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能夠穩定地保持加壓輥和環狀帶之間的按壓狀態。該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加熱單元,包括環狀帶;加壓輥,具備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軸部、覆蓋軸部的周圍的輥部以及將軸部支撐為能夠旋轉的軸承部,并構成為在加壓輥與環狀帶之間傳送記錄介質;框架,支撐軸承部;第一齒輪,配置于加壓輥的端部,并構成為與加壓輥成為一體地旋轉;第二齒輪,構成為與第一齒輪嚙合并向第一齒輪傳遞驅動力,并配置成比第一齒輪靠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以及固定部件,以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加壓輥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與軸承部卡合。
【專利說明】
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用電子照相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一直以來,公知有一種具備加壓輥和以壓接到加壓輥的方式配置的定影帶的圖像形成裝置。在圖像形成裝置中,通過對在加壓輥的軸上安裝的齒輪施加驅動力而使加壓輥旋轉,伴隨著加壓輥的旋轉,定影帶旋轉。在該圖像形成裝置中,存在由于驅動力施加到加壓輥的齒輪上而使加壓輥在加壓輥和定影帶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向定影帶側移動的情況。
[0003]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公知有一種具備彈簧的圖像形成裝置,該彈簧在加壓輥和定影帶彼此相對的方向上朝向遠離定影帶的方向對加壓輥的軸施力。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4-178486號公報【實用新型內容】
[0007]并且,在上述專利文獻I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中,加壓輥被彈簧始終向遠離定影帶的方向施力,因此存在加壓輥移動而使加壓輥和定影帶之間的按壓狀態發生變化的情況。
[0008]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圖像形成裝置,能夠穩定地保持加壓輥和環狀帶之間的按壓狀態。
[0009](I)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圖像形成裝置包括:加熱單元,包括環狀帶;加壓輥,具備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軸部、覆蓋軸部周圍的輥部以及將軸部支撐為能夠旋轉的軸承部,并構成為在加壓輥與環狀帶之間傳送記錄介質;框架,支撐軸承部;第一齒輪,配置于加壓輥的端部,并構成為與加壓輥成為一體地旋轉;第二齒輪,構成為與第一齒輪嚙合并向第一齒輪傳遞驅動力,并配置成比第一齒輪靠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以及固定部件,以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加壓輥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與軸承部卡入口 ο
[0010]根據這種結構,即使在從第二齒輪對第一齒輪施加驅動力而沿著朝向環狀帶的方向對加壓輥施加了力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固定部件將加壓輥的位置固定。
[0011]因此,能夠穩定地保持加壓輥和環狀帶之間的按壓狀態。
[0012]另外,通過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加壓輥的位置固定,能夠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第一齒輪的位置固定。
[0013]因此,能夠抑制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彼此的嚙合錯位。
[0014]另外,固定部件與軸承部卡合。
[0015]因此,能夠通過固定部件將加壓輥切實地定位。
[0016](2)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從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環狀帶側與軸承部卡合;以及第二部分,與框架卡合。
[0017]根據這種結構,第一部分與軸承部卡合,第二部分與框架卡合,從而能夠將加壓輥固定于框架。
[0018](3)另外,也可以是,第二部分相對于軸承部配置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加壓輥側。
[0019]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第一部分配置在加壓輥的一側,將第二部分配置在加壓輥的另一側。
[0020]因此,能夠通過固定部件來切實地固定加壓輥的位置。
[0021](4)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以圍繞軸承部的方式配置。第一部分也可以是固定部件的內周面中的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環狀帶側的內周面。第二部分也可以是固定部件的內周面中的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加壓輥側的內周面。
[0022]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在具有大致圓筒形狀的固定部件的內周面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23]因此,能夠使第一部分和軸承部切實地卡合,并且能夠使第二部分和框架切實地卡合。
[0024](5)另外,也可以是,第二部分是配置于傳送方向上游側的上游側安裝部和配置于傳送方向下游側的下游側安裝部。
[0025]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在固定部件中平衡性良好地配置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0026](6)另外,也可以是,框架具有收容部,該收容部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環狀帶側敞開。軸承部也可以收容于收容部。
[0027]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容易地將加壓輥組裝于框架。
[0028](7)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配置成在第一方向上比第一方向上的軸部的中央部靠第一齒輪側。
[0029]在從第二齒輪向第一齒輪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輥施力的情況下,主要對第一齒輪施力。
[0030]另一方面,根據上述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配置在第一齒輪附近。
[0031]因此,能夠通過固定部件來切實地固定加壓輥的位置,能夠抑制加壓輥的松動。
[0032](8)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在第一方向上配置于第一齒輪和輥部之間。
[0033]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配置得離第一齒輪更近。
[0034]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固定部件進一步抑制加壓輥的松動。
