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晶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背光模組。
【背景技術】
[0002]伴隨著液晶顯示行業的發展,液晶顯示器、液晶顯示模組在手機產品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由于液晶本身不發光,為了讓使用者看到液晶顯示屏呈現的絢爛多彩的畫面,液晶顯示屏一般都必須和一個光源配合使用。由于液晶的特性,這個光源一般置于液晶顯示屏的背部,行業內稱之為背光模組。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個均勻的、穩定的、具有一定亮度的平面光源,其內部光源的核心光源通常為發光二極管(LED),經導光板和擴散片將LED光源發出的不均勻的點光源轉換為均勻的面光源。
[0003]現有市面上的背光模組為了防止光學膜材移位是通過兩種方法實現的:一是在靠近燈口端的光學膜材上添加防移位卡耳;二是防移位卡耳不設于光學膜材上,而是設于燈口附近的膠框上。光學膜材靠近燈口端處添加防移位卡耳,將擁有此種結構的背光模組組裝成液晶顯示模組后,到客戶處做整機測試時,完全的過跌落,會存在光學膜材移位導致不良的風險。而,不在光學膜材燈口端不加防移位卡耳,將防移位卡耳加在膠框上的結構,受限于背光模組的結構,一般是不去做選擇。
[0004]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背光模組。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鐵框、與所述鐵框相互嵌合的膠框、設于所述鐵框內的導光板、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一側的背光源、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上的擴散片以及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擴散片上的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一與第二卡耳,所述擴散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三與第四卡耳,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一至第四卡耳的位置做避空處理,以形成第一與第二卡槽,組裝后,所述第一與第三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與第四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0007]所述鐵框與所述膠框一體化設置。
[0008]所述下增光片靠近背光源端還設有第五與第六卡耳。
[0009]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五與第六卡耳設有第三與第四卡槽,所述第五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六卡耳卡合于所述第四卡槽中。
[0010]所述下增光片具有第一至第四側邊,所述背光源設于所述下增光片第一側邊處,所述第一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二側邊上的第一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側邊上的第二卡塊,所述第二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三側邊上的第三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四側邊上的第四卡塊。
[0011]所述擴散片具有第五至第八側邊,所述背光源設于所述擴散片第五側邊處,所述第三卡耳包括形成于第六側邊上的第五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七側邊上的第六卡塊,所述第四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七側邊上的第七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八側邊上的第八卡塊。
[0012]所述第一與第二卡耳與所述增光片一體成型,所述第三與第四卡耳與所述擴散片一體成型。
[0013]所述背光模組還包括:設于所述鐵框與導光板之間的反射片以及設于下增光片上的上增光片。
[0014]所述背光源為線性LED燈條。
[0015]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背光模組,通過在下增光片和擴散片遠離燈口端增設卡耳結構,相應的,膠框上設有卡槽來卡合卡耳,因此,在做跌落實驗下,光學膜材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卡住在膠框上,不會因為上下移位和左右移位而導致各種亮線,從而減少由跌落實驗引起的光學膜材移位導致的不良,提升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背光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膠框的側視圖。
[0018]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下增光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擴散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2]請參閱圖1至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鐵框、與所述鐵框相互嵌合的膠框20、設于所述鐵框內的導光板12、設于所述鐵框與導光板12之間的反射片、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12 —側的背光源14、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12上的擴散片40、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擴散片40上的下增光片30、以及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下增光片30上的上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30遠離背光源12端設有第一與第二卡耳41、45,所述擴散片50遠離背光源12端設有第三與第四卡耳61、65,所述膠框20對應所述第一至第四卡耳41、45、61、65的位置做避空處理,以形成第一卡槽與第二卡槽22,組裝后,所述第一與第三卡耳41、61卡合于所述第—槽中,所述第二與第四卡耳45、65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22中。本實用新型通過這些卡耳結構與膠框20的配合來固定光學膜材(下增光片30、擴散膜50),可以完全地抑制光學膜材的位移,從而可以很好地解決由于手機的跌落測試導致光學膜材發生移位而導致的不良,提升產品品質。
[0023]進一步地,所述下增光片30還保留著現有技術中的設計,即下增光片靠近背光源端還設有第五與第六卡耳48、49,即下增光片30的四個角落處都設有卡耳結構,這樣就可以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將下增光片30卡住在膠框20上,固定更牢固。
