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節能射燈的燈體,特別地涉及適用于條形光源并且能夠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射燈燈體。
近年來,為了節省電能、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在市場上出現了各種節能射燈。例如,9W2U射燈(9W2U表示功率為9W的2U形燈管)、13W2U射燈、13WS射燈(13WS表示功率為13W的螺旋形燈管)等的多種節能射燈。雖然它們在一定程度上比一般的白熾燈節省了能源并且同時提高了光強,然而在光強方面,仍沒有達到非常理想的程度。另外,這些節能射燈一般由射燈燈體與燈管構成,射燈燈體則包括燈頭部分、燈罩部分以及與燈管相適配的適配器,上述這些射燈的燈罩部分一般為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由于在制造這類燈罩時,為了形成精確的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的模具需要花費很多工序,工藝上相對就比較復雜。
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節能射燈的亮度,也已經提出過某些改進。例如美國專利4,761,721中,揭示了一種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反射燈罩,如圖3所示,主要是由上部的錐面部分8與下部的曲面部分9構成,在該錐面部分8與曲面部分9的內側具有縱向的槽,并且在曲面部分9形成平行于槽底邊的反射面并且該反射面向著反射燈罩的中心軸。該專利所提出的反射燈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射燈罩下方的光強,但是,該反射燈罩在制造方面十分復雜,必須要使得一個錐面以一定角度與一個曲面相交連接成一體,而且為了制造該曲面也需要繁復的工序,另外還要在該錐面部分8與曲面部分9的內側表面上刻制凹槽。由此可見,該專利所揭示的反射燈罩在工藝上較為繁復,制造成本相應也較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它可以充分利用光源來進一步提高射燈下方的光強并且制造工藝簡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它包括燈頭部分、反射上述條形光源發出的光的燈罩部分、一端連接上述燈頭部分且另一端與上述條形光源相適配的適配器,而且該燈罩部分至少由二個不同頂角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該燈罩部分最好可以由二個頂角分別為90°、60°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并且該條形光源最好為雙螺旋形燈管。在該燈罩部分的下緣可以具有一保護上述條形光源并使該條形光源的光線柔和的下表面。在該燈罩部分的內側可以鍍上提高反射效率的反射膜。上述射燈燈體還包含鎮流器,該鎮流器可以安裝在上述適配器內。
如上所述,若對于條形光源采用本發明的射燈燈體,即該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至少由二個不同頂角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這樣能夠充分利用光源發出的燈光而使得燈罩部分下方的光強達到較高的水平,比現有燈罩部分采用傳統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燈罩(如R、BR、ER及PAR系列的射燈燈體)的節能射燈在亮度上有明顯的提高。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是采用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比起以往常用于射燈燈體的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燈罩,在制造工藝方面變得更加簡便,由此,可以降低射燈燈體的生產成本。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不僅能夠提高光的利用效率而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在節能型射燈的領域中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和發展前景。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與雙螺旋形燈管4配合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2表示幾種常用的射燈燈管。
圖3是表示以往的反射燈罩的透視圖。
如
圖1所示,
圖1中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的射燈燈體與雙螺旋形燈管4配合使用時的示意圖。在該圖中,射燈燈體由上部的燈頭部分1、下部的燈罩部分3以及一端與燈頭部分1連接且另一端與雙螺旋形燈管4相適配的適配器2構成,其中適配器2內部裝有沒有進行圖示的鎮流器。該射燈燈體與雙螺旋形燈管4構成一個完整的射燈,當然該射燈燈體可以獨立作為一個產品,也可以與雙螺旋形燈管4或其他燈管配套成一個產品。其中,雙螺旋形燈管4可以與適配器2作永久性連結,也可以作更換性連結,后者是為了當適配器2或雙螺旋形燈管4損壞時,可以獨立進行更換。另外,作為其他實施形態,鎮流器也可以與射燈燈體分別獨立成一體來構成一個射燈,而并非如上述那樣包含在適配器中。在這種情況下,當損壞鎮流器時,僅需更換鎮流器而并不需更換整個適配器或射燈燈體。
如
圖1所示,在射燈燈體中,用于反射光源發出的光的燈罩部分3是由同軸的錐面5與錐面6一體形成,其中錐面5的頂角為90°、錐面6的頂角為60°,則在空間上錐面5與錐面6之間所成角度為165°。在
圖1中與射燈燈體配合使用的是雙螺旋形燈管4,該雙螺旋形燈管4通過適配器2與燈頭部分1連接,由此,雙螺旋形燈管4可以與安裝在適配器2內部的鎮流器連接而由該鎮流器來點亮雙螺旋形燈管4。在燈罩部分3的下緣還具有一下透明或磨沙的弧形下表面7。該下表面7是能夠保護雙螺旋形燈管4,可以使得雙螺旋形燈管4發出的光線變得柔和,同時也增加了射燈的美觀性,然而,該下表面7會在一定程度上略降低射燈下方的光強。