[0035](9)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第一齒輪之間的距離比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輥部之間的距離短。
[0036]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配置得離第一齒輪更近。
[0037]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固定部件進一步抑制加壓輥的松動。
[0038](10)另外,也可以是,第一方向上的固定部件和第一齒輪之間的距離比第一方向上的第一齒輪的厚度短。
[0039]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配置得離第一齒輪更近。
[0040]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固定部件進一步抑制加壓輥的松動。
[0041 ] (11)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與框架卡合,并與第一齒輪一體地構成。
[0042]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形成為簡易的結構。另外,能夠減少圖像形成裝置中的部件數量。
[0043](12)另外,也可以是,固定部件與框架卡合,并與軸承部一體地構成。
[0044]根據這種結構,能夠將固定部件形成為簡易的結構。另外,能夠減少圖像形成裝置中的部件數量。
[0045](13)另外,也可以是,環狀帶能夠在環狀帶和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在靠近加壓輥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遠離加壓輥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0046]根據這種結構,在記錄介質通過環狀帶和加壓輥之間時,環狀帶位于第二位置,從而能夠順暢地傳送記錄介質。
[0047](14)另外,也可以是,加熱單元包括:環狀帶,以能夠環繞移動的方式構成;夾持板,配置于環狀帶的內側;以及鹵素加熱器,配置于環狀帶的內側。
[0048]根據這種結構,與加熱單元具備加熱輥的情況相比,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加熱單元達到定影溫度。
[0049]在本實用新型的圖像形成裝置中,能夠穩定地保持加壓輥和環狀帶之間的按壓狀
??τ O
【附圖說明】
[005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中央剖視圖。
[0051 ]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打印機的定影單元的立體圖。
[0052]圖3Α是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左側視圖。圖3Β是圖3Α所示的定影單元的A-A剖視圖。
[0053]圖4是表示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下框架的立體圖。
[0054]圖5是表示將加壓輥組裝到圖4所示的下框架的狀態的立體圖。
[0055]圖6是表示將固定部件組裝到圖5所示的下框架的狀態的立體圖。
[0056]圖7是圖6所示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側視圖。
[0057]圖8Α是從后方觀察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左端部的剖視圖,表示加熱單元和加壓輥接觸的狀態。圖SB是從后方觀察圖2所示的定影單元的左端部的剖視圖,表示紙張P通過加熱單元和加壓輥之間的狀態。
[0058]圖9Α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壓輥的左端部和固定部件的立體圖,表示加壓輥和固定部件組裝于下框架的狀態。圖9Β是表示在圖9Α所示的下框架、加壓輥和固定部件中從下框架拆下固定部件的狀態的立體圖。圖9C是從后方觀察圖9Α所示的下框架、加壓輥和固定部件的剖視圖。
[0059]圖1OA是從后方觀察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壓輥的左端部及加壓齒輪的剖視圖。圖1OB是從右上方觀察圖1OA所示的加壓齒輪的立體圖。
[0060]圖1lA是從后方觀察本實用新型的第四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下框架的左端部、加壓輥的左端部及軸承部的剖視圖。圖1lB是從右上方觀察圖1lA所示的軸承部的立體圖。
[0061]圖12Α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側視圖,表示彈簧安裝到側壁之前的狀態。圖12Β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五實施方式的打印機的下框架和固定部件的左側視圖,表示彈簧安裝到側壁之后的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0062]1.打印機的整體構成
[0063]如圖1所示,作為圖像形成裝置的一例的打印機I是電子照相方式的單色打印機,具備裝置主體2、處理盒3、掃描單元4和定影單元5。
[0064]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在提及打印機I的方向時,以將打印機I水平地載置的狀態作為上下的基準。即,圖1的紙面上方是上方,紙面下方是下方。另外,圖1的紙面右側是前方,圖1的紙面左側是后方。并且,將從前方觀察打印機I時作為左右的基準。即,圖1的紙面近前側是左側,紙面里側是右側。另外,左右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例。并且,前后方向是傳送方向的一例。
[0065]裝置主體2具有大致箱形的形狀。裝置主體2具備開口部6、前蓋7、供紙托盤8以及排紙托盤9。
[0066]開口部6配置在裝置主體2的前端部。開口部6以容許處理盒3通過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將裝置主體2的內外連通。
[0067]前蓋7配置在裝置主體2的前端部。前蓋7具有側剖視大致L字狀的大致板狀。前蓋7被支撐為能夠以其下端部作為支點在裝置主體2的前壁擺動。前蓋7以敞開或封閉開口部6的方式構成。
[0068]供紙托盤8配置在裝置主體2的底部。供紙托盤8以能夠容納紙張P的方式構成。
[0069]排紙托盤9配置在裝置主體2的上壁。排紙托盤9以能夠載置紙張P的方式從裝置主體2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
[0070]處理盒3被容納于裝置主體2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處理盒3構成為經由開口部6相對于裝置主體2安裝或者脫離。處理盒3具備鼓盒10和顯影盒11。
[0071]鼓盒10具備感光鼓12、有柵極網電暈型帶電器13和轉印輥14。
[0072]感光鼓12能夠旋轉地支撐于鼓盒10的后端部。感光鼓1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筒形狀。
[0073]有柵極網電暈型帶電器13在感光鼓12的后方與感光鼓12隔開間隔地配置。
[0074]轉印輥14配置于感光鼓12的下方。轉印輥14與感光鼓12的下端部接觸。
[0075]顯影盒11在感光鼓12的前方安裝于鼓盒10。顯影盒11具備顯影棍15、供給棍16、層厚限制刮刀17、調色劑容納部18和攪拌器19。
[0076]顯影輥15能夠旋轉地支撐于顯影盒11的后端部。顯影輥1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轉印$昆15與感光鼓12的前端部接觸。