[0024]具體的,所述下增光片30具有第一至第四側邊31、32、33、34,所述背光源14設于所述下增光片30第一側邊31處,所述第一卡耳41包括形成于第二側邊32上的第一卡塊4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側邊33上的第二卡塊43,第一與第二卡塊42、43優選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卡耳45包括形成于第三側邊33上的第三卡塊46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四側邊34上的第四卡塊47,第三與第四卡塊46、47優選連接在一起,即第一與第二卡耳41、45分別設于下增光片30的兩個角處。所述擴散片50具有第五至第八側邊51、52、53、54,所述背光源14設于所述擴散片50第五側邊51處,所述第三卡耳61包括形成于第六側邊52上的第五卡塊6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七側邊53上的第六卡塊63,第五與第六卡塊62、63優選連接在一起;所述第四卡耳65包括形成于第七側邊53上的第七卡塊66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八側邊54上的第八卡塊67,第七與第八卡塊66、67優選連接在一起,即第三與第四卡耳61、65分別設于擴散片50的兩個角處。
[0025]所述第一與第二卡耳41、45與所述增光片30 —體成型,即所述第一與第二卡耳41、45可以由下增光片30邊緣拉伸而形成;所述第三與第四卡耳61、65與所述擴散片50 —體成型,即所述第三與第四卡耳61、65可以由擴散片50邊緣拉伸而形成。
[0026]所述鐵框與所述膠框20 —體化設置。所述背光源14為線性LED燈條,具體包括PCB板以及焊接于所述PCB板上的若干個LED燈。
[0027]作為可供選擇的: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五與第六卡耳設有第三與第四卡槽,所述第五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六卡耳卡合于所述第四卡槽中,這樣的結構,固定更為牢固。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通過在下增光片和擴散片遠離燈口端增設卡耳結構,相應的,膠框上設有卡槽來卡合卡耳,因此,在做跌落實驗下,光學膜材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卡住在膠框上,不會因為上下移位和左右移位而導致各種亮線,從而減少由跌落實驗引起的光學膜材移位導致的不良,提升產品品質。
[0028]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鐵框、與所述鐵框相互嵌合的膠框、設于所述鐵框內的導光板、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一側的背光源、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導光板上的擴散片以及設于所述鐵框內且位于所述擴散片上的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一與第二卡耳,所述擴散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三與第四卡耳,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一至第四卡耳的位置做避空處理,以形成第一與第二卡槽,組裝后,所述第一與第三卡耳卡合于所述第—^槽中,所述第二與第四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框與所述膠框一體化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增光片靠近背光源端還設有第五與第六卡耳。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五與第六卡耳設有第三與第四卡槽,所述第五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三卡槽中,所述第六卡耳卡合于所述第四卡槽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增光片具有第一至第四側邊,所述背光源設于所述下增光片第一側邊處,所述第一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二側邊上的第一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三側邊上的第二卡塊,所述第二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三側邊上的第三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四側邊上的第四卡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擴散片具有第五至第八側邊,所述背光源設于所述擴散片第五側邊處,所述第三卡耳包括形成于第六側邊上的第五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七側邊上的第六卡塊,所述第四卡耳包括形成于第七側邊上的第七卡塊以及形成于所述第八側邊上的第八卡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與第二卡耳與所述增光片一體成型,所述第三與第四卡耳與所述擴散片一體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鐵框與導光板之間的反射片以及設于下增光片上的上增光片。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為線性LED燈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背光模組,包括:鐵框、膠框、導光板、背光源、擴散片及下增光片,所述下增光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一與第二卡耳,所述擴散片遠離背光源端設有第三與第四卡耳,所述膠框對應所述第一至第四卡耳的位置做避空處理,以形成第一與第二卡槽,組裝后,所述第一與第三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第二與第四卡耳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中。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下增光片和擴散片遠離燈口端增設卡耳結構,相應的,膠框上設有卡槽來卡合卡耳,因此,在做跌落實驗下,光學膜材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卡住在膠框上,不會因為上下移位和左右移位而導致各種亮線,從而減少由跌落實驗引起的光學膜材移位導致的不良,提升產品品質。
【IPC分類】G02F1-13357
【公開號】CN204515305
【申請號】CN201520192498
【發明人】龍江, 駱志鋒
【申請人】深圳同興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日