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制框架、背光組件和包含它們的液晶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制框架、一種背光組件和具有該模制框架的液晶顯示(LCD)裝置,并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為燈提供電能的導線的模制框架、背光組件和含有該模制框架的LCD裝置。
背景技術:
大部分LCD裝置是通過控制從外部光源發出的光來顯示圖象的非發射型顯示器。因此,大部分LCD裝置需要有一個光源如背光組件來對LCD板提供光線。背光組件被分成邊緣型背光組件和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
在邊緣型背光組件中,一般將燈單元安裝在光導板(LGP)的一側。燈單元包括一個發光的燈,一個托持燈的相對端部的燈支架,和一個覆蓋燈并將從燈發出的光反射向LGP的反射板。
邊緣型背光組件典型地與小LCD裝置一起使用,如用于膝上電腦和臺式計算機的監視器。邊緣型背光組件有各種優點,如光的均勻性高、長壽命等。
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的發展已經受到大屏幕LCD裝置的出現及發展的強烈影響。在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中,多個燈設置在散射片之下并向LCD板的表面直接發射光束。
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的可用光比邊緣型背光組件更高效。因此,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一般用在要求高亮度的大屏幕LCD裝置中。
圖1是傳統直接照明型LCD裝置的剖視圖。
參見圖1,直接照明型LCD裝置100包括一個LCD板組件110和一個向LCD板組件110提供光線的背光組件120。
LCD板組件110包括一個具有薄膜晶體管(TFT)襯底111a的LCD板111,一個彩色濾光片襯底111b和液晶(未示出)。另外,LCD板組件110包括一個數據印刷電路板(PCB)115、一個柵極PCB、一個數據帶載封裝(TCP)113和柵極TCP112。
背光組件120包括一個發射第一光的燈單元121,反射第一光的反射板123,散射第一光以發出具有均勻亮度的第二光的光控制器122,和一個容放燈單元121、反射板123和光控制器122的底殼125。光控制器122包括一個散射片22a,一個設置在散射板122a上的散射片122b,一個設置在散射片122b上的下棱鏡片122c,一個設置在下棱鏡片122c上的上棱鏡片122d以及一個處于上棱鏡片122d上的保護片122e。
底殼125具有矩形箱的形狀,帶有一個敞開的表面,或是一側敞開以提供預定深度的接收空間的矩形箱。反射板123放置在該接收空間中,而燈單元121與反射板123彼此平行設置。光控制器122設置在燈單元121上,使得光控制器122的每個元件122a~122e都與燈單元121分開預定的距離。
燈單元121至少有一個燈121a、分別位于每個燈121a的第一和第二端的燈支架121b,耦接到第一端的第一電極線121c和耦接到第二端的第二電極線121d。將第一電位的電功率(“第一電功率”)提供給每個燈121的第一電極線121c,將第二電位的電功率(“第二電功率”)提供給每個燈121的第二電極線121d。第一和第二電極線121c和121d連結到產生第一和第二電功率的電源(未示出)上。
當第一和第二電極線121c和121d的每一個都連結到電源時,應該延伸第一和第二電極線121c和121d其中的一個,以使得其接近另一個電極線。在圖1所示的實例中,接收低于第一電極線121c的電功率的第二電極線121d延伸到第一電極線121c。
第二電極線121d設置在反射板123之下以防止其干擾由直接照明型LCD裝置100實現的圖象顯示。在反射板123和底殼125之間設置一個接收空間,以容納第二電極線121d。
在光控制器122上設置一個中間機殼130,而LCD板111設置在中間機殼130上。然后,把頂殼140設置在LCD板111上并與底殼125結合,將所有的組件夾置其間。由此完成直接照明型LCD裝置100的組裝。
如圖1所示,背光組件和LCD裝置包括位于燈相對端部的暴露的電極線。因為背光組件的形狀和大小必須容納這些電極線,所以這些電極線成為更緊湊的背光組件設計中的障礙。因此,需要一種在燈的兩端不包括暴露電極的背光組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小于傳統模制框架尺寸的模制框架。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所述模制框架的背光組件。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所述背光組件的液晶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在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中支撐燈的兩端的模制框架。該模制框架包括多個側壁,每個側壁具有一個第一端部和一個第二端部。這些多個側壁可以排列并連結成一個框架。更具體地說,模制框架包括1)第一側壁,具有第一接收空間,該接收空間分別容放覆蓋燈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燈插座、以及至少一個第一導線,其中第一燈插座向燈提供第一電功率,而該第一導線暴露在第一接收空間中,以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2)與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第二側壁具有連結到第一導線的第二導線;3)一個第三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其中,至少一個第三導線安置成將第一導線連結到第二導線;以及4)一個第四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背光組件,它包括一個第一容器,具有底面以及從底面的邊緣部分伸出的側壁;一個燈組件,具有用于發光的燈和分別接收燈的至少一部分以對燈提供電功率的燈插座;一個第二容器,具有與第一容器的側壁相配合的側壁,和至少一個電連接到燈插座的導線;一個設置在第二容器側壁上的光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從燈組件發出的光束的路徑;和一個與第二容器偶接的第三容器,用于固定光控制裝置的位置。