[0077]供給棍16配置在顯影棍15的前下方。供給棍16能夠旋轉地支撐于顯影盒11。供給輥16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供給輥16與顯影輥15的前下端部接觸。
[0078]層厚限制刮刀17配置在顯影輥15的前上方。層厚限制刮刀17與顯影輥15的前端部接觸。
[0079]調色劑容納部18配置在供給輥16和層厚限制刮刀17的前方。調色劑容納部18以能夠容納調色劑的方式構成。
[0080]攪拌器19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在調色劑容納室18內。
[0081]掃描單元4配置在處理盒3的上方。掃描單元4構成為朝向感光鼓12射出基于圖像數據的激光束。
[0082]定影單元5配置在裝置主體2的后方部。定影單元5具備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
[0083]加壓輥2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
[0084]加熱單元22配置在加壓輥21的上方。加熱單元22具備固定架蓋24、固定架25、反射板26、作為鹵素加熱器的一例的鹵素燈27、夾持板28和環狀帶29。
[0085]固定架蓋24由耐熱性的樹脂構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開的大致箱形的形狀。
[0086]固定架25配置于固定架蓋24的內側。固定架25由金屬構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開的大致方筒形狀。
[0087]反射板26配置于固定架的內側。反射板26由金屬構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下端部敞開的大致方筒形狀。反射板26的內表面進行了鏡面加工。
[0088]鹵素燈27配置于反射板26的內側。鹵素燈27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并且構成為通過通電而發出輻射熱量。
[0089]夾持板28配置于鹵素燈27的下方。夾持板28由金屬構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平板形狀。
[0090]環狀帶29是具有耐熱性和撓性的膜,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筒形狀。環狀帶29以使其內周面與夾持板28的下表面接觸的方式卷繞在固定架蓋24、固定架25、反射板26、鹵素燈27和夾持板28的周圍。環狀帶29的下端部與加壓輥21的上端部接觸。
[0091 ]在打印機I開始圖像形成動作時,有柵極網電暈型帶電器13使感光鼓12的表面均勻地帶電。掃描單元4基于圖像數據使感光鼓12的表面曝光。由此,在感光鼓12的表面形成基于圖像數據的靜電潛像。
[0092]另外,攪拌器19對調色劑容納部18內的調色劑進行攪拌,并向供給輥16供給。供給輥16將由攪拌器19供給到的調色劑向顯影輥15供給。此時,調色劑在顯影輥15和供給輥16之間被摩擦帶正電,并承載于顯影輥15。層厚限制刮刀17將承載于顯影輥15的調色劑的層厚限制成恒定厚度。
[0093]然后,承載于顯影輥15的調色劑被供給到感光鼓12表面的靜電潛像。由此,調色劑圖像承載在感光鼓12的表面上。
[0094]紙張P通過各種輥的旋轉從供紙托盤8以預定的定時逐張地供紙至感光鼓12和轉印輥14之間。在紙張P通過感光鼓12和轉印輥14之間時,感光鼓12表面的調色劑圖像轉印到紙張P。
[0095]接著,紙張P在通過加壓輥21和加熱輥22之間時被加熱和加壓。由此,紙張P上的調色劑圖像熱定影于紙張P。
[0096]之后,紙張P配置于排紙托盤9。
[0097]2.定影單元的詳細情況
[0098]如圖2和圖3B所示,定影單元5具備下框架20、上述的加壓輥21、一對固定部件41、驅動齒輪70、上述的加熱單元22及上框架23。
[0099](I)下框架
[0100]如圖4所示,下框架20具有上方敞開的有底框形狀,具備一對側壁30、底壁31、前壁33和后壁32。
[0101]一對側壁30分別配置于下框架20的兩端部,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開間隔地配置。
一對側壁30分別形成為側視大致矩形形狀的大致板形狀。一對側壁30分別具有第一凹部35、支撐部36以及一對臺階面45。另外,一對側壁30中的配置于右側的側壁30是右壁30A,配置于左側的側壁30是左壁30B。
[0102]第一凹部35從側壁30的上端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下方凹陷。第一凹部35具有上方敞開的側視大致U字狀。第一凹部35的下端配置于側壁30的上下方向中央部。
[0103]支撐部36配置在第一凹部35的下方。支撐部36從側壁30的左右方向外表面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支撐部36具有側視半圓形狀,在下端部具有圓周面。支撐部36的上表面兼作為第一凹部35的底面。支撐部36具有第二凹部38和作為收容部的一例的第三凹部39。
[0104]第二凹部38從支撐部36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第二凹部38具有上方敞開的側視大致U字狀。
[0105]第三凹部39配置于支撐部36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第三凹部39從第二凹部38的內表面向支撐部36的徑向外側凹陷,并沿支撐部36的周向延伸。第三凹部39的左右方向的長度比第二凹部38的左右方向的長度短。第三凹部39具有上方敞開的側視大致U字狀。
[0106]如圖7所示,一對臺階面45分別在比支撐部36靠上方的位置配置于支撐部36的左右方向兩側。具體地說,如圖4所示,一對側壁30各自的上側半部分配置成比下側半部分靠左右方向外側。如圖7所示,一對臺階面45是一對側壁30各自的上側半部分的下表面。
[0107]底壁31架設于一對側壁30的下端部之間。底壁31具有俯視大致矩形形狀的大致板形狀。
[0108]后壁32架設于一對側壁30的后端部之間及底壁31的后端部之間。后壁32具有后視大致矩形形狀的大致板形狀。后壁32的右端部與右壁30A的后端部的下端部連續,后壁32的左端部與左壁30B的后端部的下端部連續,后壁32的下端部與底壁31的后端部連續。
[0109]前壁33架設于一對側壁30的前端部之間及底壁31的前端部之間。前壁33具有主視大致矩形形狀的大致板形狀。前壁33的右端部與右壁30A的前端部的下端部連續,前壁33的左端部與左壁30B的前端部的下端部連續,前壁33的下端部與底壁31的前端部連續。
[0110](2)加壓輥
[0111]如圖3B和圖5所示,加壓輥21具備軸部51、輥部52、一對軸承部53以及作為第一齒輪的一例的加壓齒輪71。
[0112]軸部51由金屬構成,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軸部51具備大徑部54和一對小徑部55。
[0113]大徑部5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空大致圓柱形狀。
[0114]一對小徑部55從大徑部54的左右方向兩端面的中央部向左右方向外側延伸。一對小徑部55分別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柱形狀。一對小徑部55的直徑比大徑部54的直徑小。
[0115]輥部52由樹脂材料構成,覆蓋軸部51的大徑部54的周面。輥部5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圓筒形狀。
