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嗩吶消音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樂器消音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嗩吶消音筒。
技術背景嗩吶作為我國一種民族樂器以其音色高亢明亮、廣泛用于合奏、戲曲,歌舞伴奏。 在民間,每逢喜慶節日,吹吹打打,大都要用到它。根據樂曲內容的需要可吹出彈音、花舌 音、打音和墊音等,表現力相當豐富,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但是,由于音量較大,吹奏者 在平時訓練中常常給周圍帶來影響。西樂中的小號可以用消音塞置于喇叭口達到減音效 果,而嗩吶除喇叭口發音外,每個音孔也發音,故僅塞住喇叭口并不能解決減音問題。長期 以來,嗩吶吹奏者亟待解決對周圍環境影響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 方便且有效降低嗩吶練習時對周圍環境影響程度的嗩吶消音筒。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嗩吶消音筒,其中,包括中空的筒體, 所述筒體的前端為圓錐形,后端為圓柱形,所述筒體前端的兩側上設置有進手套筒,所述筒 體后端的兩側上設置有固定帶,一側的所述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絨面,另一側的所 述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本實用新型突出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時,將嗩吶伸入消音筒體內,嗩吶的后端 伸出消音筒體外側,然后用筒體后端兩側的固定帶固定,兩只手從兩側的進手套筒伸入筒 體內即可,使用方便,筒體有效吸收或阻擋嗩吶發出的高音,從而達到減音效果,有效降低 嗩吶練習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固定帶通過尼龍搭扣固定連接,操作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時設計主體機構包括筒體1、進手套筒2、固定帶3、絨面 4和鉤面5。其中,中空的筒體1的前端為圓錐形,后端為圓柱形,筒體1前端的兩側上設置 有進手套筒2,筒體1后端的兩側上設置有固定帶3,左側的固定帶3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 絨面4,右側的固定帶3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5。
權利要求一種嗩吶消音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筒體,所述筒體的前端為圓錐形,后端為圓柱形,所述筒體前端的兩側上設置有進手套筒,所述筒體后端的兩側上設置有固定帶,一側的所述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絨面,另一側的所述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嗩吶消音筒,包括中空的筒體,筒體的前端為圓錐形,后端為圓柱形,筒體前端的兩側上設置有進手套筒,筒體后端的兩側上設置有固定帶,一側的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絨面,另一側的固定帶上設置有尼龍搭扣的鉤面。本實用新型突出優點是結構簡單,使用時,將嗩吶伸入消音筒體內,嗩吶的后端伸出消音筒體外側,然后用筒體后端兩側的固定帶固定,兩只手從兩側的進手套筒伸入筒體內即可,使用方便,筒體有效吸收或阻擋嗩吶發出的高音,從而達到減音效果,有效降低嗩吶練習時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程度;固定帶通過尼龍搭扣固定連接,操作方便。
文檔編號G10D9/06GK201616261SQ201020128840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9日
發明者張弘 申請人:張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