另外,提供了一種液晶顯示器(LCD),它包括一個用于發光的背光組件,背光組件包括一個具有向燈提供電功率的燈插座的燈組件,用于控制從燈組件發出的光的路徑的光控制裝置,和至少具有一條電連接到燈插座的導線的容器;以及一個設置在背光組件上的液晶顯示板,用于響應從背光組件發出的光而顯示圖象。
在這個模制框架、包括此模制框架的背光組件和包括模制框架的LCD裝置中,在模制框架中容納一條回線,并且燈插座安裝在模制框架內以減小模制框架的尺寸。
圖1是傳統的直接照明型LCD裝置的分解透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LCD裝置的結構分解透視圖;圖3A~3C是圖2中所示的燈帽和接收燈帽的燈插座簡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的結構分解透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圖7是圖2中所示LCD裝置的組裝結構截面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圖9A和9B是圖8所示的燈插座的結構簡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和圖11是圖10中所示燈插座的結構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LCD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2,LCD裝置600包括一個用于提供光線的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200,一個中間機殼300,一個LCD板組件400和一個頂殼500。頂殼500與中間機殼300和背光組件200組合,從而相對于中間機殼300固定LCD板組件400的位置。
背光組件200具有一個反射板210,一個模制框架230,一個發射第一光的燈單元240,用于散射第一光以發出基本上具有均勻亮度分布的第二光的光控制元件250,用于容放燈單元240、反射板210和光控制元件250的底殼220。模制框架230容納用于向燈單元240的燈提供電功率的導線,光控制元件250包括散射板251、散射片252、下棱鏡片253、上棱鏡片254和保護片255,它們依次設置在散射板251上。
底殼220包括一個具有敞開的上表面的矩形箱。底殼220具有一個用于容放反射板210和設置在反射板210上的燈單元240的接收空間。底殼220與模制框架230結合,以將反射板210和燈單元240固定到適當的位置,并將燈單元240產生的熱擴散到周圍。光控制元件250設置在燈單元240上。
LCD裝置600包括多個燈,如燈單元240中的燈。每個燈包括一個燈241,一個安裝在燈241的第一端的燈支架,經燈支架耦接到燈241的第一端的電線,安裝在燈241的第二端的燈帽242,和用于接收燈帽242以向燈帽242提供電功率的燈插座243。
在光控制元件250上設置中間機殼300,并在中間機殼30上設置LCD板組件400。LCD板組件400包括一個具有TFT(薄膜晶體管)襯底411a的LCD板411,一個彩色濾光片襯底411b和夾在TFT襯底411a和彩色濾光片襯底411b之間的液晶(未示出)。LCD板組件400還包括一個數據PCB(印刷電路板)415,一個柵極PCB414,一個數據TCP(帶載封裝)413和柵極TCP412。
在LCD板411上設置頂殼500。當這個頂殼500與底殼220結合、將所有的組件夾置其間時,即完成了直接照明型LCD裝置600的組裝。
圖3A~3C是圖2中所示的燈帽和接收燈帽的燈插座簡圖。圖3A表示接收燈的燈帽結構簡圖,圖3B是接收燈帽的燈插座結構簡圖,圖3C是包括燈帽和燈插座的組裝結構簡圖。
如圖3A所示,燈241有一個引線241a,經該導線接收電功率。燈帽242具有與燈241對應的形狀和一個暴露燈241的引線241a的穿孔242b。燈帽242有一個設置在其外表面上的焊接件242a以覆蓋穿孔242b,使得經穿孔242b暴露的引線241a與焊接件242a接觸。經焊接件242a和引線241a對燈241提供電功率。
參見圖3B和3C,燈插座243具有一個第一導電帽243-a和一個設置在接收空間中的絕緣蓋243-c,該接收空間形成在接收第一導電帽243-a的容器中。絕緣蓋243-c充當一個散熱片,有助于擴散燈241產生的熱量。
在第一導電帽243-a的內部形成第一至第六凸伸件243-a1、243-a2、243-a3、243-a4、243-a5和243-a6,用于將燈帽242固定在適當的位置。另外,在第一導電帽243-a的外部形成一個第七凸伸件243-b,用于連接提供電功率的導線(未示出)。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的結構的分解透視圖。在圖4中,上模制框架1200和下模制框架1100在未耦接的狀態下示出,以便清楚地表示接收在上、下模制框架中的回線。
參見圖4,模制框架包括一個下模制框架1100、一個上模制框架1200和接收在上、下模制框架1100和1200之間的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雖然圖4中未示出,但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可以收容在上模制框架1200中。
下模制框架11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1110、1120、1130和1140,其中第一側壁1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另外,下模制框架1100具有兩條從第一側壁經第三側壁1130延伸到第二側壁1120的回線1330和1340。另外,下模制框架110有另外兩條經第四側壁1140從第一側壁延伸到第二側壁1120的回線1310和1320。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位于第一側壁1110上的部分定位成分別與位于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中的燈插座接觸。