[0116]一對軸承部53分別配置于一對側壁30各自的支撐部36的第三凹部39內。一對軸承部53分別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環形狀。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上端部從一對側壁30各自的支撐部36露出到上方。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內徑與一對小徑部55的外徑大致相同。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外徑與一對支撐部36的第三凹部39的外徑大致相同。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左右方向的長度與一對支撐部36的第三凹部39的左右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一對軸承部53分別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嵌合到一對小徑部55。由此,加壓輥21能夠旋轉地支撐于下框架20。
[0117]加壓齒輪7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筒形狀。加壓齒輪71在其整個周面上具有齒輪齒。加壓齒輪71以不能相對旋轉的方式收容加壓輥21的左側的小徑部55的左端部而進行組裝。由此,在加壓輥21中,加壓齒輪71、軸部51及輥部52成為一體,構成為繞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線A2旋轉。
[0118](3)固定部件
[0119]如圖6所示,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配置于一對小徑部55各自的上方。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棒形狀,具有側視大致帽形狀。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具備作為第一部分的一例的接觸部60和作為第二部分的一例的一對安裝部61。
[0120]接觸部60具有俯視大致矩形的大致板形狀。接觸部6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側壁30的支撐部36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且比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接觸部60的下表面60A與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的上表面53A接觸。
[0121]—對安裝部61分別從接觸部60的前后方向兩端緣向前后方向外側延伸。即,一對安裝部61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接觸部60的兩側。一對安裝部61分別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方柱形狀。一對安裝部61分別在其上表面與接觸部60的下表面連接。具體地說,配置于前方的安裝部61的后端部是接觸部60的下表面的前端部,并與左右方向外端部連續。配置于后方的安裝部61的前端部是接觸部60的下表面的后端部,并與左右方向外端部連續。如圖7所示,一對安裝部61分別安裝于一對側壁30各自的支撐部36的上表面36A。具體地說,配置于前方的安裝部61的后端部安裝于支撐部36的上表面36A的前端部。配置于后方的安裝部61的前端部安裝于支撐部36的上表面36A的后端部。另外,一對安裝部61各自的上表面分別與一對臺階面45接觸。具體地說,配置于前方的安裝部61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與前方的臺階面45接觸。配置于后方的安裝部61的后端部的上表面與后方的臺階面45接觸。
[0122]另外,一對安裝部61中的配置于前方的安裝部61是上游側安裝部的一例,配置于后方的安裝部61是下游側安裝部的一例。
[0123]另外,如圖3B所示,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軸部51的中央部靠加壓齒輪71側,更詳細地說,配置于加壓齒輪71和輥部52之間。從左側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緣到加壓齒輪71的右端緣的距離LI比從左側的固定部件41的右端緣到加壓輥21的輥部52的左端緣的距離L2短,且比加壓齒輪71的左右方向的厚度L3短。
[0124](4)驅動齒輪
[0125]如圖2和圖3A所示,作為第二齒輪的一例的驅動齒輪70配置于加壓齒輪71的前方。
[0126]驅動齒輪7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柱形狀。驅動齒輪70—體地具備大徑齒輪部72和小徑齒輪部73。
[0127]大徑齒輪部72配置于驅動齒輪70的左端部。大徑齒輪部7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柱形狀。大徑齒輪部72在其整個周面上具有齒輪齒。
[0128]小徑齒輪部73從大徑齒輪部72的右表面向右側突出。小徑齒輪部73具有與大徑齒輪部72共用中心軸線的大致圓筒形狀。小徑齒輪部73的外徑比大徑齒輪部72的外徑小。小徑齒輪部73在其整個周面上具有齒輪齒。小徑齒輪部73的后端部與加壓齒輪71的前端部嚙入口 ο
[0129]并且,驅動齒輪70以能夠繞在裝置主體2中設置的未圖示的支撐軸相對旋轉的方式收容該支撐軸,被該支撐軸支撐為能夠旋轉。由此,驅動齒輪70構成為繞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轉軸線Al旋轉。
[0130](5)加熱單元和上框架
[0131]加熱單元22具備一對卡合部76。
[0132]—對卡合部76分別配置于加熱單元22的兩端部。一對卡合部76分別具有側視大致矩形形狀的大致板形狀。一對卡合部76各自的前后方向的長度與一對側壁30各自的第一凹部35的前后方向的長度大致相同。一對卡合部76分別嵌合到一對側壁30各自的支撐部36的第一凹部35。由此,加熱單元22以能夠沿上下方向滑動移動的方式支撐于下框架20。
[0133]上框架23具有下方敞開的大致箱形的形狀,并從上方覆蓋加熱單元22。上框架23具備一對按壓部件77。
[0134]一對按壓部件77分別配置于上框架23的兩端部。一對按壓部件77分別配置于一對卡合部76各自的上方。一對按壓部件77分別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板形狀。一對按壓部件77分別卡合于拉伸彈簧78的一端。一對拉伸彈簧78各自的另一端與下框架20卡合。由此,一對按壓部件77分別始終被施加朝向下框架20的作用力,將一對卡合部76分別向下方按壓。即,加熱單元22始終經由一對按壓部件77而被施加朝向下框架20的作用力。
[0135]3.定影單元的動作
[0136]如圖1所示,在上述圖像形成動作開始時,在定影單元5中,通過鹵素燈27來加熱夾持板28,夾持板28達到高溫。并且,從外部對驅動齒輪70的大徑齒輪部72施加驅動力。
[0137]如圖3A所示,驅動齒輪70被施加驅動力,從而向左側視順時針方向即旋轉方向Rl旋轉。
[0138]在驅動齒輪70旋轉時,伴隨著該旋轉,加壓齒輪71向左側視逆時針方向即旋轉方向R2旋轉。
[0139]并且,如圖1所示,伴隨著加壓輥21的旋轉,環狀帶29環繞移動。由此,紙張P進入到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之間。
[0140]此時,如圖3A所示,當從配置于前方的小徑齒輪部73向加壓齒輪71施加向旋轉方向R2旋轉的驅動力時,驅動齒輪70的小徑齒輪部73的后端部向上方移動,隨之,加壓齒輪71的前端部向上方移動。由此,對加壓齒輪71施加朝向上方即朝向加熱單元22的力F。因此,對安裝有加壓齒輪71的軸部5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F。
[0141]另一方面,如圖3B和圖7所示,加壓輥21的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上表面53A與一對固定部件41各自的接觸部60的下表面60A接觸。并且,如圖7所示,一對固定部件41中的一對安裝部61分別與一對側壁30中的一對臺階面45接觸。
