包括電壓轉換單元以及第二發光組件。電壓轉換單元連接于電源端以輸入交流電,并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輸出,第二發光組件接受直流電的驅動發射附加光線。光擴散組件為一透光體,主要光線以及附加光線先入射到光擴散組件,再由光擴散組件將主要光線以及附加光線揉合擴散射出。
文檔編號F21V23/00GK201007441SQ20072000487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12日
發明者賴奇石 申請人:賴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