特別是,第一側壁1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和容納在第一側壁1110中分別與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電連接的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然后,當把第一燈插座243中的一個設置在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的一個中時,電功率供給到被此燈插座覆蓋的燈端部。
與第一側壁1110相對的第二側壁1120接收從第一側壁1110延伸的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
第三側壁1130與第一側壁1110和第二側壁1120的第一端部耦接。回線1330和1340安裝在第三側壁1130中,其中回線1330和1340連接到安裝于第一側壁1110中的引線。
第四側壁1140設置在第一側壁1110和第二側壁1120的第二端部之間。回線1310和1320安裝在第四側壁1140中,其中回線1310和1320連接到安裝于第一側壁1110上的引線。
在圖4中,回線1330和1340描述為經第三側壁1130從第一側壁1110延伸到第二側壁1120,而回線1310和1320描述為經第四側壁1140從第一側壁1110延伸到第二側壁1120。但是,本發明不限于這種布置,回線1310、1320、1330和1340可以經第三側壁1130或第四側壁1140從第一側壁1110延伸到第二側壁1120。
上模制框架12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1210、1220、1230和1240,這些側壁排列成基本上與下模制框架1100的第一至第四側壁1110、1120、1130和1140相配合。此處,上模制框架1200的第一側壁1210具有第二接收空間(未示出),該空間布置成基本上分別與第一側壁111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1111、1112、1113和1114的位置相匹配。在圖4中,接收空間描述成圓形;但接收空間的形狀也可以根據燈插座243的形狀改變。
如前所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模制框架容納用于對燈提供電源的導線,并且這些導線可以很容易地安置在模制框架中,無需另外的將導線固定到模制框架的步驟。一般,組裝背光組件和模制框架包括將燈設置在模制框架中,在燈上設置反射板,在反射板上布置回線,在反射板上設置底殼,然后在把光學片疊置到模制框架上之前把各層顛倒。
但是,為了將背光組件與根據本發明的模制框架組裝,在底殼的底面上設置一個反射板,在反射板上設置一個模制框架,在模制框架中放置燈,并然后用光學片覆蓋它們。對于本發明,附加的一些步驟,如把底殼顛倒以及布置回線等都不需要了。
圖5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5,模制框架具有一個下模制框架2100,一個上模制框架2200和位于上、下模制框架2100和2200之間的回線2310、2320、2330、2340、2350、2360、2370和2380。雖然圖5示出回線安裝到下模制框架2100上,但回線2310、2320、2330、2340、2350、2360、2370和2380也可以容納在上模制框架2200中。
下模制框架2100具有第一至第六側壁2110、2120、2130、2140、2150和2160,每個側壁具有位于其上的回線。
特別是,第一側壁2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2111、2112、2113和2114,當燈位于第一接收空間2111、2112、2113和2114中時,回線2310、2320、2330、2340定位成與燈電連接。第一燈插座(未示出)設置在第一接收空間2111、2112、2113和2114內,以上面參照附圖3A、3B和3C所描述的方式覆蓋每個燈的一端,用來提供第一電功率。
第二側壁2120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2110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并包括容納在第二側壁2120中的回線2310和2320。回線2310和2320是第一側壁2110中回線的延伸。
第三側壁2130具有連結到第一側壁2110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并包括容納在第三側壁2130中的回線2330和2340。回線2330和2340是第一側壁2110中回線的延伸。
與第一側壁2119基本上平行定位的第四側壁2140具有第二接收空間2141、2142、2143和2144。安裝在第四側壁2140上的回線2411、2412、2413和2414分別成為與第二接收空間2141、2142、2143和2144電連接。回線2350、2360、2370和2380從第一側壁2110延伸到第四側壁2140。此處,第二燈插座設置在第二接收空間2141、2142、2143和2144中,以覆蓋燈的不被第一燈插座覆蓋的端部。
另外,回線2370和2380與安裝在第二側壁2120上并延伸到第一側壁2110的回線2330和2340連接。回線2350和2360連接到安裝在第三側壁2130上并延伸到第一側壁2110的回線2310和2320連接。
第五側壁2150具有一個可以耦接到第二側壁20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一個連結到第四側壁2140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回線2330和2340從第一側壁2110延伸到第五側壁2150。