[0142]因此,如圖3B和圖7所示,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被一對臺階面45限制朝向上方的移動,由此限制一對軸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動。尤其是,左側的固定部件41限制左側的軸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動,因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
[0143]這樣一來,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將加壓輥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在恒定位置。
[0144]并且,如圖3A所示,紙張P從前方靠近定影單元5。
[0145]另外,如圖8A所示,在定影單元5中,第一位置是如下的位置:在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之間不存在紙張P的狀態下的加熱單元22的位置,S卩加熱單元22壓接于加壓輥21的狀態下的加熱單元22的位置。
[0146]如圖8B所示,在紙張P進入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之間時,加熱單元22克服一對拉伸彈簧78的作用力,從第一位置向上方滑動移動與紙張P的厚度相應的量。另外,紙張P位于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之間且從第一位置向上方移動的狀態下的加熱單元22的位置是第二位置。
[0147]并且,紙張P被夾持板28的熱量加熱,并且通過加壓輥21和環狀帶29之間的按壓而被加壓。
[0148]之后,通過加壓輥21和環狀帶29的旋轉,紙張P從定影單元5送出。
[0149]這樣一來,如圖8A所示,加熱單元22通過一對拉伸彈簧78的作用力而向下方移動,位于第一位置。
[0150]4.作用效果
[0151](I)根據該打印機1,如圖6所示,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將加壓輥2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固定在恒定位置。
[0152]因此,即使在從大徑齒輪部72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輥2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F的情況下,一對固定部件41也分別能夠將加壓輥21的位置固定,特別是,能夠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41將加壓輥21的位置固定。
[0153]因此,能夠穩定地保持加壓輥21和加熱單元22之間的按壓狀態。
[0154]另外,通過將加壓輥21的位置固定,能夠將加壓齒輪71的位置固定。
[0155]因此,能夠抑制加壓齒輪71和驅動齒輪70的嚙合錯位。
[0156]并且,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與加壓輥21的一對軸承部53卡合。
[0157]因此,能夠通過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將加壓輥21切實地定位。
[0158](2)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5所示,一對固定部件41分別具備從上方與一對軸承部53各自進行卡合的接觸部60和卡合于下框架20的一對安裝部61。
[0159]因此,接觸部60卡合于軸承部53,一對安裝部61安裝于下框架20,由此能夠將加壓輥21相對于下框架20固定。
[0160](3)另外,根據該打印機1,如圖5所示,在一對固定部件41各自之中,一對安裝部61配置于接觸部60的前后方向兩側。
[0161]因此,在一對固定部件41中能夠分別平衡良好地配置接觸部60和一對安裝部61。
[0162](4)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4所示,一對側壁30分別具有上方側敞開的第三凹部39。并且,一對軸承部53分別從上方側組裝到一對側壁30各自的第三凹部39。
[0163]因此,能夠容易地將加壓輥21組裝于下框架20。
[0164](5)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3B所示,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加壓輥21的軸部51的中央部靠加壓齒輪71側。
[0165]在此,在從驅動齒輪70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輥21施加力F的情況下,主要對加壓齒輪71施力。
[0166]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如果將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成比左右方向上的加壓輥21的軸部51的中央部靠加壓齒輪71側,則能夠將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于加壓齒輪71附近。
[0167]因此,能夠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41切實地固定加壓輥21的位置,能夠抑制加壓輥21的松動。
[0168](6)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3B所示,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于加壓齒輪71和加壓輥21的輥部52之間。
[0169]因此,能夠將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離加壓齒輪71更近。
[0170]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41進一步抑制加壓輥21的松動。
[0171](7)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3B所示,從左側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緣到加壓齒輪71的右端緣的距離LI比從右側的固定部件41的右端緣到加壓輥21的輥部52的左端緣的距離L2短。
[0172]因此,能夠將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離加壓齒輪71更近。
[0173]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41進一步抑制加壓輥21的松動。
[0174](8)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3B所示,從左側的固定部件41的左端緣到加壓齒輪71的右端緣的距離LI比加壓齒輪71的左右方向的厚度L3短。
[0175]因此,能夠將左側的固定部件41配置得離加壓齒輪71更近。
[0176]其結果是,能夠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41進一步抑制加壓輥21的松動。
[0177](9)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SB所示,加熱單元22能夠相對于下框架20沿上下方向滑動移動,能夠在加熱單元22壓接于加壓輥21的狀態下的第一位置和比第一位置更遠離加壓輥21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0178]具體地說,在紙張P通過加壓輥21和加熱輥22之間時,加熱單元22位于第二位置。
[0179]因此,能夠順暢地傳送紙張P。
[0180](10)另外,根據該打印機I,如圖1所示,加熱單元22具備鹵素燈27、夾持板28和環狀帶29。
[0181]因此,與加熱單元22具備加熱輥的情況相比,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加熱單元22達到定影溫度,詳細地說,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夾持板28達到定影溫度。
