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點熒光屏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量子點熒光屏,包括邊框以及固定安裝于邊框中的液晶模組和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安裝在液晶模組背面,所述背光模組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上方的擴散膜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下方的全反射膜。本實用新型將量子點熒光膜加入到液晶顯示模組中,并通過藍光LED芯片激發量子點熒光膜中的紅綠量子點,將藍光轉化成白光以構建白光背光源,從而使顯示面板具有更寬廣的色域,更高的色純度,更好的色彩表現力,進而提高了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性能。由于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膜可直接加入到液晶顯示模組中,因此組裝簡便,不增加額外的工藝流程,其可以適用側光式與直下式背光源。
【專利說明】
量子點焚光屏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器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量子點熒光屏。
【背景技術】
:
[0002]目前主流的液晶屏面板主要有兩種背光模式,一種是CCFL,一種是LEDXCFL的優勢是色彩表現好,不足在于功耗較高;而LED的優勢是體積小、功耗低,可以兼顧輕薄和較高的亮度,不足之處在于色彩表現比CCFL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色域寬、色純度高、色彩表現力好的量子點熒光屏。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量子點熒光屏,包括邊框以及固定安裝于邊框中的液晶模組和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安裝在液晶模組背面,所述背光模組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上方的擴散膜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下方的全反射膜。
[0006]優選地,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由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下增亮膜、擴散板、量子點熒光膜及導光板一體成型。
[0007]優選地,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下增亮膜、擴散板、量子點焚光膜及導光板。
[0008]優選地,所述導光板為錐臺形,且一側設置有光源,該光源的外側設置有一反射片。
[0009]優選地,所述光源為藍光LED芯片。
[0010]優選地,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由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下增亮膜、量子點熒光膜及擴散板一體成型。
[0011]優選地,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下增亮膜、量子點熒光膜及擴散板。
[0012]優選地,所述全反射膜與擴散板之間設置有若干光源。
[0013]優選地,所述光源為藍光LED芯片。
[0014]優選地,所述量子點焚光膜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
[0015]本實用新型將量子點熒光膜加入到液晶顯示模組中,并通過藍光LED芯片激發量子點熒光膜中的紅綠量子點,將藍光轉化成白光以構建白光背光源,從而使顯示面板具有更寬廣的色域,更高的色純度,更好的色彩表現力,進而提高了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性能。由于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膜可直接加入到液晶顯示模組中,因此組裝簡便,不增加額外的工藝流程,其可以適用側光式與直下式背光源。
【附圖說明】
: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標識說明:液晶模組10、背光模組20、擴散膜21、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增亮膜
221、下增亮膜222、擴散板223、量子點熒光膜224、導光板225、全反射膜23、光源24、反射片25、邊框30。
【具體實施方式】
:
[0022]為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3]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色域寬、色純度高、色彩表現力好的量子點焚光屏。
[0024]請參見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包括有邊框30和固定安裝在邊框30中的液晶模組10和背光模組20,其中背光模組20固定安裝在液晶模組10的背面,且通過邊框30包覆固定,以形成對背光模組10的支撐。
[0025]實施例一
[0026]請參見圖2所示,圖2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20為側光式背光模組,其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22、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方的擴散膜21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下方的全反射膜23。