第六側壁2160具有一個可以耦接到第三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一個連接到第四側壁2140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回線2310和2320從第一側壁2110延伸到第六側壁2160。此處,第五和第六側壁2150和2160設計成分別與第二和第三側壁2120和2130配合。優選地,第五和第二側壁2150和2120裝配到一起,形成一條直線,而第六和第三側壁2160和2130配合到一起,以形成一條直線。即,第五側壁2150具有裝配到第二側壁2120的端部附近設置的凹陷(未示出)中的凸起2151和2152。第六側壁2160具有裝配到第三側壁2130的端部附近設置的凹陷(未示出)中的凸起2161和2162。
上模制框架2200具有第一至第六側壁2210、2220、2230、2240、2250和2260,它們布置成與下模制框架2100的第一至第六側壁2110、2120、2130、2140、2150和2160配合。上模制框架2200中的第一側壁2210具有第三接收空間(未示出),該空間布置成與設置在下模制框架210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2111、2112、2113和2114的位置相配合。
同樣,上模制框架2200的第四側壁2240具有第四接收空間2241、2242、2243和2244,它們布置成與下模制框架2100上的第二接收空間2141、2142、2143和2144的位置相配合。接收空間的形狀可以根據燈插座243的形狀改變。
上模制框架2200的第五和第六側壁2250和2260設計成分別與第二和第三側壁2220和2230配合。優選地,第五和第二側壁2250和2220裝配到一起形成一條直線,第六和第三側壁2260和2230裝配到一起形成一條直線。即,第五側壁2250具有裝配到第二側壁2120的端部附近設置的凹陷(未示出)中的凸起2251和2252,而第六側壁2260具有裝配到第三側壁2130的端部附近設置的凹陷(未示出)中的凸起2261和2262。
圖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6,模制框架具有一個下模制框架3100,一個上模制框架3200和位于上、下模制框架3100和3200之間的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可以安裝在下模制框架3100或上模制框架3200中的任一個上。
下模制框架31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3110、3120、3130和3140以及設置在第一側壁311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可以包括一個橫跨第一側壁3110的寬度延伸的凹槽,以助于把燈發出的熱擴散到周圍。
另外,下模制框架3100具有兩條經第三側壁3130延伸到第二側壁3120的回線3330和3340,以及另兩條經第四側壁3140延伸到第二側壁3120的回線3310和3320。此處,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定位成分別與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接觸。
特別是,第一側壁3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以及位于第一側壁3110上的與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電連接的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此處,第一燈插座設置在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中。第一燈插座覆蓋燈的一個端部并提供第一電功率。
與第一側壁3110基本上平行定位的第二側壁3120容納從第一側壁3110延伸的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
第三側壁3130有一個連接到第一側壁3110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一個連接到第二側壁3120的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回線3310和3320安裝在第三側壁3130中,其中回線3310和3320是回線從第一側壁3110延伸的一部分。
第四側壁3140具有一個連接到第一側壁3110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一個連結到第二側壁3120的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回線3330和3340安裝在第四側壁3140中,其中回線3330和3340是回線從第一側壁3110中伸出的其余部分。
雖然圖6中未示出,但回線3310、3320、3330和3340可以經第三側壁3130和第四側壁3140連接到第二側壁3120。
上模制框架32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3210、3220、3230和3240,它們布置成與下模制框架3100的第一至第四側壁3110、3120、3130和3140的位置相匹配。上模制框架3100的第一側壁3210具有第二接收空間(未示出),它們分別布置成與設置在下模制框架3100第一側壁311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3111、3112、3113和3114的位置相匹配。接收空間的形狀可以根據燈插座243的形狀改變。用于容納燈插座的接收空間可以設置在下模制框架的一個或多個側壁上。
圖7是圖2中所示LCD裝置的裝配之后的截面圖。
參見圖2和7,在底殼220上依次設置反射板210、模制框架230和具有散射板251和光學片252及253的光控制件250。底殼220與設置在光控制件250(圖7中只示出了251、252和253)上的中間機殼300結合。LCD板組件400設置在中間機殼300上,設置在LCD板組件400上的頂殼500與中間機殼300和底殼220結合。
模制框架230有一個暴露燈插座243的絕緣蓋243-c外表面的穿孔,其中燈插座243接收覆蓋燈241的一個端部的燈帽242。燈241產生的熱可以通過穿孔擴散到周圍。
