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微結構的鏡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光學鏡片。
【背景技術】
[0002]—般來說,如手機相機鏡頭等微小的光學鏡頭組,因尺寸極小,要避免雜散光問題通常是利用高曲率變化來解決,然而,這種方法易影響成像品質而降低良率。
[0003]因此,如何避免雜散光問題,又能維持成像品質,成為微小光學鏡頭發展的重要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能有效消除、減少鏡頭的雜散光。
[0005]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該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該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該光機部至少部分區域形成有至少一凹入的微結構,該微結構的底面為霧面粗糙。
[0006]更進一步地,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復數個所述微結構為復數個繞該中軸延伸且同心間隔排列的環槽。
[0007]更進一步地,各所述環槽的剖面為V形。
[0008]更進一步地,各所述環槽的底部剖面為半圓形。
[0009]更進一步地,各所述環槽的剖面為四方形。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復數個所述微結構為復數個沿徑向延伸且繞該中軸間隔排列的溝槽。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所述微結構為一繞該中軸呈螺旋狀的螺旋槽。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微結構以錫射雕刻形成。
[0013]更進一步地,各所述環槽具有一最低的底部,相鄰兩個環槽之間具有一最高的頂部,任兩個相鄰的環槽底部的距離為0.024mm至0.05mm,任一頂部與其相鄰的底部沿所述中軸方向的距離為8mi至12μπι,任一底部與其相鄰的兩個頂部之間夾一角度,該角度介于60至80度ο
[0014]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也提供另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該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該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該光機部至少有部分區域形成有復數個多角錐狀凸出的微結構,該微結構表面為霧面粗糙。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6]本實用新型提哦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該鏡片的微結構可有效分散、消除雜散光,避免影響成像品質,提尚廣品良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2A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正視圖。
[0021 ]圖3A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正視圖。
[0023]圖4A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正視圖。
[0025]圖5A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剖面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正視圖。
[0027]圖6A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剖面圖。
[0028]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的正視圖。
[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的正視圖。
[0030]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的正視圖。
[0031]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的立體圖。
[0032]圖11為鏡片加工前的光路斜視圖。
[0033]圖12為鏡片施以一般霧面艷消處理后的光路斜視圖。
[0034]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光路側視圖。
[0035]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微結構各部位尺寸示意圖。
[0036]附圖標記
[0037]10:鏡頭組;11、11a、11b、11c、lld、lie、Ilf:鏡片;111:光學部;112、112a、112b、112c、112d、112e、112f:微結構;d、h:距離;Θ:角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可能的實施形式,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范疇,合先敘明。
[0039]請參考圖1至圖10,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11、11&、1113、11(3、11(1、lle、llf (例如使用于鏡頭組10中的光學鏡片),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該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111,該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該光機部至少部分區域形成有至少一凹入的微結構 112、112a、112b、112c、112d、112e、112f,該微結構 112、112a、112b、112c、112(1、1126、112抒勺底面為霧面粗糙,例如,該微結構112、1123、11213、112(3、112(1、1126、112€可為鐳射雕刻形成。
[0040]關于該微結構更細節的形式,其中一種形式中,該鏡片11、11a、lib、11c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該鏡片11、11a、lib、Ilc的中心,復數個該微結構112、112a、112b、112c為復數個繞該中軸延伸且同心間隔排列的環槽,關于該環槽,請參考圖3與圖3A,各該環槽的剖面為V形,或是如圖4與圖4A所示,各該環槽的底部剖面為半圓形,也可如圖5、圖5A、圖6、圖6A所示,各該環槽的剖面為四方形(正方形、長方形或梯形等)。較佳者,如圖14所示,各該環槽具有一最低的底部,相鄰兩個環槽之間具有一最高的頂部,任兩個相鄰的環槽底部的距離d為0.024mm至0.05mm,任一頂部與其相鄰的底部沿該中軸方向的距離h為8μηι至12μηι,任一底部與其相鄰的兩個頂部之間夾一角度Θ,該角度Θ介于60至80度。本實用新型通過環槽底面特別采霧面粗糙設計,可大幅分散雜散光集中效果,再配合特殊的環槽距離0.024mm至
0.05mm與相鄰環槽兩個頂部之間夾該角度Θ介于60至80度,主要可讓雜散光接觸到霧面的環槽底面分散的雜光折射并與環槽兩側壁面的霧面進行第二次雜散光分散效果,以獲得最佳化雜散光消除目的。
[0041]圖7則揭露了另一種形式,該微結構112d為復數個沿徑向延伸且繞該中軸間隔排列(放射狀排列)的溝槽,圖8的微結構112e則為一繞該中軸呈螺旋狀的螺旋槽。
[0042]除此之外,如圖9與圖10所示,該微結構112f也可為復數個多角錐狀凸出且該微結構表面為霧面粗糙(例如鐳射雕刻形成),較佳者,各該微結構為四角錐狀。
[0043]通過微結構的設計,可達到去除雜散光的效果。詳細說明如下:
[0044]請參考圖11為未進行微結構加工前的光路斜視圖,可以看出雜散光相當集中,而大幅影響成像;再看圖12為進行一般霧面艷消處理(艷消處理指通過鐳射雕刻光束產生微結樣環槽時,環槽底部經由電射雕刻光束照射表面形成連續的細微凹槽,環槽因底部的細微凹槽而讓微結樣表面形成消除雜光效果最佳化的粗糙霧面)后的光路斜視圖,可以看出相較于未加工前,雜散光有略為發散的情形,但還是相當集中;再請參考圖13,為圖3與圖3A的實施例的光路側視圖,可以看出相較于未加工與單純霧面加工,雜散光相當分散。
[0045]由上可知,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微結構,可達到去除雜散光的良好效果,維持成像品質,提尚廣品良率。
【主權項】
1.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該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該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該光機部至少部分區域形成有至少一凹入的微結構,該微結構的底面為霧面粗糙。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復數個所述微結構為復數個繞該中軸延伸且同心間隔排列的環槽。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環槽的剖面為V形。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環槽的底部剖面為半圓形。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環槽的剖面為四方形。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復數個所述微結構為復數個沿徑向延伸且繞該中軸間隔排列的溝槽。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鏡片定義一中軸,該中軸通過所述鏡片的中心,所述微結構為一繞該中軸呈螺旋狀的螺旋槽。8.如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微結構以鐳射雕刻形成。9.如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環槽具有一最低的底部,相鄰兩個環槽之間具有一最高的頂部,任兩個相鄰的環槽底部的距離為0.024mm至0.05mm,任一頂部與其相鄰的底部沿所述中軸方向的距離為8μηι至12μηι,任一底部與其相鄰的兩個頂部之間夾一角度,該角度介于60至80度。10.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所述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所述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所述光機部至少有部分區域形成有復數個多角錐狀凸出的微結構,所述微結構表面為霧面粗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微結構的鏡片,具有一第一面與一第二面,至少該第一面中央部分具有一光學部,該光學部有一環繞其的光機部,該光機部至少部分區域形成有至少一凹入的微結構,該微結構的底面為霧面粗糙。該鏡片的微結構可有效分散、消除雜散光,避免影響成像品質,提高產品良率。
【IPC分類】G02B13/18, G02B3/08, G02B13/00
【公開號】CN205374783
【申請號】CN201520910214
【發明人】范國富, 張和鳴, 蔡宗其
【申請人】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