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尤指一種方便開關且具有較佳水密性的手電筒開關結構裝置。
如圖6所示,是美國第4656565號發明專利案,其為一種具有開關及可調整焦距的手電筒,其構造包括有一筒身70,其內壁是由金屬導體701構成,其內部設有電池71,以提供工作電源;一底蓋72,是以螺合方式與筒身70尾端結合,并據以使筒身70內壁的金屬導體701與電池71負極構成電性連接;一轉換座73,是設于筒身70前端,其中央形成有兩插槽,供插設一燈泡74的兩接腳分別插入,又兩插槽內分設有一導電極片731732,而分別與燈泡74的兩接腳構成電性連接;其中一導電極片731是延伸至轉換座73底部,并與電池71正極構成電性連接,又另一導電極片732是延伸至轉換座73上端,常態下,是與筒身70內壁的金屬導體701上端處呈開路狀;一燈罩75,其尾端是以螺合方式螺設于筒身70前端,其前端仍以螺合方式組設有一罩蓋750,而燈罩75前、尾端與罩蓋750及筒身70的螺接處分設有止水墊圈751752;再者,燈罩75內設有一反光罩753,利用反射方式增強燈泡74的亮度;一壓制件76,其設于前述轉換座73上方,其中央形成有穿孔,供燈泡74兩接腳穿經后插入轉換座73,又壓制件76是隨燈罩75連動而升降,以對其下方的轉換座73產生壓制或釋放動作。
常態下,因燈罩75是在旋緊狀態,壓制件76下壓轉換座73由底蓋72上的簧圈提供伸縮彈性,使其上的導電極片732與金屬導體701脫離,故電源回路斷開,燈泡74不點亮;當燈罩75向旋開方向轉動,而向前端移動,此時壓制件76將釋放轉換座73,故轉換座73利用底蓋72上所設簧圈的恢復彈性而上頂,此時轉換座73上的導電極片732與筒身70內壁的金屬導體701接觸而構成電源回路,故將點亮燈泡74。
以前述的手電筒雖可利用燈罩75的旋轉動作而控制燈泡74的明滅與焦距。惟構造上仍有若干可待檢討之處,如前述手電筒為使燈罩75利用旋轉動作控制燈泡74的明滅,故手電筒前端為明顯的多段式構造,如燈罩75本身即分別在前后端處分設接合端,其接合端雖設有防水墊圈,惟根據一般常識,接點愈多,其影響水密狀態的變數的相對愈多,故對防水要求日益提高的手電筒而言,其開關設計確有未盡周延嚴密的處。
由此可知,既有手電筒利用旋轉燈罩以開關燈泡的設計仍未盡理想,有待進一步檢討,并謀求可行的解決方案。
為達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術手段是令前述手電筒開關結構裝置包括有一筒身,其內壁是由金屬導體構成,其內部設有電池;一燈罩,是一體固設于筒身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設有一罩蓋,其內側有反光罩;一燈座模組,是設于筒身前端處,并位于燈罩內側,其具有兩電極,是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及筒身的金屬導體內壁構成電性連接;一開關底蓋,是由金屬導體構成,其內側中央形成有相同材質的環座,環座內設有一金屬簧圈,供與電池的負極接觸;又前述環座外套設有一絕緣材料構成的絕緣螺柱,供與筒身尾端的內螺紋螺接。
以前述設計,是將手電筒的開關設施改由尾端的開關底蓋控制,由于不利用前端燈罩的旋轉動作為開關的用,故其與筒身的間可采一體成型或永久性的固結方式,而可有效減少接點,提高水密效果。
前述的燈座模組是于一電路板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光元件,該光元件的其中一極是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集中于底面中央處構成一中央電極;又光元件的另極則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與其底面周邊處的環狀電極構成電性連接;其中該中央電極是與電池的正極接觸,環狀電極則與筒身內壁頂端接觸。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燈泡構成。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發光二極管構成。
該開關底蓋的絕緣螺柱底端套設有一止水墊圈。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組合后的外觀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剖視暨動作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又一剖視暨動作示意圖。
圖6是美國第4656565號發明專利案的剖視圖。