圖8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8,模制框架具有一個模制框架4100,一個上模制框架4200和位于上、下模制框架4100及4200之間的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可以安裝在下模制框架4100或上模制框架4200上。
下模制框架41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4110、4120、4130和4140以及形成在第一側壁4110中的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此處,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包括一個橫跨第一側壁4110寬度延伸的凹槽,以允許燈產生的熱量散發到周圍。
具體地說,第一側壁4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和位于第一側壁4110上并分別與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電連接的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此處,第一燈插座4410、4420、4430和4440設置在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以覆蓋提供第一電功率的燈的一個端部。
與第一側壁4110基本上平行定位的第二側壁4120包括從第一側壁4110伸出的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
第三側壁4130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4110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4120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安置在第三側壁4130中的回線4310和4320是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從第一側壁4110伸出的部分。
第四側壁4140有一個連接第一側壁4110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4120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回線4330和4340安置在第四側壁4140中,其中回線4330和4340是回線4310、4320、4330和4340從第一側壁4110伸出的部分。
上模制框架42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4210、4220、4230和4240,它們布置成與下模制框架4100的第一至第四側壁4110、4120、4130和4140相匹配。此處,上模制框架4100的第一側壁4210具有第二接收空間4211、4212、4213和4214,它們分別布置成與下模制框架4100第一側壁411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4111、4112、4113和4114的位置相匹配。接收空間的形狀可以根據燈插座的形狀改變。
圖9A和9B是圖8所示的燈插座的結構簡圖。
參見圖9A和9B,燈插座4410包括一個用于接收燈4405的第一燈帽4401;將燈4405的燈引線與燈插座4410電連接的焊接件4403,其中燈引線經形成在第一燈帽4401上的穿孔4402抽出;用于經焊接件4403向燈4405提供電功率的第二燈帽4411;以及容納第二燈帽4411外表面的絕緣蓋。
絕緣蓋具有一個主體4413和從主體4413端部的兩側向模制框架凸伸的固定件4414,固定件4414的內表面傾斜預定的角度。固定件4414的傾斜內表面的角度與模制框架內表面的角度一致。模制框架和固定件傾斜的內表面可以消除有效顯示區中的暗部。
另外,絕緣蓋由一種耐熱材料制成,例如由硅材料制成。由硅材料制成的絕緣蓋有助于燈產生的熱向周圍擴散。
圖10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模制框架結構的分解透視圖。在圖10中示出的上、下模制框架彼此分開。
參見圖10,模制框架具有一個下模制框架5100,一個上模制框架5200和容納在上、下模制框架5100和5200之間的回線5310。雖然圖10中未示出,但回線5310可以容納在上模制框架5200中。
下模制框架510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壁5110、5120、5130和5140和形成在第一側壁5110中的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此處,每個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具有一個橫跨第一側壁5110的寬度延伸的凹槽,以助于將燈產生的熱量擴散到周圍。
具體地說,第一側壁5110具有第一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以及容納在第一側壁5110中以與第一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電連接的回線5310。此處,第一燈插座5410設置在第一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中以覆蓋用于提供第一電功率的燈的一個端部。
平行于第一側壁5110定位的第二側壁5120接收從第一側壁5110延伸的回線5310。
第三側壁5130具有一個連接到第一側壁5110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5120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從第一側壁5110延伸的回線5310安裝在第三側壁5130上。