這里,如上所述,采用雙螺旋形燈管4與該射燈燈體配合使用,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狀的燈管與射燈燈體來配合,常用的有單U形燈管、2U形燈管、3U形燈管、單螺旋形燈管、Π形燈管等。這些燈管是將熒光燈管分別纏繞成2個U字形、3個U字型、單螺旋形或者Π形等而形成,它們可以以較小的體積而獲得較大的發光面積。例如,在圖2中,圖2A的上下方分別表示Π形燈管的主視圖及俯視圖、圖2B的上下方分別表示3U形燈管的主視圖及俯視圖、圖2C的上下方分別表示2U形燈管的主視圖及俯視圖、圖2D表示了單螺旋燈管的立體圖。由于,在形狀上這些燈管都可以近似看作為條形,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可以適用于條形光源。
如上所述,在本實用新型中,采用雙螺旋形燈管4作為光源,它作為不同于白熾燈等的點光源的體光源,發光體積近似于長條狀,與白熾燈等的點光源相比,發光體積更大、更長。并且,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3的形狀是根據條形光源即該雙螺旋形燈管4其光分布的幾何特點,而使得該燈罩部分3能夠更好地反射雙螺旋形燈管4發出的光。如此,當采用根據條形光源光分布的特點并且由二個同軸不同頂角的錐面一體形成的燈罩部分3時,能使燈罩與光源形狀相適,從而較高效率地對雙螺旋形燈管4所發出的光進行定向再分配,由此,可以提高光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我們對于幾種條形光源采用一般射燈燈體(燈罩部分為拋物面)與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燈罩部分由二個同軸不同頂角的錐面一體形成)的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利用積分球測量法先來測量沒有使用燈罩時的裸燈光通,再分別測量使用燈罩后射燈整體的光具光通,由此計算出光通效率。并且利用光度計測量使用燈罩后射燈正下方的光強。這里,表1、表2、表3分別表示13W的螺旋形燈管、13W的3U形燈管、9W的螺旋形燈管采用一般射燈燈體與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時裸燈光通、光具光通、光通效率、正下方光強的數據。
表1
表2
表3
參照表1、2、3可知,在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時,射燈正下方的光強有了顯著的提高。在上述表中,在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的情況下,比采用一般的射燈燈體時正下方光強要增大并且光通效率增大。因此,在上述表格中以實驗的數據有力地證明了當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時,能夠顯著地提高光通效率以及增大射燈正下方的光強。
另外,在制造方面,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可以由玻璃、金屬、塑料等材料構成。而且,由于以往射燈的反射罩一般為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在形成精確的光滑曲面模具上需要花費較多工藝。而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3是由兩個同軸的錐面5、6構成,內側不為拋物面形或圓弧面形而為錐面,則在模具制作上就比較簡單。因此,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在制造工藝方面比以往更為簡單,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再者,為了進一步提高采用本實用新型射燈燈體的射燈的光通效率以及正下方光強等,還可以在該射燈燈體的燈罩內側表面鍍上反射層,由此提高燈罩的反射能力。這里,反射層可以是鋁、銀等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
在本實用新型中,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3是由2個同軸而不同頂角的錐面5、6一體形成。這是由于這種結構簡單而效果明顯并且制造也較為方便。當然,本實用新型的射燈燈體的燈罩部分3不僅可以由2個錐面構成,也可以由多個同軸不同頂角的錐面一體形成。這樣,也可以達到提高射燈的光的利用效率以及射燈正下方光強的目的。
以上揭示的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形態,對于本實用新型,該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種種變換而獲得其它形式,然而,本實用新型并沒有限定于上述的實施形態,而是通過權利要求書來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出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包括燈頭部分;反射所述條形光源發出的光的燈罩部分;一端連接所述燈頭部分、另一端與所述條形光源相適配的適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部分至少由二個不同頂角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部分可以由二個頂角分別為90°、60°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條形光源為雙螺旋形燈管。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燈罩部分的下緣具有一保護所述條形光源并使所述條形光源的光線柔和的下表面。
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罩部分的內側可以鍍上提高反射效率的反射膜。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燈燈體還包含鎮流器,所述鎮流器安裝在所述適配器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條形光源的射燈燈體,它包括:燈頭部分;反射所述條形光源發出的光的燈罩部分;一端連接所述燈頭部分、另一端與所述條形光源相適配的適配器,并且該燈罩部分至少由二個不同頂角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該燈罩部分最好由二個頂角分別為90°、60°的同軸錐面一體形成并且該條形光源為雙螺旋形燈管。
文檔編號H01J61/02GK2499698SQ0124617
公開日2002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27日
發明者俞志龍 申請人:上海威廉照明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