[0027]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模組22—體成型,其包括有增亮膜、擴散板、量子點熒光膜及導光板。所述擴散膜位于增亮膜上方,其主要用于擴散光纖,保護增亮膜;增亮膜包括有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用于增加輝度,以有效利用光能;擴散板位于增亮膜的下方,主要用于散亂光源,模糊網點;擴散板的下方設置有量子點熒光膜,量子點熒光膜下方設置有導光板,所述導光板用于分布光源,將線光源轉換為面光源。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膜的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其主要包括有紅色發光單元和綠色發光單元,所述紅色發光單元包括紅色量子點,所述綠色發光單元包括綠色量子點,且紅光量子點熒光膜的發射波長為620nm?66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所述綠光量子點焚光膜的發射波長為520nm?54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本實施例量子點熒光膜主要是將上述紅色量子點、綠色量子點、堿可溶性樹脂、溶劑、分散劑及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得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形成量子點復合膠,然后根據對應的基板采用旋涂或狹縫式涂布的方式將所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均勻地涂布在所述基板上,然后保持子在一定溫度下(100-150°C)的進行烘烤,去除量子點樹脂組合物中的有機溶劑,從而得到量子點熒光膜。
[0028]本實施例中導光板為錐臺形或錐柱形,其一側面積大于另外一側,且在其較大一側面設置有光源24,而光源24的外側設置有一個反射片25。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其通過反射片25可將其產生的藍光對應通過導光板射出。
[0029]在導光板的下方還設置有一個全反射膜23,通過全反射膜23可將通過導光板發出的光線對應進行反射,以避免光源的浪費,同時還能夠增加整體的輝度。
[0030]實施例二
[0031]請參見圖3所示,圖3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20為側光式背光模組,其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22、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方的擴散膜21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下方的全反射膜23。
[0032]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模組22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
222、擴散板223、量子點熒光膜224及導光板225。其中擴散膜21位于上增亮膜221的上方,其主要用于擴散光纖,保護增亮膜;上增亮膜221的下方設置有下增亮膜222,二者共同作用以增加輝度,從而有效利用光能;擴散板223位于下增亮膜222的下方,主要用于散亂光源,模糊網點;擴散板223的下方設置有量子點熒光膜225,量子點熒光膜224的下方設置有導光板225,所述導光板225用于分布光源,將線光源轉換為面光源。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焚光膜的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其主要包括有紅色發光單元和綠色發光單元,所述紅色發光單元包括紅色量子點,所述綠色發光單元包括綠色量子點,且紅光量子點熒光膜的發射波長為620nm?66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所述綠光量子點焚光膜的發射波長為520nm?54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本實施例量子點熒光膜主要是將上述紅色量子點、綠色量子點、堿可溶性樹脂、溶劑、分散劑及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得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形成量子點復合膠,然后根據對應的基板采用旋涂或狹縫式涂布的方式將所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均勻地涂布在所述基板上,然后保持子在一定溫度下(100-150°C)的進行烘烤,去除量子點樹脂組合物中的有機溶劑,從而得到量子點熒光膜。
[0033]本實施例中導光板225為錐臺形或錐柱形,其一側面積大于另外一側,且在其較大一側面設置有光源24,而光源24的外側設置有一個反射片25。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其通過反射片25可將其產生的藍光對應通過導光板射出。
[0034]在導光板225的下方還設置有一個全反射膜23,通過全反射膜23可將通過導光板225發出的光線對應進行反射,以避免光源的浪費,同時還能夠增加整體的輝度。
[0035]實施例三
[0036]請參見圖4所示,圖4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20為直下式背光模組,其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22、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方的擴散膜21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下方的全反射膜23。
[0037]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模組22—體成型,其包括有增亮膜、量子點熒光膜和擴散板。擴散膜位于增亮膜上方,其主要用于擴散光纖,保護增亮膜;增亮膜包括有上增亮膜和下增亮膜,用于增加輝度,以有效利用光能;量子點熒光膜位于增亮膜的下方,擴散板位于量子點熒光膜下方,主要用于散亂光源,模糊網點。
[0038]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膜的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其主要包括有紅色發光單元和綠色發光單元,所述紅色發光單元包括紅色量子點,所述綠色發光單元包括綠色量子點,且紅光量子點焚光膜的發射波長為620nm?66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所述綠光量子點熒光膜的發射波長為520nm?54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本實施例量子點熒光膜主要是將上述紅色量子點、綠色量子點、堿可溶性樹脂、溶劑、分散劑及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得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形成量子點復合膠,然后根據對應的基板采用旋涂或狹縫式涂布的方式將所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均勻地涂布在所述基板上,然后保持子在一定溫度下(100-150°C)的進行烘烤,去除量子點樹脂組合物中的有機溶劑,從而得到量子點熒光膜。