第四側壁5140具有一個連接到第一側壁5110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5120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
上模制框架5200具有與下模制框架5100的第一至第四側壁5110、5120、5130和5140相對的第一至第四側壁5210、5220、5230和5240。此處,上模制框架5100的第一側壁5210具有與設置在下模制框架5100第一側壁5110上的第一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相對的第二接收空間5211、5212、5213和5214。在圖10中,接收空間描述為正方形;但是,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可以根據第一燈插座5410的形狀改變。
圖11是圖10中所示燈插座的結構簡圖。
參見圖10和11,燈插座具有置于模制框架5100的接收空間中的第二燈帽5411b、5412b、5413b和5414b,用于接收覆蓋燈的一個端部的第一燈帽(未示出),并具有接收第二燈帽5411b的外表面的絕緣蓋。
絕緣蓋具有大于燈的直徑的高度以接收第二燈帽5411b、5412b、5413b和5414b,并具有長于第一和第二接收空間的長度以部分暴露延伸的長度。
另外,第二燈帽5411b通過形成在絕緣蓋上的穿孔部分地暴露,并且暴露件5411a、5412a、5413a和5414a分別與安裝在模制框架5100內形成的第一接收空間5111、5112、5113和5114中的回線相接觸。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具有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的LCD裝置包括安裝在模制框架中的回線和電連接到所安裝的回線的燈插座。因此,可以通過將回線安裝在根據本發明的模制框架上來減小模制框架、具有模制框架的背光組件和具有模制框架的LCD裝置的總體尺寸。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背光組件可以很容易地組裝,無需附加的步驟,如布置回線或顛倒底殼以布置回線的步驟,因為回線被收置在模制框架中。隨著組裝過程中步驟的減少,背光組件的制造成本也可以降低。
另外,在模制框架的側壁上形成用于容納燈插座的接收空間。因為這些接收空間固定發熱的燈單元,所以接收空間的凹槽可以橫跨側壁的寬度延伸以助于熱擴散,由此將LCD裝置的溫度維持在所需的水平。
雖然以上已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應該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些優選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實質和范圍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做各種變化和改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支撐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中燈的模制框架,該模制框架包括第一側壁,具有形成于其上的第一接收空間,以接收耦接到燈的第一部分上的第一燈插座,用來向燈提供電功率,還具有至少一個容納在第一接收空間中并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的第一導線;與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第二側壁至少具有連結到第一導線的第二導線;第三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的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其中,至少一個第三導線安裝在第三側壁上以將第一導線連結到第二導線;和第四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接到第二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安裝在第三側壁上的第三導線將至少一根第一導線的一部分連接到至少一根第二導線的一部分,并且第四側壁具有至少一根第四導線,第四導線將至少一根第一導線的另一部分連接到至少一根第二導線的另一部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第二側壁具有第二接收空間以接收覆蓋燈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燈插座,用來向燈提供電功率,并具有暴露在第二接收空間中并與第二燈插座電連接的導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第三側壁由一個可分開地耦接的第五側壁和一個可分開地耦接的第六側壁組成,其中第五側壁和第六側壁中的一個至少具有一個第一凸伸件,而第五和第六側壁中的另一個至少有一個與第一凸伸件對應的第一凹陷件,以及第四側壁由一個可分開地耦接的第七側壁和一個可分開地耦接的第八側壁組成,第七側壁和第八側壁中的一個至少具有一個第二凸伸件,而第七側壁和第八側壁的另一個至少具有一個與第二凸伸件對應的第二凹陷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第一導線的一部分暴露在第一接收空間中。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多根第一導線分別容納在每個第一接收空間中,并且分別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框架,其中,至少一根第一導線橫跨第一接收空間而得以接收,并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