[0182]5.第二實施方式?第五實施方式
[0183]參照圖9A至圖1lB說明打印機的第二實施方式至第四實施方式。另外,在下文中,對于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標以相同的標號并省略其說明。
[0184](D第二實施方式
[0185](1-1)第二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詳細情況
[0186]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棒形狀的固定部件41與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接觸。
[0187]與此相對地,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如圖9B所示,具有大致圓筒形狀的固定部件81與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接觸。
[0188]詳細地說,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定影單元5具有一對固定部件81,以取代一對固定部件41。
[0189]如圖9A和圖9C所示,一對固定部件81分別配置于下框架20的左右方向兩端部,具體地說,以圍繞支撐部36和軸承部53的方式配置。一對固定部件81分別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筒形狀。一對固定部件81分別具備板部82、上卡合部83和下卡合部84。另夕卜,在第二實施方式中,上卡合部83是第一部分的一例,下卡合部84是第二部分的一例。
[0190]板部82配置于一對固定部件81各自的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板部8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板形狀。板部82具有插通孔85。
[0191]插通孔85配置于板部82的中央部。插通孔85具有沿左右方向貫通板部82的側視大致圓形形狀。加壓輥的小徑部55插通于插通孔85。
[0192]上卡合部83配置于一對固定部件81各自的上端部。上卡合部83從板部82的上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內側延伸。上卡合部83具有俯視大致矩形形狀且朝向上方彎曲的大致板形狀。上卡合部83的下表面83A與軸承部53的上表面53A接觸。
[0193]下卡合部84配置于固定部件81的下端部。下卡合部84從板部82的下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內側延伸。下卡合部84具有俯視大致矩形形狀且朝向下方彎曲的大致板形狀。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與側壁30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接觸。
[0194]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通過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齒輪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時,經由軸部51對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并且,從軸承部53對一對固定部件81分別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特別是對左側的固定部件8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195]另一方面,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與側壁30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因此一對固定部件81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因此,通過一對固定部件81各自的上卡合部83,特別是通過左側的固定部件81的上卡合部83,限制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196](1-2)第二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197]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98]并且,根據第二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如圖9C所示,一對固定部件81分別具有大致圓筒形狀,并以圍繞軸承部53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軸承部53的上方側配置有上卡合部83,在軸承部53的下方側配置有下卡合部84。
[0199]因此,即使在對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情況下,也能夠使上卡合部83的下表面83A與軸承部53的上表面53A切實地卡合,并且能夠使下卡合部84的上表面84A與側壁30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切實地卡合。
[0200]其結果是,通過固定部件81來切實地限制軸承部53朝向上方的移動。
[0201]因此,能夠通過固定部件81來切實地固定加壓輥21的位置。
[0202](2)第三實施方式
[0203](2-1)第三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詳細情況
[0204]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定影單元5具備固定部件41,軸承部53與固定部件41卡合,由此固定加壓輥21。
[0205]與此相對地,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1OA所示,在定影單元5中不具備固定部件41,卡合部92與加壓齒輪71—體地設置。
[0206]詳細地說,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如圖1OB所示,加壓齒輪71具備齒輪部91和作為固定部的一例的卡合部92。
[0207]齒輪部91配置于加壓齒輪71的右端部。齒輪部9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筒形狀。齒輪部91在其整個周面上具有齒輪齒。齒輪部91以不能相對旋轉的方式收容加壓輥21的左側的小徑部55。齒輪部91與驅動齒輪70嚙合。
[0208]卡合部92從齒輪部91的右表面向右側突出。卡合部9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筒形狀。卡合部92的下側內周面從下方與左壁30B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接觸。
