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吉他是一種需要彈奏者雙手操作的樂器。一般用左手手指按壓琴弦上端的不同位置(稱為品),同時用右手彈撥或掃撥琴弦的下端以奏出旋律。通常,左手操作有一定固定的指法,稱為和弦手法。彈奏者只有掌握這些手法,并能熟練靈活地在這些手法間切換,才可以配合右手掃弦進行歌曲伴奏。對于吉他初學者,掌握右手的操作相對容易,而要掌握左手指法非常困難。主要原因有1、吉他琴弦比較硬,大多初學者的手指無法承受琴弦的反作用力;2、吉他的琴頸有一定的寬度,品與品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對于手較小的人來說,左手操作更困難;3、有些人因先天原因或無足夠的時間練習,左手始終達不到伴奏所需的靈活度。由于上述原因,大多數人最終放棄了彈奏吉他。對于尋求簡單樂器伴唱的人來說,吉他通常被認為是最好的選擇。但由于掌握吉他左手指法比較困難,一般人需要花費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可以進行簡單伴唱,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目前也出現了一些吉他彈奏輔助器。有的吉他彈奏輔助器是利用不同的結構完成吉他和弦變換,但是所述結構存在著以下缺陷不能流暢地變換和弦,不能很好地輔助伴奏和弦,從而無法組成復雜的歌曲;有的吉他彈奏輔助器不能實現吉他和弦的自動變換,吉他初學者無法流暢地變換和弦的問題沒有被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把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的琴頸上,彈奏者只要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壓彈奏鍵,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壓弦塊動作, 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即代替人的一只手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彈奏者以另一只手簡單地撥動或掃動琴弦,即可進行吉他彈奏或伴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它有空心盒體、 設置在盒體上且用以將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琴頸上的安裝結構、壓弦機構、設置在盒體上的若干彈奏鍵、設置在盒體內且與彈奏鍵電連接的控制電路板,壓弦機構包括結構相同且分別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若干壓弦組件,所述壓弦組件按橫向間隔和縱向間隔的行列方式布置,以致形成若干方形網格結構,方形網格結構的每個交匯點上僅有一個壓弦組件,所述若干壓弦組件與吉他的琴頸上的各品所在區域分別在位置上一一對應,每一列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與琴弦的數量相同,每一行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至少為三個,每個壓弦組件至少包括壓弦塊,壓弦塊的外端穿經盒體的底板從盒體中露出,每一列中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為能簡潔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均簡稱為本裝置。所述控制電路板用于本裝置的內部控制,控制電路板內儲存了每一彈奏鍵、與該彈奏鍵相關聯的相應數量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程序。具體講就是控制電路板內預先定義和建立彈奏鍵和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常用的和弦只通過一個彈奏鍵或簡單的彈奏鍵組合即可實現;一個或多個不同的映射關系表可同時儲存在控制電路板內,彈奏者在彈奏前選擇其中一個即可;彈奏者根據需要,可更改映射關系表,更改后映射關系表將長期儲存,直到再次更改或復位。通過安裝結構將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的琴頸,確保每一列中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且壓弦塊與琴弦之間留有間隙,使得本裝置與琴頸的相對位置固定。