[0039]在擴散板的下方還設置有一個全反射膜23,而全反射膜23與擴散板之間對應設置有若干光源24,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通過全反射膜23可將其產生的藍光對應通過擴散板射出,以避免光源的浪費,同時還能夠增加整體的輝度。
[0040]實施例四
[0041]請參見圖5所示,圖5為本實用新型量子點熒光屏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的背光模組20為直下式背光模組,其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22、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方的擴散膜21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下方的全反射膜23。
[0042]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模組22,包括有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222、擴散板223和量子點熒光膜224。其中上增亮膜221位于下增亮膜222上方,而量子點熒光膜224位于擴散板223及下增亮膜222之間。
[0043]擴散膜21位于上增亮膜221的上方,其主要用于擴散光纖,保護上增亮膜221;上增亮膜221和下增亮膜222構成增亮膜的主要用于增加輝度,以有效利用光能;擴散板223位于量子點熒光膜224的下方,主要用于散亂光源,模糊網點。
[0044]本實施例中量子點熒光膜的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其主要包括有紅色發光單元和綠色發光單元,所述紅色發光單元包括紅色量子點,所述綠色發光單元包括綠色量子點,且紅光量子點焚光膜的發射波長為620nm?66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所述綠光量子點熒光膜的發射波長為520nm?540nm,半最大值全波小于45nm。本實施例量子點熒光膜主要是將上述紅色量子點、綠色量子點、堿可溶性樹脂、溶劑、分散劑及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得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形成量子點復合膠,然后根據對應的基板采用旋涂或狹縫式涂布的方式將所述量子點樹脂組合物均勻地涂布在所述基板上,然后保持子在一定溫度下(100-150°C)的進行烘烤,去除量子點樹脂組合物中的有機溶劑,從而得到量子點熒光膜。
[0045]在擴散板的下方還設置有一個全反射膜23,而全反射膜23與擴散板223之間對應設置有若干光源24,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通過全反射膜23可將其產生的藍光對應通過擴散板射出,以避免光源的浪費,同時還能夠增加整體的輝度。
[004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采用藍光LED芯片結合量子點熒光膜的方式,形成的白色面光源(液晶顯示背光模組),取代了原有的白燈(藍光芯片+熒光粉形成白燈)的白色面光源。由于本實用新型RGB三色體系獨立分布,因此可以獲得更高的色純度和更強的色彩表現力。
[0047I 本實用新型以尺寸為15.08cm*9.42cm的標準7#量子點液晶顯示屏為例進行說明,采用量子點熒光膜后的背光模組其白光色坐標為(x = 0.24-0.35,y = 0.24-0.35),量子點液晶屏壽命測試,50000小時合格。色域指標參數為:R(0.6238,0.3084) ;G(0.2554,0.6393);Β(0.1780,0.1486)。
[0048]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量子點熒光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量子點熒光屏,包括邊框(30)以及固定安裝于邊框(30)中的液晶模組(10)和背光模組(20),所述背光模組(20)安裝在液晶模組(10)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組(20)包括量子點熒光模組(22)、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上方的擴散膜(21)和設置于量子點熒光模組(22)下方的全反射膜(2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22)由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222)、擴散板(223)、量子點熒光膜(224)及導光板(225)—體成型。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22)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222)、擴散板(223)、量子點熒光膜(224)及導光板(225)。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光板(225)為錐臺形,且在其較大一側面設置有光源(24),該光源(24)的外側設置有一反射片(25)。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22)由從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222)、量子點熒光膜(224)及擴散板(223)—體成型。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熒光模組(22)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設置的上增亮膜(221)、下增亮膜(222)、量子點熒光膜(224)及擴散板(223)。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膜(23)與擴散板(223)之間設置有若干光源(24)。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24)為藍光LED芯片。10.如權利要求2、3、6或7所述的量子點熒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點熒光膜(224)厚度介于100um-300um之間。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205563028SQ201620283639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7日
【發明人】趙鎮才, 韋正印, 賴俊江
【申請人】深圳市雅迅達液晶顯示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