[0209]在通過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齒輪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況下,加壓齒輪71的卡合部92的下側內周面與左壁30B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因此加壓齒輪7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因此,軸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10](2-2)第三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11]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12]并且,根據第三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如圖1OA所示,在對加壓齒輪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況下,加壓齒輪71的卡合部92的下端部與左壁30B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限制加壓齒輪7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
[0213]因此,軸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14]其結果是,能夠通過簡易的結構來固定加壓輥21。另外,能夠減少打印機I中的部件數量。
[0215](3)第四實施方式
[0216](3-1)第四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詳細情況
[0217]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定影單元5具備固定部件41,軸承部53與固定部件41卡合,由此固定加壓輥21。
[0218]與此相對地,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如圖1lA所示,在定影單元5中不具備固定部件41,卡合部102與軸承部53—體地設置。
[0219]詳細地說,在第四實施方式中,下框架20具備一對突出部110以取代支撐部36。
[0220]—對突出部110分別從側壁30的左右方向外端面朝向左右方向外側突出。一對突出部110分別具有俯視大致矩形形狀且朝向下方彎曲的大致板形狀。
[0221]如圖1lB所示,一對軸承部53分別具備插通部101和卡合部102。
[0222]插通部10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大致圓筒形狀。插通部101的內徑與小徑部55的外徑大致相同。插通部101配置于側壁30的突出部110,并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收容小徑部55。
[0223]卡合部102從插通部101的下端向下方突出。卡合部102具有主視大致L字形狀。卡合部102具備縱板部104和橫板部105。
[0224]縱板部104從插通部101的左右方向外側的端部向下方突出。縱板部10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板形狀。
[0225]橫板部105隔開間隔地配置于插通部101的下方,從縱板部104的下端部向左右方向內側突出。橫板部105具有俯視大致矩形形狀且朝向下方彎曲的大致板形狀。橫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從下方與側壁30的突出部110接觸。
[0226]在通過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齒輪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時,經由軸部51對一對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尤其是對左側的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227]另一方面,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橫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與側壁30的突出部110卡合,尤其是,左側的軸承部53的橫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與左壁30B的突出部110卡合,因此一對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28](3-2)第四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29]根據第四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230]并且,根據第四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如圖1lA所示,在對加壓齒輪71施加了朝向上方的力的情況下,一對軸承部53各自的橫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與側壁30的突出部110卡合,與左壁30B的支撐部36的下表面36B卡合,尤其是,左側的軸承部53的橫板部105的上表面105A與左壁30B的突出部110卡合,因此,一對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
[0231 ]因此,軸部5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
[0232]其結果是,能夠通過簡易的結構來固定加壓輥21。另外,能夠減少打印機I中的部件數量。
[0233](4)第五實施方式
[0234](4-1)第五實施方式的定影單元的詳細情況
[0235]在上述第一實施方式中,固定部件41與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接觸。
[0236]與此相對地,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如圖12B所示,彈簧130與加壓輥21的軸承部53接觸。
[0237]詳細地說,在第五實施方式中,定影單元5具有一對彈簧130以取代一對固定部件41ο
[0238]如圖12Α和圖12Β所示,一對彈簧130分別配置于下框架20的左右方向兩端部,具體地說,以圍繞支撐部36和軸承部53的方式配置。一對彈簧130分別由金屬構成,具有大致圓環形狀。一對彈簧130分別具備接觸部131、第一安裝部132和第二安裝部133。另外,在第五實施方式中,接觸部13是第一部分的一例,第一安裝部132和第二安裝部133是第二部分的一例。
[0239]接觸部131是一對彈簧130各自的中央部,且具有大致圓環形狀。接觸部131以圍繞軸承部36和軸承部53的方式配置。
[0240]第一安裝部132配置于接觸部131各自的后下端部。第一安裝部132具有大致半圓環形狀,與接觸部131的后下端部連續。具體地說,第一安裝部132以從接觸部131的后下端部朝向前下方鼓出的方式呈大致半圓環形狀地彎曲。
[0241]第二安裝部133配置于接觸部131各自的前下端部。第二安裝部133具有大致半圓環形狀,與接觸部131的前下端部連續。具體地說,第二安裝部133以從接觸部131的前下端部朝向后上方鼓出的方式呈大致半圓環形狀地彎曲。
[0242]并且,一對側壁30分別具備凸起部120。
[0243]凸起部120配置于一對側壁30各自的后下端部,從一對側壁30各自的左右方向外側面向外側突出。
[0244]并且,在一對彈簧130分別組裝于一對側壁30的情況下,首先,在一對側壁30支撐加壓輥21的狀態下,使一對彈簧130各自的第一安裝部132卡合到一對側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5]接著,如圖12A的虛擬線所示,使一對彈簧130各自的第二安裝部133分別卡合到一對側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6]這樣一來,一對彈簧130各自的接觸部131以從上方向下方按壓的方式接觸于軸承部53的上表面53A。
[0247]其后,如圖12B所示,通過側視大致矩形的一對蓋140分別覆蓋一對彈簧130各自的左右方向外側。
[0248]然后,通過一對螺釘141分別將一對蓋140安裝到一對側壁30各自的凸起部120。