本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壓弦塊動作,使得壓弦塊的穿出端分別實現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綜上所述,把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的琴頸上,彈奏者只要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壓彈奏鍵,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壓弦塊動作,可分別實現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即代替人的一只手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彈奏者以另一只手簡單地撥動或掃動琴弦,即可進行吉他彈奏或伴唱。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機、蝸桿、 與蝸桿相嚙合的扇形蝸輪、豎直懸臂、限位開關,電機固設在盒體內且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電機軸和蝸桿同軸連接,蝸桿與蝸輪的圓弧段上側嚙合,蝸輪的圓弧段下側分別與壓弦塊的內端、懸臂的上端相接,蝸輪上與蝸輪的圓弧段相遠離的徑向另一端與盒體底板鉸接, 限位開關固設在盒體內且位置與懸臂相對應,限位開關的長度方向兩側各有一塊向上延伸且指向蝸輪的豎直限位板,懸臂的下端置于兩個限位板之間。采用上述的壓弦組件,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機按相應的方向轉動,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而言,通過蝸桿驅動蝸輪繞其鉸接位置上下旋轉,讓設置在蝸輪上的相應壓弦塊也隨之動作,當蝸輪的圓弧段分別到達其上極限位置或下極限位置時,使得壓弦塊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同時使得懸臂分別與相應側的限位板接觸,觸發限位開關,讓電機停轉。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優選,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磁繼電器、彈性金屬片,金屬片的一端有弧形折彎段,折彎段所對應的圓心靠近金屬片的另一端, 電磁繼電器的線圈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金屬片通過折彎段與電磁繼電器相接,金屬片的另一端與壓弦塊的內端相接,且電磁繼電器、壓弦塊分別處于金屬片的兩側。采用上述的壓弦組件,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磁繼電器的線圈得電或失電,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而言,通過線圈吸附或放開金屬片,讓設置在金屬片另一端上的相應壓弦塊也隨之動作,使得壓弦塊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個優選,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機、螺桿、與盒體滑動配合的偏心螺母,電機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電機軸和螺桿同軸連接,螺桿與偏心螺母的一端旋接,偏心螺母的另一端與壓弦塊的內端相接,且電機、壓弦塊分別處于偏心螺母的兩側。采用上述的壓弦組件,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機按相應的方向轉動,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而言,通過螺桿驅動偏心螺母沿螺桿軸向移動,讓設置在偏心螺母上的相應壓弦塊也隨之動作,使得壓弦塊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所述控制電路板上有與電腦相連的接口 ;所述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半圓形卡圈,兩個卡圈分別位于盒體的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兩個卡圈的同側一端與盒體的底板鉸接,兩個卡圈的同側另一端與盒體的底板卡接。采用所述的接口,使控制電路板通過接口與電腦連接,便于向控制電路板內儲存每一彈奏鍵、與該彈奏鍵相關聯的相應數量壓弦塊動作的映射關系程序;采用上述的安裝結構,使得本裝置易于安裝到吉他的琴頸,使本裝置與吉他的琴頸固定。本裝置適用于吉他初學者、希望短時間內學會吉他伴唱的歌手、因先天或后天原因不能靈活有效壓緊吉他琴弦的彈奏者等。