8.一種背光組件,包括第一容器,具有底面以及從底面伸出的側壁;燈組件,包括用于發光的燈和分別接收燈的至少一部分以對燈提供電功率的燈插座;第二容器,具有容納在第一容器內的側壁,和至少一個電連接到燈插座的導線;設置在第二容器側壁上的光控制裝置,用于控制從燈組件發出的光的路徑;以及與第二容器偶接的第三容器,用于固定光控制裝置的位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還包括一個設置燈之下和第一容器底面上的光反射裝置,用于向光控制裝置反射燈發出的光。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還包括一條容納在第二容器中并且與燈插座一對一地電連接的導線。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燈插座電連接用于向燈的端部提供第一電功率的燈帽。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導線容納在第二容器中并與燈插座一對一地電連接。
13.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燈組件包括插座導線,其耦接到導線以經該導線接收第一電功率;連接到插座導線的第一導電帽,用于傳遞第一電功率;容納在第一導電帽中的第二導電帽,用于經第一導電帽對每個燈的端部提供第一電功率;以及容納在第二容器中形成的第一容器中的絕緣蓋,用于接收第一和第二導電帽。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二容器中的燈插座經絕緣蓋傳遞燈產生的熱量。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絕緣蓋由硅構成。
16.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二容器包括第一側壁,具有第一接收空間以分別容納覆蓋燈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燈插座,用來對燈提供第一電功率,和至少一個容納在第一接收空間中并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的第一導線;與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第二側壁具有從第一導線延長的第二導線;第三側壁,其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第三側壁具有用于連接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的第三導線;和第四側壁,其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三側壁中的第三導線將第一導線的一部分連接到第二導線的一部分,并且第四側壁具有第四導線,第四導線將第一導線的剩余部分連接到第二導線的剩余部分。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二側壁具有第二接收空間,分別接收覆蓋燈的第二部分的第二燈插座,用來對燈提供第二電功率,還具有容納在第二接收空間中以與第二燈插座電連接的導線。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一燈插座覆蓋燈的第一部分,用于向燈的第一部分提供第一電功率。
20.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背光組件,其中,第二燈插座覆蓋燈的第二部分,用于向燈的第二部分提供第二電功率。
21.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用于發光的背光組件,背光組件包括具有向燈提供電功率的燈插座的燈組件,用于控制從燈組件發出的光的路徑的光控制裝置,和至少具有一條電連接到燈插座的導線的容器,光的路徑由光控制裝置控制;以及設置在背光組件上的液晶顯示板,用于響應從背光組件發出的光來顯示圖象。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容器包括第一側壁,具有第一接收空間以分別接收用來對燈提供第一電功率的覆蓋燈的第一部分的第一燈插座,和至少一個容納在第一接收空間中并與第一燈插座電連接的第一導線;與第一側壁相對的第二側壁,第二側壁至少具有從第一導線延伸的第二導線;第三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第三側壁具有一條用于連結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第三導線;以及第四側壁,具有連接到第一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一端部和連結到第二側壁第二端部的第二端部。
23.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第三側壁中的第三導線將第一導線的一部分連接到第二導線的一部分;和第四側壁,其具有第四導線,第四導線將第一導線的剩余部分連結到第二導線的剩余部分。
24.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液晶顯示裝置,其中,接觸第一側壁的第一燈插座經第一側壁傳遞燈產生的熱量。
25.一種用于液晶顯示裝置的模制框架,該模制框架包括框架,其具有至少一個后退部分以容納一個燈;和導線,其設置在框架上并對燈提供電功率,其中,導線耦接到后退部分中安置的燈的一部分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向模制框架中的燈供給電功率的模制框架,具有模制框架的背光組件和具有模制框架的液晶顯示裝置。安裝在直接照明型背光組件中的模制框架具有一個包括第一接收空間以分別接收第一燈插座的第一側壁和至少一條收置在第一接收空間中以與第一燈插座電連結的第一回線。第一回線沿模制框架的側壁延伸。于是,由于回線和燈插座容納并安裝在模制框架中,所以模制框架可以減小。
文檔編號F21V23/00GK1469170SQ0314905
公開日2004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28日
發明者申真秀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