一燈座模組20,是設于筒身10前端處,并位于燈罩12內側,主要是于一電路板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光元件21,并分別由反光罩14上的穿孔穿出;于本實施例中,該電路板上設有三顆發光二極管亦可為燈泡。又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各光元件21的其中一極是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與其底面中央處的中央電極22連接;又各光元件21的另極則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與形成于其底面周邊處的環狀電極23構成電性連接;其中該中央電極22是與電池11的正極接觸,環狀電極23則與筒身10內壁的頂端接觸;一開關底蓋30,仍請參閱
圖1所示,其是由金屬導體構成的圓柱體,其外徑配合筒身10外徑,又其內側中央一體形成有環座31,環座31內設有一金屬簧圈32,供與電池11的負極接觸;又前述環座31外套設有一絕緣材料構成的絕緣螺柱33,供與筒身10尾端的內螺紋螺接;該絕緣螺柱33外徑恒小于開關底蓋30,其底端設有一防水墊圈34,以維持開關底蓋30與筒身10間的水密狀態。
由上述說明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型態,其組合后的外觀圖是如圖3所示,至于其開關方式詳如以下所述首先請參閱圖2所示,該燈座模組20上的光元件21是利用電路板上的中央電極22及環狀電極23采固定型態與電池11正極及筒身10內壁頂端上緣接觸,故手電筒上半段是構成一固定的回路,又請參閱圖4所示,由于開關底蓋30上的絕緣螺柱33具有相當的螺距,故可與筒身10尾端間維持穩定的螺合狀態,惟一般狀態指未點燈前下,該開關底蓋30是呈未完全旋緊狀態,意即此狀態下,其僅透過絕緣絕緣螺柱33與筒身10接合,惟并未構成電氣回路,故燈座模組20上的光元件21并未點亮。
如有照明需要時,則令前述開關底蓋30朝旋緊方向轉動,使其直接與筒身10底緣接觸如第五圖所示,此時電源回路將被接通,故燈座模組20隨即被點亮。
由上述說明可看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與操作方式,以該等設計是將手電筒的開關設施由前端改由尾端的開關底蓋執行,由于不利用前端燈罩的旋轉動作為開關之用,故燈罩與筒身之間可采一體成型或永久性的固結方式,而可有效減少接點,提高水密效果。其相較于現有的前端旋轉開關設計已具備顯著增進功效,故已兼具實用性與進步性,并符合新型專利條件,故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筒身,其內壁是由金屬導體構成,其內部設有電池;一燈罩,是一體固設于筒身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設有一罩蓋,其內側有反光罩;一燈座模組,是設于筒身前端處,并位于燈罩內側,其具有兩電極,是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及筒身的金屬導體內壁構成電性連接;一開關底蓋,是由金屬導體構成,其內側中央形成有相同材質的環座,環座內設有一金屬簧圈,供與電池的負極接觸;又前述環座外套設有一絕緣材料構成的絕緣螺柱,供與筒身尾端形成的內螺紋螺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燈座模組是于一電路板上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光元件,該光元件的其中一極是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與其底面中央處的中央電極連結;又光元件的另極則透過電路板上的線路布局與其底面周邊處的環狀電極構成電性連接;其中該中央電極是與電池的正極接觸,環狀電極則與筒身內壁頂端接觸。
3.如權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燈泡構成。
4.如權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發光二極管構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開關底蓋的絕緣螺柱底端套設有一止水墊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改良的手電筒開關裝置,主要是于一內壁為金屬導體且設有電池的筒身前端設有一燈罩,燈罩內側設有一燈座模組,燈座模組的兩電極是分別與電池一極及筒身的金屬內壁接觸,又筒身尾端設有一開關底蓋,用以控制筒身的金屬內壁與電池另極是否構成回路;以前述設計可使用筒身尾端的開關底蓋控制燈座模組的電源回路,以提供操作簡便的開關裝置,且可令手電筒的構造更臻簡化。
文檔編號F21L4/00GK2530140SQ0127945
公開日2003年1月8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6日
發明者謝文昌 申請人:謝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