[0022]圖1為本裝置實施例--的工作安裝圖;[0023]圖2為本裝置實施例--的立體圖;[0024]圖3為本裝置實施例--的軸測分解立體圖;[0025]圖4為本裝置實施例--中壓弦組件的立體圖;[0026]圖5為圖1的B部放大圖;[0027]圖6為本裝置實施例--中控制電路板的原理框圖[0028]圖6. 1為圖6中電機控制電路的電路圖;[0029]圖6. 2為圖6中主控制電路的電路圖;[0030]圖6. 3為圖6中USB接口電路的電路圖;[0031]圖6. 4為圖6中鍵盤輸入控制電路的電路圖;[0032]圖7為本裝置實施例二二中壓弦組件的立體圖;[0033]圖8為本裝置實施例三Ξ中壓弦組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5,本裝置有空心盒體1、設置在盒體1上且用以將本裝置安裝到吉他 A的琴頸Al上的安裝結構、壓弦機構、設置在盒體1上的七個彈奏鍵4、設置在盒體1內且與彈奏鍵4電連接的控制電路板5,控制電路板5上有與電腦相連的接口(圖4中未示出所述接口)。盒體1包括上蓋11和底板12。為能簡潔說明問題起見,圖1、圖2、圖5中僅示出了兩個彈奏鍵4,圖4僅示出了所述兩個彈奏鍵4的穿出孔(圖4中未示出兩個穿出孔的件號)。彈奏鍵4設置在上蓋11的側面。壓弦機構包括結構相同且分別與控制電路板5電連接的二十四個壓弦組件3,所述壓弦組件3同時按橫向間隔和縱向間隔的行列方式布置,以致形成若干方形網格結構, 方形網格結構的每個交匯點上僅有一個壓弦組件3,每一列中的壓弦組件3的數量與琴弦的數量相同(均為六個,圖1、圖5中未示出琴弦的件號),每一行中的壓弦組件3的數量為四個。每個壓弦組件3包括壓弦塊31及置于盒體1內的電機32、蝸桿33、與蝸桿33相嚙合的扇形蝸輪34、豎直懸臂35、限位開關36,電機32固設在盒體1內且與控制電路板5 電連接,電機軸和蝸桿33同軸連接,蝸桿33與蝸輪34的圓弧段上側嚙合,蝸輪34的圓弧段下側分別與壓弦塊31的內端、懸臂35的上端相接,蝸輪34上與蝸輪34的圓弧段相遠離的徑向另一端37與盒體1的底板12鉸接,限位開關36固設在盒體1內且位置與懸臂35 相對應,限位開關36的長度方向兩側各有一塊向上延伸且指向蝸輪34的豎直限位板361, 懸臂35的下端置于兩個限位板361之間。壓弦塊31的外端穿經盒體1的底板12從盒體1中露出,每一列中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31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半圓形卡圈2,兩個卡圈2分別位于盒體1的底板12的上部和下部,兩個卡圈2的同側一端與盒體1的底板12鉸接,兩個卡圈2的同側另一端與盒體1 的底板12卡接。通過安裝結構將本裝置安裝到吉他A的琴頸Al,確保每一列中縱向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31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且壓弦塊31與琴弦之間留有間隙,使得本裝置與琴頸Al的相對位置固定。參見圖6,控制電路板用于本裝置的內部控制,且由鍵盤輸入控制電路、USB接口電路、電機控制電路和主控制電路組成。鍵盤輸入控制電路用來把彈奏鍵4和其他潛在設計的功能鍵的信號輸入至主控制電路。USB接口電路用來實現本裝置與電腦的連接,用來向控制電路板5內預先定義和建立彈奏鍵4和壓弦塊31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彈奏者根據需要,可更改映射關系表,更改后映射關系表將長期儲存,直到再次更改或復位。電機控制電路用來執行主控制電路的電機32的控制指令(正反轉與停)并向主控制電路發送電機32的位置信號。主控制電路內儲存了每一彈奏鍵4、與該彈奏鍵4相關聯的相應數量壓弦塊31動作的映射關系程序。一個或多個不同的映射關系表可同時儲存在控制電路板5內,彈奏者在彈奏前選擇其中一個即可。只要按動任一彈奏鍵4 (常用的和弦只通過一個彈奏鍵4或簡單的彈奏鍵4的組合即可實現),控制電路板5在映射關系程序的控制下,向與該彈奏鍵4有映射關系的壓弦組件3中的相應電機32發出控制信號,控制相應電機32轉動,從而使相應的壓弦塊31按壓、放松琴弦。[0048]參見圖6. 1,電機控制電路由電機控制芯片、數據選擇器、譯碼器、與門、反相器等組成。由于要控制的電機32較多,圖紙幅面有限,故圖6. 1中只公布了任一行中四個橫向的壓弦組件3中的四個電機32的電機控制電路。電機控制電路由電機控制芯片ICl一IC4、 數據選擇器Ul、譯碼器U2、與門U3A、與門U3B、反相器U4A組成,電機控制芯片ICl一IC4采用電機控制芯片L9110,數據選擇器Ul采用74HC153,譯碼器U2采用74HC155,與門U3A、與門TOB采用74LS08,反相器U4A采用74LS14。電機控制芯片ICl一IC4負責控制四個電機 32的正反轉和停止。門電路負責在電機32到位時使電機32停轉。由于四個電機32同一時間只有一個轉動,所以采用數據選擇器74HC153和譯碼器74HC155。數據選擇器74HC153 負責根據當前電機32的位置選擇并輸入控制信號,譯碼器74HC155負責根據主控制電路的控制信號將其輸出給指定的電機32的控制端。電機控制電路還可采用H橋電路。參見圖6. 2,主控制電路由單片機U17、振蕩電路、復位電路組成。振蕩電路由晶振 Yl、電容C22、電容構成,復位電路由電阻Rl、電容C27和開關S7構成,單片機U17采用 AVR的atmegaie。主控制電路是控制電路板5的核心部分,預先定義了彈奏鍵4和壓弦塊 31動作的映射關系表,且主控制電路中儲存了每一彈奏鍵4及與該彈奏鍵4相關聯的壓弦塊31動作的映射關系程序,這樣,通過映射關系程序可控制本裝置。參見圖6. 