[0249]這樣一來,在分別組裝有一對彈簧130的狀態下的定影單元5中,與上述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在通過對加壓齒輪71施加驅動力而對加壓齒輪71施加朝向上方的力時,經由軸部51對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并且,從軸承部53對一對彈簧130分別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特別是對左側的彈簧130施加朝向上方的力。
[0250]另一方面,如圖12A所示,由于第一安裝部132和第二安裝部133卡合于凸起部120,因此一對彈簧130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因此,通過一對彈簧130分別限制了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特別是通過左側的彈簧130的接觸部131限制了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由此,加壓輥21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加壓輥21在上下方向上被固定。[0251 ] (4-2)第五實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0252]根據第五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能夠得到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253]另外,根據第五實施方式的打印機I,如圖12A所不,在一對彈簧130各自之中,第一安裝部132和第二安裝部133卡合于凸起部120。并且,在一對彈簧130各自之中,接觸部131以圍繞支撐部36和軸承部53的方式配置。
[0254]因此,在對軸承部5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的情況下,第一安裝部132和第二安裝部133與凸起部120卡合,因此一對彈簧130各自的朝向上方的移動被限制。
[0255]其結果是,通過一對彈簧130各自的接觸部131,切實地限制軸承部53的朝向上方的移動。
[0256]因此,能夠通過一對彈簧130分別切實地固定加壓輥21的位置。
[0257]標號說明
[0258]1:打印機;
[0259]20:下框架;
[0260]21:加壓輥;
[0261]22:加熱單元;
[0262]28:夾持板;
[0263]27:鹵素燈;
[0264]29:環狀帶;
[0265]39:第三凹部;
[0266]41:固定部件;
[0267]51:軸部;
[0268]52:輥部;
[0269]53:軸承部;
[0270]60:接觸部;
[0271]61:安裝部;
[0272]70:驅動齒輪;
[0273]71:加壓齒輪;
[0274]81:固定部件;
[0275]83:上卡合部;
[0276]83A:下表面;
[0277]84:下卡合部;
[0278]84A:上表面。
【主權項】
1.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熱單元,包括環狀帶; 加壓輥,具備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軸部、覆蓋所述軸部的周圍的輥部以及將所述軸部支撐為能夠旋轉的軸承部,并構成為在所述加壓輥與所述環狀帶之間傳送記錄介質; 框架,支撐所述軸承部; 第一齒輪,配置于所述加壓輥的端部,并構成為與所述加壓輥成為一體地旋轉; 第二齒輪,構成為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并向所述第一齒輪傳遞驅動力,并配置成比所述第一齒輪靠記錄介質的傳送方向的上游側;以及 固定部件,以在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將所述加壓輥固定于恒定位置的方式與所述軸承部卡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 第一部分,從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所述環狀帶側與所述軸承部卡合;以及 第二部分,與所述框架卡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相對于所述軸承部配置在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所述加壓輥側。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大致圓筒形狀,以圍繞所述軸承部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一部分是所述固定部件的內周面中的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所述環狀帶側的內周面, 所述第二部分是所述固定部件的內周面中的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所述加壓輥側的內周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是配置于所述傳送方向上游側的上游側安裝部和配置于所述傳送方向下游側的下游側安裝部。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具有收容部,該收容部在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的所述環狀帶側敞開, 所述軸承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配置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軸部的中央部靠所述第一齒輪側。8.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輥部之間。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第一齒輪之間的距離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輥部之間的距離短。10.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第一齒輪之間的距離比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齒輪的厚度短。11.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框架卡合,并與所述第一齒輪一體地構成。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與所述框架卡合,并與所述軸承部一體地構成。13.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環狀帶能夠在所述環狀帶和所述加壓輥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在靠近所述加壓輥的第一位置和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遠離所述加壓輥的第二位置之間移動。14.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圖像形成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熱單元包括: 環狀帶,以能夠環繞移動的方式構成; 夾持板,配置于所述環狀帶的內側;以及 鹵素加熱器,配置于所述環狀帶的內側。
【文檔編號】G03G15/20GK205507367SQ201620114670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4日
【發明人】森啟城, 半田浩司, 小笠原達夫, 松野卓士
【申請人】兄弟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