3,USB接口電路使用USB橋接芯片CH341T芯片,通過串口與單片機U17 連接,實現PC端數據的輸入。通過接口與電腦連接,即可方便地人工建立或更改彈奏鍵4 和壓弦塊31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參見圖6. 4,鍵盤輸入控制電路由3*4矩陣鍵盤Sl — S13組成,其中七個鍵為彈奏鍵4,其余為功能鍵,各行列線路與主控制電路中單片機U17的IO 口連接。本裝置的工作原理為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4或幾個彈奏鍵4的組合,控制電路板5根據彈奏鍵4和壓弦塊31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3發出指令,壓弦組件3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機32按相應的方向轉動,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3而言,通過蝸桿33驅動蝸輪34繞其鉸接位置上下旋轉,讓設置在蝸輪34上的相應壓弦塊31也隨之動作,當蝸輪34的圓弧段分別到達其上極限位置或下極限位置時,使得壓弦塊31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同時使得懸臂35分別與相應側的限位板361接觸,觸發限位開關36,讓電機32停轉。綜上所述,把本裝置安裝到吉他A的琴頸Al上,彈奏者只要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壓彈奏鍵4,通過控制電路板5控制壓弦塊31動作,可分別實現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即代替人的一只手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彈奏者以另一只手簡單地撥動或掃動琴弦,即可進行吉他彈奏或伴唱。本裝置對于左手控制和弦的吉他和右手控制和弦的吉他均適用。實施例二需要說明的是,本裝置中除控制電路板、每個壓弦組件外,其余具體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故這里對本裝置的其余具體結構不再贅述。由于控制電路板為現有技術部分,且與實施例一中的控制電路板的區別很小,故這里對本裝置的控制電路板的具體結構也不再贅述。參見圖7,所述每個壓弦組件包括壓弦塊1及置于盒體內的電磁繼電器2、彈性金屬片3,金屬片3的一端有弧形折彎段31,折彎段31所對應的圓心靠近金屬片3的另一端32,電磁繼電器2的線圈21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金屬片3通過折彎段31與電磁繼電器2 相接,金屬片3的另一端32與壓弦塊1的內端相接,且電磁繼電器2、壓弦塊1分別處于金屬片3的兩側。采用上述的壓弦組件,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下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1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磁繼電器2的線圈21得電或失電,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而言,通過線圈21吸附或放開金屬片3,讓設置在金屬片3的另一端32上的相應壓弦塊1也隨之動作,使得壓弦塊1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實施例三需要說明的是,本裝置中除控制電路板、每個壓弦組件外,其余具體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故這里對本裝置的其余具體結構不再贅述。由于控制電路板為現有技術部分,且與實施例一中的控制電路板的區別很小,故這里對本裝置的控制電路板的具體結構也不再贅述。參見圖7,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機1、螺桿2、與盒體滑動配合的偏心螺母3,電機1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電機軸和螺桿同軸連接,螺桿2與偏心螺母3的一端旋接,偏心螺母3的另一端與壓弦塊4的內端相接,且電機1、壓弦塊4分別處于偏心螺母3的兩側。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每一壓弦組件而言,偏心螺母3與盒體之間滑動配合所需要的滑動配合結構為偏心螺母3上有兩個對稱導軌,盒體的內側有相應的兩個導軌槽,兩個導軌分別置于兩個導軌槽中;或者偏心螺母3上有兩個貫通且對稱的水平導軌槽,盒體的內側有相應的兩個導軌,兩個導軌分別置于兩個導軌槽中。由于所述的滑動配合結構為常規的結構形式,故圖7中未予示出。采用上述的壓弦組件,彈奏時,彈奏者根據需要,選擇性地按壓一個彈奏鍵或幾個彈奏鍵的組合,控制電路板根據彈奏鍵和壓弦塊4動作的映射關系表,向相應數量的壓弦組件發出指令,壓弦組件根據指令讓相應的電機1按相應的方向轉動,對于所述的每個壓弦組件而言,通過螺桿2驅動偏心螺母3沿螺桿2軸向移動,讓設置在偏心螺母3上的相應壓弦塊4也隨之動作,使得壓弦塊4的穿出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實現和弦變換。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三個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如對于三個實施例而言,彈奏鍵的數量和設置位置均可根據需要靈活決定,比如,彈奏鍵還可設置在上蓋的正面等。
權利要求1.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有空心盒體、設置在盒體上且用以將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琴頸上的安裝結構、設置在盒體上的若干彈奏鍵、設置在盒體內且與彈奏鍵電連接的控制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本裝置還有壓弦機構,壓弦機構包括結構相同且分別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若干壓弦組件,所述壓弦組件按橫向間隔和縱向間隔的行列方式布置,以致形成若干方形網格結構,方形網格結構的每個交匯點上僅有一個壓弦組件,所述若干壓弦組件與吉他的琴頸上的各品所在區域分別在位置上一一對應,每一列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與琴弦的數量相同,每一行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至少為三個,每個壓弦組件至少包括壓弦塊,壓弦塊的外端穿經盒體的底板從盒體中露出,每一列中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機、蝸桿、與蝸桿相嚙合的扇形蝸輪、豎直懸臂、限位開關,電機固設在盒體內且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電機軸和蝸桿同軸連接,蝸桿與蝸輪的圓弧段上側嚙合,蝸輪的圓弧段下側分別與壓弦塊的內端、懸臂的上端相接,蝸輪上與蝸輪的圓弧段相遠離的徑向另一端與盒體底板鉸接,限位開關固設在盒體內且位置與懸臂相對應,限位開關的長度方向兩側各有一塊向上延伸且指向蝸輪的豎直限位板,懸臂的下端置于兩個限位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磁繼電器、彈性金屬片,金屬片的一端有弧形折彎段,折彎段所對應的圓心靠近金屬片的另一端,電磁繼電器的線圈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金屬片通過折彎段與電磁繼電器相接,金屬片的另一端與壓弦塊的內端相接,且電磁繼電器、壓弦塊分別處于金屬片的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壓弦組件還包括置于盒體內的電機、螺桿、與盒體滑動配合的偏心螺母,電機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電機軸和螺桿同軸連接,螺桿與偏心螺母的一端旋接,偏心螺母的另一端與壓弦塊的內端相接,且電機、壓弦塊分別處于偏心螺母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電路板上有與電腦相連的接口 ;所述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半圓形卡圈,兩個卡圈分別位于盒體的底板的上部和下部,兩個卡圈的同側一端與盒體的底板鉸接,兩個卡圈的同側另一端與盒體的底板卡接。
專利摘要一種吉他彈奏輔助裝置,特點為有壓弦機構,壓弦機構包括結構相同且分別與控制電路板電連接的若干壓弦組件,所述壓弦組件按橫向和縱向間隔的行列方式布置,以致形成若干方形網格結構,方形網格結構的每個交匯點上僅有一個壓弦組件,所述若干壓弦組件與吉他的琴頸上的各品所在區域分別在位置上一一對應,每一列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與琴弦的數量相同,每一行中的壓弦組件的數量至少為三個,每個壓弦組件至少包括壓弦塊,壓弦塊的外端穿經盒體的底板從盒體中露出,每一列中的每兩個相鄰壓弦塊之間的間距與每兩個相鄰琴弦之間的間距分別在位置上一一相對應。把本裝置安裝到吉他的琴頸上,彈奏者只要用一只手的手指按壓彈奏鍵,通過控制電路板控制壓弦塊動作,可分別完成放松或按壓相應琴弦,彈奏者以另一只手簡單地撥動或掃動琴弦,即可進行吉他彈奏或伴唱。
文檔編號G10G7/00GK202075979SQ20112016973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5日
發明者徐勉, 徐博強, 茆云漢, 陳晟, 黃嫻, 龍旦風 申請人:徐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